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你相信名師一定就是好老師嗎?為什麼?

靚眼看世界


“名師”和“好老師”之間能劃等號嗎?

“名師之名”有好名,也有惡名,只要出了“名”都能稱之為”名師“。

古語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像胡紅梅之流為了牟利,不惜以令人不齒的手段讓自己成為“名師”,然後再以此牟取利益,這樣的“名”是臭名。

師德有虧,這樣的老師即使再有名,也不能稱之為“好教師”。因為好教師不僅教給學生知識,更主要的是人格的塑造和品德的引領,所謂學高為師,身正為範,如果這樣的老師去教育學生,學生豈不都成了“文偷”?

“名師”評判的標準與“好教師”評判標準有何不同?

名師評定的標準其實是社會知名度,這個稱號符號色彩特別濃,比如發幾篇論文,帶一屆好學生,或者受到某個領導賞識,授個先進,再經過媒體包裝、炒作,就能夠成名了,因為名的後面常常是為了獲利。

“好老師”更主要是學生和學生家長心中的評價標準,他們評價很樸素,只要這個老師教學認真,老師心中裝著學生,一心為學生著眼,這樣的老師就是好老師。

您心目中“名師”和“好教師”標準是什麼?

我心中的好教師就是我小學三年級的數學老師,她雖然是一位代課老師,沒有學歷,沒有榮譽,非常普通,但是她讓我這樣頑皮搗蛋倒數的學生變成了好學生,優秀學生,她就是我心中的“名師”+“好老師”。

因此說,大多數“名師”常常是閃光燈下的美女、俊男,而“好老師”常常永駐在學生心中。

學生感激好老師,但對名師常會敬而遠之。你說是嗎?


青衫李探花


家長千萬不要迷信名師。名師的教學水平可能(我是說可能)會比非名師高那麼一點點,但不一定是最好的。

在教育界一直有一個爭論,一個班級要想取得好成績,是老師重要,還是學生重要?舉個真實的例子,很多年前,我所在的縣城一所初中有一位教師,當時還沒有名氣,她所帶的班級每次中考都成績平平。後來某一屆她恰巧教自己的孩子,利用這層關係,將她的女兒小學時同學的尖子生全部招入班中。(老師的孩子大多數成績都不錯,這個孩子小學的班級也是所謂的名師班,學生素質極高。)這屆學生中考時成績爆表,她也一夜成為名師,成績好,生源就好,形成了良性循環。所以,沒有高素質的學生,誰教都一樣。

但是如果可以選擇的話,我還是建議去名師班級,不是因為老師教學水平真的有多高,而是名師所帶的班級學生的素質比普通班級要高一檔,班級學習氣氛好,各科任課老師會盡量選擇負責、有水平的教師,佔盡先發優勢。在班裡管理上老師也可以放開手腳,對調皮、不愛學習的學生敢於管理。孩子在這種班級中學習,無時無刻不面臨著壓力,也更能激勵孩子學習的鬥志。

我們在這裡只探討教學方面,對個人道德品質方面不做過多的品評。名師不一定是最好的老師,但他的班級卻是最好的班級。





一葉落盡秋


我相信好老師有能力成為名師,名師裡自然也有好老師,但要說名師一定就是好老師,就有些武斷了。

我剛教高中的時候,學校實行的是導師制,分配給我的導師,應該算是名師的行列,同時也是我們學校出名的好老師!

他的名字頻繁出現在我們語文學科的各大參考資料上,我們當地市面上出現的語文學科高中的主流資料的編纂,基本都有他的參與。而且他同時擔任學校重點班的語文教學,自己又是班主任,不管是他自己的班級還是所教的重點班,語文成績基本都是平行班級前列。不管是從自身實力還是教學水平,或是教授出的學生水平來看,這位老師都是當之無愧的好老師!

當然,他和那些名聲在外的名師不一樣,他不輕易走穴,如果不是學校委派,一般也不會跑去各地去開講座。他在教學和管理班級之外,唯一的愛好就是坐在電腦前幹他的各種活兒:承接各種試卷的命題、編纂各種學習資料。每天早上五點他會準時坐在辦公室敲鍵盤,風雨無阻。

這是我心目中的名師,也是學校、學生和家長眼中的好老師!

