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解讀寧夏一號文件之五

  人多地少的國情農情,決定了小農戶長期是農業的基本經營主體。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制定出臺一系列強農惠農富農政策,既注重發揮適度規模經營引領作用,又注重穩定小農戶家庭經營基本面,確保了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沿著正確軌道健康發展。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充分彰顯了黨中央對扶持小農戶生產的高度重視。今年的自治區一號文件提出,“加快構建以農戶家庭經營為基礎、合作聯合為紐帶、社會化服務為支撐的現代農業經營體系。”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必須結合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特點和國情、區情,把握髮展客觀規律,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因大則大、宜小則小,不搞“一刀切”、不搞強迫命令,循序漸進地推進對小農戶生產的改造和提升,注重發揮新型經營主體帶動作用,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的有機銜接,摸索出一條符合我區農業發展規律的現代農業發展道路。

  統籌兼顧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扶持小農戶。培育新型經營主體,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推動農業提質增效,是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的根本出路。一方面要注重發揮適度規模經營引領作用,引導農戶發展多種形式聯合與合作,有效彌補分散經營的短板,把單家獨戶的資源要素組合起來,打通小農戶應用現代物質裝備的通道,實現小生產與大市場的有效對接。另一方面要注重穩定小農戶家庭經營基本面,對一些地方擠小戶、壘大戶,資金項目過於向大的經營主體傾斜的現象,對在發展適度規模經營認識上的一些偏差,必須引起高度重視。提高農業效率效益,不能光盯住擴大規模經營、扶持大的經營主體,還要著力提高普通農戶的集約化經營水平,兼顧社會公平。

  突出抓好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兩類農業經營主體的發展。自治區一號文件提出,“採取優先承租流轉土地、提供貼息貸款、加強技術服務等方式,積極培育家庭農場。符合條件的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可按規定享受現行小微企業相關貸款稅收減免政策。農民專業合作社示範社的評定、政策扶持、項目傾斜等,與帶動小農戶生產相掛鉤。支持開展土地、資金等要素間聯合合作,推進合作社高質量發展,發展全產業鏈聯合體。”要在清理整頓的基礎上,開展農民合作社規範提升行動和家庭農場培育計劃,提高示範引領作用。抓好靈武市、平羅縣、沙坡頭區、彭陽縣全國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確保按期保質全面完成各項試點任務。

  培育壯大龍頭企業。自治區一號文件提出,“鼓勵龍頭企業參與一縣一業、多縣一業,與鄉鎮、村合作發展地域特色優勢產業,打造國家級專業示範鄉(村),發展經濟強鄉鎮(村)。”各地各有關部門要關心支持企業的發展,積極幫助企業解決發展中的市場、信貸、技術等難題,健全完善企業與群眾之間緊密、穩定的利益聯結關係,讓企業有利潤、群眾得實惠、地方有發展。

  推進農業生產全程社會化服務。自治區一號文件提出,“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站體系,推進市場化、多元化、專業化發展,為農戶提供全產業鏈服務。”要圍繞農業產前、產中、產後各環節,為小農戶提供全方位、多樣化的社會化服務,跨越家庭和地塊的界限,實現統一農資採購、統一機械作業、統一災害防控、統一水肥管理、統一產品銷售,在不同生產經營環節和層面達到規模經營的效果。要採取財政扶持、稅收優惠、信貸支持等措施,著力培育針對普通農戶生產需求的社會化服務組織。支持發展為小農戶生產生活提供“一站式”服務的綜合服務中心。擴大政府購買農業社會化服務範圍,將面向小農戶生產的社會化服務項目作為重點內容,納入購買目錄。加快研發和推廣應用適用於小農戶的農業裝備、技術應用,給小農戶插上科技的翅膀。(寧夏日報記者 張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