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过年走亲戚,应该先去姑姑家还是姨姨家?为什么?

老张谈三农


过年走亲戚,应该先去姑姑家还是姨姨家?为什么?

一到春节,过了初一就要开始走亲戚了,这一点在农村里是比较受重视的。一般初二会去舅舅家,毕竟自古以来就里有着“娘亲舅大”、“天上雷公,地上舅公”的说法。舅舅在众多的亲戚中是辈分最大的。自然走亲戚是要先去自己的舅舅家,然后再去其他的亲戚家。在农村里走亲戚,多数都是依据亲戚辈分的高低这个顺序来的。那过年走亲戚,应该先去姑姑家还是姨姨家?为什么?

现在有部分的年轻人可能也对此有过迷糊,农夫在小时候也一直很好奇,过年去亲戚家里拜年的时候,为什么总是姑妈家先去,而姨妈家是最后才去的。其实,农夫更喜欢去姨妈家,因为姑妈、姑父比较严肃,每次去了也没有红包。而姨妈家就不一样了,不仅有红包,而且还有鞭炮玩。后来问了长辈才知道,原来老辈人传下来的规矩,因为过去都普遍认为姑妈要比姨妈家更亲一点。在农村里还有着“姑舅亲,辈辈亲;姨表亲,不算亲;死了姨娘断了亲”,由此可见古人都偏向于认为姑妈要比姨妈更亲一些。这个在农村里确实是如此,多数的小孩都喜欢去姑妈家,而姑妈也常来娘家,如果侄子去姑妈家玩耍了,也一定会热情招待的,所以关系处得一般不错。

在古人看来,之所以姑妈要比姨妈更亲一些,那不光是因为姑妈和爸爸有着血缘关系,还有一点那就是她们会常回娘家。即便是嫁出去了,但是父母兄弟都在这里,可以说最亲的人都是在娘家这边了,娘家就是出嫁女儿背后的唯一靠山了,逢年过节他们都会回来,走动自然频繁。

而姨妈虽然和妈妈是姐妹关系,但是来往还是没有姑妈频繁。就算是婚前的关系很好,但是婚后了又都有了各自的家庭,并且在古代的时候女人是没有什么地位的,回娘家还好说一点,丈夫也不会说什么。而去姐妹家,那就不一定了,毕竟在过去女人要干的活很多,家中的事情一大堆也脱不开身,只有过年了才可能会在外婆家匆匆见上一面,所以来往少,自然就生疏了。从另外一个角度也可以看得出来,姑妈要比姨妈更亲,那就是族谱上,一般都会有姑姑、姑父的名字,而姨妈、姨夫是不能上族谱的。综合来看,古人都认为姑妈要比姨妈更亲一点。既然更亲一些,那就应该过年的时候先去姑妈家,然后再去姨妈家,不然是会有意见的。

不过,在今天亲戚关系也变了,亲人之间亲不亲,还是要看走动是否频繁。也有不少的家庭,在过年走亲戚的时候是先去姨妈家,然后再去姑妈家的。因为血缘关系虽然是与生俱来的,但是亲戚还是要靠维护的。长时间不联系,那有血缘关系也不亲。现在有些年轻人认为朋友关系比亲戚关系更牢靠,其实这主要还是因为朋友之间联系紧密,而亲戚却不常走动了,除了在过年的时候聚一下,一年基本见不到面,这样哪里有感情咯!何况现在的独生子女多,有一大部分的人都没有姨妈、姑妈了,所以他们也体会不到。那么你过年,是先去姑妈家,还是姨妈家呢?


农夫也疯狂


过年走亲戚是有讲究的,尤其在农村,七大姑八大姨的,弄不好是要得罪人的。

我们这里对于过年走亲戚有句顺口溜:“初一家,初二舅,初三初四老丈人家门口遛”。大年初一肯定是自己叔伯以及堂兄弟之间走动拜年;初二必须到舅舅家拜年的(我们这里特别讲究娘亲舅大),否则舅舅会怪罪的;初三才会去到自己的老丈人家拜年。至于姑娘姨娘的一般都是初四以后的事了。早些年我们都是严格按照上述顺口溜的程序拜年走亲戚的,随着时代进步,这些年人们观念都有所改变,不再一味地教条了。以我们家来说,这几年每年大年初一,我的三个舅舅都会带着我的表弟们到我家来(我母亲是老大),初二我和弟弟(有时父母也去)则会到舅舅家回拜。在我们小时候不是这样的,小时候每年都是初五左右舅舅们才会带着小表弟们到我家来。至于姨娘,相互拜年的日期更靠后,如果两家离得远,甚至都不会相互拜年的。

