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6 舌尖上的乡愁!连城客家美食一口就征服你的味蕾

连城是客家人的聚居地和发祥地之一,也是客家饮食文化遗存丰富、保存完整的县份。2006年,连城县被中国饭店协会授予全国唯一的“中国客家美食名城”称号。各种不起眼的山间食材,在朴实、勤劳的客家人手中变化出无数花样,降服了很多吃货的味蕾。嗯,一起走进“舌尖上的连城”吧!

舌尖上的乡愁!连城客家美食一口就征服你的味蕾

香软清甜、滑嫩爽口的捆粄,带着植物清香的清明粄……在客家地区,有一类食物被统称为“粄”,泛指用米浆所制食品,是客家米类食品中的特色精品。每逢重大节日,除了鸡鸭鱼肉,“粄”是必定要登场的,它们是祭祀桌上不可缺少的“主角”,也是盛大宴席上客家人享用的美食之一,“粄”几乎伴随客家人的一年365天。

舌尖上的乡愁!连城客家美食一口就征服你的味蕾

“粄”之于客家人,是儿时母亲手艺的味道,是萦绕心头的故乡记忆。经过百年的传承与发展,这个味道依然能勾起无数客家人浓浓的乡愁。

舌尖上的乡愁!连城客家美食一口就征服你的味蕾

捆粄

“捆粄”也叫“浪里白条”。据传,明末清初,连南有一位姓黎的村民到广西梧州经商,品尝到当地制作的小吃粄条,觉得这种小吃很适合在家乡推广,于是向当地人学习制作技艺,回来后向乡亲们传授,就这样,“捆粄”逐渐成为连南地区几乎家家会做、人人爱吃的一种地方风味小吃。

舌尖上的乡愁!连城客家美食一口就征服你的味蕾

舌尖上的乡愁!连城客家美食一口就征服你的味蕾

“捆粄”的制作方法:

(1)选用优质早稻米,浸泡8小时,磨成米浆,掺入适量清水,使米浆浓度适中。

(2)将猪肉、虾米、香菇切成细丁块,猪肉掺入酱油、姜汁,时令蔬菜剁成细烂,将以上佐料入锅翻炒,再下胡椒粉、葱白、调味料,炒熟后起锅,撒上葱花,作馅。

(3)用铝制圆盘盛米浆,每次一小勺,将圆盘平放在锅中,盖上锅盖,蒸煮一会儿后,粄皮像大气泡般隆起即可起锅,将皮脱在铺有干净的湿毛巾的平板上,粄皮薄铺馅料,卷成长条形。似捆物状,抹上芝麻油。

特点:香软清甜,滑嫩爽口。

涮酒

都说连城人的一天从涮酒开始,“涮”是客家人特有的一种烹饪方式,涮酒用的是客家米酒,主用食材可以是牛肉、猪肉、鸡肉或其他动物食材,另有各种辅用药材,以增香祛湿之效。

舌尖上的乡愁!连城客家美食一口就征服你的味蕾

据传,昔日连南朋口溪流域一带,船工很多,他们常年累月泡在水里劳作,为驱除湿气,时常煎煮香藤根、鸭香草、辣薯等中草药饮服。后来,一位船工偶然发现以这些草药加牛肉炖酒服食,妙不可言,于是,涮酒逐渐传开。此菜鲜嫩脆爽,汤味馨香,有健胃补肾、祛寒去湿的功效,是药膳兼济的佳肴。

舌尖上的乡愁!连城客家美食一口就征服你的味蕾

舌尖上的乡愁!连城客家美食一口就征服你的味蕾

“涮小母鸡”的制作方法:选用两斤内的小母鸡,将鸡肉洗净切小块,装盘待用;以米酒炖香藤根等中草药熬出的汤汁倒入锅中,再加入鸡肉涮熟捞出;葱白、姜末入油锅爆炒出香味,加入适量调味料,出锅淋在涮熟的鸡肉上;这样做出的鸡肉鲜嫩爽口,涮过鸡肉的酒十分香甜,带着草药的微香,独具风味。

特点:鲜嫩脆爽、舒筋提神。

烧仙草

天气炎热时,小编就特别怀念以前吃的烧仙草。烧仙草是非常普通的点心,在街边和墟市上,经常能看到卖烧仙草的摊儿。制作烧仙草其实不难,你也可以动手做一做。

舌尖上的乡愁!连城客家美食一口就征服你的味蕾

舌尖上的乡愁!连城客家美食一口就征服你的味蕾

“烧仙草”的制作方法:

(1)先用仙草干煮仙草水,比例为500克干仙草配3200克清水,将干制仙草下锅煮烂,然后用纱布滤去草渣待用。

(2)煮仙草。地瓜粉350克用适量的清水调成稀稠状,用纱布滤去粗粒,然后按地瓜粉350克比3200克仙草水的比例混合,再下锅煮成稀稠状,用盆装起,冷却后即成固体仙草。食用时可用餐刀搅碎,加白糖或蜂蜜。

特点:凉冷脆爽,止渴解暑。

舌尖上的乡愁!连城客家美食一口就征服你的味蕾

打糍粑

在连城,每逢传统节日或家庭喜庆,都有打糍粑、食糍粑、送糍粑的习俗。立秋吃糍粑,既是喜庆丰收,又可强身补“中气”,农家上好的糯米有清新润肺之功效。糍粑香甜软糯,蘸上炒米、花生、芝麻、黄糖等配制的佐料粉,吃起来柔韧鲜滑、香甜可口,伴着一股别样的清香。

舌尖上的乡愁!连城客家美食一口就征服你的味蕾

舌尖上的乡愁!连城客家美食一口就征服你的味蕾

“打糍粑”的现场,通常三两个大人一起合作,你一锤,我一棒,边上不时传出几句指点的声音,伴随着孩童的嬉笑。

舌尖上的乡愁!连城客家美食一口就征服你的味蕾

糍粑的制作方法:取上等糯谷,最好是壳薄质软的红谷糯,经加工成白净的糯米。用清水把糯米浸透,放进木甑蒸成糯米饭,再放入石臼内,用光滑的木制杵槌用力舂捣成羹状,最后用手摘成一大粒一大粒的糊团,做成如鸡蛋粒大小的糍粑。

特点:香甜软糯、柔韧鲜滑。

- END -

视频来源:芷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发展协会 黄广焱

责编:李 霞制作:罗华峰监制:朱金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