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8 周巨龍:烽火桐東,安慶、銅陵間的火熱年代

周巨龍:烽火桐東,安慶、銅陵間的火熱年代

蘆葦

周巨龍:烽火桐東

周巨龍:烽火桐東,安慶、銅陵間的火熱年代

沙家浜

天上瑤池,人間瑤湖。六月之夏的一天清晨,我們站在2.8萬畝的陳瑤湖沙池河大埂與環圩乾渠交界的地方,清風徐來,碧波盪漾,各種水生植物的清香沁人心脾。幾名湖管人員迎著朝陽,正在陳瑤湖入水口整理一道闊大的弧形攔魚屏,眼裡滿是對豐收的期待與憧憬。旁邊,一位壯漢扎到密密的荷葉底下,拔出一根根細白的藕帶,這將是一道鮮嫩爽口且帶一絲甜味的特色佳餚。不遠處,一簇簇蘆葦和蒿草清翠欲滴,迎風搖曳。芡實闊如臉盆的葉子浮在水面上,呈深綠色,多皺褶,且背面深紫,還長滿了刺刺,雖不怎麼好看,但不久就會結出青皮紅籽、嫩滑甜潤的雞頭米來,菱角菜也在那裡靜靜孕育著清香滿口的菱角。忽然,幾隻黑灰色的蒿雞從蒿草裡掠出,貼著湖面飛去,這可是香留齒隙三日不除的美味。而兩隻白鷺正在那裡或飛或潛,顯然是在覓食,有時又停在魚屏的竹杆上,理著羽毛,顧影自憐,一如對水梳妝的村如般純情。

人們恐怕很難把美麗如此的陳瑤湖與血雨腥風聯繫起來吧?讓我們穿越到76年前的1941年2月8日,也就是農曆正月十四,陳瑤湖周邊的人們還沉浸在春節的喜悅之中,一場災難卻正在向他們逼來。一個月前,爆發了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蹟”,此後,在事變中突圍的部分新四軍指戰員在楊漢林、闕中一的率領下,先後經銅陵、繁昌渡江來到桐東陳瑤湖地區,桐東即是舊時桐城東鄉,今日樅陽縣白蕩湖以東的區域,彼時的陳瑤湖有20多萬畝,湖中還有許多小島,當地人稱之“排”。在新四軍第三支隊挺進團團長林維先和中共桐廬無縣委書記魯生的安排下,剛剛建立不久的桐東抗日遊擊根據地先後接應和安置了200多名新四軍指戰員。日軍懷疑新四軍軍部轉移到桐東地區,又因為桐東抗日遊擊根據地已對日軍造成一定的威脅,日軍一一六師團便於2月8日調集駐湯溝、老洲灣、大通、安慶等地的日偽軍共3000餘人,配備4飛機、4門大炮,對陳瑤湖地區進行大掃蕩。當天凌晨,駐長江南岸梁山磯的日軍先用架在山上的大炮轟擊陳瑤湖中的小島,又用飛機朝島上掃射,島上燃起熊熊大火,慘叫聲撕心裂肺。然後,日軍一路由銅陵大通到老洲頭經苧鎮口直插青山;一路銅陵梁山磯到灰河乘汽艇、木筏直取龍王嘴,形成半包圍和夾擊之勢。由於已經事先得到情報,挺進團和桐廬無縣委安排撤離了大部分主力。留下一部分主力進行戰鬥,由林維先親自指揮。警戒苧鎮口的新四軍與日軍最早遭遇,新四軍邊戰邊向水圩方向撤退。在汪家嘴,六連全體戰士連續突圍3次,天黑才衝破封鎖線。二大隊五連與日軍戰鬥更為激烈,4架日機向五連陣地狂轟濫炸,五連撤退到陳瑤湖蘆葦叢中。在這一場後來稱之為“陳瑤湖之戰”的戰鬥中,魯生和挺進團二大隊大隊長方瑛、六連指導員吳中亞等40多名新四軍將士和桐廬縣委機關黨政人員壯烈犧牲。在日軍的狂轟濫炸和隨後的“清鄉”中,桐東老百姓和沿湖漁民被日軍殺害了600多人,有一家5口全部喪生。

