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二戰歷史地理資料彙編——意大利卡西諾

對二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個關注,未來這個小小的頭條號會成為頭條裡面二戰資料最詳細的資料庫。

二戰歷史地理資料彙編——意大利卡西諾

卡西諾的地理位置

亞平寧半島中部,羅馬東南130公里,拉齊奧大區弗洛西諾內省最南端,矗立著一座海拔520米的石山——卡西諾山。山腳西部加里河與利裡河的交匯處,早在史前時代,就建立起了人類的定居點——卡西努姆。公元前312年,羅馬人在與自己強大的對手薩莫奈人的爭霸之中,逐漸佔據了上風,卡西諾地區成為了羅馬人的領土,為了牢牢控制住自己用鐵和血爭奪來的土地,羅馬人在卡西諾修建了要塞,並在卡西諾山上修建起阿波羅的神廟。

二戰歷史地理資料彙編——意大利卡西諾

在公元前321年勢力達到頂峰的薩莫奈帝國的士兵

地處戰略要地的卡西諾地區,在隨後數百年的時間裡目睹了羅馬帝國的興衰,而卡西諾山頂上的神廟也是數次被入侵的蠻族所劫掠,日漸荒蕪。公元529年,一位名為本篤的修士在卡西諾地區感化了當地的民眾,並在原來神廟的遺址之上,修建了一座俯瞰卡西諾地區的修道院,並在這裡潛心學術,用拉丁文撰寫了《聖本篤會規》,終成一代大師,被譽為西方隱修制度的始祖,並於1220年被封為聖人。


二戰歷史地理資料彙編——意大利卡西諾

卡西諾修道院的建立者——聖本篤

成為了聖地的卡西諾地區並未因成為聖地而得到額外的幸運加持,在上千年的歷史之中,卡西諾地區依然是歷經劫難,甚至到了1799年,卡西諾修道院還經歷過一次拿破崙軍隊的洗劫。1814年,對歐洲近代歷史產生變革性衝擊的法蘭西第一帝國最終崩潰,而意大利也迎來了自己的統一,與之相對應的,就是意大利地區修道院的逐漸消亡,卡西諾山上的修道院也在1866年開始,作為意大利的瑰寶成為了紀念館。

二戰歷史地理資料彙編——意大利卡西諾

1943年,意大利軍隊被自己的曾經的盟友德國人繳了械

1943年9月,邪惡軸心最為脆弱的一環意大利投降,為了防止盟軍在自己的脆弱的足底插入釘子,德國人迅速控制了自己昔日的盟友,在空軍元帥阿爾貝特·凱塞林的運籌帷幄之下,德國人不僅成功阻滯了盟軍的進攻,還依託於意大利中部險要的地勢,建立起數條堅固的防線。伴隨著戰事的膠著,扼守意大利6號公路南部入口的卡西諾地區,成為了盟軍進取羅馬的唯一通道。然而,卡西諾地區崎嶇破碎的地勢地貌,為堅守在這裡的德國軍隊提供了絕佳的防禦陣地。1944年1月17日,卡西諾地區的戰鬥打響,意大利戰場上的絞肉機徐徐轉動起來,將卡西諾地區變成了血海屍山的人間地獄。

二戰歷史地理資料彙編——意大利卡西諾

正在卡西諾地區與德國軍隊猛烈交火的美國軍隊

俯瞰卡西諾地區的卡西諾山連同附近的制高點,使得試圖從此處通過的任何車輛和部隊,都將成為德國人試炮的標靶,而湍急的加里河與利裡河,更是極大地限制了盟軍機動的能力。為了將此卡西諾這處關鍵結點的功效發揮到更大,德國更是將意大利戰場上的精銳部隊投放在這裡。1944年1月17日至2月11日,包含被認為山地作戰經驗最豐富的第34步兵師在內的美國第2軍,在遭受了重大傷亡之後,卻絲毫未能在卡西諾地區前進半步,無奈撤出了戰鬥。

