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 為什麼說2019是大破之年,也是大立之年!弄懂商業邏輯你就知道了

世間萬物有一個根本規律:先有大破才能有大立,舊生態總會不斷被新生態取代,這是一種必然。

2019年,是大破之年,也是大立之年!

現在一大批企業正在被淘汰出局,同時一大批創新型企業正在破土而出。

如果弄懂了其中的商業變革邏輯,你會驚喜的發現:

從現在開始中國所有的企業都值得從頭再做一遍。

下面我們就係統的做一次呈現:

為什麼說2019是大破之年,也是大立之年!弄懂商業邏輯你就知道了


1

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企業究竟為什麼越來越難?

先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排隊。

在排一列縱隊的時候,大家依次往後站立,每個人只能看到他前面的人得後腦勺,後面的人和更前面的人他都看不到,這些人如果做小動作他業無法察覺,這就是傳統的產業鏈結構:

製造商需要先將產品賣給品牌商,品牌商再賣給渠道商,渠道商再通過各級經銷商賣給消費者。

於是,消費者面對的是渠道商,渠道商面對的是品牌商,品牌商面對的是生產商,生產商面對的是技術商,技術商面對的是資本,資本面對的是金融市場。

雖然是一環扣一環,但信息是不對稱的,而且被層層隔離。任何一個環節都很難摸清整個產業鏈。

最大的問題來了:由於是一路縱隊,所以容易出現塔羅牌的效應,前面一個倒了,後面都會跟著倒下,一個環節被卡住滿盤皆輸。

為什麼說2019是大破之年,也是大立之年!弄懂商業邏輯你就知道了


現在就卡在了這個問題上,由於互聯網帶來的衝擊,消費者的購物路徑發生了很大變化,於是排在最前面的渠道商最先受到了影響,進而導致它身後的產業鏈產生了連鎖反應:

對於渠道商來說,由於要跟電商拼價格,打折促銷已成常態,還要靠多拿貨來降低自己成本,這又導致了庫存。

對於品牌商來說,雖然產品賣給了渠道商,但是渠道商的回款不能按時兌現,而且由於渠道商的打仗促銷行為,使品牌價值大大受損。

對於生產商(工廠)來說,除了應收賬款越來越多之外,用工成本業越來越高,稅率負擔越來越重,再加上產品同質化嚴重,沒有附加值,利潤越來越低,工廠倒閉的越來越多。

這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情況:每一個環節都越做越累、利潤越來越低、每一個環節都迫切想改變,但是由於受制於上下游環節的夾持,單方面努力根本無法扭轉局面。

轉機在哪裡呢?

2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互聯網改變了消費者的購物路徑,給傳統商業帶來的危機,但同時業打開了信息壁壘,帶來了新的機會!

還是以排隊為例,由於信息的公開性,無論你是哪一個環節,都可以直面其它環節了,隨著電商平臺、移動支付、社交平臺的發達,大家可以自由對接了。

於是根本性變革發生了:這一路縱隊變成了一路橫隊,大家可以“面面相覷”了。當大家一列橫隊站在一起,誰高誰矮、誰在做小動作都一目瞭然,這時傳統產業鏈必然發生徹底改變。

如圖:


為什麼說2019是大破之年,也是大立之年!弄懂商業邏輯你就知道了


互聯網把產業鏈從縱向拉成了橫向,讓大家平行、平等的站在一起,這是一個非常偉大的變革。

傳統商業是一環吃一環,在產品經過的各個環節中,每個環節都會加價,然後再出貨,這是一種單向的賺“差價”模式。你的上游環節究竟賺了你多少差價,你是不知道的,你也不知道你的下游環節能賺它的下游環節多少錢,上下游環節是一種侵吞的關係,此消彼長,所以大家都是在互相保密。

而現在完全不一樣了,舉一個最直接的例子:電商的普及,讓很多消費者(客戶)有機會直接跟各種品牌方接觸了,於是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客戶)更願意跳過所有環節直接付錢給品牌方(生產方),這就導致現金會不增不減地直接到了品牌方手裡。

那麼,這時中間的渠道方和生產商該怎麼賺錢呢?

所以這就需要大家之前有一個協議,按照每個環節的價值大家共同協定一個分配比例,品牌商拿到錢之後,再按照這個協議把錢分配出去。於是大家以契約條款為約束,組成了一條新的價值鏈,資源共享,彼此協作,各個環節井水不犯河水。


為什麼說2019是大破之年,也是大立之年!弄懂商業邏輯你就知道了


這時,一個產品從生產設計,直到消費者手裡,每一個環節都會變的很透明;未來每一個環節能賺多少錢,都是公開、透明的,而不像以前被捂著,層層保密。

面臨這種更加公平、公開的商業路徑,原來那種利潤層層盤剝、運作效率層層衰減的縱隊模式,必然要面臨崩潰。

那麼,如何利用這個轉機去升級呢?