當地凌家花園的一位淩姓老人向我們轉述了他父親當年關於魯生的敘述。在慘烈的戰鬥中,魯生和戰士們打散了,潛伏到東嘴頭的一個湖汊裡,2月9日拂曉,被十幾米以外道路上巡邏的日軍發現,一槍打了過來,魯生當場倒在冰冷的湖水裡,飲恨身亡,時年僅有26歲。當時魯生已經被上級安排調往太湖工作,如果他不參與接應皖南事變突圍的戰士,如果他在日偽軍進剿前動身履新,他的生命就可能不會這麼早就結束,但是,大敵當前,共產黨人的詞典裡沒有“逃避”一詞,魯生選擇了最直接的與日寇作鬥爭,雖然壯志未酬身先死,但他的精神得到了進一步的昇華!日偽撤退後,當地老百姓“感先烈之功業,悲英骨於沼澤,遂聚英魂於東嘴頭坑冢”。淩姓老人說,下葬的那一天,陰風怒號,湖水如血┄┄

周巨龍:烽火桐東,安慶、銅陵間的火熱年代

沙家浜

歷史選擇了桐東和陳瑤湖,桐東和陳瑤湖書寫了歷史。桐東地區為通江咽喉,軍事戰略要衝。前有遼闊的陳瑤湖,當時的陳瑤湖湖區南北相距六十多華里,東西相距二十多華里,湖內蘆葦雜草叢生、菱角茭白滿湖、魚蝦蓮藕豐富,還有許多小島。而且與長江相連,江邊有荻埠(老洲頭)古渡,直達江南。後有三官山,山高林密,藏龍臥虎。在人文方面,東鄉人崇文尚武,這裡曾形成了著名的“東鄉武術”。“東鄉武術”是一種兼融南北少林和武當派武術特點的混雜流派,風格全系中低盤架勢,低盤為多,就連釘耙、扁擔、板凳等日常生產生活用具也用作武器。清道光、咸豐年間湧現出36位拳教師(世人簡稱“三十六名教”),皇宮內一武林高手賈姓侍衛官好色事發偷逃出宮,落腳九華山後,建下暗室,誘騙朝山進香婦女苟合。“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東鄉“三十上六名教”聞聽後喬裝香客,暗藏刀棍,過江進入九華山,經過一番苦戰,將“花和尚”生摛活捉。僅此一斑,便可見東鄉人勇猛剛直、急公好義。而當外寇入侵之時,在共產黨的引導下,這種精神便自然地昇華為同仇敵愾、團結禦侮、正義凜然、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因此,在桐東以陳瑤湖地區為中心建立抗日根據地,盡得地利人和,進可攻,退可守,宜於隱蔽和堅持,同時可扼守長江,便於打通新四軍七師和五師的聯絡通道。

正是看中了桐東和陳瑤湖地區的戰略地位,1940年4月,在安徽省國民政府主席李品仙集結重兵進攻皖中抗日根據地的情況下,中共桐懷潛中心縣委由書記林立帶領,從桐西撤到桐東陳瑤湖。5月,中共無南區委書記王光鈞、廬南工委書記鄭曰仁,因國民黨桂系軍隊搜捕轉到桐東,與林立匯合於三百丈,改中共桐懷潛中心縣委為桐廬潛懷無中心縣委,林立任書記,縣委機關設在桐東陳瑤湖王家排。是月,“桐城抗日遊擊隊”改編為“桐東抗日委員會”,魯生任主任。1940年7月,新四軍第三支隊參謀長林維先率五團三營來陳瑤湖,組建了新四軍第三支隊挺進團,並親任團長,在水圩村謝家宗祠召開成立大會, 10月,成立桐廬無縣委,魯生任書記。桐東八鄉參議會同時在謝氏詞堂召開,成立了桐東鄉聯辦事處,建立“三三制”民主政權,即共產黨員佔三分之一,非黨的左派進步分子佔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間派佔三分之一。周曉山為辦事處主任,王光鈞為副主任。同年12月改為桐東區抗日民主政府,王光鈞為區長,區政府駐謝氏宗祠,同時成立了桐東區人民參議會。

