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怎樣才能把小孩教育的不膽怯,自信的孩子?

WEIXIAO123


怎麼把孩子培養成自信不膽怯的人,我想更多的是需要父母去引導和鼓勵。

因為孩子還小,而父母是最好的榜樣。這也是我在養育小久久的過程總結的幾點心得:

一、不挑戰底線的事情,鼓勵他自己去做決定,自己去爭取。

比如昨天小久久在樓下看到一輛小越野車,很喜歡,但是害怕是別人的不敢碰。我就跟他說:“你喜歡就上去玩一會,等一下主人回來了,我們就問他可以借我玩一下嗎?如果他不願意,我們就下來。沒事的,媽媽在這裡呢,媽媽也會和小朋友說的。”

有時候我們家教太好了,孩子反而會太顧及他人的感受,怕這個怕那個。其實沒事的,先走出自己的那一步。要勇敢的面對別人,和別人交談,爭取自己的利益。

沒準這次借車成為朋友,下次就可以一起玩了。而且別人借小久久的車,我也會引導他:“沒事,大家一起玩吧。”不過如果他表示不願意,我也不會阻撓他,我就支持他自己的決定,但是我會引導他說出來:“不好意思,這是我的車。”

二、唱歌時,我會引導他前面+“大家好,我是小久久,今天我給大家演出……,謝謝大家!”就是當他上臺表演時,他只要補充,練好中間部分臺詞就好了。開頭結尾都習慣了,閉著眼睛都會說。在今後的表演中就不擔心狀態不好或者太緊張就忘了開頭結尾了,這樣也有利於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3、家長要注意言傳身教。在多年的幼教一線工作中,經常會有家長和我反饋:“老師,我家孩子害羞,每次見面都不叫人。我讓他叫他都不叫”。

這時候我總會和家長說,那我們先不提醒他叫,我們每次自己先在孩子之前和別人打招呼。孩子看到你也叫人了,他也會跟著叫。

這部分孩子普遍會有兩種心理:1、你都不打招呼,幹嘛要我打招呼?2、你讓我叫人,我偏不叫。所以家長自己主動打招呼+忽略就可以了。慢慢的你會發現孩子主動打招呼了吖!

孩子就是一張白紙,需要我們引導和呵護。育兒過程中我們家長要多反思總結經驗和不足,也要多觀察孩子的細微心理變化。

你有什麼不同的聲音,歡迎關注並留言交流哦。

“因為是麻麻”八年幼教一線工作者,我手寫我心,育兒路上你並不孤單,歡迎關注!





因為是麻麻


如何把孩子培養成為不膽怯、自信的孩子?首要的一點,就是父母千萬不要溺愛孩子,這是當下小孩教育中最大的問題。因為我曾經是一名軍人,職業的原因孩子小時候很少與孩子在一起。後期到機關工作後發現孩子見生人不敢說話,不敢自己一人睡覺,不敢一人過馬路,我就下意識的鍛鍊他。過馬路告訴他應該先看哪邊的車到路中間後又應該看哪邊來的車,確認安全後快速通過,然後帶他走了幾次,後期讓他自己一人過馬路,我在後面偷偷跟著,上學回來後我給他鼓勵,告訴他很棒,孩子上小學四年級後他就自己一人背書包坐公交上學了。我們作為父母的一定要懂得放手,孩子在什麼年齡應該具備什麼能力,不要什麼事都替孩子想都替孩子做,你想了你做了他(她)肯定不會去想更不會去做。孩子上學我從來不叫他,給他買鬧鐘後,他自己定點,有一次上學晚了老師罰站後,他自己更自覺了,小學初中高中就遲到過一次 。家長在鍛鍊培養孩子的同時,一定要給孩子多鼓勵,少打擊,這樣就能逐漸培養孩子的自信心,遇到事情獨自處理的能力。不要在思想上認為孩子什麼也不會,你不培養他他當然不會,更不要太過心疼和溺愛孩子,希望看到我胡侃的這些對大家有所幫助。(我孩子5歲半上學,他媽媽說孩子早上學早結婚[捂臉],高考620分)





