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甲A的记忆,最美的中国足球

1994年4月17日,对于中国足球而言,这是一个被写进史册的日子,在经历了多次失败之后,被球迷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职业足球正式出台,尽管那时候我们并不太职业,很多球队仍然没有完全脱离体工队时代的建制,但是,毕竟,中国足球的职业化改革之路开始了,近邻日本的崛起告诉了我们,中国足球必须这么做,这是唯一的出路。


  

甲A的记忆,最美的中国足球


   那一天,在成都,94年甲A联赛正式拉开帷幕,这是第一次有12支球队参赛的甲A联赛,现场超过四万名球迷的大场面告诉我们,职业化联赛来了,无论是东道主四川全兴还是他们的对手——十冠王辽宁队,都被现场这么多球迷震撼了。
  

甲A的记忆,最美的中国足球


   那场比赛踢成了一比一,魏群打进了职业化后甲A的第一个进球,是个点球。多年后,魏群回忆起这场比赛,仍然带有侥幸地说道“我们当时也没想到居然逼平了辽老大”。另一位当事人马明宇则在几年后接受的采访中坚持地认为,如果当时球队能够放下对辽宁队过分的尊重和敬畏的话,或许最终全兴会赢2比0,要么就是2比1。
   比分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职业化足球切切实实在那一天到来了,而且开场是那么地华丽,那天,在东北边陲小城延吉,在他们显得很破旧的体育场里,涌进了4万+的球迷,将球场塞的满满的,或许您不知道这个数字代表着什么,那么我告诉您,延吉全市人口也就在40万左右,也就是说,那一天,延吉每十个人里就有一个人在现场看甲A, 尽管比赛一比三失利,输给了大连,但是这不妨碍延吉球迷的热情,少数没有球票的球迷甚至爬到球场外的高树上,挂在树上远眺球场,看完了90分钟比赛,这样的场景,在此后多年的延吉主场比赛中,屡见不鲜。
   在沈阳,东道主沈阳队和做客的上海申花队联手奉献了一场进球大战,上海3比2获胜,这场比赛的意义不在于5个进球,而在于球场上几个金头发的脑袋,中国足球的赛场上,第一次有外援出现在俱乐部的比赛中,两个队启用的都是俄罗斯外援,而且都有一个人名字叫做莎沙。


   在几年之后徐根宝的回忆录里这样写到他的选援经过,“经过这场雪地赛,一下子看中了3个:一个是莎莎,踢过泽尼特职业队,当时是斯密那队的队长;一个是守门员库茨,当时看上去守得还可以;第三个是瓦洛佳。他那次没有上场,我只是碰碰运气,看了录像后选的。再看他的身材,感觉也不错。”
   时任上海申花队主教练徐根宝尽管有着国字号的执教经历,但是在那个纯真的年代,他和他的球队在面对职业化来临的那一年,都显的很“土鳖”,但是就是在这样看似儿戏挑选来的外援却仍然在当年的球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瓦洛加,一度成为上海的城市英雄。
   我们有观众了,我们有外援了,最重要的是,我们有钱了。虽然和几年之后动辄上百万的收入相比,职业化元年的甲A还显得很寒酸,但是对于那些在一年前还只享受几百元月薪的球员来说,能在一场比赛后拿到上千元的奖金已经是一个天文数字了,著名的足球记者李承鹏在日后的文章里曾经这样写道:“魏群领到了自己的第一笔比赛奖金,3000元,然后他把平生见过的最厚的一摞钞票一张张平摊在宿舍的席梦思床垫上,自己坐在床沿,点上一根烟,美美地、久久地端详着眼前花花绿绿的景象。”

   你很难想象这是一幅什么样的场景,不光是魏群,在那天比赛结束后,很多球队的很多人,都领到了平生第一笔大钱,此前的中国球员大多是每人每个月只能领到几百的津贴,安享体工队编制,退役后等待当地体委分配一份工作养老,飞机都很少坐。但是随着94年职业化的开始,中国球员的那一代无疑是赶上了他们前辈想都没想到的好日子。
   当年在成都,用一票难求来形容那时候的球市一点都不为过,中国足球第一个“金牌球市”非成都莫属。不仅是成都,很多赛区都是如此,每场比赛都能吸引很多球迷到现场观看,虽然中国甲A联赛真正的球市盛况应该是在95年才形成,但是职业化元年球迷的热情已经让很多人始料未及。
   94年是世界杯年,而当时的甲A居然在世界杯进行的如火如荼之际却依然进行着,并且仍然可以吸引为数众多的球迷到现场观赛,这其中很多人是早上刚看完世界杯的比赛,下午又冒着酷暑来到了甲A现场,你很难想象一个人在刚吃完龙虾大餐后怎么会又马上泡了一碗方便面,但是94年那一年的夏天,很多球迷就是在世界杯和甲A之间如此选择的。
  

