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四季度正增长会来吗?

​——2019年前三季度乘用车市场经济指数分析

中国车市已遭遇15连降,有分析称:“四季度有望实现正增长。”从车市下行的第一个月起,各界就迫切期待市场回暖。然而,在需求结构失衡的当下,正增长会实现吗?即使四季度增幅由负转正,我们是否该欢庆车市走了出颓势?


四季度正增长会来吗?


大势低靡“金九”不再

日前,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发文称:“终端消费逐步恢复,乘用车市场呈现基数改善的增速企稳特征,四季度增速有望正增长。”他的依据是,9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78.1万台,同比增幅-6.5%,好于今年1~9月狭义乘用车零售同比增幅-8.6%。


四季度正增长会来吗?


然而,9月乘用车批发销量环比增幅仅为17.2%,明显低于历年9月环比增长20%的表现,表明“金九”实际上并未到来。

9月批发环比增幅低于往年水平的原因是,今年前三季度汽车消费能力大幅下降。来自北京正则大成汽车信息咨询中心的统计分析显示,2019年前三季度乘用车的市场规模为25527.2亿元,同比增幅为-8.5%;正则乘用车市场规模指数(累计)为585.3 点,较去年同期下降54.2 点,表明消费能力大幅下降。前三季度累积市场销售平均价为17.0万元,比去年提高了0.5万元;正则乘用车价格指数(累计)为117.5 点,较去年同期上涨3.7 点,标志着消费水平仍在上涨。


四季度正增长会来吗?


车市持续走低,唯有高端车的旺盛需求支撑乘用车市场销售平均价上涨,而入门级车消费明显乏力,拖累市场规模继续萎缩。乘联会数据显示,2019年前三季度,乘用车累计销量为1500.5万辆,同比增幅为-11.3%。其中,20万元以上的高端车累计销量为438.8万辆,同比增幅为2.5%;9~19万元中端车销量为850.5万辆,同比增幅为-9.1%;8万元及以下低端车销量为211.2万辆,同比增幅为-35.8%。


四季度正增长会来吗?


今年以来,乘用车所有品类产品同比均呈现下降,企业面临的压力日甚一日。统计显示,前三季度,轿车累计销量为740.8万辆,同比增幅为-12%;SUV累计销量为663.6万辆,同比增幅为-8.6%;MPV累计销量为96.7万辆,同比增幅为-21.9%。

值得注意的是,曾经在巨额补贴下领涨大盘的新能源汽车,由于补贴即将退尽也出现连续3个月销量下降,且降幅呈现明显扩大的态势,充分表明新能源车实际消费需求非常有限。统计显示,7~9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分别为6.88万辆、7.1万辆和6.5万辆,同比增幅分别为-4.2%、-16%和-33.4%。

显然,从单月看,9月车市反弹力度不足;整体看,前三季度各细分市场疲态尽显,因而四季度终结连续十几个月的下滑难度可想而知。


四季度正增长会来吗?


勇毅笃行保持定力

车市回暖尚需时日,保持战略定力苦练内功是应对低迷车市的治本之策。

政策从金钱刺激转为破除消费阻碍培育内需,因而车市回暖周期较长。业内人士指出:“与免除购置税的直接刺激相比,国家从‘减税降费’和‘破除消费阻碍’角度出发出台多项政策,目的是为消费增长注入原生动力。但是,在国内结构性矛盾突出以及中美经贸摩擦的背景下,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企业不但要做好长期过苦日子的准备,而且唯有练好内功才能熬过苦日子。”


四季度正增长会来吗?


多措并举,车市长期将向好。一方面,从今年4月1日起,增值税税率下调政策正式实施,制造业等行业16%的税率下降为13%。另一方面,为了破除消费阻碍,今年中央政府分别在1月、6月、8月三次出台促进消费政策,反复强调取消汽车限购。并且,10月10日,再次出台《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后调整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改革推进方案》,将消费税后移并下划到地方,此举有望推动地方政府解除限行限购,从根本上促进汽车消费回暖。

需求偏弱导致供给下降,车市短期压力大。数据显示,9月渠道库存上升7.4万台,意味着零售市场依旧偏弱;同时,厂家9月库存较8月下降6.1万台。表明虽然部分企业国六车型已经逐步到位,但企业生产安排依然极其谨慎。


四季度正增长会来吗?


尽管车市依旧承压,但部分专家看好四季度表现。崔东树认为:“宏观上,贸易谈判取得阶段性成果,消费信心进一步恢复,市场回暖值得期待。具体看,今年10月有19个工作日,相比去年多一个工作日,车市有望进一步回升。同时,由于明年春节较早(1月25日),为了囤积车辆资源,部分经销商为年末增加储备,也会拉动四季度产销明显改善。”

然而,即便短期内一些利好因素叠加,促使四季度汽车销量出现久违的正增长,但车市仍处于需求低迷大趋势下,产业深化调整的大周期当中,沉浸在短期销量增加的幸福泡沫中只会偏离方向滑得更远,保持战略定力坚持推进高质量发展才能远离被淘汰的区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