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8 劝项羽退回江东以保全自己的实力,为何项羽没有听?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盖世英雄和盛世文人都数不胜数,但在这些盖世英雄人物中项羽至今却还是人们饭后的谈资备受争议,现代人有的认为他是骁勇善战的大英雄乃盖世奇人也;还有的人认为他霸气侧漏,是镇压一方的枭雄;还有些人认为他是一个既要面子又残暴的君主,可是为什么西楚霸王项羽在大家的眼里会有如此褒贬不一的评价呢?历史中的他为什么到了乌江边也要选择自刎而不是返回江东从新开始呢?今天小编就来和你聊聊历史中的西楚霸王项羽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劝项羽退回江东以保全自己的实力,为何项羽没有听?

项燕曾是一名楚国的大将,也是项羽的爷爷。可以说,项羽排兵布阵的能力也是遗传了父辈,可是后来楚国让秦国给灭国了,项燕也因为护国而丢掉了自己的身家性命,项羽也因此和秦国结下了血海深仇,然后项羽便跟着叔父项梁一起攻打秦国,也可能是秦国气数已尽,项羽仅仅用了三年的时间便把秦国一举歼灭了。不过他的叔父项梁也因此葬送了命,被秦军章邯杀死了,项羽缺少了叔父的辅佐性情也无人能劝阻,之后项羽率领军队进攻了章邯的驻地,但意外的是他并没有如愿以偿的杀死章邯,反而立章邯成为了雍王,秦国被项羽歼灭了之后,百姓们不甘做奴隶,打算反抗,可是这个消息被项羽知道后,项羽连夜坑杀了秦民二十余万人!从那以后项羽暴躁,残酷的形象留给了大家。【史记】里面也曾有记载过项羽4次残杀俘虏的事件。

劝项羽退回江东以保全自己的实力,为何项羽没有听?

刘邦是出生于劳苦人家,所以他更能懂得如何收复民心。在秦没有灭亡的时候,他曾经担任沛县泗水亭长,但是因为放走了囚犯,而开始了逃亡的生活,后来他投奔了项梁,这个举动也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

劝项羽退回江东以保全自己的实力,为何项羽没有听?

项羽身边的人都曾经提醒过他,刘邦并非甘愿久居人下,但项羽并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在鸿门宴上本是打算除掉刘邦的,但刘邦谦和的态度也让项羽放下了警惕,然后放走了刘邦,鸿门宴后刘邦就成了汉王,楚汉之战也渐渐地拉开了序幕。

劝项羽退回江东以保全自己的实力,为何项羽没有听?

不得不说刘邦真的是机智过人,也很会用人,刘邦身边的谋士陈平给他献上了一个计策,让项羽和范增两个人之间产生了间隙,项羽收回了范增手中的权利,范增当得知是敌人的计策之后心灰意冷了,决定不再辅佐项羽,他也感觉项羽并不是一个明主,范增在辞官回乡的途中得病去世了。

劝项羽退回江东以保全自己的实力,为何项羽没有听?

项羽没有了范增的帮助可以说是少了一个臂膀,这恰恰正中了刘邦的离间之计,项羽身边便没有可以出谋划策的人了。

劝项羽退回江东以保全自己的实力,为何项羽没有听?

楚汉的战争中虽然项羽连连获胜,但因为他的性格自负,刚愎自用,感觉自己胜券在握,并没有把刘邦放在眼里,以至于在垓下之战中被刘邦和韩信团团围住,项羽退兵期间在路上碰到了一个农民,他指引迷路的项羽向左方前行,可是向左方走就会陷入刘邦军队的埋伏,项羽还是坚信了那个农民的话,中了刘邦的埋伏,项羽这次垓下之战可以说是被逼到了绝境,身边的将士也所剩无几。

劝项羽退回江东以保全自己的实力,为何项羽没有听?

项羽退到了江边,乌江边的亭长劝项羽退回江东以保全自己的实力,可以以后再东山再起,项羽没有听亭长劝阻的话,反而杀掉了追杀他的几百名汉兵,然后选择了自刎结束自己的生命。

劝项羽退回江东以保全自己的实力,为何项羽没有听?

项羽既然退到了乌江边了,为什么还要自刎呢?因为他感觉到了就算回到江东也不可能在东山再起了,兵力的亏损,还有战士们的士气也恢复不了,还有一种原因是他无颜再面对江东父老,自尊心也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他从来都是屡战屡胜,第一次战败的这么彻底,项羽可以说是论兵打仗他确实是一把好手,可惜他为人太过自负,而且他并不懂得知人善用,爱猜疑,才会中了刘邦的圈套,不然他下场不会这么凄惨,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历史的长河中成功的君主都是赢的了民心,所谓是“仓不可一日无粮,家不可一日无金,国不可一日无民”只有这样才是治国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