但同時,我還遇到過一些所謂的名師,有才不配位之嫌。

我們學校算是比較開放,實行的是“走出去,請進來”的思路,經常會請一些名師或教育領域的專家學者到學校講座,每一次來都是大張旗鼓,花大價錢把人請進來,學生上自習,老師停課去聽講座,會前會後點名簽到,會上認真做筆記。聽的多了,很多名師就感覺一般,記得最尷尬的一次,是一個語文學科的帶頭人講座,而我一年前恰好去衡水學習的時候聽過他的講座,時隔一年,我發現他的講座內容幾乎沒有任何變化,印象尤為深刻的是開場白和一些暖場的笑點都一樣。那是我第一次深刻的認識到,原來所謂的名師,竟然可以一個講座內容用那麼久,而且到哪兒都一樣。

後來跟我的導師聊的多了,就明白了有一些外出講座的名師,是集全校老師之力打造一個專題,然後由一個形象好氣質佳,語言表達能力強的老師進行對外輸出,你去聽他講一節課,那叫一個神!但你要是讓他連續講十節八節,體驗就會陡然變得極差。這樣的名師,是包裝出來的,而非真正拼殺出來的!

作為老師,名師一定是要在一線闖出名堂才能稱之為名師,其他的包裝、粉飾一定是建立在實力的基礎上。不然所謂的名師,指不定哪一天就成了眾人眼中的笑話。不曝光,大家都是神,一旦暴露在公眾視野中,分分鐘被人打假。

在我看來,如果沒有教學成績做支撐,你大可以說自己是知名學者,知名教育工作者,但不要說自己是名師!


金牌小書童


首先請您劃分清楚兩個名詞:好老師和名師。兩者都應該是德才兼備,但也有區別。

名師,重點從專業角度選拔,更側重於業務,一般是學科教師中選學科帶頭人,帶頭人中選出骨幹教師,骨幹教師中評出名師。

您所說的好老師,應該指的是優秀教師。一般選評著眼點在教書育人,與名師相比偏重於育人。

名師用巧妙的方法教給你知識。

優秀教師用獨到的言行教給你方法。

名師算作專業大咖,讓你專業學科豁然開朗。

優秀教師算領路人,帶你開啟人生殿堂。

名師重在給你武器。

優秀教師重在給你頭腦。

一個像大將。

一個像軍師。

遇到名師算是得到學習最好的助力。

遇到優秀教師算是得到諍友,助你正身治國平天下。

希望能幫到您[祈禱]


蠡縣向日葵


每個人心中都有不同的關於好老師的標準,有人堅信“嚴師出高徒”,有人傾向溫柔的施與者。但是,即使是在最不確定的情況下,仍舊有可遵循的規則。

關於“是否是一個好老師”,這裡有八個自評標準,來看看你佔了幾個呢?

一、備課充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為老師,本職工作就是教課,這是一個不可改變的硬指標。

充分的備課是講好課的前提。所以,身為一個好老師,必須像一名稱職的匠人一般,在平常的生活裡付出十分精力去打磨自己的技藝,最終才能呈現出完美的作品。

二、積極樂觀

現在很多老師都覺得幸福感不高,工資低操心多,所以整個人都變得喪氣沉沉。其實,試想想,這世上有哪一份工作是非常輕鬆的嗎?而且對於國家來說,提高教師待遇一直是在日程上的,

早在三月份全國兩會期間,相關領導人便反覆強調了提高教師工資待遇,不能低於公務員。所以,各位老師也要耐心和保持樂觀,相信老師這一份讓人尊重的職業,一定會擁有與之匹配的薪資報酬。

三、公平對待每一位學生

人各有喜好,每位老師也都會有不同性格的學生。但是之於老師,能做到公平公正對待每一位學生,是職責也是使命。如果根據個人喜好偏私對待,便算不得一個好老師了。

四、富有創新精神

新時代對老師也提出了新要求,想要進步就不能一成不變。除了體制內的老師,現在很多老師都主動走向了互聯網,不論是全職還是兼職,都在全心利用可利用的時間進步,這樣的創新精神值得每一個人點贊和學習呀。

五、對教育事業富有熱情

幹一行愛一行是做好事情的基礎之一,對於老師來說也一樣。很多人初入教育行業都是覺得這個工作穩定又體面。但是大家也要明白,既然選擇了做一名老師,就要保持對教育事業的熱情。它和其他行當還有些不同,因為面對的是祖國明天的花朵,需要我們付出更多的心血。試想,如果不熱愛,又怎會心甘情願付出?

六、尊重學生

最近,曝出了一件令人痛心的事情,杭州一小學班主任對學生惡語相向。文章稱,班主任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質問學生和她的家長愚不愚蠢,還讓學生站起來自己掌嘴。

雖然涉事老師否認稱是學生傳話的結果。如若這件事是真的,這位老師的行為實在是大大給教師的形象抹黑了,

絲毫不尊重學生,又怎配為人師表!

