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擔心今年糧食漲價買不起,想多存點拿不定主意,求大師分析會漲價嗎?

郝永春139167189


沒有必要存糧,你能存一年的糧食,你能存10年的糧食,你存一年的都過保質期了,都有黃麴黴毒素了(致癌物)你想存多少年的,現在交通這麼發達,物價相差不大,沒有儲存必要。


蒸汽機車迷


首先聲明我不是大師,我就是一個種玉米的,關於你這個問題,我想從我自身的經驗來跟你講。

08年的時候,全國經濟一片利好,那時候我們玉米秋收也非常好,而在我們這秋天會賣一批糧食,過了春節還會在賣一批糧食,秋糧主要是一些好糧,而春節過後的糧食就是一些飼料糧。我舅舅是一個專門收購糧食的,所以它的消息一般都很準確,那年的秋糧收購價格是7毛一斤,比較中肯的價格了。而我舅舅突然給我透露個信息,說春節過後,價格一定會大漲,意思讓我屯糧,我尋思自家舅舅不能害我,於是我就拿出積蓄開始屯糧,當時我記得屯了大約10萬斤左右,因為家裡糧倉大能夠放的下,於是就多存了點。

可萬萬沒想到,在春節過後,這糧價刷刷掉,直逼6毛大關了,我當時那個心別提有多難受了,我尋思先忍忍,看看能不能在漲,於是一直等到4月初,玉米價格跌到了5毛7,眼看天氣越來越熱了,真的是抗不住了,於是最後就只能賠錢賣了。

從這個事情可以看出,糧食這種東西沒必要儲存的,國家的糧食儲備足夠多,而且每年還進口6億噸糧食,就算咱們現在不種地,儲備的糧食也夠吃上三年的,最主要是糧食儲存起來非常麻煩,不是潮了就是發黴了,所以個人認為沒必要儲存糧食,而這個糧食價格也不會上漲,基本就是個持平。


一起種植


我也是農民,我只從農民的角度來說一下自己的看法。

原來我一直是不種地的,覺得糧食便宜,家裡人口不多也吃不了多少,一年光買糧食用不了幾個錢,種地一點兒利頭也沒有,雜七雜八的去掉以後,可以說是不賠錢就不錯了。費勁巴力的幹一年活,到頭來一個大錢不掙,浪費時間浪費體力,所以原來我是堅決反對種地的。

這兩年開始,我開始多多少少的種點兒莊稼,不為了賣錢,為了自己吃的放心方便。我也不多種,就種了一畝多地,種了一點兒紅薯和玉米,因為這兩樣都是大家喜歡吃的。紅薯種的不多,除了分給親戚朋友之外,留下一個冬天自家人吃的,基本也就不剩了。紅薯必須在春天吃完,因為過了春季就無法儲存了。而玉米呢?不管城裡人還是農村人,都喜歡煮玉米吃,一旦過了吃煮玉米的季節,也就留下一點兒新鮮的玉米麵,平常喝玉米麵粥。


一畝地的玉米,光靠喝粥自然是喝不完的。那麼剩下的玉米怎麼辦?按照有的農民的想法,家裡應該囤點糧食,以備不時之需,可是我一斤不剩的全部賣掉了。我看到我身邊有年齡大一點兒的鄰居,家裡的麥子囤積了不少,每年夏季都要拿出來晾曬,特別麻煩不說,還要想盡辦法防蟲防潮。我很是不理解,問了鄰居,幹嘛非要囤積這麼多的糧食?每年晾曬多麻煩?而且萬一遭遇蟲子啃食或者發黴變質,那不全完了。鄰居說糧食放在家裡看著安心,萬一遇上自然災害,手裡有糧心裡不慌。不能說這些人的想法不對,我只是覺得有點兒多餘。


經過今年的疫情和國外的蝗災,有的人為了消除遠慮,開始先解決近憂,想多儲存一些糧食,防止萬一因為年頭不好或者自然災害吃不上飯。不能簡單的說這種想法是多餘的,但我們可以看一下,身邊是否因為疫情耽擱了種地,耽擱了春播。而且多少年來,我們國家的農作物價格一直保持平穩,似乎從來沒有比農民們的期望值高過。無論麥子還是玉米,前些年的時候也就六七毛錢,最近這幾年漲價,也不過一直在一塊錢左右打轉。

