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他們是警察的孩子,長大後也成了警察

他們是孩子,他們也是警察。他們在父輩因公犧牲後,追隨父輩腳步毅然加入警察隊伍,傳承父輩遺志繼續奮鬥在公安崗位。

在又一個清明節來臨之際,蘭州市公安局組織開展了“致敬·緬懷·前行”為主題的祭奠活動,並邀請同樣奮戰在警察崗位的英烈家屬講述親人的英雄事蹟,講述子承父業的驕傲。

為老百姓挽回損失時覺得一切都值得

梁文靜,人如其名,長相文靜,說話文靜,入警15年的她,目前是蘭州市公安局經濟犯罪偵查支隊一大隊四級警長,她的父親梁餘民生前系蘭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七里河大隊主任科員。2009年10月20日,梁餘民在執勤時突發腦溢血昏迷,經搶救無效,不幸犧牲,年僅57歲。

採訪中,提及父親,梁文靜始終面帶微笑。她說父親留給她最深的印象就是總有值不完的班,但母親從來不抱怨父親常年加班,漸漸地,她也習慣了,覺得警察不都是這樣的嗎?每當想念父親,梁文靜就翻出家裡的相冊看看,可是有一天她突然發現,那麼多年自己和父親竟然連一張合影都沒有,找母親追問時,母親說:“你爸爸那麼忙,哪有時間跟你合影?”依然是再也正常不過的語氣,在母親看來,這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說到此,雖然笑容依舊在臉上,但梁文靜的聲音卻哽咽了。

心 語

梁文靜說,對警察這份職業最大的感受就是累,但是每次破案抓住嫌疑人、為老百姓挽回損失時,覺得一切都值得。梁文靜的丈夫也是一名警察,她告訴記者,兩口子都是警察,雖然雙方多了份理解,但是不可避免地少了對家庭的照顧。節假日,他們能做的就是儘量避免兩個人同時值班,留出一個人來陪陪孩子,替換一下為他們操持家務的老人。

爸爸溫暖的大手成為兒時永久的記憶

聶智,一名標準的80後,兩個孩子的父親,現任蘭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七里河大隊四級警長。聶智的父親聶雙喜生前系蘭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七里河大隊科員。1992年9月23日,聶雙喜在執勤過程中被車撞倒在地,經搶救無效,不幸犧牲,年僅40歲。

父親犧牲那年,聶智不到8歲。對於一個孩子來說,對生死還沒有深刻的理解,他只是看到父親躺在那裡像睡著了一樣,叫也叫不醒。聶智回憶道,在父親出殯那天,他對一件事印象深刻,當時按照老家習俗,孝子要給亡人手裡塞一樣物件,可當時他怎麼也掰不開父親的手,平時那雙溫暖有力的大手,此時冰冷僵硬……儘管後來母親一直告訴他父親去了遠方執勤,可是每當想起那天父親冰冷的雙手,他隱約覺得,父親可能真的永遠回不來了。

2005年,聶智從警,當第一身警服發下來後,他穿戴整齊,抱著一束鮮花去了父親的墓碑前,說了近一個小時的話。他覺得,那天說的話比跟父親在世那些年加起來還要多。自此之後,不論生活還是工作,聶智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照顧母親,教育孩子。

心 語

聶智說,每當他翻出父親的照片,翻出《蘭州志》裡父親的事蹟講給女兒聽時,他都特別自豪,同時也能感覺到女兒對警察這個職業的崇拜和嚮往……

全家人都為警察這份職業感到驕傲和自豪

王靜,是一名烈士遺孀,她的女兒同樣追隨父母腳步做了警察。王靜從警29年,現任蘭州新區公安局治安管理大隊主任科員。她的丈夫張元清生前系皋蘭縣公安局什川派出所科員。1991年5月20日,張元清在尋找涉案嫌疑人途中被嫌疑人殺害,英勇犧牲,年僅29歲。

雖然丈夫去世已經28年了,但是提起往事,王靜依然心情不能平靜,眼淚止不住地流。這麼多年一個人帶孩子無法言說的艱辛與不易,忙於工作對孩子照顧不周的愧疚,都化作流不完的淚水。

當年王靜在皋蘭縣公安局工作,丈夫張元清在永登縣公安局,在當時交通條件不好的情況下兩地分居,半個月一個月才能見上一面。結婚僅兩年丈夫因公犧牲,孩子還不到1歲,王靜一個人邊工作邊帶孩子。

孩子慢慢長大,王靜最怕的就是孩子問爸爸去哪了,她騙了孩子7年,說爸爸去西藏當兵了。直到女兒上四年級,一天回家後,女兒哭喊著又來追問:“為什麼別人都有爸爸,我沒有,我的同學都說我騙人,都說我沒有爸爸。”王靜再也編不下去了,母女倆抱頭痛哭。王靜說自己平時工作忙,虧欠女兒的太多,尤其是女兒高考那年,趕上二代身份證換領新證,所以孩子中午飯在鄰居家吃,晚飯就在校門口隨便買點吃了。都說一人高考全家上陣,可是警察的女兒就是這樣一人上陣,也取得了不錯成績。

心 語

如今,王靜的女兒也成為了一名警察,女婿也是。王靜說,他們全家人都為警察這份職業感到驕傲和自豪。

歲月靜好,因有你負重前行

所有英烈和家屬的故事,正如人們常說的那句話: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為你負重前行。是他們犧牲了休閒娛樂的時間,犧牲了與家人團聚的時刻,甚至犧牲了自己寶貴的生命來守護我們的平安。

今天,在這個特殊的日子,我們用“致敬·緬懷·前行”這種方式向因公犧牲的警察父親致敬,也向所有為支持公安工作默默付出、負重前行的警察家屬們致敬! (蘭州晨報記者張秀芸)

END

來源:新甘肅客戶端、新甘肅·蘭州晨報

校審:董少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