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蒙古国未来的国情会怎样?

2017三15


蒙古国是一个位于我国和俄罗斯之间的内陆国家,没有自己的海岸线。在苏联时代,蒙古国曾经依赖苏联的援助发展得较好。但自苏联解体以后,蒙古国与朝鲜一样,经济发展都十分缓慢。

蒙古是世界第二大内陆国家,但全国人口只有300万左右。国内的冻土、荒漠较多,人均耕地较少,仍然以畜牧业和采矿业为经济支柱。2017年全面,蒙古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仅为111.49亿美元,尚且还不如我国国内的某些县城。


历史渊源

蒙古国与我国的渊源颇深,即“外蒙古地区”,因为这里是明末漠北蒙古的游牧地区。漠南蒙古游牧于内蒙,漠西蒙古游牧于青海、新疆等地。清朝时期,蒙古国属于“清朝14大驻防将军”中的乌里雅苏台将军管辖,清兵主要驻扎在乌里雅苏台。

清朝灭亡后,外蒙古在沙俄的支持下宣布独立,但一直没有得到我国的认同。二战结束前夕,为换取苏联红军出兵东北作战,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同意了《雅尔塔协定》中“维持外蒙古现状”的条例,即默认了外蒙古的独立。此后,蒙古国正式诞生。


发展现状

蒙古高原的地理条件并不好,所以蒙古国大部分国土被草原覆盖,且有较多山脉和沙漠戈壁。蒙古的矿业和畜牧业比较发达,且过去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长期依赖苏联的援助。不过自1991年苏联解体后,蒙古国失去了主要的依靠,开始加速对外开放的步伐。

20多年来,我国、俄罗斯、日本、美国、韩国等国家不断向蒙古国开展投资,且涉及矿业、轻工业、畜牧业、商业、建筑业等。但蒙古国的经济增长长期疲软乏力,至今仍然是全球较不发达国家之一,全国45%的人都居住在首都乌兰巴托。


未来国情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蒙古国也实行了经济开放的政策,与我国、俄罗斯、欧盟、加拿大、美国、日本、韩国往来甚密。虽然蒙古国积极同欧美国家和亚洲国家开展经济、贸易间的合作,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蒙古国仍然难以摆脱发展不均衡、贫富差距大的现状。

目前,蒙古国的对外贸易总额仅为100多亿元,相对于贸易大国而言几乎无足轻重。由于工业欠发达,蒙古国需要从中国、俄罗斯、日本大量进口工业设备和加工型食品,并大量出口奶制品、矿物以及其他工业原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