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你们读过最冷清凄凉的诗是哪首?

wiuyo


要论中国古典诗词中最冷清凄凉的,第一首当然是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首词描写了古代一个知识妇女在秋冬时节的某一天,近傍晚时分、天色将黑时刻独自在家时的周围场景、自我内心、思想情态,都描绘了可谓入木三分,深刻而细腻,通篇充斥着一种冷清、凄凉的氛围。你还可以将其解读为世事艰难,大宋皇朝犹如将倾大厦,在风雨飘摇中、在凄风苦雨中,那种寂寞仿佛置身旷野,吼一声全都是自己的回声,却无一人回应。“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另外杜甫的七律《登高》也足够凄凉: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全诗八句,杜甫简直是从头到尾在诉说着他的冷清和凄凉,当下的、未来的、个人的、世界的,那句传颂千年多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就是一句描绘了一个悲凉世界的绝美凄凉佳句。而诗的后半段诗句,杜甫几乎就纯粹是在描写他自己的不幸了,悲秋、多病、艰难苦恨、潦倒等等词语的运用,完整的描绘了杜甫当时困境之中自怨自艾、近乎绝望、几近仇恨的凄凉心情。

两个中国古代顶尖境界的诗词大家,竟然都写出了如此悲情、凄凉的诗词,都在一边描写世道近乎衰亡、一边倾诉个人的种种不幸和自怨自艾的愁苦,从物质生活方面来说,李清照当时几乎是无忧的,而杜甫则处于穷困兼多病之中;从个人精神层面上说,李清照作为古代的一个女人,即便是高知阶层,家庭是高层官僚,仍然难免各种从无形到有形甚至各种规则的男尊女卑的桎梏,所以一旦丈夫病故,李清照的精神世界必定崩溃;而杜甫由于长时间未能获得官场重用、在外流落多时兼病魔缠身,精神世界也渐趋崩溃之中。在那种崩溃或者接近崩溃的精神状态之中,男尊女卑的观念已经不重要了,生命尤其是精神生命还有多少活力、甚至还是否有意愿继续生存下去,都已经是重大问题了。按照今天心理医生的分析,两人写作的这样的诗词,几乎是接近于准备自杀的人才会写的,其凄凉之心境可想而知。

同时,这一诗一词的写作背景时间还有一个共同点,李清照的这首《声声慢》写作于宋朝南渡之后,大宋王朝遭到金兵入侵、近乎亡国的情绪弥漫这个王朝上下,宋高宗建炎三年八月,丈夫赵明诚因病去世,李清照当时四十六岁,金兵入侵到了浙东、浙西,李清照把丈夫安葬以后,追随流亡中的朝廷由建康(今南京市)到浙东,饱尝颠沛流离之苦。在避难奔走之中,她的所有收藏丧失殆尽,加上颠沛流离的苦痛、亡国之恨、丧夫之哀,以及孀居之苦,统统凝聚心头,难以排遣。而杜甫那时刻,正是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秋天,安史之乱后四年,他人在夔州,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战乱不已。杜甫本来已经进入严武幕府,依托严武,可是不久严武病逝了,杜甫失去依靠,只好离开经营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本以为可以直达夔门,却被病魔缠身,只得在云安待了几个月后才抵达夔州,因为得到当地都督的照顾,他在那里一住三年。可是这三年里,他的生活依然困苦,身体依然多病,尤其思念家人。

——写这两首诗词之际,两个人都处于各自王朝衰落时刻,大宋成了南宋,大唐成了乱唐,在此“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之时,各自的心情都是“怎一个愁字了得”,也只能“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天淞子


我相信大家肯定读过“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这也是我觉得读过最悲凉的诗句是了。

这句话有着对故人的无限思念之情,就像是余光中老先生的《乡愁》中那句“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它们对故人思念的描写都有着同曲异工的妙处。

人常说相思是甜的,但又是苦的。回忆曾经美好的甜,但又有求而不得的苦,思念这种东西是会让人甜到发苦的。

一座矮矮的坟墓,将两个有情人之间划上了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让他们不能相见。这样的生死相隔,比牛郎织女间更为可悲,因为至少他们还能一年相会一次。而他们却再也无法相见,双方只剩下思念。

世界上最可悲的事无非属于“爱,而不得”了。因为不得,所以会思;因为不得,所以会念;因为不得,所以会想;也因为不得,所以剩下的也只有孤寂


潘先生论风水


正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中国诗歌中冷清凄凉的诗作数不胜数,没有哪一首敢说是“最”,但是对于个人来说,在我的阅读史中,当属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大致意思是:

夫妻二人生死相隔已经十年,即使不去刻意思念,自己也始终难以忘怀!妻子的坟墓远在千里之外,没有地方诉说心中的凄凉悲伤。

即使夫妻再次重逢,估计你也不认识我了,因为我现在满面风尘,鬓发全白了。

昨天夜里,我梦到自己回到了家乡,看到你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我默默地、无言地看着你,却已经泪流满面。

料想每当夜晚时分,月光照耀着有低矮松树的山岗时,都是我伤心断肠的时候!

