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2 「人物」天台老照片最多的摄影人

「人物」天台老照片最多的摄影人

「人物」天台老照片最多的摄影人

“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有它的故事。” 几十年来,张杨勇用相机记录着天台的变迁,用胶片珍藏着许多被遗忘的时光。

「人物」天台老照片最多的摄影人

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承载着他的记忆,见证着他的青春;一本本获奖证书,记录着他的业绩和辛勤。两只密码箱里,一只堆满了黑白照,另一个则叠放着上万张胶卷底片。当笔者翻看老照片时,一旁的张杨勇兴致勃勃地说:“看,这是我制作的第一本影集,里面还有不少我以前的生活照……”说话间,他又从柜子里拿出许多本老影集, 这么多年过去了,他都能清晰地记得拍摄的时间和由来。

「人物」天台老照片最多的摄影人

「人物」天台老照片最多的摄影人

相机选择了我

张杨勇,1964年进入天台县文化馆工作,1966年第一次摸到相机,心情格外的激动,因为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照相机一种非常特殊设备。整个天台几乎没有几台。 当时,因为年轻,他成为了馆里唯一一台相机的使用者。 一时,张杨勇说,他简直成为了香饽饽,时常被不同群体邀请去摄影的。1983年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浙江分会会员,1985年,当选为第一届天台摄影协会主席。

「人物」天台老照片最多的摄影人

“因为当时没有电视台,报纸基本不登小事,所以各种运动所在的群体就会要求我去拍摄他们运动的照片。”张杨勇回忆,自己就像一个特殊的旁观者,大家在他的镜头前斗志昂扬,希望留下各自奋战的身影。

「人物」天台老照片最多的摄影人

还有,县里有什么大事,他就如一个大牌的记者,无论什么大事,都得放下,先去拍摄。

「人物」天台老照片最多的摄影人

「人物」天台老照片最多的摄影人

「人物」天台老照片最多的摄影人

「人物」天台老照片最多的摄影人

如今,翻开张杨勇拍摄的老照片,就会发现那段不平凡岁月的照片。一些普通的会议,普通的群众,普通的行为,在今天都成为珍贵的历史记忆。

「人物」天台老照片最多的摄影人

「人物」天台老照片最多的摄影人

「人物」天台老照片最多的摄影人

在这么多照片中,张杨勇记忆最深刻的是里石门水库和南门大桥的建设场景。“当年用的是海鸥牌相机,只有一个标准镜头,没有长焦。没办法拍到近景,也就拍不到细节,而且现场炸药爆破力度很大,工程师们为了保护我,仔细勘察现场,最后为我选了一个很远的角度去拍摄。”张杨勇说。里石门水库爆破以及通水的系列照片,张杨勇认为艺术水平不行,“如果能穿越回去,一定会拍出更精彩的作品”。但是从史料角度来看,这组照片很珍贵。

「人物」天台老照片最多的摄影人

「人物」天台老照片最多的摄影人

「人物」天台老照片最多的摄影人

「人物」天台老照片最多的摄影人

「人物」天台老照片最多的摄影人

那个年代,在张杨勇照相机下,南门大桥的建设盛况展现得淋漓尽致。这座天台县建国后第一座现代大桥,是在没有机械的情况下,全靠人力运输、建造而成。这些如今无法想象的事情,都被张杨勇用镜头记录下来。

「人物」天台老照片最多的摄影人

建设南门大桥

张杨勇的工作内容为拍摄行政事务。县里各种农业大赛、工业大赛,都需要记录,他拍摄的照片经常作为新闻配图。

「人物」天台老照片最多的摄影人

这个时期,张杨勇觉得特别有意思的是为一些个体户拍摄广告照片。他为各种产品拍过照片,也留下了一些企业开业的合影。“这些商业性质的照片,那个年代,没有任何报酬,我就是帮大家一个忙。”张杨勇笑着说。

「人物」天台老照片最多的摄影人

为摄影摔了两次

作为摄影第一人,首任会长。 荣誉自然而来。1996年 11月经“浙江省群众文化专业技术人员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评定为副研究馆员,1997年11月被浙江省文化厅授于浙江省群众文化先进工作者称号,1998年5月被中共天台县委评为天台县第三届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曾任天台县政协三、四届委员会委员,