甲A的记忆,最美的中国足球


   94年最吸引中国球迷的一场赛事是那年5月在工体举行的一场友谊赛——中国国家队VS桑普多利亚队。由于甲A联赛在一个月内良好的口碑以及来访对手的知名度——(在那个只能看到意甲直播的年代,桑普多利亚队因为在90年代初的出色表现,成为在中国最受欢迎的球队之一)所以本场集甲A精英组成的国家队引起球迷很大的关注,大家都想知道,我们到底和世界最高水平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曼奇尼,隆巴多等人高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入场,以此来表达对全场座无虚席的球迷感激之情。他们其实根本没有把这场比赛看得太重,也没有意识到对手是多么渴望在那个火热的年代踢出一场证明自己的比赛,最后的比分是4比2,如果说开始阶段的桑普多利亚还存在着玩一玩点到即止的心态,那么在下半场面对落后时的焦急反映出他们对结果的不能接受,这场比赛,现场观战的球迷如果说一开始还抱着来膜拜意甲劲旅的心情,那么随着比赛的进行,球迷完全被中国队的上佳表现所折服,在家门口作战的曹限东和高峰的发挥尤其出色,而彭伟国的那脚吊射破门在此后十几年翻遍国家队进球录像,都再也找不到这样的神来之笔了。
   尽管只是一场友谊赛,但是那场比赛引起的轰动效应无疑给当时正风风火火的中国职业化联赛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效果,而在那年的广岛亚运会上,中国国家队也很好的延续了这种势头,差点就获得了冠军,当时这批国脚的名字红透了大江南北。


甲A的记忆,最美的中国足球

广东球迷对这五个人一定再熟悉不过了


   广州太阳神队的彭伟国和胡志军是当时这批人中的精英,被广州球迷亲切地称为“国仔”和“胡椒”的二人,是广州队在那年最终获得联赛亚军最大的功臣,彭伟国负责传球,胡志军负责进球。时至今日,广州的球迷在回忆起当时的甲A,仍然对两人的默契配合赞不绝口,并且感叹南粤大地再也没有如此轻盈灵巧的组合了。。


   两人最经典的一场比赛是在上海的虹口体育场,6比1帮助广州击败了主队申花,那场比赛彭伟国助攻了四次,胡志军进了四球,徐根宝几乎被他们二人弄下课,这场甲A历史上著名的雨球大战奠定了两人在南粤大地的至尊地位,至今不能被超越。胡椒有一位家底殷实的叔叔,在联赛开打之际,叔叔告之胡椒,若能夺得当年联赛最佳射手,将赠送一辆豪华进口摩托,爱摩托如命的胡志军在那年联赛结束后以17个进球成为金靴,如愿拿到车钥匙,
   那一年甲A,四川全兴让所有人耳目一新,在联赛开始前,他们是被视为有可能降级的球队,但是在整个过程中,四川甚至一度占据过榜首位置,最终因为经验不足和人员短缺而排名第六。但是每次主场他们极为讨好的攻势足球让成都球迷很是受用,这一年,成都赛区对甲A有两大贡献,一是金牌球市,二是满场的“雄起”声,从此以后,只要一提及四川全兴的主场,很多人就马上会联想到两件事情,不过重庆的球迷坚持认为,是他们发明了雄起。那个时候,没有职业球队的重庆,球迷都是坐着大巴去成都为全兴队加油的,两个城市的人一直为了谁是西南老大各执一词,谁都不服谁,但是在甲A的最初几年,川渝球迷确实是不分家的。
   那一年也有不和谐的声音,郝海东在一场同广东宏远的比赛中,和对方外援克雷格大打出手,还牵动了双方多名球员一起参战,身材看上去瘦弱的郝海东在搏击中丝毫不处下风,直到裁判出面才结束了这场打斗,而后果就是郝海东被停赛到赛季结束,并且失去了代表国家队打亚运会的资格,这是甲A职业化以来,第一次场上大规模斗殴事件。更火爆的是在比赛之后,越想越怒的郝海东召集八一队的队友浩浩荡荡打了6 7辆的士要去宏远住的酒店找克雷格,时任八一队主教练贾秀全挡在了门口,只说了一句:“差不多就行了”,才制止了这一暴力事件。多年后郝董回忆起这段往事,愤愤地表示如果再回到当时,自己即便知道会被禁赛,仍然会再次痛揍那位老外。


甲A的记忆,最美的中国足球


甲A的记忆,最美的中国足球


   大连队是那年的冠军,他们一直不温不火但是又非常有序的保持着积分上的领先,那年的联赛,孙继海还是一个在场边担任球童和抬担架角色的小孩子,曾经担架抬过受伤的小王涛离场。两年之后,当他和队友小王涛说起这段往事的时候,王涛居然还有印象。
   老帅张宏根是那年大连的主帅,体工队时期,由于辽宁队的强势存在,大连这座足球城更多扮演的是输送人才的任务,但是在94年,情况发生了变化,他们留住了大量精英,在张宏根的带领下夺得了中国足球职业化后的第一个联赛冠军,这是一个不寻常的冠军,那支大连队的所有球员全部是本市人,这项记录恐怕在以后也不会再被打破了。张宏根在03年驾鹤西去,次日,在甲A联赛的七个赛场上,裁判员、队员和现场球迷在升国旗、奏国歌之后,都为这位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的第一位“最佳教练员”以及取得第一个甲A冠军的优秀教练员深深的默哀。
   年底的时候,第一届南北明星对抗赛在金牌球市成都举行,12支甲A球队的精英悉数登场,和NBA的全明星赛一样,这是带有褒奖意义的一场欢乐比赛,中国足球真正成为让球迷欢乐的节目,尽管并不完善看上去也有点土,但是94年的联赛确实开了一个成功的好头。


   那一年的甲A,12支球队一起手挽手小心翼翼的趟过前面的河流,发现彼岸确实大有作为,所有的从业人员都憧憬着来年的盛世景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