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你是一个《局外人》吗?----文/雨晴


你是一个《局外人》吗?----文/雨晴


《局外人》这本书,不知道买回来多久了,印象中,朋友圈看到他人推荐就买了。只是在2019年那么某一天将它拆封,原计划2019与它相约,没成想2020才真正翻阅它。


1 故事


《局外人》是著名作家阿尔贝●加缪的代表作,他是法国最年轻的诺奖得主。它讲述了一个似乎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的人。一个毫无英雄主义的自命不凡、只是愿意为真实赴死的男人的故事;一个把“我怎么都行”挂在嘴边的人。


故事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主人公默尔索接到养老院的电话,说他的母亲去世了。他第一反应是如果他请假,他的老板会不会不高兴。


当然他还是去参加了他母亲的葬礼,他没见母亲最后的容颜,没有留一滴泪,更有甚者,他连他母亲多少岁都不知道。


返回的第二天,他和一个他曾经的同事玛丽看电影、约会。之后的日子听一个仓库管理员邻居雷蒙吐槽生活,替雷蒙写信辱骂他的情妇;看着邻居萨拉玛诺老人和他的狗之间的故事。在雷蒙的邀约下游玩,在游玩的过程中偶然间杀死了雷蒙情妇的家人,默尔索入狱了。


第二部分,默尔索在狱中的日子,以及与他的律师、审判他的法庭、救赎他的神父之间的交量,最终走向了结的故事。


2 书中摘录与感悟


“无论如何,我可能不确定什么是我真正感兴趣的事情,但我非常确定什么是我不感兴趣的事情。”


一个人不知道自己的感兴趣的是什么?却知道自己不感兴趣的是什么?说不上来是一种什么感觉,话说这两者有区别吗?或许有,或许没有。默尔索说,他对神父救赎他不感兴趣,因为他不相信上帝。


“我不是不知道,三十岁死或者七十岁死,并没有什么区别,因为不论是哪种情况,别人都会继续活下去,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几千年来都这样。”


看起来死亡这个词语有点冷色系,看起来上面这段话有点消极,然而似乎事实就是这样,就如我们常说的,地球离了谁照样转,或许这样看来,这种说法反而是一种积极面对生活的状态,因为你真的没有你认为的那么重要,因此不要用不要用虐待自己去惩罚别人,没有任何意义,爱自己才是最实在的。


“一个人对于他所不了解的东西,总会有一些夸张了的想法”。

是的,因为不了解,所以才敢妄言,因为他不知道他说的是错的,有这么一句话:一个人最可怕的事情就是错了而不自知。


“我从来不会对什么事情感到后悔,我关心的总是今天或者明天即将发生的事情。”

默尔索知道,后悔无用,他的这种想法正是当代的活在当下吧!


“这些都是陪审员,但我说不上来这些面孔之间有什么区别。我只有一个印象:我正在电车上,面对着一整排旅客,他们盯着新上来的人,想看看有什么滑稽的地方。我知道这种想法很荒唐,因为在这里他们要找的不是滑稽的地方,而是罪。


这时候,我注意到大家都在打招呼,互相交谈着,好像在俱乐部里碰到同一个圈子里的人那样高兴。自己像是个多余的人,是个擅自闯入的人。


这一切都在进展着,而我不能有任何干涉。我的命运被发落,完全不征求我的意见。

一切都是真的,但又没有什么是真的。”


我们的生命中似乎都有这样的时刻,再讨论与你相关的事情,但是你却没有发言权,最大的表现应该就是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一句“我都是为你好”决定了一切。如今身为父母的我们,是否也有这样的做法,是否可以大胆的说“谁的人生谁负责”,你敢吗?我不确定,因为观念随时再变,此刻的我只知道,越来越不敢对闺女承诺了,或许怕有一天会被狠狠的打脸。


