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 战国七雄仿佛是黑白棋子,他才是下棋的人,却被后人小看两千年

在西汉前的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战国时期,生活在中原地区的主要是华夏族。而在春秋战国时期,却也是华夏文明发展最快的时期,诸侯国之间相互攻伐兼并,由春秋初期的140多个诸侯国,到战国初期20多个诸侯国,再到后来的“战国七雄”,期间经历了无数的战争,战争也意味着各民族的融合和交流,人口上逐渐形成汉族主体,思想上也有“百家争鸣”的局面。

战国七雄仿佛是黑白棋子,他才是下棋的人,却被后人小看两千年

而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产生了无数伟大的学说,由于战乱和人为的原因,至今保留下来的却不多,不得不说是很大的遗憾。无数的伟大人物也湮没在历史的风尘中,不被今人所知。生于战国时期的王诩,被称为“鬼谷子”,就是最被人忽视的人。

鬼谷子游离于棋盘之外,战国所有的人和物仿佛是围棋上的棋子,他就是那个下棋的人,左手执黑,右手执白,他不直接参与各国的政治军事,但是他的弟子们却是各国王侯的座上宾和实权人物。

战国七雄仿佛是黑白棋子,他才是下棋的人,却被后人小看两千年

围魏救赵:孙膑、庞涓,合纵连横:苏秦、张仪,商鞅变法:商鞅,毛遂自荐:毛遂,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为秦始皇寻仙问药:徐福……这些人都是鬼谷子的弟子,其他人还有赵奢、田单、王翦、徐福、范蠡、甘茂、乐毅、李斯、吕不韦、白起、李牧、要离、范雎、白圭、田穰苴、蔡泽、郦食其、黄石、公孙衍、魏僚、魏章、西门豹、魏成、文种、田骈、任座、李冰、许行、石申、邹衍、郭纵等。

他们在进山前只是一个小人物,出山后仿佛获得了神通伟力,在各国受到重用,背后的原因让人深思,但所有源头,都指向他们的师傅,鬼谷子。

战国七雄仿佛是黑白棋子,他才是下棋的人,却被后人小看两千年

鬼谷子会诸子百家,智慧天下无双,有通天彻地之能。他精通易经八卦,天文星象,古往今来,无不能算;他擅长奇门遁甲,天下兵事,运筹帷幄,了然心中;他与人辩论,别人理屈词穷,万口难辩;他又懂得修仙丹药,神通在手,羽化飞升。

为什么鬼谷子会懂得这么多?因为他的师父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道家的创始人老子,也是封神演义中一气化三清的太上老君。只有道家这种兼容并包的态度,才能产生如此多的流派。

战国七雄仿佛是黑白棋子,他才是下棋的人,却被后人小看两千年

西汉建国初期,汉文帝、汉景帝也用道家思想治国,最终产生了“文景之治”。到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道家逐渐从官方转入民间。其代表人物鬼谷子也不被官方推崇,只因为他的弟子代表的文化现实主义太强,不利于封建统治。鬼谷子也只能静静地躺在书籍里,等着被需要的人回忆,两千多年来,一直被人们小看,甚至被怀疑是不是虚构的人物。这真是文化的悲哀,百家争鸣碰撞的思想就这样随风而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