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2 大汉的铁算盘:没有他,刘彻只能吃糠咽菜,霍去病只能望匈奴兴叹

大汉的铁算盘:没有他,刘彻只能吃糠咽菜,霍去病只能望匈奴兴叹

霍去病

谈到汉朝,国人往往心潮澎湃,津津乐道于刘彻的武功,卫青、霍去病的勇猛,强大匈奴被打成残废的辉煌,浑不知战争是花钱的窟窿,那许许多多战争,得花费多少钱?钱又从哪里来?

史载,汉武帝时期由于连年用兵,汉文帝和汉景帝两代贤王积攒下来的财力很快耗尽,然而匈奴的威胁未能解除,汉武帝只能咬紧牙关继续用兵。公元前121年春天,春雪还未融化,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率精锐骑兵北击匈奴,霍去病创下6天破5国的记录,占焉支山,俘浑邪王子及相国。同年夏,霍去病与匈奴激战于祁连山麓,歼敌3万,降敌4万,俘匈奴王5人及王母,匈奴分裂。

大汉的铁算盘:没有他,刘彻只能吃糠咽菜,霍去病只能望匈奴兴叹

刘彻

仗打得无比漂亮,汉武帝高兴之余,心里却隐隐作痛。

这一年,汉朝军费支出为百亿钱以上,而中央财政一年收入为40亿钱,战争花费居然是财政收入的近3倍;汉朝为此背上了近70个亿的债务,而匈奴实力尚存。怎么办?还要不要打?如果打,到哪里弄钱?

汉武帝想到了一个人,卓文君之父——四川临卭巨商卓王孙,卓王孙打铁匠一个,然而却靠打铁发家,成为巨富,富可敌国。汉武帝想,冶铁如此赚钱,何不禁止私人冶铁,让国家来冶铁赚钱呢?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试行“盐铁官营化政策”,把“盐”和“铁”这两样很赚钱的生意,都交由国家来做,私人不准做。这件事需要一个精于计算,又会赚钱的人来具体做,汉武帝想到了桑弘羊。

大汉的铁算盘:没有他,刘彻只能吃糠咽菜,霍去病只能望匈奴兴叹

桑弘羊

桑弘羊,河南洛阳人氏,商人世家,特别会心算和口算,也特别会预算。一桩买卖,你只要给出几个基本数字,他就可以测算出你最终羸利多少?非常准。桑弘羊少时跟随父亲学做生意,13岁时却弃商入政,进入朝廷,在汉武帝身边做事。为了解决财政问题,汉武帝首次启用这个人才。

可是,还没等桑弘羊的工作出实质性的成果,汉武帝忍不住了,又开始了对匈奴的新的进攻。刚刚积攒下的一些财富风卷残云般,全都被军队卷走了。

大汉的铁算盘:没有他,刘彻只能吃糠咽菜,霍去病只能望匈奴兴叹

桑弘羊

公元前119年,汉朝与匈奴的“最后一战”开打。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各率5万骑兵出击匈奴,为卫青、霍去病做后勤的人员为五十万步卒及十四万匹战马。霍去病此战一直打到匈奴腹地狼居胥山,斩杀匈奴合计八九万人,至此,匈奴对汉朝威胁基本解除。

然而,此战损失马匹十多万匹,封赏所用黄金五十万斤,合汉币50亿钱;在原先的债务没有解决的基础上,汉朝又增加了新的沉重的债务。

大汉的铁算盘:没有他,刘彻只能吃糠咽菜,霍去病只能望匈奴兴叹

汉朝走到了危险的十字路口,军队饷银拖欠,士兵有不满情绪;国家机构发不出工资,已不能正常运转;又不能向农民增派赋税,怕引发农民起义。前115年,汉武帝任桑弘羊为大农丞,将此问题交给他解决。

桑弘羊纵横捭阖,制定和发布了包括盐铁专卖、平准、均输等一系列法令。仔细推敲这些法令,我们可以发现桑弘羊的一个核心思想:政府经商,工商富国。

比如,政府卖盐卖铁,名曰“盐铁专卖”,前面已经涉及,盐铁专营为国家赚回许多银子。

又比如政府卖酒,名曰“酒类专卖”。据统计,仅仅酒类销售一项,政府可以获得百分之二十的利润;再加上酒类生产,获利更多。

大汉的铁算盘:没有他,刘彻只能吃糠咽菜,霍去病只能望匈奴兴叹

又比如,政府还做起“低买高卖”的二道贩子,名曰“均输法”。他们把各地要上交的贡品,按照当地市场价折合成当地的土特产,然后把这些土特产拿到最需要的、价格最高的地方卖掉,赚取差价。比如南方的水果卖到北方,北方的皮毛卖到南方……

政府还办起“出租”产业,名曰“假民公田”。他们把国家的公田租借给没有地或者少地的农民耕种,收取田租……甚至,政府公开卖官卖爵,由此引发腐败……

如此种种,不一而足。5年后,即公元前110年,改革的效果显现出来,国家粮库堆满了粮食,政府财政足以支撑战争与民生运转,人们似乎又回到了汉文帝、汉景帝时期的丰年岁月里。西汉的财政危机终于解决了。多少年以后,北宋王安石变法,几乎照搬了这一理财模式,也让当时羸弱的北宋渡过了难关。

大汉的铁算盘:没有他,刘彻只能吃糠咽菜,霍去病只能望匈奴兴叹

然而,很多人攻击桑弘羊,说他“与民争利”,破坏了市场,毁坏了商业。这个是很显然的,可是针对这一责难,桑弘羊发出了他那千古流传的三反问,结果无人能回答。这三反问是:

帝国的日常运转需要巨额资金,请问如果不实行专营制度,钱从哪里来?若大帝国,对外战争、灾荒是常有的事,政府若没有财力,如何应对?中央政府若没有压倒地方的经济实力,一旦地方上起兵造反,又怎么平乱?

桑弘羊三问如何评价?欢迎见仁见智各抒己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