「人物」天台老照片最多的摄影人

「人物」天台老照片最多的摄影人

当然拍摄的作品中,包括风光照,有许多都在媒体上刊登。如解放日报刊登他拍摄的国清寺隋梅,还有天台山风光等等。

「人物」天台老照片最多的摄影人

「人物」天台老照片最多的摄影人

他说: 有一回,我去赤城山拍日出,连续很多天大清早登山选景。当时我用的还是海鸥牌相机,有个75毫米焦距的镜头,因为镜头局限,特别需要找一个好的角度。当时是春天,晨雾一片,路很滑,我端着相机还在看呢,就滑倒了。”探头一看,身旁一条竖起身子的蛇。吓得本能地接连打滚,弄得遍体鳞伤。这么多年过去了,那条蛇吐着舌子瞪着眼的形象,仍令他心有余悸。他开玩笑地说,要是当时够冷静,说不定还可以拍下这条与自己有缘的蛇。

「人物」天台老照片最多的摄影人

「人物」天台老照片最多的摄影人

在泳溪乡北山村,他计划拍摄当地优美的梯田。走了近20里山路,他终于看到理想的梯田风光。一位农民正在梯田中劳作,他所处的位置正好,光线也佳。张杨勇立刻忘我地拍摄起来。专注摄影时,他踩到了田埂边缘。没想到田埂那么软,他从上一级梯田摔到了下一级。农户大惊,连忙叫人来,把他从泥泞中扶起。惊魂未定的张杨勇,发现自己本能地保护住了相机,一点都没进水,只是一个中黄过滤镜怎么都找不到了。农民让张杨勇换上自己的衣服,嘘寒问暖。张杨勇很感激,提出为农民一家拍张合影。在那个年代,合影是非常珍贵的,农民一家人在惊喜中留下了这张照片。

「人物」天台老照片最多的摄影人

活到老,学到老

1980年到1986年,是张杨勇眼中的摄影创作黄金年代。他和摄影协会会员们去丽水、缙云、仙居、三门等远近邻县采风,最远的一次,去了云南西双版纳。张杨勇对台州沿海地区的摄影活动特别热衷,因为大海在他看来,是怎么拍也不尽兴的美好景色。

「人物」天台老照片最多的摄影人

「人物」天台老照片最多的摄影人

因为拍摄过太多天台风光,张杨勇在上世纪80年代曾担任天台旅游局长,兴许是他熟悉天台山水美的缘故吧。

「人物」天台老照片最多的摄影人

红旗渡槽施工现场

张杨勇看着手头的老照片,惊讶地发现,不知不觉间竟然拍摄了如此丰富的天台全景,不管是自然风光,还是社会动态,抑或人间烟火。

「人物」天台老照片最多的摄影人

担任民俗摄影协会会长后,让张杨勇感觉到“活到老,学到老”的快乐。通过镜头,他也看到了这些辗转于民间的草根戏班的酸甜苦辣。

「人物」天台老照片最多的摄影人

「人物」天台老照片最多的摄影人

他常和民俗摄影协会的同事说,摄影者的身边没有小事。“生活在天台,每一座老城墙,每一条老街,都充满了故事,要习惯性地记录身边的小人物、小事情,许多年后,都会成为珍贵的作品。”

「人物」天台老照片最多的摄影人

平桥市日

1997年被编入《世界摄影家名 人录》、 《中国当代文艺界人名大辞典》。 1998 年被编入《中 国摄影家全集》。 1974年担任摄影工作以来,曾在《中国摄影》、 《人民中国》、 《上海画报》、 《浙江画报》、 香港《大公报》、 《解放日报》、 《浙江日报》等国内外二十多种报刊发表选登摄影作品二百多幅;并由浙江 人民出版社、浙江摄影出版社、天津出版社出版发行 《天台山导游》、 《天台山》 、《名山天台》、 《佛宗道源》 等六个版本的天台山旅游画册。2014年,天台县文联30周年之际,举办了“张杨勇老照片摄影展”,并荣获1984-2014文联三十年贡献奖。2016 年首届天台山文化艺术节之际,再次举办了“张杨勇老照片摄影展”。

「人物」天台老照片最多的摄影人

「人物」天台老照片最多的摄影人

张扬勇,历任天台县文化馆馆长兼天台县越剧团团长、天台县文化馆、越剧团党支部书记,天台县风景旅游局副局长(主持工作),1984-1986年连续三年被浙江日报,经济生活报,共产党员刊评为积极通讯员,1986 年12月被聘为浙江新闻图片社通讯员。1989 年被中国“风景名胜”杂志社聘为特约记住,1990年被“江南游报”聘为特约撰稿员。

「人物」天台老照片最多的摄影人

「人物」天台老照片最多的摄影人

天台资深摄影人

曾任天台第一届摄影协会主席

曾任天台县第三、四届政协委员

曾任天台风景旅游局副局长(主持工作)

08年中国“风景名胜”杂志社特约记者

08年被选为天台民俗摄影协会会长

09年被聘为台州市群众艺术指导员

2014年天台慈善总会义工会党支部书记

张杨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