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2 鲁西匪事:大老缺冯二皮六

鲁西匪事:大老缺冯二皮六

作者刘荣道

赵仁泉,外号“赵指挥”,河北省雄县人;早年跟随韩复渠在西北军当兵,因办事干练果断,深得韩复渠赏识器重。民国十九年(1930)韩复渠任山东省政府主席,遂被提拔为“鲁北民团军总指挥”,驻军高唐县城。临清、夏津、清平、武城、恩县和高唐等县的防务,统归赵仁泉管辖、调遣、指挥。

民国二十年(1931)春天,经省政府批准,赵仁泉率3个主力营和1个手枪连的兵力,进驻临清。遂在县、区两级安装了长途电话,结束了鲁西北县、区级无电话的历史。

临清、夏津和清平三县交界一带,是土匪祸患的重灾区。赵仁泉一到临清,立即着手组建120人的“联防大队”,驻扎在三县交界的松林镇,任务是配合各县的“联庄会”剿灭土匪武装。匪首们无不闻风丧胆!

赵仁泉坐镇临清六、七年的时间里,对土匪和吸食鸦片的“大烟鬼”们,以及严重威胁危害老百姓生命财产安全的村霸、地头蛇无赖,进行了大刀阔斧、毫不留情地剿杀!人称“赵家宰房!”

他悬赏用5000块大洋买冯寿彭的人头!下令各区乡都张贴了冯寿彭的画像;又在全县实行了‘连坐法’!

冯寿彭已经成了惊弓之鸟,吓得他不得不忍痛告别杀机四伏的家乡,趁月黑夜,带领队伍在夏津县东北角偷渡卫河,逃到临清与河北省清河县搭界的地区潜伏下来。昼伏夜出,东躲西藏。他冷静地意识到这总不是个长久之计,万一哪天不慎落网,就必死无疑!危急中,他突然想起了王贵笙。

王贵笙,50多岁,和冯寿彭同村由集人,是清末最后一期抜贡。时任“临清六县联立乡村师范学校”教员。为人忠诚厚道,学识渊博,见识多广。冯寿彭心想:“他肯定不会出卖自己;何不找他给指条明路?”

“你是冯寿彭,在我这里可以现原形了吧?”尽管冯寿彭把脸抹上了锅底灰、粘上了假胡子、戴一顶烂了边儿的破草帽儿、穿得破破烂烂、左胳臂轴儿挎着一个破竹篮子,右手拉着一根打狗棍子——化妆成要饭的。还是被睿智的王贵笙一眼就给认了出来,微笑着说。

冯寿彭一听没忍住,立马就灿烂地笑起来。

“我现在已经是走投无路了。”冯寿彭落坐,喝了杯水,双手抱拳,放在脸颊的右侧、用祈求的目光看着王贵笙的眼睛,诚恳地说:“我过去杀人越货,作恶多端,罪大恶极!弄得现在有家难回,这也许就是报应!依您老人家看,我和我的弟兄们还有活路吗?”

“寿彭啊,”王贵笙稍稍沉思片刻,说:“你一身好本事用错了地方,如果你选择了抗日救国,那就是个民族英雄!可你却当了土匪,真可惜了呀!”

“我现在想金盆洗手也无济于事了,只求讨个活命儿吧。哪敢想当什么民族英雄?”

“能!”

“!?”

“我给你指条光明大道你敢不敢去?”

“只要能活命,我没不敢去的地方。”冯寿彭为之一振,赶紧说。

“死活不敢保,但是死也死得光荣、死得其所,死后还会被追认为民族英雄!”王贵笙喝了一口水,接着说:“投奔国军!抗日救国!眼下,华北吃紧,唐山吃紧,国家正是用人之际!你带着你的队伍到天津去投奔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是山东省乐陵县人,我和他父亲是同期抜贡。我可以给他父亲写信引荐你,宋军长接纳你应该没问题。”

“谢谢您老人家!”冯寿彭感激涕零,如获至宝地接过信珍藏好,站起来深深鞠躬,说。

冯寿彭邀请在夏津警备队时,结拜的把兄弟朱绪武和吉占鳌共同投奔国军,三杆土匪共300多人枪。队伍昼伏夜行直奔乐陵县,拿到宋老先生的引荐信,向天津进发。

冯寿彭被宋军长任命为“冀北保安独立团上校团长兼一营营长。” 遂接受了战斗任务:

“军座有令,命你部立刻到军需库领取被服、给养、枪支弹药,火速开赴唐山前线增援。不得有误!”

冯寿彭的三杆匪兵尽是些“大烟鬼”,没有战斗力。援唐山之战,伤亡惨重;唐山很快陷落。

冯寿彭的“事迹”被上报到军部,宋哲元军长亲自接见了他。命他就地招兵、加强训练,准备接受新的战斗任务。

冯寿彭在天津附近各县区设立了招兵处,招收新兵兼收容各部队的溃兵,很快部队就扩充到1000多人。按正规军的要求,苦练军事技能。

彼时的冯寿彭摇身一变,成了一名身穿黄尼子军装、头戴带青天白日帽徽的大盖儿帽、手戴白手套、腰挎勃朗宁手枪、脚蹬乌黑铮亮的马靴、骑着高头大马、威风凛凛的上校军官。还迎娶了第二个老婆——刚高中毕业的天津姑娘齐玉洁。

1936年冯寿彭升任“冀北保安第二旅少将旅长。”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冯寿彭奉命率部协助友邻部队守卫天津,一个多月后天津失守!

9月,宋哲元奉命率二十九军先后南撤至河北省保定、河南省郑州。

冯寿彭也奉命率部沿京杭运河南撤,部队改称“国民革命军第一集团军独立第二旅。”

他早就有“带兵‘衣锦还乡’”之意,奉命南撤,正中下怀。先让参谋长给赵仁泉写了一封信,派人送去。然后,亲自率领旅部卫队、机关各大处、后勤人员,向鲁西重镇临清进发。

赵仁泉收到冯寿彭的信打开一看,脸色陡变,拿信的手在颤抖,瘫坐在沙发上。把信递给参谋长,参谋长接过来看到:

“赵专员仁泉吾兄台鉴:

一别数年,甚念!承蒙阁下悬赏捉拿,弟才投奔国军,走上正路。弟有今天之成就,亦仁兄阁下所赐也!有恩不报非君子,今寿彭率大军南撤,不日即到临清,将亲自登门造访,望不吝赐教!

国民革命军第一集团军独立第二旅旅长冯寿彭

1937年9月某日”

“真乃天助我也!”正在赵仁泉害怕冯寿彭回来报仇而忐忑不安之际,副官送来一封电报,赵仁泉接过来一看,不禁大喜过望!脱口而出。

原来是省政府的加急电报:命令赵仁泉率第四专署所属各县的民团、警察,携带枪支、弹药、战略物资及银行货币撤到黄河以南,与集团军总司令部、省政府会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