桐東抗日遊擊根據地的建立引起了毛澤東的重視,1941年2月1日,毛澤東在給劉少奇、陳毅、彭德懷的電報中稱:“去年十月,你們覆電謂:巢湖、瓦隔湖間不過百里,通過甚難,但現時我在無為、桐城已有根據地;雖只一二縣,其戰略意義卻勝過敵後大塊根據地,應極端重視之。”

周巨龍:烽火桐東,安慶、銅陵間的火熱年代

沙家浜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從武漢軍區副司令員的崗位上退下來的林維先曾向家屬和身邊的工作人員表示,有機會一定要到曾經戰鬥過數年的桐東和陳瑤湖地區再走走看看,然而多種原因,這個願望未能實現,成為將軍和陳瑤湖人永遠的遺憾。

林維先(1912~1985),又名林新,金寨縣丁家埠鎮人(時屬河南商城縣)。1929年12月繼承父親遺志參加紅軍,年僅22 歲時就擔任了紅軍師長職務,組織開展游擊戰爭。後來在張國燾推行的錯誤“肅反”運動中,林維先被誣為“第三黨”,開除黨籍,撤銷師長職務,差點被處決。1937 年11 月,紅二十八軍政委高敬亭在黨的活動分子會上宣佈恢復林維先的黨籍,取消原來的錯誤處分。抗日戰爭爆發後,林維先任新四軍第四支隊參謀長,率領部隊東進皖中。他指揮部隊在蔣家河口伏擊日軍首戰告捷,此後,率部在安(慶)合(肥)、六(安)合(肥)公路兩側不斷襲擊日軍運輸部隊,對配合武漢保衛戰起了重要作用。10 月,林維先率部先後發起無為、廬江戰鬥,攻佔了兩縣縣城,打開了皖中抗戰局面。1940年7月,已調任新四軍第三支隊參謀長的林維先在陳瑤湖地區水圩村謝氏宗祠組建了新四軍第三支隊挺進團。

陳瑤湖湖區周圍敵、偽、頑的勢力相當強大,前面長江是日寇的主要交通線,日寇在桐東周圍的土橋、大通鎮、老洲灣、湯家溝等地設立大小據點10多個,經常出來清鄉、騷擾;後面老牛埠、孫家埠、磚橋、黃泥河等地駐著土頑章幹、江子龍、丁爽非的部隊。同時,桂系頑軍一七六師駐在桐城、廬江一帶,也經常出動對我新四軍發起突然襲擊。

為了打開局面,林維先和魯生從注意自己和軍隊及黨政機關的一言一行入手。林維先住在謝氏宗祠後面的一戶人家,主人把家中最好的東邊正房讓給了林維先。林維先考慮到是夫婦兩人住居,便按當地人的習俗寫了租批(租房合同),房主人連忙擺手:“非常時期,又是隊伍上的人,不用這麼做。”林維先笑道:“入鄉隨俗嘛。”林維先和魯生還指示貼出了《告民眾書》,重申了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嚴禁擾民。1940年冬,軍政機關經費緊張,後勤供應跟不上,林維先動員軍政人下到陳瑤湖在冷徹骨髓的泥水中挖原藕充飢,也不願增加群眾的負擔。尊重群眾、維護群眾,讓挺進團和桐廬縣委很快在當地站穩了腳跟,挺進團拔除了無為老牛埠和桐城東鄉孫家畈兩個日偽據點,桐東抗日遊擊檢根據地的外圍環境有所好轉,桐東區抗日民主政府也因此不斷壯大,當年底已擁有11個鄉、116個保。

