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節後復工第三週十大熱門行業出爐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發展越來越可控的背景下,各行各業也陸續進入全面開工模式,人才市場也隨之進一步回溫。在復工後的第三週,隨著供需雙方信心的恢復,招聘和求職數據都在環比上升。

智聯招聘基於全國38個核心城市(北京、上海、深圳、瀋陽、貴陽、天津、成都、哈爾濱、海口、長春、廣州、西安、大連、長沙、蘭州、杭州、南京、重慶、武漢、鄭州、青島、昆明、太原、石家莊、蘇州、烏魯木齊、濟南、煙臺、合肥、無錫、南昌、東莞、南寧、佛山、福州、廈門、寧波、珠海)2月17日至2月21日的招聘和求職大數據作為節後第三週的樣本進行觀察分析,並且結合近一週收集的調研數據進行綜合解讀,調研共收集到8166份有效問卷,這一研究將在一季度持續發佈。

「大數據部分」

一、節後復工第三週企業招聘穩步增長,求職行為環比增長3成

節後復工三週以來,人才市場隨疫情發展變化及復工率不斷提升呈現逐週迴暖趨勢。與上一週相比,企業本週的招聘職位數環比小幅增長3.93%,而求職行為環比增速為28.85%。由此,競爭指數(競爭指數=求職者簡歷投遞數/企業招聘職位數,時間週期為當週的工作日,即週一至週五。)從9.1上升至11.1,競爭較上週熱度提升。

節後復工第三週十大熱門行業出爐

同比來看,招聘與求職兩端的活躍程度依然不及去年,但降幅進一步收窄。與去年同期相比,復工第三週[ 2020年春節後復工第三週指2020.2.17—2020.2.21,2019年節後復工第二週指2019.2.25—2019.3.1]的招聘職位數下降57.27%,簡歷投遞數下降76.42%,較上一週的61.81%與80.23%有所減小。

從競爭情況不斷與去年同期接近的數據變化來看,現階段仍處於招聘市場的恢復期,與往年的發展曲線不同,預計未來幾周人才市場的變化依然是反彈回暖的態勢,今年的求職高峰尚未到來。

節後復工第三週十大熱門行業出爐

二、小微及民營企業招聘佔比同比收縮,環比呈回暖趨勢

疫情影響下,規模在20人以下的微型企業與20—99人的小型企業在招聘數佔比和投遞數佔比都較去年同期有所收縮。環比看來,招聘職位數分別較上週上升10.76%與8.7%,投遞簡歷數環比增速均超過30%,反彈勢頭強。

節後復工第三週十大熱門行業出爐

同時,民營企業的招聘職位數與簡歷投遞數也分別環比增漲4.14%與29.7%。雖然民營和小微相對抗風險能力差,但在一系列幫扶政策的加持下,小微企業與民營企業在疫情中也不斷磨練自身“反脆弱力”,生命力逐漸恢復。

三、房地產行業熱競爭指數上升3.4,計算機軟件與IT服務業持續走熱

在復工三週的時間內,熱門行業排行的前三名無變化:房地產/建築/建材/工程的競爭指數在本週達到18.3,金融行業與傳媒行業的競爭也持續升溫。

節後復工第三週十大熱門行業出爐

房地產行業作為經濟支柱,在疫情中也存在相當的韌性,這一產業商業模式比較多元,除傳統的房產開發、建築施工等領域,還有銷售、租賃、物業運營管理的模塊,疫情期間各社區的運營管理水平也成了直接影響居民生活質量的一個衡量指標。同時,恆大等傳統開發商在線上渠道的營銷創新也帶動了房產銷售業務的回暖。

與第二週相比,本週十大熱門行業僅呈現出位序差異。其中,計算機軟件與IT服務(系統/數據/維護)行業繼第二週新上榜後熱度再度攀升,簡歷投遞數量環比增加31.87%和32.46%,競爭指數環比增長2.6與3.2。

四、製造業逆勢生長,外貿行業招聘需求環比增長亮眼

復工第三週,招聘需求環比增長可觀的五大亮點行業依次為:加工製造(原料加工/模具)、電子技術/半導體/集成電路、汽車/摩托車、儀器儀表及工業自動化、貿易/進出口。

疫情期間,物資保障成為抗疫的重中之重,國務院也多次強調統籌調配全國資源。因此,許多生產製造企業首當其衝的迅速復工復產,轉產擴能保障供給,這也帶動了用人需求的快速增長。