“姑亲姨亲,姑姨没了断了亲”,意思就是姑姑和姨娘一旦不在了,亲戚就不走了。当然,这是过去农村的传统思想,现在孩子少了,表兄弟之间走的亲也走的勤,毕竟是有血缘关系的,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呢!不过,如果你既有姑姑又有姨娘,而且都健在,那拜年时还是有讲究的。姑姑是本家人,与自己同姓,姨娘虽说是母亲的姊妹,但毕竟是外戚。所以拜年时肯定是先到姑姑家,然后再到姨娘家。当然有时也要视情况而定的,比如姑姑家比较远(远嫁),交通不便,而姨娘家就在本地离的也比较近,那就不必拘泥于先姑后姨了。

过年走亲戚拜年也是中国的一种传统节日文化。亲朋之间通过拜年互动可以增进感情,促进彼此了解,对稳定和维系亲友之间的感情十分重要,当然,我们在拜年过程中不必拘泥于过去的陈规陋习,只要本着相互尊重的心态,相互理解、包容,亲情就一定会越来越浓,感情也会越来越好。


文一多


过年走亲戚,应该是先去姑姑家还是姨姨家?为什么?

关于过年走亲戚,先去谁家,按照我们胶东农村的惯例,都是先去姑姑家。

我们胶东农村有句俗话,叫"姑舅亲,辈辈亲,打断骨头连着筋″。从这句农村老话中不难看出,人们对于姑舅亲的重视度明显高于"两姨亲″。

过去农村姐妹们弟兄们多,所以这姑舅亲也就多。一般来说,初二日拜姑姑都约定成俗,所以娘家有侄子侄女的人家,在正月初二这天,都会在家提前备下饭菜,等待自己的侄子侄女前来拜年。


我有三个姑姑,小时候都是每年轮流去拜年。而我舅舅家的表哥表妹则在初二日这天到我家给我母亲拜年。那时侯,姑舅弟兄很少能在正月初二日聚在一起玩耍,因为都是各自去拜自己的姑姑。除非是姑父没有姐妹,这样才会和他们凑一起的。

而姨姨家,一般是安排在初三以后。因为初三日是结婚的姑娘回娘家的日子,小孩子们都会跟父母去姥姥家。当然,这天姨姨家也会去姥姥家拜年。所以与姨姨姨父及两姨弟兄等在姥姥家就会聚在一起,有的在初三这天见过面就行了,也不特意再去拜年了。

其实,农村人之所以觉得姑舅亲,与平日里走动频繁有直接的关系。作为姑姑,常回娘家看望她的父母(咱的爷爷奶奶),自然我们之间接触多,而与舅舅那面也是同样道理。姨姨家则不同,有时侯去姥姥家也不一定同时去,所以觉得没有姑舅之间亲密,也很正常。

如今,姐妹们比过去少了,正月里探亲的家数也屈指可数。有的人或只有姑姑或只有姨姨,去谁家拜年完全看自己家情况。


建行渐远


过年走亲戚,应该先去姑姑家还是姨姨家?为什么?

我们这里拜年只排了最重要的两天两家亲戚。


初二的拜姑姑。

正月初二是拜姑姑的日子,悠然家里没有姑姑,从来没有正月初二走亲戚,但正月初二我们家里总有亲戚来,舅舅家的表兄弟,表姐妹,他们会年年初二来给悠然的母亲拜年。

记得小时候那一堆表亲总是从山上翻过来,然后就到我们村了,母亲会从早晨开始忙活中午的菜,是那种忙并快乐着的姿态,上午九点多时,若是那帮孩子们还没有来,母亲就会着急,让悠然到村口迎客。


悠然如今懂得了当年母亲的心思,那些孩子们,全是她的侄子侄女,是她娘家的人,来的越多说明娘家人烟旺盛,自己越有面子。

而早早给姑姑拜年,那是因为过年时,家中所有人都聚在一起开开心心过年,只有出嫁的闺女在别人家里,虽说出嫁的闺女是别人家的媳妇了,但娘家人是惦记的,所以过了初一,赶紧打发孩子们去拜年,让嫁出去的闺女知道娘家人惦记着,牵挂着。

初三是闺女回娘家拜年的日子。

为什么没有在初二回娘家拜年?因为初三是小年,小年之前,我们这里是不准闺女回娘家的,家里挂了宗谱,成为别人家媳妇的闺女不适合回来,等初三早晨放了鞭炮,送了回家过年的去世先祖和亲人,才可以让闺女回娘家。