七、有幽默感

幽默感是人格魅力中的重要指標,雖然這不是一個老師合格的硬性指標,但是不得不承認,有幽默感的老師自有一道魅力光環加值。曾經的"網紅"老師無一不是以幽默的講課風格出名取勝,要知道,努力讓自己變成學生喜歡的樣子,也是敬業的體現哦。

八、高期待 嚴要求

對學生高期待,也是對自己要期待。人要有目標,才會有動力。所以,作為領頭的老師們,首先就不能有得過且過的心態。當然,這裡說是高期待不是不切實際的期待,而是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上給出合理的目標。有了高期待,自然要嚴格要求,帶著學生一起向目標進發!

怎麼樣?老師們

你們分別中了幾條呢?


象山易學堂


我感覺:是名師不一定就是好老師,同樣是好老師也不一定是名師。比如深圳美女校長鬍紅梅的論文抄襲事件,可能只是一個笑話罷了。

作為一名好老師,可能他並不出名,但他會像父母那樣呵護自己的學生,在教學方面他會嚴格要求自己,嘔心瀝血,在教育學生方面,他會因材施教,嚴格要求學生。課後他會認真地輔導孩子做作業,關心學生的課後生活情況,及時解決學生們的問題。能立德樹人,為人師表的都就是一名好老師。

但是,名師他的頭上會有很多光環,他可能只是非常豐富,可能有著作出版,可能有優秀的論文發表,可能經常去做講座或者參與了某課題的研究,他出名了,但是就一定是一名好老師嗎?他能及時的解決孩子的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嗎?他的道德高尚嗎?

不一定。

《放牛班的春天》裡的那個失業的音樂老師馬修,他來到這所如同地獄般管教寄宿學校,面對的是什麼樣的學生可想而知,但是他卻用自己的真心打動了所有學生。他改變了許多學生的命運,但是他並不是一位名師。但卻是一位好老師。

作為基層的教育工作者們,可能大多數人都是勤勤懇懇、默默無聞、甘於奉獻的。像胡紅梅這樣的情況畢竟是少數。





愛學斯坦悟理


放在以前,我也可能會說名師真的應該是好老師,因為一個人能夠成名,一定有他成名的理由,但是,眼下深圳胡紅梅老師的事件被曝光以後,讓我們把這個問題打了一個問號。

看胡紅梅老師身上的一大堆榮譽,簡直是亮瞎了大家的眼。如果這次不是被舉報,被曝光她抄襲的事情,那麼她在很多的人的眼裡都是一顆璀璨的明珠,光彩奪目,這麼年輕,能夠獲得這麼多的榮譽,實在是令人刮目相看,再加上又這麼美貌,以至於有人會懷疑上天為什麼如此不公平?如此眷顧她?難道真應了那句比你優秀的人還比你更努力嗎?

可是真相曝光出來以後,我們發現不是那樣的,胡老師能說會道,看起來又才貌俱佳,她的貌雖然貨真價實,可是她的才卻要打個問號。原來這麼多年來她居然是靠抄襲為自己贏得了如此之多的榮譽,令人疑惑的是給她頒發這麼多榮譽證書的部門,從來沒有人去核實過嗎?獎狀和證書就這麼隨便發出來的?如果社會上造 假的人是都這麼一路暢通,直達目標,那麼誰還會去埋頭苦幹?直接造 假就好了,造 假多容易,輕而易舉就獲得想要的名和利。

這些年來,關於大學老師論文抄襲的新聞不斷,時有報道以至於人們好像早已習以為常,但是中小學老師如此大面積的抄襲而且因為抄襲還獲得如此多的榮譽,還是第一回,但是如果我們細想一下,也就會明白,不管是在大學還是中小學,只要有評定,有晉升,有利益之爭,就會有人為此想盡各種辦法,至於這種辦法是通過自己的努力走的正道,還是借別人走的歪門邪道,就不得而知了。

然而,有句俗話說得好,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網上現在有一些人在同情胡紅梅老師,覺得輿論一邊倒之下,怕她承受不了。可是要知道我們都是成年人,都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胡紅梅老師也一樣,她在做這個事之前就應該會想到會有什麼樣的後果,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老祖宗早就說過,又不是今天才有。


蘇小妮


原本提問:你相信名師一定水平高嗎?

