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了不起的呼吸人」“不老神话”钟南山的很多面

「了不起的呼吸人」“不老神话”钟南山的很多面

83岁的他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至少年轻20岁:头发依然乌黑,只两鬓有些许白丝,体型匀称,走路带风,说起话来中气十足。

他就是钟南山。人们一提到他,就会想到中国工程院院士、抗击非典的英雄、敢说真话的不老神话……

大多数时候,他不苟言笑,严峻缜密,甚至有些不近人情。但一旦到了病人面前,他好像瞬间变成一位平易近人的长辈,脸上挂着舒展的笑容,用关切的语调问:你哪里不舒服?



采访当日,正是世界慢阻肺日,钟南山先是为前来听讲的老百姓进行了健康科普宣讲,随后对一位重症患者进行查房,立即召集专家组讨论治疗方案……

"他每天都是这样,安排满满的,工作节奏非常快。"钟南山的学生这样评价他。


逆流而上的勇气


钟南山,这个名字真正走入人们的视野,是在2003年非典流行时,67岁的他被推到台前。


「了不起的呼吸人」“不老神话”钟南山的很多面


"如果实践出来的方法有效,就要相信。为什么非要去看书呢?书上没有说,权威说得也不一定对。"尽管钟南山回忆那段抗击非典的经历时几句话简单带过,但由于他在那时"坚持己见",提出的治疗方式极大地推动SARS得到有效控制。

此后,钟南山先后获得了各类耀眼的头衔。今年的12月18日,他又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称号,成为改革开放杰出贡献百人之一。无疑,纵然几十载过去,他一直是名气最大的院士之一。

如今,钟南山却不时出现在各种接地气的健康科普宣教现场,致力于慢阻肺病的防控。用他的话来说,"这是一份全世界医生都不想做的事,因为实在是太难了。"

钟南山说,慢阻肺病现在已经成为威胁国民健康排名第四的单病种疾病,在中国有接近一亿患者。然而,慢阻肺病患者往往等到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时才前来就医,这时的肺功能已经损害了50%以上,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时间。

"一旦发展到这个阶段,是劳民伤财啊。"一提到慢阻肺病的早发现、早治疗,钟南山言语中的真切与急迫,溢于言表。

钟南山说,将近40年以来,针对慢阻肺病的治疗,虽然有一些新药推出,但真正有效的办法并不多。"真正愿意搞慢阻肺病研究的人很少,所以为什么不能像其他慢性病一样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呢?"


「了不起的呼吸人」“不老神话”钟南山的很多面


但他也明白,前方的路并不好走。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关于慢阻肺病的治疗指南依然只针对有症状的人。"我的动力来自于哪儿?就是病人的生命危在旦夕!"昔日最负盛名的院士再一次选择了逆流而上。


像年轻人一样去奋斗

"我到现在没有觉得自己有任何特殊,一个合格的学者就是要尊重事实,根据事实往前走。"钟南山把学术研究比喻成"钓鱼",他说,医学发展的未知数就像面前的鱼塘,通过实践不断检验所思所想,先钓一些"小鱼"上来,慢慢地,大鱼也就上钩了。

钟南山一直也是这样告诫年轻人的。他组建学术研究团队,带着基层医生共同开展对早期慢阻肺病患者的双盲研究,两年下来,钟南山团队惊喜地发现,对早期慢阻肺患者进行单药噻托溴铵干预,可以明显延缓其疾病的进展。最终,该研究结果发表在世界顶级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


「了不起的呼吸人」“不老神话”钟南山的很多面


"做研究就是这样,要沉得住气。"谈起对年轻人的期望,钟南山反复提及的是"克服浮躁"。他说,年轻医生就是要不满足于现状,要不断探索。同时,要多想想将自己的的研究成果转化,对社会能有更大的贡献。


「了不起的呼吸人」“不老神话”钟南山的很多面


"将治疗重点放在疾病早期,改变整个中国对慢阻肺病的防治策略。"如今的钟南山仍然像年轻人般雄心勃勃,他希望在中国实验成功的慢阻肺病防控策略,能够进一步引领全世界。

"我估计自己还能活到那个时候。"钟南山笑称,他现在还在查房、会诊、做科研、带研究生,他不仅对新一代呼吸人有着深厚的期望,更期望自己"一直像年轻人一样去奋斗"。


最好的养生是有追求


每个亲眼看到钟南山的人,几乎都会发出这样的感慨:这是怎么保养的?

如果,由于钟南山的学术成就,就据此认为他是个一本正经的老顽固,那也错了。专业的严谨和生活的滚烫,并不矛盾。

其实熟悉钟南山的人都知道,私下里年过八旬的他,其实是个痴迷锻炼、肌肉发达的老帅哥:打球、跑步、游泳,什么都玩,他现在铅球还能推10米。

如今,在下午离开医院后,83岁的钟南山会快走或慢跑20到25分钟,再单双杠、仰卧起坐、室内划船,一套流程下来大概五十分钟,每周三到四次。他说,"运动的目的是让身体保持一定的强度,有充分精力继续干工作。"

钟南山的舞还跳得特别好,他领导的呼吸疾病研究所每有重大节目总少不了他。有一次,所里排练一个新疆舞,他头戴小方帽,穿上维吾尔族白袍,蹬着一双长长的靴子,手举响槌,踢踏起舞,加上两撇又黑又粗的胡子贴在鼻子下面,活脱一个"买买提"。


「了不起的呼吸人」“不老神话”钟南山的很多面


"因为有追求,所以得活着。"每每有人向他讨教保养秘诀时,他总给出相同的答案——始终有追求。


"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如果能留点什么东西,那他算没白活。"这句话是钟南山的父亲、我国著名儿科专家钟世藩告诫他的,如今,也被钟南山穷其一生践行着。


项目发起:健康报社

鸣 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

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