01.31 必須上戰場,責無旁貸” ——61歲醫生張華茹的鏗鏘誓言

張華茹,市中心醫院呼吸科主任。今年61歲的她,是這次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專家組成員中年齡最大的。

“不好意思,我只能有15分鐘的時間接受採訪,4:20還有一個專家會診等著我參加。”就是在這寶貴的15分鐘時間,她還見縫插針接了好幾個醫院同事有關諮詢病情方面的電話。

“我在醫院工作33年了,參加過2003年的抗擊非典、2009年的抗擊甲流、2014年的抗擊禽流感等多項戰役,又有多年的呼吸科工作經驗,所以,這次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戰役我一定要參加。”

幾句話既簡單明瞭,又斬釘截鐵,從她那瘦瘦弱弱的身軀裡發出來,卻蘊含著巨大的能量。

必須上戰場,責無旁貸” ——61歲醫生張華茹的鏗鏘誓言


1月24日,全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召開,全省醫療機構、疾控部門全部取消春節休假。早在1月18日,市中心醫院就成立了領導小組、專家小組,嚴格預檢分診,全面啟動發熱門診,設置隔離病區。

請戰、出征、義無反顧。作為有著多年呼吸科臨床經驗的醫生,她明白時間、經驗對患者的重要性,也明白時間、經驗對打贏這場戰役的重要性。“這個時候,我的內心完全認為這就是我的職責所在,必須上戰場,責無旁貸。”她擔起了醫院確診專家組組長。

按照規定,院內會診專家實行輪休制,負責院內疑似病例的會診工作,值班期間,所有人員電話必須保持暢通,接到通知,必須在十分鐘內趕到會診地點。

接到號令那天起,張華茹就開始了連軸轉的工作。到病區查看、瞭解病情、詢問身體狀況、提出治療方案。“輕症患者每天至少查看一次,重症患者視情況而定還要多看幾次。”

紮實的理論知識是奮戰前線的基礎和保障。和這場疫情對抗,不僅要有經驗,還要有新的知識新的理念。從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處置流程,到相關業務知識培訓,從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防護方案到密切接觸者的管理方案,相關知識一直在不斷的更新,有時候一天甚至更新幾套救治方案。這樣以來,每天除了救治,還要學習各種防控診治知識。白天參與救治、晚上參加培訓,除夕如此,大年初一如此,這樣高強度的工作,她一直在堅持。

緊張快節奏的工作,張華茹用平靜的語氣向記者介紹完,稍微遲疑了一下,又說:唯一讓我覺得遺憾的是,有點對不起兒子和兒媳婦。

張華茹的兒子和兒媳都在北京工作,就在今年的一月份剛剛添了個小孫子:“因為今年春節我要坐門診,就和親家商量替我照看一下,計劃著初二我放假就可以去北京換班了。”當1月24日全省衛健體委系統放棄春節休假全員投入到這場戰役中時,張華茹沒有絲毫猶豫自願加入了這支隊伍,時間緊任務重,她只是給兒子簡單打了個電話說了一下情況。

初二,忙碌的救治會診工作告一段落,張華茹想起來遠在北京坐月子的兒媳婦,就抽空給兒媳打電話詢問一下情況,誰知道親家因為感冒怕傳染給嬰兒並沒有和孩子們在一起過春節。“兩個孩子帶著個十幾天大的嬰兒,就這樣孤零零地過了一個春節,一想起來我就特別難受。”然而,懂事的兒媳反過來安慰張華茹:“全國疫情這麼嚴重,沒事的,媽媽,你放心工作吧,我們可以的。”

正因為有離不開的醫院,才有回不去的家。正因為有需要診治的患者,才有照顧不了的家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