所以初三是回娘家拜年的日子。

那么姨姨家什么时间拜年?竟然没有安排,姐妹间关系好,条件好的话,可以随时去拜年,初四初五初六,哪天都可以。

从拜年排日子不难看出,我们这里农村是不看重姨姨情的,姑姑和侄子侄女有骨肉亲,断了骨头连着筋的情意,姑姑亲侄子侄女是打心里亲,毕竟是一个姓的一家人。

姨姨关系好时才有可能叫成姨娘,有娘时,和姨姨关系才会密切,外甥在姥姥家里那些人眼里就是外甥狗而已。


悠然见东山


春节自然少不了亲戚朋友间的相互走动。至于姑姑和姨姨间的关系,民间有“亲姑姑,假姨姨”的说法,农村习惯上是不到姑姑家的,姑姑或者姑姑的孩子要到娘家(舅家)拜年的,那怕是姥姥姥爷不在世了,毕竟血浓于水。而姨家就不同了,外甥要给姨妈家拜年,小姨要给姐姐家拜年,如果母亲去世了,外甥才要给姨姨家拜年,这个是礼数,规矩,也是人之常情。

社会发展到今天,有些风俗习惯也在悄然变化,现在的城里就流行出嫁的姑娘给姑姑和姨姨拜年,没有定式。舅家到外甥家,长辈到晚辈家是春节初五以后,为晚辈家送灯笼,“外甥打灯笼照舅(旧)”,就是这么来的。

如果自己在外地工作,春节期间到亲戚家走动走动也无可厚非,年味,就是人情味,少了亲情,就少了人情味,也就感觉到过节没有意思,这也是现在许多人认识不足的地方。

姑姑姨姨都是亲戚,关系是一样的,现在怕老婆都成了社会通病,母亲和姨姨家走动的时间要多一些,事在人为,各地的风俗不同,如果自己在外工作,还是走动一下好。

这是我们这的风俗,您那有什么风俗和不同的看法,欢迎补充,祝大家新春愉快。


王伟2361


看了很多网友都写了应该先去XXX家,因为这是祖上传下来的规矩,我只想说,规矩你大爷个鸡巴,你老人家还真以为人人都能从年二十六一直休息到元宵节呐,现在的年轻人大多数能在除夕到初二这三天休息就不错,个别真的能休完整个春节的,那除非是自己开店做生意,不用受单位规章制度管束的,那自然另当别论,所以,先去阿姨家还是先去姑姑家,完全取决于她俩谁离您家更近,很多网友都说姑姑和自己的血缘关系更近,那请问,假如您家住深圳,您阿姨家住厦门,您姑姑家住济南,时间上包括往返只有十日,且第十一日上午八点半之前您就必须返回工作岗位,如果再请假的话就扣除至少一个季度的所有工资奖金绩效,那怎么滴,您是打算先去济南然后再去厦门?还是反其道而行之?还有,倒班制职业怎么弄?别和我提什么换班不换班的,您有亲戚朋友难道您同事就是孤家寡人?😁😁😁😁


伊恩柯罗诺斯


其他地方不知道,关中风俗:

三十晚上:弟兄们都到父母家吃团圆饭。

大年初一头一天:孩子们给长辈磕头拜年领红包;舅舅家有人过世,则随后的三年初一去舅舅家。否则最早只能是初二去舅舅家。

初二:回娘家、去舅舅家。

初三初四初五:姨家。家里姑姑的兄弟都不在世了,也去姑姑家。

初一到初五:娘家、舅舅家、姨家。这是上亲戚。俗称老小谓(音)家、上司衙门。

初六以后:姐家、姑姑家、朋友家。这是下亲戚。

当然初四初五上亲戚走完了,也可以去下亲戚里的长辈家。


咸阳老魏


过年走亲戚,应该先去姑姑家还是姨姨家?为什么?

又快过年了,走亲戚曾是儿时一个温馨的梦。梦里面的故事充满了温情,你还有一些哲理在其中。



奶奶是我们家至高无上的权威,父亲常年工作在外,妈妈小小年纪就嫁过来,所以一切听从奶奶的指挥。

奶奶是我们这边农村数得上的巧手,也是出了名的“老封建”。她的嘴里面常常挂着两句话,“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女儿是外人,媳妇是自家人”。

所以在过年这个习俗上,女儿家不仅仅除夕之放和过年这天不准回娘家,正月里,许多日子都不能回娘家!那初二是铁定的女儿回家的日子,否则其他时间是不能轻易回来的。

偏偏姥姥家这里也是这么非常地讲究的。所以父母和我们姊妹几个大年初二总是要去姥姥家拜年去,姨姨家也和我们一样,所以我们总能在姥姥家碰到姨姨一家,互相拜个年,一般都不用再专门儿去姨姨家拜年了。至于和姥姥住在一个村子里的舅舅家,他们也要在大年初二去给丈母娘家拜年去,等到初二下午他们回来了,能跟我们见上一面,这样也算拜年了。

