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5 为什么中日合作的动画片大都不太成功?其实道理很简单


为什么中日合作的动画片大都不太成功?其实道理很简单

今年有一部新番叫《拾又之国》,这就是国人出钱,请的日本动画制作公司制作的新番,结果却差评不断,我们也有发现,其实之前合作过的不少动画项目,都觉得日本制作公司没有做出日本动画该有的水平,例如《一人之下》,之后国内自己做,似乎也要比日本做的第一期更给力,中日合作的动画企划,为何频频让人觉得“乏力”?其实啊,其中的道理,并不难理解。

1、日本团队不可能尽力的原因

为什么中日合作的动画片大都不太成功?其实道理很简单

首先,日本人呢,是一个崇拜强者的名族,这个从他们的历史来看就可以得知。不是傲慢,而是他不认同他觉得比他弱的存在,所以他不会好好给你做的,至少不会尽全力。

其实这也不完全是日本的问题,举个很赤裸裸的例子,你中国的动画团队,给周边还没有你发达的小国,例如菲律宾这样的地方做外包,你会尽全力做吗?你中国全力做的《大鱼海棠》这样的动画,还需要请了韩国的团队,你给一个动漫产业还没有你国发达的小地方做,怎么可能尽全力去做?这很好理解吧。

综上述原因,日本的动画资源,是不可能尽全力给你国内的IP做的,他做到觉得可以的水平,就会收工,不会给出额外的。更不要说他们可能在观念上就瞧不起的可能性也是有的,因此最后发力的,肯定就是这么点。

2、国内缺乏专业的制片人才

为什么中日合作的动画片大都不太成功?其实道理很简单

国内缺乏专业的动画制片人才,国内可能外包别人做的内容已经颇有经验了,但是企划的前期人才却未必齐全,简单说,一个制作人需要精通动画制作的过程,国内欠缺这样的人才,然后作为甲方,却会以一个非常业余的角度,在中期制作,或者后期制作的时候,插手,“指点江山”,这也令很多专业的动画制作公司非常反感,作为一个“甲方”对动画制作一窍不通,无法传达自己需要的效果,最终往往是导致人走茶凉,磨合不出好的结果。

3、国内观众眼界高

为什么中日合作的动画片大都不太成功?其实道理很简单

国内的动画观众,都是经过很多“经典日漫”的洗礼,看的热门动画,大都是业界都有明的动画,像是《Fate/ZERO》这样的作品,就算是日本,也是投入全力制作才有如此的结果,而日本动画制作的平均水平,并没有大众预想的这么高,但却吊高了自己的眼界,其实观察新番平均来说,并没有这么多高制作水平的“神作”,所以像《拾又之国》这样的作品达不到国内动漫迷或者出资方的要求,还有可能是眼界太高了,本身就不是哪部作品都可以做到顶尖的水平,更何况是给别国投资的项目来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