外貿行業雖然受到疫情期間全球交通網絡阻滯的影響,但中國吸引外資的綜合競爭優勢沒有改變,大多數跨國公司投資中國的信心和戰略沒有改變。在此基礎之上,外貿結構也在不斷優化:跨境電商、外貿綜合服務、市場採購貿易為代表的外貿新業態連續多年保持高速增長,有利於抵禦疫情衝擊。

節後復工第三週十大熱門行業出爐

注:該圖展示的亮點行業為招聘職位數較多且環比增幅較大的領域。

五、建築工程和房產銷售類崗位競爭熱度提升明顯

與長期以來的教育學科結構和存量人才結構相關,財務/審計/稅務這一崗位競爭激烈程度一直位於前列,本週也不例外,以29.4的競爭指數排在第一位。

與房地產行業激烈的競爭相呼應,土木/建築/裝修/市政工程等建築施工類崗位,以及房地產開發/經紀/中介等運營崗熱度也不斷上升。

日前多省住建廳都出臺了建築業復工指導意見,在加強工地防疫管理的前提下穩妥有序安排復工。建築工程類職位主要聚集在一線及新一線城市,這些城市也是房地產開發、銷售、運營市場都更加成熟的地區。

土木、裝修、市政工程等建築相關崗位熱度持續上升,競爭指數在第三週達到16.3。

六、生產製造類職位本週熱度持續升高,質量管理/安全防護類崗位職能作用凸顯

隨著製造業繼續回暖,技工/操作工、生產管理/運營、機械設計/製造/維修、電子/電器/半導體/儀器儀表、質量管理/安全防護的招聘職位數環比增加,成為復工後第三週的五大亮點職業。其中,質量管理/安全防護一職可具體細化為環境、健康、消防方面的檢驗與保障方面的工作,屬於疫情防控期間的剛需,為相關人才提供了大量機會。

生產管理/運營以18.55%的環比增速躋身第二名,迎接製造行業在復工後的生產高峰。

節後復工第三週十大熱門行業出爐

注:該圖展示的為招聘職位數較多且環比增幅較大的職業。

七、北京連續三週競爭指數第一,武漢競爭指數上升至4.3

北京以28.4的競爭指數再次成為第一位,武漢的競爭指數較上一週的3.7雖有小幅上漲至4.3,但熱度排名下降兩位,這也與武漢以疫情防控為主,企業推遲復工時間至三月之後不無關係。

第三週招聘需求和簡歷投遞數量均環比增長突出的城市包括貴陽、杭州、福州、寧波等,疫情期間人才市場活力不減。

節後復工第三週十大熱門行業出爐

八、節後第三週企業平均招聘薪酬9004元/月

復工初期企業集中發力招聘,而隨著企業招聘需求逐漸趨於穩定,所提供的薪酬待遇也持續穩定在相當的水平,節後第三週的平均招聘薪酬為9004元,環比下降2.35%。

節後復工第三週十大熱門行業出爐

九、中介服務平均薪酬環比增速9.88%,能源行業穩中有進

行業薪酬方面,基金/證券/期貨/投資行業的平均薪酬為12436月/元,雖然環比下降8.85%,但仍穩居榜首。中介服務業與能源/礦產/採掘/冶煉行業分別以9.88%和3.86%的環比增速強勢上榜。疫情期間,作為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橋樑,中介服務業的服務範圍和價值體現進一步得到擴張;而為了保障全民抗疫期間的能源供應,能源/礦產/採掘/冶煉行業也在復工後加強生產,在平穩中有序推進產銷關係。

節後復工第三週十大熱門行業出爐

十、高管平均招聘薪酬略有回落,新一代通信技術人才價值上升

企業高級管理人員的平均招聘薪資持續坐穩高薪第一的位置,第三週的平均薪酬為22201元/月,環比下降5.83%。新晉的電信/通信技術開發及應用職位,以11002元/月的薪酬躋身本週的高薪職位排行的第七名。

節後復工第三週十大熱門行業出爐

面對疫情,我國信息通信行業全面啟動應急響應機制,全力保障通信網絡和信息服務的高效暢通。以5G、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也正在成為我國經濟騰飛的新引擎。