3

平臺化是公司發展的必然路徑。

未來只有一種公司能生存,那就是平臺化公司。

這句話適用於所有類型的公司。平臺化的本質,就幫助本行業的產業鏈從“縱隊”變成“橫隊”,從而使本行業建立一種協同生產的機制。

平臺化的意義,其實是給企業乃至個人提供創造價值的機會,使之發揮1+1大於2的綜合效應,中國接下來一定會有越來越多平臺型公司崛起,比如阿里和騰訊,騰訊利用自己流量將很多公司納入旗下,微信還成就了無數個自媒體人,阿里也兼併了很多公司,淘寶上還成就了很多店主,滴滴上有很多司機,除此之外還有各種直播平臺,自媒體平臺,等等無數個體或小團隊在上面崛起 。


為什麼說2019是大破之年,也是大立之年!弄懂商業邏輯你就知道了


平臺化轉型不僅適用互聯網企業,也適用於製造業。

每一個細分領域裡的排名第一的企業,都有義務完成平臺化的轉型。

製造業企業如何實現這個轉型呢?

首先,該企業非常專注聚焦於某一品類,具備垂直打通、縱向整合的能力。比如從原料來源、設計開發、到生產營銷,再到銷售系統,後期維護。

其次,企業必須統籌運營,建立一種協同機制,要把同種的需求、資源、渠道歸類整合,進行協作生產。

這裡還會有二級分工,比如對於服裝而言,做繡花的專門做繡花廠,做印花的專門做印花,賣拉鍊的專門賣拉鍊,然後還有很多細分的分工。

於是企業背後可能不是一家工廠,可能是有一個工廠群,但可以能隨時被他們整合。而那些下游的中小工廠本身需要一場協同化的大生產,這樣才能避免碎片化的各自為營。

比如當旺季到來,訂單一下子都來了,公司就可以把同類產品聚合在一起,今天你下、明天我下、後天他下,成了相對均衡的需求輸入。

公司還可以根據零售的數據做精準匹配,促成零售端的數據向生產端更多地滲透,幫助生產端前置做一些計劃準備。數據互通,會使得零售和生產之間的協同效率增加,這就解決了產能過剩、使庫存降到最低。

為什麼說2019是大破之年,也是大立之年!弄懂商業邏輯你就知道了


在統計學上,這就可以找出其中的規律,便於下次提前準備,這反而變成一個“有計劃”的生產了。

因此在未來,製造業的生產一定會越來越具備“計劃性”,盲目、跟風、無序的傳統生產秩序導致的產能過剩,只有這樣才可以被徹底改進。

我們可以有趣的發現: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再到“計劃經濟”,這非常符合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就好比“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一樣,是一場豁然開朗的升級。

這種例子有很多,比如淘寶的“淘工廠”,就是通過淘寶這個平臺通過整合了消費者的碎片化的需求,再給各個工廠去下單生產,因為淘寶組建了一個協同生產機制,我曾在阿里巴巴的邀請下,專門去參觀過淘寶的羽絨服生產工廠,和傳統工廠相比,它們的利潤率和庫存率都有很大改善。

這就是一種社會化大生產,甚至可以實現按需生產、定製化生產。

4

最值得一提的是:

公司平臺化之後還有一個核心任務:要給平臺上的各個環節進行授信,降低大家不必要的磨合損耗的成本。

比如在過去,很多工廠擔心下游不能及時給貨款,而下游則擔心工廠的貨期或者產品質量,所以很多工廠的現金流變成了應收賬款,究其根本是缺乏一個具備公信力的平臺,這時平臺就可以發揮關鍵作用了。

比如“淘工廠”為工廠開了誠信通和KA企業(授信企業)。這樣商家支付給平臺的費用就可以三到五天之內轉到工廠的賬上來。

為什麼說2019是大破之年,也是大立之年!弄懂商業邏輯你就知道了


這就是企業的平臺化戰略,首先你要在本行業樹立權威性,然後把你的供應商、渠道商、店家等等都拉進來,從上下游關係變成平行關係,利用電商、線上平臺掌握消費者的需求數據,建立產、供、銷連為一體的運轉模式,然後建立快速反應的機制,實現小批量、短週期、快市場的生產。

這也是一場社會組織的變革,就好像未來的戰爭一樣,所有部門均需要能各自為戰、化整為零,要求大家既要有單兵作戰能力,又要有協同作戰能力。

公開化、共享化、協同化,才是公司發展的大勢所趨。打開公司的邊界,讓品牌共營、渠道共享、流量互通,這是時代得大勢所趨。

5

無論一個多麼小的公司來說,都必須完成平臺化的升級,比如一個廣告公司,也以公司名義去接單,然後再分包給個人。公司在業內的口碑和公信力,決定了它獲取訂單的能力,公司可以用信用為擔保去接到訂單,然後再將訂單分包給個人,這才是未來公司要做的事。