吉林市連平有約


自信就是給孩子充分的空間,充分的肯定,不要強迫孩子,讓孩子自己選擇,自己做,做完了要讚美和鼓勵孩子,同時提問孩子是怎麼做的?無形中也會幫孩子把存在的問題發現出來,讓孩子自己不斷的去完善,通過這種互動的方式教育孩子,而不是直截了當的去說哪裡不好,也不要一味的讚美,你很棒之類的,好就要指出好在哪裡,具體點說出來,我兒子以前從來不畫畫,我就不會一直說,過了一段時間,自己主動畫畫了,我就和他聊畫的什麼,為什麼這麼畫,表揚他可以自己畫畫了,畫的這個嘴巴這麼大,看起來像一個可愛的小吃貨哦,他說媽媽,你怎麼知道的?他就是特別特別能吃,比朱莉亞(肚子裡的火車站的小女孩名字)還能吃,但是我給他說了,要慢慢吃,不可以著急啦……我們倆聊了很久,後來我也問他,看見誰的嘴巴長得比小臉兒還大嗎?他不說話,我就引導他,是大鯊魚?他說霸王龍,想了想,不對,霸王龍的嘴巴也沒有比臉還大,哈哈,媽媽,我下次畫的時候比這個小一點點吧,這樣就不會掉下來了,我就覺得孩子是需要我們耐心引導的,當然了,貴在堅持,堅持每一件諸如此類的小事.

膽小的話也要看看有沒有過度保護,孩子三歲之後就要嘗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哪怕小到穿衣服或者選擇第二天去幼兒園的衣服等等,不要覺得孩子慢就幫忙,他自己做了,他自己就會覺得我也可以,諸如此類,他就慢慢自信起來了,大到興趣班或者自己的物品的使用權等等,孩子也是需要尊重的,做了事情就如上面講的,那麼,長時間的積累,孩子的變化也會一點一點變得不同,我就是這麼做的,尤其倆月沒見的朋友,她們就會說,變得活潑開朗,願意交流,不膽怯了,孩子就是一隻蝸牛,有點慢,有點慢,我們一定要有耐心,堅持有耐心。我是依哥的蝸牛媽媽,我願意和依哥一起慢慢的前行,你呢?


依哥的蝸牛媽咪


有點點經驗可以分享一下:

1.首次我們父母要不膽怯,自信,我們的感受和情緒會直接傳遞給孩子,您是什麼樣的 小孩就是什麼樣。這個是自己的親身經歷,之前也很自卑膽小,不敢和別人說話,有一天走街上,我發現我的行為影響到了小孩,她也和我一樣,我覺得首先我的改變我自己,我克服了所有的懦弱和膽小,後面小孩也就自信不怕交流。這個事情讓我感觸很深。

2.小孩就是一篇白紙,她不知道自己的行為和說話是對是錯,一開始都是隨意發揮,比如在公眾面前唱歌跳舞,第一次我們不要覺得不好意思,要鼓勵他,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場合可以發表自己觀點的。當然,在他說錯話做錯事情的情況下,也要明確的告訴他錯了。讓他知道為什麼錯了。以至於在後面的時間裡面,他在沒有大人陪同的情況下遇到尷尬的事情而後面都膽怯害怕。

3.我們要把自己愛傳達給孩子,我們用心去愛她,她是可以知道的,她感受到了我們的愛,她也會去用同樣的方式去愛別人,別人也會同樣的去愛她。這樣會使孩子不受挫,也就會自信。

其實說這麼多,就是我們要培養好孩子的情商,主要還是我們要以身作則,自己的行為舉止為人處世都會直接影響小孩子。


一隻特立獨行的豬898


我女兒三歲之前就是怕生,還害羞的孩子,一見不熟的人就躲大人後面,人家一跟她打招呼,她就哭,非常纏人。

我便辭了工作,專門陪孩子,我性格開朗,每天陪孩子玩耍,做她喜歡的遊戲,她慢慢變得不愛哭了。

一有時間,我就帶她去同齡孩子多的地方,遊樂園,活動室,讓她去接觸更多孩子,起初孩子只是怯怯的看,去的次數多了,她也能在我得陪同下去玩了。

我還會帶著她去串親戚,身體力行,讓她看到人是群居的,需要同伴,需要朋友。

沒事了,給孩子讀一些與人相處的繪本,讓孩子知道大部分人是善良的,跟人打招呼,是對人的尊重。我常常鼓勵她去主動跟人打招呼,孩子每進步一點,我都會告訴她,

慢慢地,孩子變得越來越開朗,也變得越來越自信。


朶朶媽媽成長記


孩子膽怯、不自信,很多時候是和父母的批評教育有關係的。有些父母想讓孩子變得更努力、更優秀,就不斷的指責孩子,長期以來,孩子的自信心就受到了打擊,總覺得自己不如其他人,遇事往後躲,變得膽怯。

那麼我們該怎麼做呢?

