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 严重食管炎者可致缺铁性贫血,胆汁反流性胃炎的3个关键治疗方法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指由于胃部下方出口处的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等原因造成含有胆汁、胰液等的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胃,腐蚀刺激胃黏膜,产生炎症、糜烂和出血等,随着胃黏膜功能的削弱,保护屏障逐渐消失,耐受外界刺激的能力逐渐减退,从而导致的多种胃黏膜慢性病变,出现灼痛、烧心、腹胀、呕吐甚至胃出血等症状。


严重食管炎者可致缺铁性贫血,胆汁反流性胃炎的3个关键治疗方法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什么样?

1、胃胀:表现胃腹部饱胀不适,中上腹持续烧灼感、胸骨后痛,往往进食后加重。这也是比较典型的症状之一。

2、胃灼热:胃部有灼烧感,甚至有些患者食管也会有烧灼感,常常伴有嗳气、反酸、恶心、呕吐、肠鸣、排便不畅、食欲减退以及消瘦等现象。

4、胃食管反流:每于餐后躺体前屈或夜间卧床睡觉时,有酸性液体或食物,从胃食管反流至咽部或口腔,此症状多在胸骨后烧灼感或烧灼痛发生前出现。

5、咽下困难:初期常可因食管炎引起继发性食管痉挛而出现间歇性咽下困难,后期则可由于食管瘢痕形成狭窄烧灼感和烧灼痛逐渐减轻而为永久性咽下困难,所替代进食固体食物时,可在剑突处引起堵塞感或疼痛。

堵塞感或疼痛。 @

6、出血及贫血:严重食管炎者可出现食管粘膜糜烂而致出血,多为慢性少量出血,长期或大量出血均可导致缺铁性贫血。

严重食管炎者可致缺铁性贫血,胆汁反流性胃炎的3个关键治疗方法


通过哪些方法能够真正有效的解决?

1、一般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饮食习惯可能影响胃肠道的神经-体液调节,推测对于控制病理性DGR、增强胃黏膜防御和修复功能均有一定帮助,但目前尚缺乏描述具体影响因素、影响程度的研究。

2、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黏膜保护剂(尤其是铝碳酸镁等具有胆汁酸吸附作用的黏膜保护剂)、促动力药(如曲美布汀、红霉素、多潘立酮、莫沙必利、伊托必利)、熊去氧胆酸(UDCA)、质子泵抑制剂(PPI)等。

①黏膜保护剂:铝碳酸镁对TC引起的大鼠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显著优于雷尼替丁。对于胆囊切除术后BRG患者,雷贝拉唑联合铝碳酸镁能有效控制其临床症状和胆汁反流。合成制剂DA-9601对TC诱导的大鼠慢性糜烂性胃炎的治疗作用优于前列腺素(PG)衍生物瑞巴派特,其机制可能与增加胃黏膜PGE2和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有关。该制剂目前尚未应用于临床。


严重食管炎者可致缺铁性贫血,胆汁反流性胃炎的3个关键治疗方法


②促动力药:曲美布汀可纠正胆囊切除术后狗的MMC II相幽门松弛,进而抑制DGR。低剂量(40mg)红霉素可通过增强胃窦动力或胃窦MMC III相早期收缩,加速对胃内DGR反流物的清除。

3、手术治疗:

对于药物治疗失败的BRG患者,可考虑行抗胆汁反流手术,主要术式有Roux-en-Y吻合术、Braun吻合术和Henley空肠插入术


严重食管炎者可致缺铁性贫血,胆汁反流性胃炎的3个关键治疗方法

胃肠病专家指出目前针对胆汁反流胃炎治疗关键在长期有效保护胃黏膜,一项研究对402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进行的监测结果显示,单纯酸反流患者仅占30%,胆汁反流与混合性反流分别为13.5%和56.4%。

“胃酸与胆汁混合反流对食管损伤更为严重,而单纯抗酸剂多无效。治疗时在促进胃肠道的顺蠕动的同时,还要配合胃黏膜保护剂使用,如铝碳酸镁,不仅能迅速中和胃酸并保持很长一段时间,而且能结合胆酸持续阻止胃蛋白酶对胃的损伤,增强对胃粘膜的保护”。


胃食管反流是很多慢性疾病的重要诱发因素,这个因素非常普遍,但很多人容易忽视它。凡是久治不愈的慢性疾病,一定要考虑有没有胃食管反流的因素。

严重食管炎者可致缺铁性贫血,胆汁反流性胃炎的3个关键治疗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