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红楼梦:虽然是小人物,却推动了故事的发展,和贾府众人形成对比

红楼梦中的女子众多,仅仅是十二钗,就能分为三册,加起来有36位女子。虽然人数众多,但是每一位女子的形象刻画的都十分鲜明,让人看了第一眼后就能够记住。不过今天我们不谈十二钗中的女子,而是要说一说一位小人物。

虽然身份是个小人物,但是作者在她身上花费的笔墨并不少,对故事也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她就是刘姥姥。作为一个乡下谙于世故的老婆婆,第一次出场就把她性格中的世故体现的淋漓尽致,让人感觉又爱又恨。

红楼梦:虽然是小人物,却推动了故事的发展,和贾府众人形成对比

本来一位乡下的老婆婆,是不可能和贾府扯上关系的。但是当时家中有着过不去的坎儿,再加上自己的女婿和王夫人是远亲,为了生存她放下了脸面前来求助。最开始的时候她是劝自己的女婿前去贾府的,因为他放不下面子,所以只能她亲自出马了。

进了城到了贾府门口,我们首先就看到了她世故的性格。她满脸堆笑地上前问路,对于贾府的仆人也是毕恭毕敬地称之为太爷。年轻的时候看这一段,对于刘姥姥的所作所为很是厌恶,因为她的行为是我最不愿意变成的人,但是当自家慢慢长大后,才开始佩服她的这种性格。

红楼梦:虽然是小人物,却推动了故事的发展,和贾府众人形成对比

她把自己放在了最低的位置,脸面什么的都不顾了,只想要见王夫人一面,如果能讨得些许银两,就能帮助家里渡过难关。所以即便是对贾府的仆人,她也是低眉顺眼的,如果不是因为生活所迫,谁又愿意做这种事情呢?

一进荣国府,她拿到了王熙凤给她的20两,算是缓解了家中的危机。但是刘姥姥这个人物的作用可并不简单。作为一个旁观者,站在她的角度上显示了贾府之大,生活之奢侈,也为刘姥姥再进荣国府打下了基础。

红楼梦:虽然是小人物,却推动了故事的发展,和贾府众人形成对比

王熙凤一个善意的举动,让刘姥姥一直挂念在心,在田里的瓜果成熟后,她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摘一些送去贾府,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第二次进入贾府,她给众人带去了欢乐,就连整日愁眉苦脸的黛玉也是笑得前仰后合。

就连贾母也是十分喜欢她,拉着她坐在一起聊天。也因为这一点,她又得到了贾府许多人的赏赐,仅仅是一个王夫人,就随手赏了她一百两银子,各种器物更是不用多说。靠着这些桥段,把贾府的奢靡之风展现在了读者眼前。

红楼梦:虽然是小人物,却推动了故事的发展,和贾府众人形成对比

这次的刘姥姥已经不像第一次那样谄媚了,更多地是抱有一种感恩的心情。从贾母和其他人对她的态度也可以看出来,在他们的心中她的地位已经有所提高了。在第三次进入贾府的时候,刘姥姥的身份彻底发生了转变。

第三次进贾府,是因为她在乡下听到了贾母病逝的消息,第二天天还没亮,她就急忙赶到了贾府,在贾母的灵前大哭了一场。这时的贾府已经走向衰败了,凤姐更是被各处打压。大家都在落井下石的时候,刘姥姥又在干嘛?

红楼梦:虽然是小人物,却推动了故事的发展,和贾府众人形成对比

她看到骨瘦如柴的凤姐,心中很是悲痛,回到村子里后每天都为凤姐许愿求菩萨。她的善良映射了贾府的丑恶,所谓高贵的人还没有一位农妇善良,而且她只是受过王熙凤的一次资助而已,在这种的对比下高下立判。

在凤姐把自己唯一的女儿巧姐托付给刘姥姥的时候,她不仅没有推托,还郑重地答应了下来。在邢夫人等人要把巧姐卖给王爷的时候,是刘姥姥站出来救下了巧姐。虽然在文中没有具写具体是怎么救的,但是一位地位卑微的老婆婆,能救下来巧姐,肯定是非常不容易的。

红楼梦:虽然是小人物,却推动了故事的发展,和贾府众人形成对比

如果年轻的时候觉得刘姥姥是一个丑角的话,长大之后会发现她是懂得知恩图报,心底善良的人,谄媚的嘴脸不过是为了生存罢了,和贾府中道貌岸然的人比起来,刘姥姥要比他们强上不少。

红楼梦:虽然是小人物,却推动了故事的发展,和贾府众人形成对比

而且刘姥姥的结局也和贾府众人形成了对比,她在接受了王熙凤的救济后,家庭度过了难关,虽然日子过的并不富裕,但是一家人在一起还是非常开心的。反观贾府,享受了无尽的奢靡,最后每个人的结局都十分悲惨,还不如年迈的刘姥姥,这难道不让人感到可悲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