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9 宋希濂下令一支500人步兵營阻擊日軍3000人步兵支隊,竟大獲成功

《天擇雜談》由原國防大學教員、軍史專家天擇創辦,歡迎關注,帶你進入精彩的軍事歷史世界~

“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敵制勝,計險厄遠近,上將之道也。知此而用戰者必勝,不知此而用戰者必敗。”

這是《孫子兵法》地形篇中的一段話,意思是:

宋希濂下令一支500人步兵營阻擊日軍3000人步兵支隊,竟大獲成功

地形對用兵打仗是極有幫助的,一個高明的將領,必然是能夠正確判斷敵情,細緻考察地形險易,精準計算道路遠近的人。懂得這些道理而去指揮作戰的,就一定能夠取得勝利,不瞭解這些道理就去指揮作戰的,必然會導致失敗。

在1938年的武漢會戰中,國民黨軍節節敗退,損失慘重,但是在國民黨軍總體失敗的情況下,卻有一支國民黨軍充分利用地形優勢,伏擊了一支比自己力量強得多的日軍部隊,使日軍部隊損失慘重,而自身卻傷亡很小,這支部隊就是中國軍隊陸軍第71軍523團第1步兵營。

宋希濂下令一支500人步兵營阻擊日軍3000人步兵支隊,竟大獲成功

1938年9月,中日兩國軍隊正在進行規模宏大的武漢會戰,國民黨軍參戰的兵力達到100多萬人,日軍投入的兵力也達到了30萬人,日軍兵分四路同時向西,以便對武漢形成圍攻之勢。

其中在長江以南有兩路敵軍:第9師團和波田支隊在南岸,向富池口方向攻擊前進。在贛北方向,第101、106師團向西南突擊,從南面沿著粵漢鐵路北上包圍武漢。

宋希濂下令一支500人步兵營阻擊日軍3000人步兵支隊,竟大獲成功

在長江以北也有兩路敵軍:第6師團在北岸,沿著廣濟、田家鎮要塞方向攻擊前進;同時,日軍在長江以北的大別山方向,第10、13和16師團向西突擊,目標是佔領信陽,然後沿平漢鐵路南下,從北面包抄武漢。

日軍的計劃是非常周密的,進展也非常順利,但是在一個叫富金山的地方,日本陸軍第13師團遇到了中國陸軍第71軍頑強的阻擊。第13師團是日本陸軍的甲種師團,而中國陸軍第71軍是中央軍序列中的精銳部隊,軍長宋希濂。

宋希濂下令一支500人步兵營阻擊日軍3000人步兵支隊,竟大獲成功

富金山,位於河南省固始縣陳淋子鎮紅花村,屬於大別山餘脈,主峰海拔325.6米,南北長只有四公里,東西寬兩公里,原名“附近山”,後因山上富含銅、磷、水晶石等礦物而得名“富金山”。富金山海拔不算高,但是這裡地形險要,易守難攻。

由於日軍第13師團遭遇頑強阻擊而損失慘重、寸步難行。這令日本陸軍第2軍司令官東久邇宮稔彥王中將大為惱火,為此他決定派一支部隊向南攻擊富金山西面的武廟集,以切斷富金山中國守軍與後方的聯繫,他決定讓瀨谷支隊完成此項任務。

宋希濂下令一支500人步兵營阻擊日軍3000人步兵支隊,竟大獲成功

1938年2月上旬,日軍第二軍第十師團先後攻佔兗州、濟寧、鄒縣之後,積極準備南進作戰,首要目標是攻佔滕縣,為此日軍組建了一個約3000人的步兵支隊,指揮官是瀨谷啟,因日軍的支隊經常以其指揮官的名字命令,因此這個支隊被稱作瀨谷支隊。

在臺兒莊戰役中,瀨谷支隊曾孤軍冒進攻擊滕縣成功,後來雖然戰敗,但是不改其冒進的本能。當瀨谷支隊受領任務後,瀨谷啟認為這次行動高度機密,而且軍情緊急,所以決定抄近道通過坳口塘隘口直達武廟集。

宋希濂下令一支500人步兵營阻擊日軍3000人步兵支隊,竟大獲成功

黃埔軍校第一期第一隊畢業的71軍軍長宋希濂,在作戰指揮上謹慎周密,他知道日本有飛機偵察,對中國軍隊的行動比較容易掌握,而國民黨空軍已損失殆盡,為此他從部隊抽調多個搜索部隊,在當地民眾的配合下,不斷對敵軍進行偵察。