“一个人离开捷克的农村,去外面打拼。二十五年之后,他发了财,带着老婆和一个孩子回来了。他的母亲和妹妹在家乡的村庄开了一个旅店,为了让他们吃一惊,他把他的老婆和孩子安放在另一个地方,自己到了他母亲的店里去,他进去的时候,她没人出他来。他想开个玩笑,就想着要一个房间,还露了财。夜里,他母亲和他妹妹用大锤把他打死,并且偷了他的钱,把尸体扔进河里。第二天清晨,他妻子来了,无意中说了旅客的姓名身份。母亲上吊了,妹妹投了井。


这故事一方面听着不可思议;宁一方面,却又很自然。无论如何,那个旅客有点自作自受,人永远也不该演戏。”


这是文中唯一一个似乎与故事无关的故事,初看似乎是一个悲剧,细细去看,何尝不是人生的戏剧呢?我们说人生本是一场戏,我们都在演戏,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谁又说得清。


但奉劝各位,永远不要自找烦恼,去考验人性,哪怕是面对最亲的人。有这个时间不如去做点别的,或许你的收获会更大的一些。


3 《局外人》后记


此部分完全来自《局外人》中的后记,我不知道我有没有看懂默尔索的人生、有没有了解加缪的人生,但又似乎懂了,谁知道呢?希望尘世的你我,都是局外人,又有都不是局外人?


1、死亡、苦难、黑暗与荒诞是一个人在生命中必须面对的失去,绝非生活最终的目标,更不是生活的全部。


2、确认生命中的荒诞感不可能是一个终点,而恰恰是一个开始。


3、小说中关于萨拉玛诺老人和他的老狗的故事,老人每天打骂他的老狗,却在狗走失之后茫然无措,只能向默尔索寻求安慰,甚至独自一人在房中哭泣,不愿再养另一条狗。他向默尔索会议起老狗曾经鲜亮的毛色,却在它未走失之前不断咒骂它皮肤的肮脏。


4、他不参与游戏。。。。。他徘徊在社会边缘。。。。。。他拒绝撒谎。


5、世人在母亲的葬礼上出于规范一定要哭泣,至少要表现出哭的样子,这在默尔索看来是荒谬的,他拒绝这样的形式。


6、小说的主题:拒绝彼岸与来世,坚持立足与此时此刻此生此地。


7、这位把“我怎么都行”挂在嘴边的小说主人公,对一切社会规范都显得无动于衷、置身事外,同时又以一种近乎魔鬼般冷峻的目光静观世人,甚至在自己的审判大会上也仿若一名看客,却又在诸多隐秘的瞬间表露出对世界的亲和,沉浸于其生活的当下性之中。


8、撒谎不仅仅是所假话,事实上,尤其是当你说的不是真话的时候,你就在撒谎,在人的心灵层面上,说出的内容比内心感受的更多,就是撒谎。

(前两天刚听到一句话:话出口之前你是它的主人,出口之后你是它的奴隶)


9、在当今这个世界,写作是一种光荣,因为这一行为肩负使命,并迫使你不仅仅去写作。

(这或许就是所有热爱写作的人坚持写作的原因)


PS:1、晚上接近一点莫名醒来,毫无睡意,索性打开未看完的《局外人》翻阅,一个多小时看完了第二部分和后记,快节奏(不到十分钟)刷了一部电影,困了,睡了!彼时,三点过。


结果梦魇了,感觉手机上有人再跟我说话,房间似乎进人了,好不容易挣扎着醒过来,看时间,三点半不到,不敢睡了,心中默想,不会是加缪在叫我写感悟吧!不,不是,或许他还没死呢?(原谅我的无知)那就是默尔索再叫我,我肯定他死了。


所以就爬起来,打开电脑,敲下了这些文字,然后就看到了首页作者的简介中这样一句话:

1960年,加缪在前往巴黎的途中遭遇车祸身亡,年仅47岁。


好吧!果然是加缪在叫我(开玩笑的)。


2、在房间打开灯,闺女睁开眼睛,我跟她说,我要忙事情,她说,要我陪她。我回答:我是在陪你啊!不然我就去客厅做了,乖,睡吧!然后,她就真的乖乖的睡了,在我完成这篇文的过程中,闺女有两次眯着眼睛看了我一眼,然后又继续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