“陳瑤湖之戰”以後,新四軍七師直屬五十五團團長謝忠良和政委黃火星率500餘人於1941年4月來桐東恢復了抗日遊擊根據地。此後,桐東抗日根遊擊據地又幾經易手。

1943年3月,中共沿江地委在無為尚禮崗成立,歸皖中區黨委領導,林維先兼任書記,同時成立沿江支隊和沿江軍分區。林維先任沿江支隊支隊長兼政委。支隊一成立,林維先即率部進駐桐東,恢復和發展桐東抗日遊擊檢根據地,展開對周圍地區國民黨土頑的沉重打擊,取得多次勝利。同年9月,根據新四軍軍部關於七師向西發展,打通與五師聯繫的指示,沿江地委機關和沿江支隊司令部從無為轉移至桐東,地委機關駐在陳瑤湖中小島王家排。1944年2月,沿江地委被迫撤離桐東,轉移到江南。

新四軍第三支隊挺進團和中共桐廬縣委、中共沿江地委以拉鋸戰的方式,在桐東地區堅持了五年之久。五年中,我軍在陳瑤湖周圍地區殲敵一千五百多人,繳獲大量武器、彈藥,打通了新四軍七師與新四軍五師的通道,使我黨、政、軍人員和物資在這條交通線上通行無阻。桐東地區抗日的大旗在血雨腥風中始終飄揚,這個地區成為敵偽頑摧不垮的紅色堡壘,也成為全國19個抗日根據地之一的皖中抗日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另外,在這個地區戰鬥過的開國中將有林維先和黃火星,開國少將有謝忠良、楊漢林、闕中一。毛澤東還曾親切對林維先說:“你不但是遊擊專家,還是民兵專家呢!”

周巨龍:烽火桐東,安慶、銅陵間的火熱年代

沙家浜

魯生烈士墓位於陳瑤湖畔的東嘴頭,最早是當地傳統的煙泡土墳,無碑。1963年被公佈為樅陽縣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4年原陳瑤湖人民公社和樅陽縣民政局共同為魯生烈士墓立碑,並將墳塋用混凝土披蓋。魯生,湖北黃梅人,原名蔣永孚,1916年生,1937年參加革命,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此後歷任黃梅縣抗日後援會副主任,中共黃梅縣委青年委員兼抗日第四中隊長、中共黃梅縣委軍事部長、中共桐懷潛中心縣委組織部長和中共桐廬無縣委書記。從湖北黃梅到安徽桐東,從一介書生到武裝割據一方的抗日遊擊隊隊長,從懵懂少年到共產黨的一個縣委書記,魯生在抗日的浪潮中,完成了歷史性的悲壯而偉大的轉身,並永遠定格在陳瑤湖。然而,烈士之墓歷30年風雨滄桑,已侷促一隅,碑文脫落模糊,墓周雜草叢生,垃圾遍地,且處在低窪處,一到雨天,墓地便浸泡在水裡。陳瑤湖鎮幾屆黨委政府均有過重修魯生烈士墓的打算,都因為種種原因,一直沒有付諸實施。“普通百姓尚且講究修好祖墳,魯生就是我們陳瑤湖地區共產黨的老祖宗,不能任其墳墓如此破敗不堪了!”一番感慨之後,陳瑤湖鎮黨委政府於2013年清明節前夕做出了重修魯生烈士墓的決定,並很快得到了民政、文物和黨史等部門的同意。

2015年4月中旬,住在魯生烈士墓附近的巨才糧油的經理周巨才將舊房拆除,著手建新房,並報批了相關手續。得知消息後,縣規劃部門、文物部門找上門來,告訴他魯生烈士墓是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周邊原有的建築保持原有的風貌不變是可以的,如果拆舊建新,就不能照老房基重建,必須退讓到保護區之外。周巨才傻眼了,他已照老房基建設了基礎,根據這個規定,他的新房子得在老房基的基礎上,讓出兩間。此時,周巨才的叔父站了出來,他是陳瑤湖鎮一名退休幹部,1984年曾參與魯生烈士墓的立碑,他說:“我與魯生烈士墓有緣,1984年以後,一直義務守護著魯生烈士墓,過去不知道文物保護的規定,現在知道了,我雖然退休但還是黨員,應該有這個覺悟,叫侄子退讓!”

