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拆遷遇到這5種情況,可以當個合法“釘子戶”?教你這幾招!

城鎮化發展速度越來越快,很多農村地區都在徵地拆遷。老百姓希望多拿補償,拆遷方則希望少花錢趕緊拆,這其中就會產生很多矛盾。補償問題談不攏,老百姓肯定不會搬走,也就成了咱們所說的“釘子戶”。先來看看下面這幾位“牛人”。

拆遷遇到這5種情況,可以當個合法“釘子戶”?教你這幾招!

△上海 “最牛釘子戶”:

三層小樓滯留14年

拆遷遇到這5種情況,可以當個合法“釘子戶”?教你這幾招!

△西安“最牛釘子戶”:

“孤島”中矗立,經常被斷水斷電

拆遷遇到這5種情況,可以當個合法“釘子戶”?教你這幾招!

△河北“最牛釘子戶”:

要麼給商鋪要麼給5000萬

這幾位也是實屬無奈,都是因為拆遷補償問題遲遲落實不了,最後成了大家嘴裡的“牛人”

農村拆遷也是一樣,大家免不了和拆遷方扯皮。今天就給大家支個招,告訴大家5種拆遷中會遇到的情況,如果發生,可以合法“阻止”拆遷。

5種老百姓佔理的情況

1、居民沒有被妥善安置

國家最新拆遷條例明確指出,拆遷之前被拆方必須要得到妥善安置,如果拆遷方並沒有合理安置村民,那麼我們有權反對拆遷。

2、拆遷方未提前通知國家明文規定。

在拆遷之前必須提前通知被拆方,並規劃出拆遷範圍以及補償方式,除此之外拆遷方還要向社會做出相應宣傳和解釋。

3、沒有出示用地文件。

拆遷是國家賦予的法律權限,所以在依法拆除房屋之前必須要出示政府部門審批的徵地文件,如果拆遷方拿不出徵地證明,我們有權反對拆遷。

4、強制拆遷。

如果拆遷方要強制拆遷,必須提前到公證處辦理有關拆遷房屋的證據保全,如若不然農戶可採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5、確定拆遷補償。

在被拆方同意拆遷後,雙方需確定補償標準,這裡所說的雙方是指拆遷方與被拆方。兩者之間的補償協議必須通過雙方同意才可以,如拆遷方單方面確定,被拆方是有權終止拆遷的。

以上5種情況是保護咱們農民利益的。但是,如果誰家在拆遷時被告知沒有補償,很可能是出現了下列情況。

拆遷遇到這5種情況,可以當個合法“釘子戶”?教你這幾招!

拆遷沒有補償的3種情況

1、在耕地上違規修建的建築物

根據相關法規規定,耕地上是不準修建廠房等建築物的,若是一定要修建也必須得到相關部門的審批,審批通過後才能將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使用。沒有得到允許擅自在耕地上修建建築物的,這類建築物將得不到補償,或者只能得到較低的補償。

2、在違規佔用的宅基地上建房

宅基地要先申請,得到審批以後取得建房許可證,才能開始動工建房,但現在存在很多未經審批就直接建房的現象,尤其是一些不滿足農村建房條件的人。這些行為都將受到處罰,需要拆除違規新建的房屋,並且在徵地拆遷時得不到房屋拆除的補償。

3、土地上沒有經濟價值的附作物

拆遷的時候土地附作物補償是根據附作物的經濟價值來決定補償的費用,如果宅基地上的房屋已經倒塌,土地已經荒廢等等,附作物已經失去了經濟價值,是不會得到土地附作物補償的。

快看看自己家有沒有上述這些情況,能避免的損失咱們儘量要避免,將自己的風險降到最低,才能去爭取利益的最大化。

拆遷遇到這5種情況,可以當個合法“釘子戶”?教你這幾招!

如何知道自己面臨的徵地拆遷是合法的?

1、向徵收方索要手續。

不管是誰,要佔地或是拆遷,都應該主動出示相關的法律手續,以證明自己的行為是合法的。就算徵收方拿出了批文,我們應該注意批准時間是什麼時候,例如,2008年的徵地批文在2017年使用是否仍然有效?答案是:無效!大家記住,這種文件的有效期為兩年,超過即為失效。

2、看看自己是否看過公告,簽過字。

國家對徵地前的工作有嚴格的流程規定,徵地之前會讓大家在土地狀況調查文件上簽字確認,否則當地政府就不能上報材料,國家根本不可能會批准拆遷;當然也有未經土地使用人簽字確認而批准徵收的,要麼是假簽字,要麼是沒有簽字,這種批文肯定是不合法的。

拆遷遇到這5種情況,可以當個合法“釘子戶”?教你這幾招!

3、去當地國土局諮詢查證。

老百姓作為被徵地人,有權申請查看是否批准了土地徵收及徵收的相關內容,這是被徵地人的基本權利,行政管理部門無權剝奪。如果咱們去國土局申請查證被拒,被個別人以不合法並且無理的方式和理由搪塞、制止時,這裡面保不齊有什麼貓膩。但是對方越是掩蓋,咱們越應當深究其合法性。可以尋求專業徵地拆遷律師的幫助,為自己達到伸張正義、成功維權的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