換問題,非本意。

要麼通過提問,要麼不通過。



靚眼看世界


好老師不一定是名師,但一定是良師

什麼樣的老師令學生惦念?明霞老師認為這跟老師是不是名師沒有關係,跟老師有沒有榮譽沒有關係,跟老師發表了多少文章出版了多少著作也沒有關係,只跟去掉一切外在光環的老師個人個人有關係---他是一個怎樣的人,以什麼態度對待工作,以什麼態度對待學生,以什麼態度對待生活。

何謂良師?明霞老師在書中以自己躬身實踐啟示我們,一個人是否能成為“良師”在於對學生的愛與關注,在《學生讓我學會當老師》一文中,孫老師舉了一箇中等生XY的例子。XY是一個很安靜的男孩,既不惹是生非,也沒有突出表現,這是一個很容易被老師忽視的學生,但孫老師卻從XY的來信中,體察自己的日常教學行為,她覺察到:

學生不找我的時候,我沒有主動找過學生,並沒有做到真正關注到每一個學生,就像XY這樣安靜、懂事的學生,從他寫給我的留言中,看得出他敬重老師,多麼希望得到老師的肯定,但內心又是那麼的膽怯、不自信。我想,還有多少個XY,或許都被我忽略了?她通過反省,告誡自己,關注學生,不應是掛在嘴邊的口號,不是寫在文章中的豪言壯語,而是實實在在地關心、呵護學生。

學生不找我的時候,我沒有主動找過學生,並沒有做到真正關注到每一個學生,就像XY這樣安靜、懂事的學生,從他寫給我的留言中,看得出他敬重老師,多麼希望得到老師的肯定,但內心又是那麼的膽怯、不自信。我想,還有多少個XY,或許都被我忽略了?她通過反省,告誡自己,關注學生,不應是掛在嘴邊的口號,不是寫在文章中的豪言壯語,而是實實在在地關心、呵護學生。

一個人是否能成為“良師”在於是否能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那裡有眾多讓你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難題,求解的過程便是教師的成長過程。在《還有第101種方法》一文中,明霞老師曾經遇到這樣的一名學生:愛接話頭、不斷地違反著教學紀律、干擾其他學生學習、看漫畫小說、玩塑料彈簧、不拿課本等等。儘管曉曉如何頑劣,如何讓人失望,然而明霞老師不拋棄,不放棄,即使使用了100種方法都沒能讓他觸動,也要堅持尋覓第101種方法。

終於,在一次習題課上,她無意中找到了打開學生心門的鑰匙,那天,曉曉沒有帶卷子,她走過去,用溫和的語言與學生溝通,用鼓勵的方法表揚學生,殊不知,學生竟然在那天以後,奇蹟般地變了,再也不是那個經常搗亂惹人煩的曉曉了,變成了一個守紀律、好學的孩子。諸如此類教育故事文中還有很多,比如那永遠的九班,那睿智的懲罰,無不閃耀著明霞老師教育智慧的光芒。

一個人是否能成為“良師”在於他是否擁有足夠淵博的學識,懂得精湛的教學藝術,為學生創設一種安全、溫暖、沒有恐懼的課堂。在文中明霞老師提出了提出一個著名的觀點:創造沒有恐懼的課堂。在這樣的課堂上,不為分數和升學率,也不為追求“優質課”、“觀摩課”,而是為了每一個生命的健康成長。在這樣的課堂中,知識知識只是載體,教學技術只是工具,老師不是課堂的主宰者,只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還醒者、引導者、陪伴者和幫助者,是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督促者、見證者和參與者……

具體到明霞老師所任教的科學學科,他認為要培養學生科學素養,促進學生生命的成長,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其一、教師需要整體把握學科能力,能夠充分開發與運用好生活中的教學資源,讓自己傳授的知識更加貼近生活,貼近學生;其二、設計創意作業。課堂作業形式可以多樣化,有問題式、對話式、漫畫式、故事式、隨筆式、圖解式等等;其三、精心設計教學,課程—生活—學生相聯繫;其四、將遊戲融入科學中,將科學走進故事中,講科學與探索實踐相結合。

一個人是否能成為“良師”在於他能否形成深厚的人生積澱,會通過理性的判定確立自己成長髮展的路徑,絕不外騖於一時的名利得失。在《成長,教師安身立命之本》一文中,明霞老師坦言,我不是一名成功的老師,只是盡心盡力而已;我不是一個多麼勤奮的人,只是喜歡讀點書而已;我不是一個多麼重要的人,只是做了點能做的事而已。

追求一種不斷成長的姿態,才是教師充滿活力的源泉。在《努力成為自己的導師》一文中,明霞老師通過自身的成長,告訴青年教師成長的途徑有多種,一是需要“摸著石頭過河”,自己慢慢的探索;二是要善於去幫助別人,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逐步地提高自己;三是要走出去讓視野更加寬闊;四是不斷挖掘自身的潛能,多讀書、多寫作。

在教師隊伍中,有的改行後升官發財了,有的成為了教育行政領導或名師,但明霞老師卻活出了另外一種精彩。她的生命狀態具有標杆性的引領意義,她讓我們普通教師更加堅信,成為良師,人生一樣可以過得有滋有味


崩豆談教育


一個人的價值不是看她取得了什麼,重要的是看她貢獻了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