很快,瀨谷支隊的行動就被宋希濂派出的側翼偵察部隊第88師523團第1營發現了,第1營立即電告宋希濂,但是宋希濂已經來不及也沒有更多部隊可以抽調,於是他命令1營無論如何都要想辦法阻止日軍前進。

宋希濂下令一支500人步兵營阻擊日軍3000人步兵支隊,竟大獲成功

523團1營只有500多人,而日軍瀨谷支隊卻有3000多人,裝備也優於中國軍隊。面對這一情況,作為1營營長的梁筠認為如果以自己500人的步兵營去正面阻擊日軍3000多人的步兵支隊,根本阻擋不住,不但完不成任務,而且白白犧牲官兵的性命。

於是他問當地嚮導:日軍如果到武廟集,哪條路線最近?路上哪個地方最險?嚮導告訴他日軍從出發地有一條小路可以直達武廟集,在這條路上有一個叫坳口塘的地方,那裡地勢險峻,兩邊全是懸崖峭壁,長滿了各種樹木和灌木,中間是一條勉強可以通行的小道。深懂兵法的梁筠從各個方面分析日軍必走坳口塘,於是決定在坳口塘設伏。

宋希濂下令一支500人步兵營阻擊日軍3000人步兵支隊,竟大獲成功

梁筠將1營500餘人,分成2組佔領坳口塘隘口兩側的高地,並命令等日軍進了伏擊圈後再打,首先將所有的迫擊炮彈打出去,充分利用有利地形,儘量減少傷亡。中國部隊埋伏好後,便等待日軍的到來,由於植被茂密,根本看不出這裡埋伏了一支中國軍隊。

無獨有偶,瀨谷啟支隊也找了當地的漢奸作嚮導,並決定從這條小路直插武廟集。瀨谷啟認為這次行動高度機密,中國軍隊不可能知道,於是帶著部隊大搖大擺地從小路直插武廟集。當部隊完全進入坳口塘隘口後,迎接他們的是從天而降的迫擊炮彈和密集的子彈,結果這一戰鬥殲滅了500多日軍,賴谷啟倉皇逃回了固始。而1營僅有數十人傷亡,這一戰鬥也被稱為伏擊戰的經典戰鬥,宋希濂聞之大喜,點名表揚。

梁筠運用《孫子兵法》理論,充分利用地形優勢打了一場以少勝多的戰鬥,事後蔣介石下通令表彰,然而大到武漢會戰,小至富金山戰役都失利了,所以對這一戰鬥的宣傳少之又少。

宋希濂下令一支500人步兵營阻擊日軍3000人步兵支隊,竟大獲成功

《孫子兵法》是我國兵家聖典,不管是在軍事上,還是在商戰等方面都非常有價值,尤其是青少年熟讀《孫子兵法》更顯得尤為重要。今天給讀者推薦一套中國古代軍事謀略奇書中學生青少年讀物,這套書淺顯易懂,特別適合青少年看。這套書一共有三本:

第一本是《孫子兵法》

宋希濂下令一支500人步兵營阻擊日軍3000人步兵支隊,竟大獲成功

這本書是對孫子兵法的解讀,《孫子兵法》不僅是美國西點軍校的必讀書籍,在商業界也被推崇,因為其基本理論在商業界也能用。

第二本是《鬼谷子》

宋希濂下令一支500人步兵營阻擊日軍3000人步兵支隊,竟大獲成功

鬼谷子是一個奇才,戰國時期的很多名人都是他的學生,比如:龐涓、孫臏、蘇秦、張儀。這本書運用多個例子對處世、管理、商戰、職場等進行講解,這對於在商戰以及職場工作都非常有啟發作用。

第三本是《三十六計》

宋希濂下令一支500人步兵營阻擊日軍3000人步兵支隊,竟大獲成功

運用多個例子對各種奇謀妙計進行講解。

宋希濂下令一支500人步兵營阻擊日軍3000人步兵支隊,竟大獲成功

這一套書原價95元,現在只需48元,非常實惠,已經銷售了4000多套,歡迎選購。

《天擇雜談》由原國防大學教員、軍史專家天擇創辦,歡迎關注,帶你進入精彩的軍事歷史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