我們來到魯生烈士墓時,周巨才的房子早已建成,但退到了文物保護的範圍以外。周巨才對於退讓的損失隻字未提,而是說道:“我們住在烈士墓的附近,以後還要義務地守護。”樸實的話語讓我們很是溫暖。在他的引導下,我們參觀了重修後的魯生烈士墓,但見,侷促的墓區已擴展為寬9米,長24米的闊大的墓園,墓前建成了大理石面層的瞻仰廣場,廣場周邊栽植了松柏,拾三級臺階而上,原來低窪的當地傳統的煙泡墳塋已改為標準的圓形烈士墓樣式,墓冢高高聳立,墓冢前豎起了重達2噸的青石墓碑。聽著周老闆今昔對比的介紹,憶起魯生烈士短暫而壯闊的一生,我們此時此刻的心情,一如“重修碑記”所述:“惟斯墓園,景雅物新。後輩子孫,景仰觀瞻,繼往開來之心,必躍躍萌發;振興中華之志,當耿耿牽懷!”

周巨龍:烽火桐東,安慶、銅陵間的火熱年代

沙家浜

桐東抗日民主政府舊址水圩村謝氏宗祠,如今已成為一處重要的黨史教育基地,經常吸引各級黨政領導、史志工作者、中小學生等前來參觀、考察和憑弔。

水圩村是因淝水之戰而名動天下的東晉名士謝安、謝玄叔侄的一支後人聚族而居的古村,該村謝氏宗祠1723年竣工,已有290年曆史,為典型的“三間穿堂”式徽派建築,東西長45米,南北寬43米。主體建築為三進,即前廳、中廳(正廳)和後廳,地面是用細沙石摻和羊角藤水、糯米漿汁捶制而成,經久耐用,至今仍光潔平整,後廳左右分別為寶樹堂、節孝祠。正廳八根粗大的圓柱均繫有著“活化石”之稱的銀杏樹(白果)原木,其梁是更為珍貴的櫸樹原木。桐東抗日民主政府的進駐更是為謝氏宗祠增添了光輝的一頁。在解放後的一次文物普查中,省文物專家稱謝氏宗祠為 “規模宏大,年代久遠,保存完好”的“皖江北岸第一祠”。

但歷經幾百年的風侵雨蝕,加上文化大革命時掃“四舊”的破壞,謝氏宗祠有的建築坍塌,有的廳堂漏雨穿風,特別是正廳大殿西側已柱毀梁斷、磚殘瓦碎。

從2007年起,在當地黨委政府的引導和支持下,水圩村群眾自發成立了“桐東抗日民主政府舊址修繕委員會”,這個以“抗日”為關鍵詞的民間組織,不僅謝氏族人應者雲集,而且突破了宗族的侷限,當地各界群眾也紛紛為修繕捐款。近幾年,陳瑤湖鎮黨委政府和縣有關部門每年也要撥款一部分予以支持。修繕委員會按照文物部門的“修舊如舊”的要求,聘請徽州富有經驗的古建施工隊一點一點地進行修復。2012年,該舊址作為近現代重要史蹟及代表性建築,被公佈為安徽省第六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起,陳瑤湖鎮黨委又採用政府投資與民間募捐相結合的辦法,在舊址西大院創建桐東抗日民主政府革命文物陳列館,2014年七一前夕正式開館。

我們見到,舊址大門左側立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石碑,大門正前方新立起一塊勒石紀念碑,上書“桐東抗日民主政府舊址”幾個雄渾蒼勁的鎦金大字,碑文由安徽省文史館員謝採筏撰寫。舊址建築恢復成原來的白牆青瓦、翹角飛簷,一派古樸素淨,莊重肅穆。舊址內的三廳、寶樹堂等一切的一切,也都是舊時的模樣,卻又煥然一新。前廳門口有兩座記事石碑,並配置兩面石鼓。中廳雕樑畫棟,寬敞高大,“大方伯”、“懷遠將軍”等匾額高懸於橫樑之上,令人肅然起敬。拱形天花板上塗著藍色油漆波紋,令人賞心悅目。花托子、花襯子上雕刻著花、鳥、蟲、魚等圖案,色彩多呈,惟妙惟肖。特別是樑柱之間原來鏤刻的指日東昇、加官晉爵、狀元及第、魁星點鬥等蘊含豐富的人文典故和歷史事件的木雕,技法精湛,本就堪稱一絕,重新修復並塗上色彩後,更加協調柔和,栩栩如生。中廳與後廳之間還恢復建設了兩座對稱的木樓,名為“鼓樂樓”。西大院陳列館裡,既通過豐富的文字、圖片展出了關於林維先、魯生等一批當年桐東抗日遊擊根據地風雲人物的事蹟,又利用浮雕和實物再現了遊擊根據地軍民工作、戰鬥和生活的情況。陳列館大門有一副由全國楹聯大家陳自如先生撰寫的對聯:“抗日壯名祠曾聚群心朝北斗,振鄉榮寶樹更催大志起東山”,既點明瞭水圩謝氏先祖的榮耀與大志,更突出了謝氏宗祠在抗戰中的突出貢獻,對仗工整,凝鍊精準,大氣磅礴,震撼人心。