十一、北京平均招聘薪酬小幅回落至11746元/月,武漢上升至全國第四

北京、上海、深圳三座一線城市的平均招聘薪酬在復工後第三週仍然領先全國,武漢市以9902元/月的平均招聘薪酬超過杭州,上升至第四位。

本週平均薪資環比增速較為明顯的城市有海口(5.04%)、哈爾濱(4.39%)、珠海(2.6%)、蘭州(1.62%)、南昌(1.6%)。

「調研部分」

一、超4成企業仍未確定復工時間,交通管控為職場人返崗最大阻礙

在疫情的發展下,企業的復工時間也在隨之靈活調整。據統計,實際在節後第三週(2月17日)復工的職場人佔12.9%,較上一週預計2月17日復工的比例10.8%上漲2個百分點,而還未確定復工時間的企業佔比45.2%,這一群體在擴張,雖然受訪對象有所變化,但依然能看出,在疫情拐點出現之前,各地的企業也都在謹慎復工。

節後復工第三週十大熱門行業出爐

根據本週最新結果顯示,71.6%的職場人已經返回工作所在地,還有3成依然沒能返城。在還未返城的受訪者中,超過三成表示由於當地社區和交通的管控而無法離開,另有28.3%的職場人還在家中等待公司復工的通知,而11.6%則直接放棄了回到原先工作的城市。

二、工資縮水問題更加普遍,縮招現象的比例在減少

對於員工來說,因為近期的停產停工,無法正常出勤的情況,企業也在通過縮減薪資控制成本,甚至有些現金流吃緊的企業出現了工資無法按時發放的情況。根據本週調研顯示,回答“工資無法發放”、“工資縮水”的受訪者分別環比增加10個百分點和5個百分點。與此同時,企業的裁員、倒閉、取消已發Offer的現象也都有小幅上漲,唯有“縮招”回答的佔比從復工第二週的27.5%下降至24.4%。

節後復工第三週十大熱門行業出爐

三、持樂觀態度的群體在壯大,小微及低學歷群體失業風險較高

職場人對疫情防控的整體預判趨於樂觀。在本週的調研中,認為疫情能夠在短期內得到控制的受訪者佔比56.3%,較上一週環比上升13個百分點;此外,回答“不好說”的佔比下降至四成以下,隨著疫情蔓延勢頭得到初步遏制、全國各省每日新增病例數漲幅的連續縮小,越來越多的職場人相信疫情拐點即將到來。

節後復工第三週十大熱門行業出爐

另一方面,在“抗疫”戰線拉長下,企業不景氣所導致的員工失業現象依然值得關注。復工後第三週,表示已經失業或有可能失業的受訪者總體佔比5成。

崗位穩定程度與企業規模成正比,萬人大企業中,超過一半的員工表示沒有失業。而規模在20人以下的微型企業失業率達到30%,還有32.8%表示可能失業。

節後復工第三週十大熱門行業出爐

除所在企業規模外,職場人的自身學歷與抗風險能力也具有一定相關性。在學歷為初中或以下,以及高中/中專/高職的求職者中,表示已經失業的群體達到4成,而本科學歷的群體選擇這一選項的比例為16%,碩士以上的高學歷受訪者僅有6%選擇了這一選項。

在2月19日的國務院新聞發佈會上,人社部也表示將通過延長保障期限、擴大保障範圍、以及優化領金方式進一步加強失業人員生活保障。

四、一半職場人積極學習充電,職業技能為首要訴求

疫情防疫期間,職場人看重的職業需求與上一週差距不大,近一半職場人希望足不出戶在線學習;而尋求網絡兼職、社交資源、求職幫扶的受訪者依次佔比41%、38.2%和37.6%。

節後復工第三週十大熱門行業出爐

根據調研分析結果可以看出,在學習方面想要獲得“職業技能”與“實用技巧”提升的實用主義者佔比均過半,同時,41.8%的職場者希望通過改善思維模式提升自我。勞動力技能提升已經成為我國從上到下的戰略課題,低學歷求職者也可通過這種模式提升自己的職業競爭力。

節後復工第三週十大熱門行業出爐

五、 近6成職場人看好社保減負政策

近日,國務院出臺一項新政策以穩就業,政策提出階段性減免養老、失業、工傷三項企業社保費,並實施企業緩繳住房公積金政策,不少網友對這項政策反饋良好,認為政府非常給力,調研顯示,共有58.3%的受訪者表示看好這一政策,認為能夠有效改善或一定程度上緩解企業的經營困境。

節後復工第三週十大熱門行業出爐

復工後第三週,人才市場在供需兩端都呈現持續回溫的趨勢,新興行業的崛起與傳統行業在挑戰中收穫的機遇,都釋放出積極信號。對於企業來說,活用國家幫扶政策、展開自救,職場人藉助線上培訓打磨競爭力,待到疫情迎來拐點之日,也將是人才市場蓬勃發展之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