在我們膠東農村,農民們賣玉米一般分兩個階段,去年冬天賣一次,轉過年來春天再賣一次。從現在的情況來看,今年春天的玉米價格,一點兒不比去年冬天高。就算是糧食再漲價,也就是1毛2毛錢的事,不會像豬肉和雞蛋那樣坐過山車。反正我自己是不會儲存糧食的,自己種的糧食不會儲存,更不會去買別人的糧食回家儲存。


靈子


糧食很重要,但也不必擔心沒糧食吃,因為我們常年用糧數量很大,即便存一些也不能結決長遠問題,何況糧食存放久了會變質,夏天易生蟲。再說了,從幾十年的時間來看,什麼東西都比糧食漲的高,上世紀七十年代玉米每斤二毛五分,小麥三毛一斤,50年過去了,現在玉米每斤八毛左右,小麥一元左右,大概漲了三倍,可其它物品就不是這個漲幅了,比如工人工資,那時每月一般在30多元,現在一般在4500元,漲了150倍,我上小學每年學雜費合計二塊五毛錢,而今我孫子去了市重點小學,一次先交4萬元,可以說現在的教育開支比七十年代漲了上萬倍,十二年前我買的房子每平740元,今年每平已漲到7000多元,12年漲了十倍,七十年代買件最貴的衣服也就十幾元錢,如今好點的上千,上萬,所以說比物價,糧食價格是最穩的,五十年的時間每斤才漲了幾毛錢,因此不用擔心糧食漲價,說句笑話,全國八億農民天天盼著糧食能漲價,可結果是天天失望,如果真到了糧價大漲的時候,讓農民也過幾天開心的日子,所以我就盼糧食能漲價。


半工又半農


在防疫中我買了幾代麵粉大米,我們這種從五十年代過來人,是餓肚子吃不飽飯過來人,那些年代的人和現在的年青人不一樣,一年四季就一個目標下苦能一年把吃的糧弄苟就萬事大吉,能存些糧食的家庭就是富人,其它什麼財產再不想,所以天不下雨天旱乾快買糧有,這代人是為吃飯受過教訓。


用戶6515512175158


這個問題生活在農村的應該不擔心,再有倆月就要到了收麥子的季節了,麥子收了就能吃,而且農村種地的都有存糧,疫情期間我給我哥打電話,我哥說家裡的糧食夠吃兩年的,擔心這個問題的應該是城裡人,沒有地只能買著吃。不過長點也好,讓農民多點收入


輝啊輝子


由於今年新冠疫情的原因或者是非洲蝗蟲災害的原因,造成了好多人擔心今年糧食漲價買不起的現象,其實這種擔心是多餘的。對於擔心糧價大幅度的上漲的人群大部分是城裡人群。他們經過40多天的疫情防控封路、封村等現象,再加躲避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感染,感覺到了糧食的重要性,因為關鍵的時候家裡沒有糧食吃,也沒有蔬菜可以吃,使得他們生存有了一點緊迫感。到底我國今年糧價是否會上漲到買不起,趁著現在糧價比較低是不是能夠多存一點糧食呢?



就目前糧食價格還是非常低的,目前全國糧食供應量相對是充足的,比如說小麥的價格目前只有1.2元左右一斤,還有一些區域出現了下滑的態勢,對於水稻的價格也是萎靡不前,目前美金只有1.26元左右,而且還沒有出現上漲的跡象。主要是我國這些年來糧食的總產量非常的高,連續6年每年的產量超過了6億噸,這個數字是非常龐大的,而我國儲備糧達到了10億噸。


從我國人們消費的糧食的數據來估算一下。就按每天消費農產品摺合糧食人均0.5斤的計算,我國14億人口每天消耗7億斤的糧食,一年共消費糧食2555億斤,也就是1.25億噸。我國每年生產的糧食為6億噸,而且我國還有10億噸的存糧,這樣就能夠保障我國三年吃量沒有問題。當然糧食的消耗主要是養殖方面消耗比較大,對於人類消耗的糧食還相對比較少一些。
目前影響糧食的穩定性的主要原因,那就是非洲黃災造成的,從非洲北部一直到西亞、南亞等地區,影響到了近3900萬人口的糧食安全問題。目前影響我國糧價的也就是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國家需要從我國進口一部分糧食,而且目前正在進一步的磋商有關進口的問題。但作為巴基斯坦和印度兩個國家也屬於農業大國,所以他們需要的糧食也不會太出格,而且現在的蝗蟲災害在進一步的消滅,目前基本上得到控制。所以在這方面我國的糧價有所上漲,但上漲的幅度不會太大。更何況這次防災經過的地方不是全球的糧食重點的區域,比如東亞、歐洲、美洲等糧食主產區域,世界糧價也不會出現太大的波動。因此提出不用擔心糧食價格會出現上漲,也沒有必要過度擔心沒有糧食吃。


