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弦理论是怎么被发现的?

小民科


弦理论的发现充满了意外与惊喜。1968年意大利年青的物理学家维尼齐亚诺正在CERN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潜心研究强相互作用的试验数据,无意中从一本数学书中看到了欧拉β函数,却惊奇地发现它居然能完美地描述试验结果。论文发表之后,美籍日本物理学家南部阳一郎、萨斯金及丹麦的尼尔逊却发现了其中的物理学奥秘,原来夸克之间的相互作用恰似一根”弦”,粒子就是弦的不同的振动态,因此得名”弦论”。但很快发现弦理论存在着致命的问题:1)存在着超光速的粒子解,2)空间居然要求25维,3)存在零质量但自旋为2的粒子解,于是很快弦论便濒临死亡

但有一个人独具慧眼,他便是美国的J.施瓦茨。他认为零质量自旋为2的粒子正是”引力子”,因此弦论不是描述强相互作用的理论,它可能是梦寐以求的”万有理论TOE”。施瓦茨与合作者M.格林通过O(32)对称性消除了原始弦论中的一系列”反常”及超光速瞬子解,正式将弦论作为T0E的后选者加以研究推广到全世界

但弦论还有巨大的问题,它只能描述玻色子,却无法描述费米子。经过引入”超对称”概念,终于可以描述所有的粒子,所以被称为”超弦”,而且空间下降到9维

这之后,超弦成为理论物理学的大热门,引发了第一次及第二次超弦革命,其中的教皇是E.Witten(唯一荣获数学菲尔兹奖的物理学家)



刺头小李


现在的科学大部分是靠猜 猜对了就拿奖去了 猜不对就拿神来搪塞 现在的科学有点不正常的地方就是重视理论研究 反而不重视应用科学 科学发展不是靠理论推进的 是需要不断的实践 然后在实践中慢慢摸索 200年前蒸汽机出现就是如此 现在大部分科学家把精力用在了虚无缥缈的研究上 我感觉是不值得的 应该多把精力放在应用物理中去 另外大自然其实也是我们的老师 大自然还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去学习 很多貌似复杂问题其实可以在这个星球的某个角落找到答案 不用整天挖空心思冥思苦想的

所以我想最后说的是 科学探索需要循序渐进 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来 现今科学还远没有到达那一步 何苦为难自己呢 比如国内前不久吵的沸沸扬扬的粒子对撞机



昨夜星辰昨没风


不叫理论


天山我才


本民科认为,彻底忘掉弦论吧,宇宙中只存在三维的`体’(各种物质天体)和零维的`点’:质量点和能量点-光子,根本就不存在一维的弦或二维的膜(哪位认为有,不妨在此指出),弦和膜只出现在人类发明的几何中,与宇宙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所以威腾们应该去干点别的正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