一、不做強勢的父母,而是柔弱的小草

我家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就經常拿一些幼兒園做的手工摺紙給我。當然了,小朋友做的會比較粗糙,但是我都會很認真的看,在手裡比劃,問他這個是怎麼折的?孩子就會很高興的告訴我,同時也會笑話我,媽媽什麼都不會,好笨啊!此時,我就會“戲精”上身,繼續扮演傻白甜,問孩子很多的問題。孩子頓時就覺得自己是超人,什麼都會,非常認真的告訴我怎樣去做。

不僅如此,在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上,我都是示弱的,孩子都會主動去做。通過做事,孩子發現,原來自己可以這麼能幹,內心充滿了力量,臉上展現出來的都是自信的笑容。

二、孩子遇到畏難情緒時,要多鼓勵

孩子上小學時,老師佈置了一次手抄報選修作業。孩子拿著作業本回家,不知道該如何下手,就想放棄,並且和我強調,是選修作業,可以不交的。但是我想讓他試一試,於是就告訴他,“做做試試看,有媽媽幫你呢。”在我的鼓勵下,孩子開始動手去做。遇到難題,我就幫他上網蒐集資料,引導他思考。在我的陪伴和鼓勵下,孩子做完了手抄報,並且還被老師評為優秀作業。孩子回家後一臉的得意,我趁熱打鐵,告訴他以後遇到難題要多嘗試,不能輕言放棄。所以孩子現在做什麼事情都不膽怯。

三、只要孩子有一點點的進步,就要肯定

我的一位朋友迷信棍棒教育,在自己孩子身上進行“實踐”。結果,他那上小學五年級的兒子,屁股上經常青一塊,紫一塊。我問朋友:“學習成績上去了嗎?”回答:“零蛋、不及格、五十分……”其他方面表現好嗎?朋友皺起了眉頭。

一位哲人說過:“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而賞識、讚揚、鼓勵正是對人的肯定的表現,是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所必需的。

所以能夠看到孩子的進步並加以肯定,並創造機會讓孩子表現,這樣才能教育出自信的孩子。


何小元


我家孩子也是曾經極不自信,現在已經好多了,分享下我的經驗。

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我發現孩子不敢表達自己。跟孩子聊過,她說不知道怎麼說,害怕說錯了。

我先是找了她幼兒園的老師,跟老師聊了孩子的情況,也拜託老師在學校多鼓勵孩子去表現自己。

我自己也是隨時隨地的鼓勵孩子,經常給她看同齡甚至比她還小的孩子單獨上臺表演的視頻,激發她表現的慾望。

在外面玩的時候,鼓勵她主動去接近同齡的孩子。

經過一次次努力,在去年元旦的時候,外出遇到商場搞活動,邀請小朋友上臺表演,我家孩子主動上臺,沒有害羞,沒有緊張,全程表現良好。前幾天還做為班級代表在全校師生面前講話,回家跟我說,她講話時一點都不緊張。

孩子不自信,確實是令家長很憂心。多多鼓勵孩子,多給孩子鍛鍊的機會。對於一些孩子來說,這可能是一個比較長的過程,家長一定要有耐心,切記不可因為這個問題吼孩子,否則會給孩子造成更大的困擾。



妮娜的米粒兒


愛因斯坦小時候,老師和同學們都認為他有智力缺陷。因為他功課很差,甚至連話都說不清楚。愛因斯坦的父親,面對這些譏笑,並沒有對孩子失去信心,他相信自己的孩子一定可以成才,並期盼他做出偉大的事情。為了培養孩子的自信心,愛因斯坦的父親買了積木,讓他搭房子,當搭好一層,他的父母就鼓勵他一次,最後愛因斯坦興趣高漲,一直搭到了14層。父親還通過各種方式來幫助他建立自信,消除愛因斯坦的消極情緒,點燃了愛因斯坦心中的希望之火,讓愛因斯坦振作起來,他不斷努力,積極進取,最終成為了舉世矚目的物理學家。

美國曆史上著名的富豪範德比爾特曾說過:“一個充滿自信的人,事業總是一帆風順的,而沒有自信的人,可能永遠不會踏進事業的門檻。”