三農一姐


這幾天正在和婆婆研究今年應該種什麼農作物,本來打算種花生來著,可惜今年封村沒能及時買到花生種,花生種需要提前剝皮,恐怕村子解封后再買來不及了。

農民們現在沒有人考慮糧食漲價還是落價,我們更關心的是:今年應該種什麼?需要種什麼農作物。

擔心糧食漲價的,想屯糧食的,估計都是偽農民吧?我目前最想知道的是,誰說糧食會漲價呢?憑什麼說糧食會漲價?我來分析分析有人認為糧食有可能漲價的原因吧。

2020年疫情,讓不少封閉在農村或者城市小區的人因為儲存糧食不足,而發生了不夠吃的暫時現象,比如大米準備的是半個月的,誰知道一封閉閉了一個多月,於是大米不夠吃了,麵粉也吃完了,可能有些地方超市也會因為缺少貨源,因此米價和麵粉有所漲價,這個倒是沒聽說過,但覺得有這種可能性。

所以很多人認為:關鍵時刻,還是自家儲存糧食更靠譜。估計大部分農民會自己儲存糧食,不再全部售賣,在這種情況下糧食有可能會出現漲價的可能。這是我分析的理由之一,我們接著往下分析。

第二個理由是今年國外發生的蝗災,東非很多國家發生的蝗災讓大家擔憂,蝗蟲會不會來到我們國家禍害莊稼?而且將來進口糧食會不會受蝗災影響價格昂貴?這是人們認為糧食會漲價的第二個理由。


那麼糧食究竟會不會漲價呢?建議大家不需要盲目屯糧食,第一,農民們不會坐吃山空,不以存糧為主,而是一直在努力不懈的種植糧食,只要不是大旱或者大澇接連好幾年,估計糧食不會有什麼緊缺現象,只要有耕種,我們就不會缺糧食吃,而且糧食價格也不會有很大的浮動。

第二,蝗蟲不一定會進入我們這裡,對於農業影響還是未知數,即便是進口糧食受限,我們國內有足夠的糧食儲存,糧庫糧食是用來幹什麼的呢?就是以備不時之需啊,關鍵時刻我們還有糧庫糧食來應急,所以糧食不會出現緊張不足的現象。

遇到非常時期,我們要把思維改變一下,別隻是想著目前遇到的困難,我們應該想著更長遠的計劃,一年半年的困難難不住我們,我們應該想的更多的是,那些被閒置而荒蕪的土地怎樣才能重新利用起來,讓它們產生價值,而不是糾結糧食會不會漲價,應該不應該儲存糧食。

放心吧,糧食不會漲價到大家買不起的地步。為了所有老百姓都能夠解決溫飽問題,國家一直在調控著糧食價格,不允許糧食價格突飛猛進,所以大家沒必要恐慌。



悠然見東山


擔心今年糧食漲價買不起,想多存點拿不定主意?

這樣的擔心不止你一人!古時候大疫之後,必有饑荒,悲劇曾經一次次重演過。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有這樣的憂患意識,才是負責任的態度。

那麼,今年這場已經席捲全球80多個國家的新冠疫情會不會讓我們的糧食再現歷史週期率?今年或者明後年糧食會不會漲價?吃不起?或者買不到糧食?咱們一起分析。

糧食作為人類剛需,又作為一種戰略物資,是一種特殊的商品。糧食的價格和供應既受到市場經濟規律的影響,也受到世界各國戰略思維的影響。

01

從市場經濟規律出發看糧食價格和糧食供應,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當下的疫情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已是不可避免。

我們清清楚楚的看到,當下某些國家出於對經濟發展的考慮,已經徹底放棄對疫情的防控,任由物競天擇。雖然短期內對本國的經濟是一種保護,但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卻是長遠和必然的。最終將導致全球總需求下降,從而引發全球的金融危機!比如現在的原油價格下降,就是總需求下降的具體體現。

而糧食本身,在全球的供應情況本來一直是供大於求的。原油價格上漲時,糧食被用作生產汽車酒精,所以糧食價格也會漲。當原油價格下調時,糧食的價格也就下來了。

糧食價格的下降,必然導致全球種糧的積極性,從而引 發糧食短缺,然後糧價上漲。這是經濟規律決定的。這是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決定的。

02

糧食生產與別的工業品不同,不是什麼時候想生產就能生產!需要順應天時,老天照顧。

但是今年東非蝗災肆虐,已從非洲飛到了歐洲和亞洲,對世界糧食總產已經造成極大損失。我國現在也嚴正以待!然而,對我們糧食生產威脅更大的還有草地貪夜蛾!這蟲子食量大,繁殖快,飛行速度驚人!而且什麼都吃!且還非常耐藥。這才是對我國今年的糧食生產更大的威脅!