所以平臺化不只是大公司的方向,而是所有公司的必然方向。

當公司做到一定程度,可以孵化各種小而美的個人或品牌,這就是未來小企業的做大做強的方式。

製造業企業也可以採用這個邏輯,企業可以和上下游企業成立的合資公司,這些子公司依然是平臺化公司,上面可以有各種更加細緻/團隊乃至個人,最重要的是:公司一切都會按照可上市公司標準去操作,做到一定程度既可獨立IPO,也可以兼併重組方式走向資本市場,從而獲取更多的資源支持。

為什麼說2019是大破之年,也是大立之年!弄懂商業邏輯你就知道了


所以,未來一個公司最核心的資產,其實是它的品牌和信用。只有企業擁有足夠的品牌和信用,才能獲取訂單,才能攬下各種大工程,才能讓你的分包個體放心為你生產。

只要你的信用還在,只要你的品牌還有影響力,你就永遠不會倒下去。

如果一個公司既沒有品牌價值,也沒有協同生產機制,那就沒有必要存在下去的理由了,這就是很多企業越來越困難的原因。因為他們的結構是封閉的。

於是社會的基本結構,正在從“公司+公司”,變成“平臺+個體”。無數平臺在崛起,同時無數個體在平臺上執行任務。

企業開放化和平臺化之後,你的股東、員工、渠道、產品都在逐漸開放。海納百川,有容乃大,萬物皆不為我所有,萬物皆為我所用。一切組織必須打開自己的格局,敞開胸懷擁抱世界。

社會也會因此再更加自由和包容。同時,未來的一切生意都是光天化日之下進行,每一筆訂單都是眾目睽睽之下產生;我們必須適應在大庭廣眾之下展開工作。

未來的經濟運轉中,只有四種角色:

1. 負責國計民生的資源型企業;(國企、央企)

2. 負責產品流通的平臺型企業;

3. 在各種細分領域裡有獨特產品或服務的小公司;

4. 承接各種小公司業務的個人或價值主體。

以此為基礎,一切商業邏輯都將被推倒重建,一切規則都會被改寫。

這更是一場責任、權利和利益的再劃分。

6


為什麼說2019是大破之年,也是大立之年!弄懂商業邏輯你就知道了


所以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協同和聚合的基因,中國人對“和”的理解是極其深刻到位的。

2019年,就是世界經濟的轉折點,中國人的智慧將在下一個時代裡發揮主導作用。

只有看透趨勢的人,才能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民營經濟新特徵:開始具有“公”的性質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民營經濟從無到有,從弱到強,蓬勃發展。在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看來,我國民營經濟除了數量上的增長外,在性質上也呈現兩大新特點,一是發展比較好的民營企業股權多樣化,開始成為股份制公司甚至上市公司;二是民營經濟已成為市場契約網絡中的重要節點,可以聯結整個市場。

周其仁指出,民營企業還開始出現了“私營”概念不能完全包含的特徵。對於股份制公司和上市公司來說,企業的資產不只是老闆自己的財產,加上了多方的財產。

“這些新特徵讓民營經濟多多少少有了‘公’的性質。”周其仁強調,一方面,這個“公”不同於傳統的國有經濟和集體經濟,私人投資、私人財產和私人產權的進入,讓民營企業有了“公共”的性質;另一方面,很多頭部民營企業業務範圍非常廣泛,業務運行的質量甚至會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生活產生重要影響,這個影響也是“極其public(公共)的。”

周其仁認為,在觀念、法律、政策方針和習俗等方面,整個社會都應該給這種新性質的發展留有足夠空間。他推斷,民營經濟的長遠發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組成部分,也要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長久共存。

改革開放不僅拉動民營經濟高速發展,也讓服務業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全國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江小涓在發言中表示,中國已經進入服務經濟時代。

為什麼說2019是大破之年,也是大立之年!弄懂商業邏輯你就知道了


江小涓表示,中國的最大優勢是在數字時代進入了服務業為主的時期,而數字時代的特點是連通性,“大規模連接服務,也大規模連接製造”。產業互聯網也成為融合的重要平臺,既全過程組織和鏈接用戶,還能進行生產的社會化重組。

江小涓指出,網絡和數字技術提升,將促進製造與服務深度融合,使生產過程的服務過程變得快速廉價高效,有利於中國經濟繼續保持中高速增長。

作為一個企業的老闆或者合夥人你有沒有想過中國股權投資時代已經來臨,正是中小型企業進入資本市場的最佳時機!