而姑姑他们一家初二到了我们家的时候,我们已经离开了,一般是碰不了面的。所以,我们一般会在初三或者初四的时候,专门去给姑姑家拜年去。

多少年了,总觉得这老姊妹们很难聚在一起。等舅舅家的老丈人去世了,舅舅姨姨们才和姥姥他们一起和我们在一起吃个初二拜年的饭。

而姑姑他们一家,自始自终在正月里都没有跟我们聚在她的娘家,都是我们专程去拜年的。

在奶奶的嘴里,“姑舅亲,辈辈亲;姨姨亲,姨姨死了再不亲”。她教导我们,姑姑是外人,却是个亲人,以后世世代代都要交往下去的。而姨姨却是外人的外人,姨姨在世的时候,可能还来往一些,一旦姨姨去世了,那后辈儿孙都不会来往了。

可在我们的心里,姑姑姨姨感觉是一样的亲,过年的时候给个红包,平时也都关心关心学习和生活。但他们的孩子们,也就是我们的表亲,感觉还是姑姑家的亲,因为她们来看他们的姥姥,我的奶奶的时候,还是经常能见面的。而姨家的孩子,只有在正月初二在姥姥家才能见一面。

可见这亲戚关系就是个见面亲!姑姑姨姨都是亲,谁来往的多,谁关心的多,跟谁的关系就近吧!至于先到谁家拜年,后到谁家拜年,那就是看什么时候方便了!


村姑说村事


过年走亲戚,应该先去姑姑家还是姨姨家?为什么?

关于过年时先去姑姑家还是先去姨姨家这个问题,我想可能各地风俗不一样,所以这个顺序也会有所不同。就我们胶东地区来说,毫无疑问是先去姑姑家,这是习俗,因为在我们这儿除了大年初一这天一家人过春节之外,初二就要拜姑姑,初三是拜丈母娘。

从亲属关系上来看,其实姑姑跟姨姨应该是一样近的,姑姑是爸爸这边的姐妹,而姨姨是妈妈那边的姐妹。如果单从这方面来看,姨姨还要比姑姑更亲近一些,因为妈妈和姨姨是亲姐妹,姐妹之间的感情应该是比兄妹之间的感情还要亲密无间吧。所以如果非要分姑姑和姨姨哪个近哪个远,这就好像在问子孙们是跟爷爷奶奶近,还是跟姥姥姥爷亲近是一个道理。

不过抛却感情上的亲疏远近不说,单就习俗来说,过年时大多还是先去姑姑家的,那么问题来了,即使是先去姑姑家,两人结婚之后男方有姑姑,女方也有姑姑,那么又该去谁的姑姑家呢,这还真是个问题,有的人可能难得清闲,不巴望着亲戚们来串门,那就无所谓去谁家了。但是在我们胶东还是很注重过年拜姑姑这个传统的,不然也不会安排在大年初二就给姑姑拜年,侄子们来拜年,姑姑们会觉得这证明家里亲戚关系好,有面子。所以就可能会出现男方想去姑姑家拜年,女方又想去自己的姑姑家拜年,但在这种情况下,通常也是要先去男方的姑姑家拜年,等到初四初五再去女方姑姑家拜访。



至于姨姨,那可能就要等到拜访完男方的姑姑和女方的姑姑,或者在拜访完男方的姨姨之后,才能轮得到女方的姨姨了。


一品小十六


当然要先去姑姑家,然后再去姨娘家。

关于这个问题得从封建社会的时候说起,是有根据的。

现在的风俗基本上都是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传统,由于封建社会属于父系社会,男性在社会中地位高,一切都是男性站主导地位。即使在现在社会上多数地方也这样,认为理所当然。比如孩子随父母谁的姓这个问题,一般情况下自然而然的就是随父姓,基本上没有争议。

对于亲属尊称的叫法上也体现男女之间不同。父系男性分大爷(伯伯)叔叔,母系男性就是叫舅舅。而父辈这面同辈的女性都叫姑姑,不管比父亲大和小;母系这面都叫姨姨,不管比母亲大和小。上述叫法就证明父系这面重要,母系这面就差一些。

综上所述,先看父辈这方面的亲属才是正确的。不过现在不讲究这些了,但知道一些礼节还是有必要的。

在有一点就是看平时亲戚之间走动情况,经常走动的先看,不常联系后看或不看,如何选择,自己决定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