所以我們國內的糧食生產必須緊緊抓在手!隨時出手抗災!

03

糧食作為一種戰略物資,我們國家必須做到自保!這樣的前提下,一些別有用心的國家才不會卡我們的脖子!所以我們的糧食進口也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我們自己的產量!只有我們自己的糧食產量保住了!我們的糧食供應鏈才不會斷!

而且現在人們現代生活方式決定了民間存糧很少,是區別於古代社會的一個危險點。所以我們的糧食安全更加取決於國家儲備和國家糧食生產。

04

不過,我們最樂觀的一方面是我們的國家現在強大了!已經區別於從前的我們!國際地位提升了,特別是我們的製造業,世界許多國家是離不了的。所以必要的時候,我們可以交換。只要世界糧食總產有保證,我們的糧食供應和價格就不會出現狀況。

綜合上述因素,我們的擔心不是多餘的,但是也不必過度擔心!我們只要認準了一點,那就是依靠國家!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在社會分工極細的當下,我們必須團結一致,各自做好自己分內的工作,各自站好各自的崗,包括農民種好地!

總之,我們不盲目樂觀,但也不能盲目悲觀!該不該囤糧?適當囤一些是可以的,但必須保證場所安全的前提下,否則害己也誤國!

您認為呢?


村姑說村事


“家有餘糧,心裡不慌”,這句話可能是時常出在農村老人的嘴裡,他們覺得只要家裡有存糧,比啥都踏實,但是現在的大多數年輕人都不願意去種地了,更何談家裡會有餘糧呢,而受今年疫情的影響,大家又有了重新種地,開始存糧的意識了,我個人覺得也是適當存點糧食為好。


那有存糧意識是農村人的打算,那麼城裡人呢,也想著存點糧食,以備不時之需,在前一段時間,大家由於在家出不了門,賣糧食都是平時的好幾倍往家賣,也就導致部分糧食價格在城市地區上漲,這也就導致很多人擔心今年的糧食價格會繼續上漲到時候會買不起,就想現在多存點糧食,又拿不定主意,也不知道怎麼辦?

下面我就從我這個農民的角度來給大家分析一下情況。

今年糧食的價格會如何?

糧食和其他生活物品是不一樣的,是生活的必需品,不可缺少,糧食價格如果過高,就會導致一大部分人的生活出現困難,那時候的日子就會更加難過,糧食價格上漲,導致其他物價上漲,形成連鎖反應,也就會出現社會的不安,所以我覺得糧食價格不會上漲到買不起的地步的,那種情況也是不允許發生的。

現在到了春耕時節,好多地方並沒有因為疫情而受到影響,出現無法耕作的情況,而是都已經開始按照指示正確有序的經行耕地播種了,我國的種糧大省也都在政府部門的部署下,提前準備農耕機械和物種,在播種時有序的採取錯開時間耕作,這樣一來既降低了安全風險,又按時播種了糧食,不耽誤年底的收成,所以,今年的糧食產量還是依然有保障的,因此價格也不會上漲太高。


還有,那就是我們國家的儲備糧食,每個省份都有地區的糧食儲備庫和國家糧食儲備庫,就算真的糧食緊缺,出現價格上漲,當地政府和國家也不會坐視不管,而肯定會第一時間投放儲備糧食來保障大家的正常生活的,所以,我們不必擔心今年的糧食價格會上漲到買不起的。

綜上所述,糧食價格可能會略有上漲,但是也不會上漲過高,糧食漲價一般也就是一毛兩毛的,而且今年的春耕也是在有序的進行,並未受到什麼太大影響,也就有了一定年底糧食的保障,在加上我國大量的糧食儲備,幾乎是很難出現糧食短缺而價格過高的問題的。


總結

個人覺得,不管啥時候,家裡存一點糧食,未必不好,不需要太多,就根據自己情況,多少存一點,以備不時之需,因為糧食終歸是生活的必須品,誰也離不開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