中國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僅2.5年集團企業的平均壽命僅7-8年。不僅企業的生命週期短,能做強做大的企業更是廖廖無幾。企業做不長、做不大的根源當然很多,但核心根源卻只有一個——企業的股權出了問題

真格基金創始人提出:合夥人的重要性超過了商業模式和行業選擇,比你是否處於風口上更重要。

企業的死亡不是死於外部的競爭,而是死於企業內耗。

中國有句老話,生意好做,夥計難擱

股權既是一門技術,也是一門藝術!

員工不聽話,可以叫他捲鋪蓋走人!股東不和,怎麼辦?

有多少老闆因為不懂股權,掉入股權10大陷阱中

公司天天上演三國演義,五王爭霸戰中,業績、利潤、積極性大幅受損?

有多少公司因為陷入股權僵局,導致股東內耗而不能快速發展或影響上市大計?

為什麼說2019是大破之年,也是大立之年!弄懂商業邏輯你就知道了


|企業如何進行股權配置

1、股權可以設定期限,有長期、中期和短期,你公司的股權分層了嗎?股權有分層才會有身材!

2、你公司有隻出錢不幹活的股東嗎?他的股權比例設定多少才合理?他購買股權的價格應該和你一樣嗎?

3、什麼樣的股權比例才是最合理的?如何打造完美的股權結構?

4、股權結構不合理的企業永遠做不大,股權分配不好的企業很容易分裂。如何避免一山二虎、三國鼎立、五王爭霸?

5、未來的趨勢不是僱傭制,而是合夥人模式,什麼是合夥人模式,如何建立合夥人模式?


為什麼說2019是大破之年,也是大立之年!弄懂商業邏輯你就知道了


15年前,馬雲如何鎖定18羅漢,成就了今天阿里巴巴的神話?因為他一創業就有高人為他做清晰的股權規劃及股權激勵設計!馬雲上市的事件告訴我們:股權可以吸引人才(蔡崇信)股權可以留住人才(18羅漢)股權可以融資(孫正義)股權可以打市場(與雅虎合作)股權設計控股(馬雲不到10%控制公司)


為什麼說2019是大破之年,也是大立之年!弄懂商業邏輯你就知道了


華為為什麼能從4萬元發展為2000多億?因為他在90年代就開始實行全員持股,開始與客戶在全國建立合資公司!

關鍵是任正非不到1%的股權,如何還能控制公司?

相反新浪創始人王志東當年是如何被踢出局?

小肥羊把孩子養大了叫別人爹!


為什麼說2019是大破之年,也是大立之年!弄懂商業邏輯你就知道了


為什麼說2019是大破之年,也是大立之年!弄懂商業邏輯你就知道了


為什麼說2019是大破之年,也是大立之年!弄懂商業邏輯你就知道了


為什麼說2019是大破之年,也是大立之年!弄懂商業邏輯你就知道了


為什麼說2019是大破之年,也是大立之年!弄懂商業邏輯你就知道了


為什麼說2019是大破之年,也是大立之年!弄懂商業邏輯你就知道了


為什麼說2019是大破之年,也是大立之年!弄懂商業邏輯你就知道了


為什麼說2019是大破之年,也是大立之年!弄懂商業邏輯你就知道了


|企業有5條生命線條線:

1、67%老闆有完全控制權

2、51%老闆有相對控制權

3、34%老闆有一票否決權

4、20%界定同業競爭權利

5、10%可以申請解散公司

|企業家不懂股權籌劃,將面臨8大痛苦問題:

1.哥們變仇人

2.同床異夢,同室操戈

3.養大兒子叫別人爹小肥羊管肯德基叫爹

4.競爭對手挖牆腳

5.團隊工作效率低下

6.錯過合作機會.失去融資功能

7.影響上市大計

8.再好的項目都做不大

|企業如何進行股權融資:

1、有人投資你企業,股權怎麼劃分,選擇股東有哪些標準?

2、如何通過股權去打市場,通過股權去做連鎖?

3、股權八條線:5%、10%、33%、34%、50%、51%、66%、67%,這八條線分別意味著什麼?

4、股權融資最重要三要素是什麼?融資、融人、融市場?

5、如何進行天使輪、A輪、B輪和C輪的融資?

●馬雲持股7.4%卻能掌控阿里巴巴,任正非持股不到1%卻能手握大權。股權是企業的命脈,是老闆的第一課,也是最重要的一課!企業一開始就決定了結束!

●為了幫助更多企業家朋友在經營企業過程中少走彎路,傳授企業新思維與新方法,讓企業永遠前行!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轉發此文後,私信我,立刻贈送《薪酬體系及股權激勵制度》《公司增資擴股協議模板》《入股股東合作協議書》《股東合作及股權協議書》《股權代持協議》《股權激勵協議書》《股權投資協議》《股東退出機制》《虛擬股權激勵協議》其中任意一份資料!並有專業老師免費為您提供諮詢服務。

關注我,持續分享乾貨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