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4 面試6年程序員,技術差跳槽7家要20k!被我一頓懟

最近看到一個很氣人的面試帖子:

“面了一個6年經驗的,技術問題答得稀爛,支支吾吾說要20k,翻開簡歷跳了七家公司,當時就給懟了一頓。這種能力,誰給你的自信?”

面試6年程序員,技術差跳槽7家要20k!被我一頓懟

截圖於“脈脈”

要不說我們得持續學習保持競爭力呢?本來人到中年就夠焦慮的了,要是碰上幾個這種愛懟人的面試官,尊嚴得摁在地上摩擦摩擦再摩擦了。

看到評論區點靠前的都是懟樓主的,我就放心了:

“給不了就給不了,你憑啥懟人,真把自己當顆蒜了”

“誰給你的自信?能力菜那是他的問題,懟人就是你的問題了”

“都是打工的,還能打出優越感?”

關於跳槽頻繁的問題,有程序員覺得可能是公司的原因,不一定是面試者自己想跳槽:“今年公司倒閉多少,沒點13數嗎?跳槽是他主動的嗎?是他沒選好公司,懟人就是你的不對了”

也有人覺得這面試者態度誠懇:“這老哥是老實人啊,經歷都是真的,你也是個自負的人,不知道天高地厚”。

面試6年程序員,技術差跳槽7家要20k!被我一頓懟

截圖於“脈脈”

也是,看看現在的環境,其實很多人的簡歷都會摻點水,比如誇大項目經歷,謊報職級和薪資,隱去時間短的工作經歷等等,這位老哥敢把7家工作經歷都往上寫,足以見其老實。

而提到薪資報價,也有網友替這位老哥抱不平:“6年經驗要20k已經很沒自信了好吧”

那麼為啥大家對於如今程序員找工作會有這麼多的“憤憤不平”?看看那些公司的招聘JD和實際面試情況就一清二楚了。

想必大家沒少見過這樣的場景:

比如JD上赫然寫著“招聘xxx高級工程師,工作經驗5年以上,薪資10-15k”,真不是開玩笑,有些沙雕公司就是幹得出這種事,用魔鬼的價格妄想找來神仙級的員工,你以為這是搞融資呢?

再比如網上常有沙雕面試官匿名吐槽求職者“簡歷都不自行打印帶一份,還來面什麼試?”“今天面了個35歲的程序員,還敢要加總包100w,臉呢?”“最近和一個求職者線上聊面試,問他願不願意加班,直接把我拉黑,有病?”

面試6年程序員,技術差跳槽7家要20k!被我一頓懟

諸如此類,還有很多讓人頭頂三個問號的場景,也不知道這些人是誰給的勇氣和自信,真把平臺價值當成個人價值了?離開了公司,很多人啥也不是,我們都有跳槽或者被裁的那一天,都有35歲的那一天,都有“聽到加班就想說去你丫的”那一天,今天的你為難他人,哪天也會有你被為難的時候。

但話又說回來,要想自己掌握主動權,只有自己走的時候沒有被公司裁掉的風險,只有自己談薪資的話語權而不是被HR壓著砍價,只有自己想下班就走的時候而不是“被迫營業”到凌晨還在敲代碼。這些都是要靠實力做支撐,有能力怎麼折騰都行,沒能力那不叫折騰,那叫“作”,早晚自己把自己作死。

面試6年程序員,技術差跳槽7家要20k!被我一頓懟

我們沒法左右他人對我們的評價,就像那位發帖的面試官一樣,人家想懟就懟,反駁無力,人們憤怒往往是因為被戳穿了真相。而“人到中年不如狗”從來都是說給這種人聽的,中年人生事業家庭雙美滿的人,也就當這是個“笑話”了。

那麼如何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呢?個人有兩點建議:

一是不斷改變。讓自己的進步速度跟得上工作和社會的發展速度,也許這個改變過程中會出現很多錯誤,但那也代表你還有進步空間而且你知道錯在哪兒。有時候不改變的代價可能更大。


二是提高天花板。剛工作的年輕人可能在前期進步速度會飛快,因為那是完全的“吸收期”,只要你努力,總能成長。但長期來看,我們更應該聚焦於那些平穩過渡的時刻,這些進步很慢甚至毫無進步的時刻,是最依賴於個人的天花板的,你的職場生涯天花板有多高,你的速度就有多快。

就像拉爾夫瓦爾多愛默生說的:“不要沿著已有的道路行進,要到沒有路的地方另闢蹊徑。”

對於這種面試官,你會怎麼回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