自信心可以讓一個孩子堅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難並相信自己能夠成功。

李開復在美國上學期間,曾經因為能背出很多數學公式而被老師誇獎為數學天才。其實李開復心裡清楚,自己只不過是把之前記住的東西說出來了,自己根本不是什麼天才,但是自信的力量是無窮的,在這種自信心的驅使下,李開復開始認真學習數學,並在全州的數學競賽中獲得冠軍。

如何培養自信的孩子?自信心是孩子潛力的放大鏡,是孩子取得成功的基石。

1.給予正面的誇獎與鼓勵

自信需要逐步來培養,媽媽可以給孩子列計劃,通過這種方式鼓勵孩子。比如:讓孩子每天自己講故事,最後媽媽進行評價,堅持一個星期可以獎勵孩子。一年之後,你會發現孩子原意在眾人面前表現自己。

2.相信自己的孩子

媽媽們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是有能力的,這對孩子的發展有巨大的促進作用。著名的“羅森塔爾效應”說明的救世主這個問題。

1968年,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L.雅各布森來到一所小學,進行了7項實驗。 他們從一至六年級各選了3個班,對這18個班的學生進行了“未來發展趨勢測驗”。之後,羅森塔爾以讚許的口吻將一份“最有發展前途者”的名單交給了校長和相關老師,並叮囑他們務必要保密,以免影響實驗的正確性。其實,羅森塔爾名單上的學生是隨便挑選出來的。8個月後,羅森塔爾和助手們對那18個班級的學生進行復試,結果讓人意外,因為凡是上了名單的學生,每一個成績有了較大的進步,而且性格活潑開朗,自信心強,求知慾旺盛,更樂於和別人打交道。

其實,每個孩子都可能成為天才,是否能實現,取決於媽媽能否給予孩子足夠的信心。


3.肯定性的評價

培養自信的孩子,最好的辦法是對孩子多鼓勵,多做出肯定性的評價。如:“你做的真出色”“我對你有信心”等等。

卡耐爾在人際交往課中提到這樣的例子,如果想改變一個孩子讀書不專心的態度,媽媽會說:“孩子,我真以你為榮,這個學期你進步了,但是假如你的數學可以再努力一些就更好了。”孩子聽到這樣的話,非但不會從心裡感到高興,反而覺得媽媽在批評他,前面的表揚只不過是為了後面的批評做鋪墊。而聰明的媽媽會這樣說:“孩子,這個學期你進步了,我們真的以你為榮,而且,只要你下個學期繼續努力,你的數學也一定會更出色的。”

4.換種方式去批評

如果孩子犯了錯真的需要媽媽批評,在不傷害孩子自信心的前提下,可以這樣說:

  • 低聲交談

低而有力的聲音更容易引起孩子的注意,也容易讓孩子傾聽你的聲音,這種說話方式比大聲斥責好一千倍。

  • 沉默的方式

孩子做錯事的時候,心裡多少有點自責。這個時候如果媽媽對孩子保持沉默,孩子的心裡反而會更加緊張,進而反省自己。

  • 旁敲側擊給予暗示

有些媽媽面對孩子的過失,不是直接批評,而是用啟發式的教育,孩子很快會明白媽媽的用意,原意接受批評和教育,這樣也保護了孩子的自尊心。

  • 推己及人的方式說教

當孩子犯錯了,媽媽們問一句:“如果你是那個人,你會怎麼想”,通過這種方式引導孩子設身處地的為他人著想,孩子會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並反省自己,主動承認錯誤。

  • 看到孩子犯錯及時批評

媽媽看到孩子犯錯,要趁熱打鐵,及時批評,不能拖泥帶水,因為孩子剛剛犯的錯,可能一轉眼就忘記了。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自信,離不開媽媽對他的信心。媽媽不要吝嗇對孩子的賞識和信任,要把正能量轉化為孩子的自信心,使源源不斷的自信成為孩子不斷進步的動力,讓這些動力創造出孩子精彩的一生。

【我是棟果寶媽,一位二胎媽媽,每天分享實用的育兒百科知識,關注我,幫您解答生活中的育兒難題,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記得點贊,轉發分享給更多的人。】