二戰歷史地理資料彙編——意大利卡西諾

1944年2月15日,正在對卡西諾進行轟炸的B-17飛行堡壘轟炸機

值得一提的是,面對著有著千餘年曆史的修道院,德國和盟軍在最一開始都表現了極大的剋制,而德國人更是和羅馬教廷達成了不佔據此處修道院作為軍事用途的協議,但是面對著越來越大的傷亡,盟軍之中絕大部分人開始懷疑德國人是利用保護古蹟的幌子,而將此處修道院作為引導炮兵轟擊的觀測點,最終,支持摧毀這處古蹟的觀點佔據了上風,1944年2月15日,229架轟鳴的轟炸機,在卡西諾投下了1150噸高爆炸藥,呼嘯的炸彈很快將修道院炸為廢墟,而為了增加轟炸的效果,前一段時間遭受了重創的第2軍,也派出了自己的炮兵,在陣陣歡呼聲中,將大量的炮彈送上了卡西諾山巔。

二戰歷史地理資料彙編——意大利卡西諾

卡西諾山巔的斷壁殘垣

儘管轟炸讓倍感壓抑的前線士氣大振,但實際上此次轟炸並不是一次成功的轟炸,由於轟炸的精度較差,大約只有10%的炸彈落到了修道院附近,歷經千年風霜的修道院雖然飽受摧殘,化作斷壁殘垣,可高大厚重的石牆和遍佈山頂的巨大瓦礫,居然為德國人提供了更為可靠的隱蔽場所。而根據後期的調查,德國人雖然將修道院視作為一處至關重要的軍事要地,但在盟軍轟炸之前,德國人並未將此處用於軍事目的,此次轟炸造成的不僅僅是一處人類文明瑰寶的毀滅,更是造成了避難於修道院的平民與修士的大量傷亡。德國第1傘兵師在卡西諾修道院化作廢墟之後,迅速的將此處地點化作堡壘和觀察哨,而盟軍則因為此次判斷失誤,付出了更大的代價。

二戰歷史地理資料彙編——意大利卡西諾

為了攻克自己面前最大的障礙,盟軍向卡西諾山傾瀉了大量的彈藥

盟軍將卡西諾山頂的修道院摧毀之後,於1944年3月15日發動了第三次攻勢,在轟炸機和火炮的配合之下,盟軍甚至推進到了距離修道院僅有230米的距離,但在付出了接近4600人傷亡的代價之後,最終功虧一簣,不得不在3月26日撤出了戰鬥,而德國方面,在此次惡戰之後,在前線堅守的營級單位,每營只剩下40到120人不等。

二戰歷史地理資料彙編——意大利卡西諾

卡西諾山頂的德國傘兵

卡西諾地區的決戰開始於1944年5月11日,結果800名德國守軍又一次成功抵禦了盟軍數個師兵力的輪番衝擊,殺紅眼的德國人給盟軍士兵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壓力,當5月18日,一支波蘭的偵查小隊在卡西諾山頂升起波蘭國旗的時候,德國的陣地上只剩下30餘名德國傷員了。而卡西諾地區居住的2萬普通市民,則在整場戰役期間,死亡了十分之一。

二戰歷史地理資料彙編——意大利卡西諾

卡西諾戰爭公墓

意大利在上個世紀50年代早期,開始考慮重建卡西諾修道院,如此龐大的重建工作一直到60年代才最終完成。作為意大利人心中的聖地,卡西諾地區的重建獲得了整個意大利的支持,經濟很快得以恢復,今天的卡西諾地區,早已恢復了昔日的繁榮,所不同的是,在戰爭之後,卡西諾地區留下了三座戰爭公墓:卡西諾戰爭公墓、英聯邦犧牲者紀念堂、波蘭及德國公墓,靜靜的向人們訴說著昔日戰爭的殘酷。


歡迎大家持續關注二戰資料局的頭條號,更多二戰資料持續歸納、整理和放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