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失去的民族之卡爾梅克:在伏爾加河平原生活

土爾扈特人其實算是來到了自家的地盤。

1218年,蒙古商隊在成吉思汗的指示下,行經絲路北道中段的花剌子模沙朝境內訛答剌。十餘人蒙古駱駝商隊被當地土官海爾汗亦納勒術謀害;蒙古派出以二個副使和一個正使組成的特使團至花剌子模沙朝請求調查,花剌子模沙阿阿拉烏丁·摩訶末對此視而不見。蒙古人據理力爭,摩訶末惱羞成怒之餘,授意屬下將之一舉殺死,正使被燒掉鬍鬚。噩耗傳回蒙古,成吉思汗震怒,因此舉兵討伐花剌子模,掀開了蒙古征戰歐洲的序幕。花剌子模武裝力量遭遇蒙古軍團,武力即幾乎被剷除殆盡。札蘭丁王子未來得及繼承花剌子模沙朝的摩訶末的埃米爾之位,即在故國西境重整殘兵。成吉思汗聞訊,派遣哲別、速不臺率軍25000人等火速追擊並發動了一次小西征。1221年春,戰敗的札蘭丁向東往印度河流域地區逃逸到德里蘇丹國庫爾布特王朝。成吉思汗大軍凱旋迴蒙古,留置大部分軍隊駐防中亞河中地區和大呼羅珊。

蒙古西征獲得了大片土地,把這些土地分為四個獨立國家,他們分別是欽察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和伊兒汗國,這四大汗國都從屬於他們的宗主——以中原為核心的元帝國。其中的欽察汗國又叫金帳汗國,領域最為廣大,說得簡單一點,就是包括額爾齊斯河以西的大部分地方,橫跨歐亞兩大洲。伏爾加河中下游草原算是欽察汗國的核心地帶。後來金帳汗國秉承了內鬥傳統,打了個熱熱鬧鬧、屍橫遍野之後分裂了,土爾扈特人到達的這一帶屬於分裂出來的阿斯特拉罕汗國。所以,這塊地方曾經是蒙古人的地盤。也許,曾經備受成吉思汗欺壓的土爾扈特人的祖先也曾在這裡守土終生。

1556年,俄羅斯征服了這片地方,那時候的俄羅斯正是內憂外患、顧得了上頭顧不了下頭的時候,對這塊土地也僅僅是征服而已,劃出了一些據點,住下了一些稀稀落落的人,沒有成什麼氣候,也沒有形成對這一片地方的統治權,沒有正式的行政機構。土爾扈特人遷過來的時候,他們正在對付波蘭,所以眼睜睜看著這麼大一群人由遠而近,最後卸下擔子生起炊煙,喝起奶酒唱起敖包相會了,也只能站在旁邊中氣不足地吆喝幾聲,然後在土爾扈特人的注視下臉紅心跳而已。

很快,土爾扈特人在草原上穩定了下來,過著白天放羊牧馬、晚上喝奶抱

失去的民族之卡爾梅克:在伏爾加河平原生活

老婆的生活,祥和靜謐。

這一片草原,東至烏拉爾河,與哈喇哈爾榜為界,西至頓河,對岸就是圖裡雅斯克(即土耳其),南至黑海北岸的哈薩克地區,西至薩拉托夫,接俄羅斯國境。土爾扈特人在這廣闊的草原上放牧,雖然活動範圍廣闊,但是他們也有一箇中心,那就是他們的部落首領和鄂爾勒克居住的牙帳所在的地方。古代的遊牧部落,他們因為要隨著季節轉場,居無定所,部落首長也要跟著在草原上到處飄流。但是,首領依然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威,他讓你上廁所的時候你是不敢吃飯的。具體到土爾扈特,他們有著大呼拉爾的雛形,名叫“古爾扎”,是由本部落的一些德高望重的人組成的議會,大家共同商量本部落的事情,解決部落糾紛,確定武裝力量的部署和原子彈打擊目標——如果當時也有原子彈的話。他們尤其重要的任務是立法,也就是制定一些全部落都要遵守的規章制度,用來維護部落內部的穩定和團結。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宗教事務。

從元憲宗蒙哥時代開始,佛教傳入蒙古,很快成為蒙古國教。忽必烈時代,佛教成了上層統治人民的工具,至此以後,佛教在蒙古人民中深入人心。土爾扈特遷居歐洲,也把宗教帶到了歐洲,並且經常保持和衛拉特其他部落的聯繫,保持和蒙古社會最高宗教機構的聯繫。因此,土爾扈特人經常派出使者來往於中國本土和伏爾加河流域之間。這些使者穿過西伯利亞,往往歷經千辛萬苦才能完成使命。如果當時有人在西伯利亞的深山密林中見到幾個衣衫襤褸、瘦得皮包骨頭的人,多半就是土爾扈特的使者。

總之,土爾扈特人雖然到了歐洲,但是他們並沒有丟掉作為蒙古人的本色;相反,他們千方百計保持蒙古人的傳統,為此付出生命的代價也在所不惜。也因為此,他們才沒有被歐洲人同化,也因為此嚴國仁這篇文章才能繼續寫下去,而沒有說廢話騙取稿費的嫌疑,而且可以負責任地告訴讀者:更精彩的還在後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