棟果媽育兒


孩子膽怯、不自信一方面來源於先天的性格,另一方面則是後天父母的指責與批評。

至今清楚記得小時候的我性格比較內向,換句話來說就是有些膽怯,平時不敢主動和小朋友們玩,都是大家帶著玩具過來找我,我才會把懸著的心放下,慢慢融入到其中。平時想要出去玩也會讓媽媽帶我出去,很少有自己出去的時候。

稍微長大一些後,雖說性格改變了一些,但還是有些差強人意。這就需要家長平時多鼓勵,慢慢引導孩子去做。如果在一歲左右的時候發現孩子有些膽怯,家長就應該重視這個問題了。

在最初的時候,如果孩子有特別害怕的東西,或者說是對於某一方面有退縮的行為,此時家長就要鼓勵孩子勇敢去,可以選擇和孩子多說話,類似於:媽媽和你一起去,我們一起來挑戰它,加油好不好。

父母的鼓勵以及共同的參與更能激發起孩子去做的心,有了鼓勵和父母的參與,他會更有信心,日積月累慢慢就會造就孩子遇事不膽怯有自信。只要經過第一次的訓練,第二次第三次就會容易的多,也就越來越有信心,是純鍛煉出來的。

第二方面就是後天父母的指責與批評是造成孩子膽怯不自信的另一方面原因。

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難免會受到父母的批評教育。做錯事情了或者是考試考砸了,都會得到父母的批評。但批評也分輕重,否則就會造成難以挽回的後果。

孩子做錯事情後,我支持家長進行批評,但批評應該是就事論事,不應該扯到陳芝麻爛穀子的舊事,更不應該攻擊孩子的人格,這樣做只會傷到孩子的自尊心,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不少家長的口頭禪就是:你看看你就知道個吃,誰像你一樣;早知道你是這個德行,生下你之後就應該掐死你;看你笨的,豬都比你聰明,你將來能成大事,我倒立給你走路。殊不知會在孩子心裡留下烙印,即使時間會撫平一切,但那道觸目驚心的疤痕會跟隨他一輩子,今後再遇到任何事,都會不由自主的想到那件事,那些話,便瞬間洩氣。

父母的一句話在你看來可能沒什麼,你會覺得父母教育孩子天經地義,但必須要掌握分寸,沒有分寸的語言,就像鋒利的刀子一樣傷人。


謙護


看見叔叔阿姨不敢打招呼,家裡有人來作客她總是躲在我的懷裡,看到一大幫小朋友在玩,明明很想加入,她卻總是怯怯地一個人站在旁邊。我女兒3歲以前就是這麼“怯”。直到今年元旦參加幼兒園的集體活動,一個半小時的節目時間裡,女兒參加了4個節目的演出,其中還有一個個人節目。我激動的都快流淚了,我簡直不敢相信眼前這個孩子還是我以前認識的那個靦腆的小女孩。

是什麼讓女兒有了這樣的變化和成長呢?

首先,我們要尊重孩子的天生氣質。 有的孩子活潑外向,有的孩子安靜內向,有的孩子比較自來熟,有的孩子比較謹慎細心……我的女兒屬於比較膽小謹慎型的。記得她剛學走路的時候總是小心翼翼的,從來沒有摔過跟頭。對於她不熟悉的人和物,她總是會觀察很久。這個可能有點遺傳,我就是一個比較慢熱的人。因為性格本身沒有好壞之分,我們要放下“一定要孩子改變”的心思,靜靜等待孩子自己成長和變化。

我在多次嘗試引導女兒多和周圍的人互動,多表達自己的需求後,發現沒有作用,於是改變了策略。我試著儘可能多地與陌生人交談,讓她觀察我是如何做的。比如,我經常去超市購物,然後嚮導購員瞭解商品的信息;比如,經常故意裝作迷路,然後向陌生人問路。我們都知道“言傳身教”這個詞,但在育兒過程中“身教”的效果一定大於“言傳”。

對於內向型的孩子,我們要給孩子更多的鼓勵和支持。每次女兒跳舞的時候,我都會說:“跳得太棒了,現在你是老師,教教媽媽怎麼跳可以嗎?”當女兒終於敢雙腳離地跳時,我高興地抱著她轉起了圈。不要因為這些鼓勵的事情太微不足道就不去做,孩子的膽量和自信就是在這些微不足道的鼓勵中一點一滴地積累起來的。

最後,給孩子更多的時間,他一定會展現出有自信的一面給我們看。只不過不一定是現在,而是未來的某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