周巨龍:烽火桐東,安慶、銅陵間的火熱年代

沙家浜

從陳瑤湖鎮政府出發,我們驅車一刻鐘左右,來到此次探訪紅色陳瑤湖的最後一站——王家排,這裡是中共沿江地委舊址所在地。

2014年春,陳瑤湖鎮黨委政府和樅陽縣新四軍研究會、樅陽縣史志辦聯合決定新建中共沿江地委舊址紀念碑。建設紀念碑投資不大,但遇到的難題可不小。因為,王家排已經劃歸銅陵市普濟圩農場管轄,與普濟圩農場三分場毗鄰。要建紀念碑,就必須跨區域協調用地,而且所用地塊還有一定的增值潛力,兩邊又緊挨著農場的住戶。陳瑤湖鎮具體經辦的同志懷著忐忑的心情,硬著頭皮找到普濟圩農場主要負責人,說過來龍去脈之後,對方的一席話讓這位經辦的同志如釋重負,對方說:“樅陽縣和陳瑤湖鎮70多年後還不忘那段歷史,立碑紀念,我們實在感動。王家排的土地雖然從樅陽劃給我們管轄,但中共沿江地委是我們兩地共產黨組織早期共同的領導機關,不能劃分彼此,不能為一點地皮的事計較!”就這樣,普濟圩農場無償提供了紀念碑建設所需的用地,並幫助做通了周邊農場住戶的工作。

中共沿江地委舊址紀念碑掩映在一片綠樹之中。我們沿著七級臺階而上,在紀念碑前靜靜地佇立、追思。同行的一位同志忽然說道:“今天的行程要是擱在當年,王家排是陳瑤湖中的小島,必須舟來舟往,但解放後圍湖造田,我們現在已是車來車往了,變化真大!”我一怔,是的,幾天來的紅色陳瑤湖探訪之旅,往大里說,王家排等眾多的湖中小島和10多萬畝的煙波水域已經變成連片的村莊田疇,陳瑤湖鎮則從血雨腥風、貧窮落後的湖區鄉野變成了和平安寧、美麗富饒的全國重點鎮。往小處說,從東嘴頭到謝氏宗祠,再到王家排,也無一處不在昭示著可喜的變化。但我們感受更多的則是在一系列的變化之中一種頑強堅持的、令人肅然起敬的“不變”,那就是,歷經70多年歲月的滌盪,陳瑤湖人依然能夠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表達著對於共產黨以天下為已任、為民族求解放、為民眾謀幸福的優良傳統和革命前輩不屈不撓、共禦外侮的民族精神以及甘灑熱血、前赴後繼的奉獻精神的懷念、銘記與傳承,重修的魯生烈士墓可以作證,修繕的桐東抗日民主政府舊址及創建的革命文物陳列館可以作證,新立的中共沿江地委舊址紀念碑可以作證……

陳瑤湖畔長大的詩人謝思球一首寫陳瑤湖的詩中有這樣的句子:“多少蘆葦寧折不彎/多少血/流在家鄉的水上……”透過悠悠碧波,我們決不能漠視那曾經的殷紅!

記住桐東,記住陳瑤湖!

周巨龍:烽火桐東,安慶、銅陵間的火熱年代

沙家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