 

这首悼亡诗,是苏轼为亡妻王弗写的,王弗十六岁时嫁给了时年十九岁的苏轼,王弗年轻貌美,并且非常孝顺,王弗和苏轼是一对恩爱夫妻,但是,世事无常,王弗在二十九岁就去世了,仅和苏轼度过了十三年的夫妻生活,苏轼的痛苦不言而喻。

 

人们常说,初恋是一个人一生无法抹去的情感记忆。王弗就是苏轼的初恋,这种刻骨的悲伤,在这首词里表现得淋漓尽致,堪称“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

 

苏轼为人豪放、坦率,无所顾忌,缺乏沉稳、圆滑,无形中会得罪很多人,这在仕途当中是一大弊端,苏轼大起大落的一生即是明证。王弗为人沉稳,办事圆通,又能书会写,她和苏轼的性格互补,是苏轼的贤内助。

 

苏轼写出这首词的时候,正是因为反对王安石的新法而大受压迫期间,这个时候他在密州任知州,时年40岁。这个时候的密州又逢凶年,百姓生活困苦,政务繁多,心中烦闷无以言表。夜晚梦到亡妻,自然将所有的辛酸苦闷一并诉说,这才成就了这首让人读来无比凄凉的词作!





NKU十年一剑


悟空你好,题主好。

我是聿远,文化领域原创作者。期待您的关注。很高兴回答你发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题主的问题是;你们读过最冷清凄凉凄凉的诗是那首?

我的回答是最冷清凄凉的诗是李清照的声声慢。没有之一。在这个问题上拒绝探讨。

李清照,老百姓眼中最有名的古代才女,文学家眼中中国古代成就最高的诗人之一,学术界第一个将词提升至理论高度的词论家。除此外,她还是金石学家,散文家、博弈高手、名门闺秀、失节妇人,这些都曾是她人生中的某一个标签,有的被人称道,有的被人诟病,有的已有定论,有的则存在争议。无论如何,以李清照留存下来的全部作品来看,她的个人成就足以匹敌中国古代所有知识女性的总和。

千年之前,一场靖康之难将她的人生劈成了两半。

童年的李清照是幸福的,优裕的家境,良好的教育,聪慧的天智。一个无忧无虑的欢快的小女孩。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也曾和丈夫有过美好甜蜜的新婚生活。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

更有

绛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

笑语檀郎:今夜纱厨枕簟凉。

一个幸福的,聪惠的,娇㸃的小女孩,小妇人跃然纸上。

好梦从来不长远,皇帝被掳,金兵南下,父亲获罪,南下逃亡,丈夫病死,耗尽家财收集的心爱金石在逃亡中消散失落,颠沛流离中误托非人 ,为了摆脱‘猥以桑榆之晚景,配兹驵侩之下材、张汝舟的控制,因此她宁愿与张汝舟闹得鱼死网破也不肯受精神的奴役。名誉上受到很大伤害。再后来国土沦丧,远离故乡,孤身独影,人老珠黄 ,生活困难这一切给我们的诗人巨大打击。

虽然经历了一系列的磨难,以及再嫁匪人、离异系狱的灾难,但是李清照生活的意志并未消沉,诗词创作的热情更趋高涨。她从个人的痛苦中解脱出来之后,把眼光投到对国家大事的关注上。绍兴三年(1133年)五月,朝廷派同签书枢密院事韩肖胄和工部尚书胡松年出使金朝。李清照满怀激情地作古诗、律诗各一首为二公送行。诗中有“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之句,表达了反击侵略、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充满了关念故国的情怀。

在金华期间,李清照还曾作《武陵春》词,感叹辗转漂泊、无家可归的悲惨身世,表达对国破家亡和嫠妇生活的愁苦。又作《题八咏楼》诗,悲宋室之不振,慨江山之难守,其“江山留与后人愁”之句,堪称千古绝唱。

公元1132年,是年宋高宗建炎三年八月,丈夫4赵明诚因病去世,时清照四十八岁。金兵入侵浙东、浙西,清照把丈夫安葬以后,追随流亡中的朝廷由建康到浙东,饱尝颠沛流离之苦。避难奔走,所有庋藏丧失殆尽。国破家亡,丈夫去世,境况极为凄凉,一连串的打击使作者尝尽了颠沛流离的苦痛,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悲呛之心,无法排遣,于是写下了这首《声声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千古不灭的冷清与凄凉。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前无古人的连用7组叠词,将她的凄凉心境写到了极致,也奠定了全文悲伤的感情基调。

山河破碎,国恨家愁溢满了心间;再加上年事已高,青春不在,此时她的愁比起南渡以前,已然是放大了几十倍。

乍暖还寒其实不是诗人交代季节。背景,而是交代时局背景。在战乱中一个孤身一人,年老体衰的老妇人如何将息。

令她难以将息的又岂止天气原因呢?更多的应该是她内心无可言说的愁苦。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淡酒不解愁,更抵御不了不断传来金兵入侵的消息。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在她愁苦绝望之时,看到南归的北雁,她的心中更加悲伤愁苦了。

雁过是对故土的怀念,此时的她身处江南,而大雁是从被金人强占的北方飞来的。

自从南渡后,她无时无刻不在想念着北方的那片土地,见到北雁,自然就勾起她的愁思。

北雁尚能南飞,可是她却再也回不去故乡了。

她和丈夫分隔两地时曾鸿雁传书,“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此时丈夫已不在人世,再见两人心中的信使,心中无限悲痛。

人世间最伤痛的追忆莫过于物在人亡。物是人非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这三句以菊花的憔悴来衬托她的憔悴,是穿越一千年的自怜自叹。

诗人的《醉花阴》里也曾提到菊花,“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彼时的她虽然同样和丈夫分离,心中愁苦,但是尚有心情赏花饮酒,因为她知道远方的丈夫一切安好。

而现在有的只是无边的冷清和孤独寂寞凄凉了。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用老妇人的口吻非常直白,将诗人度时如年的凄凉写到了极致。

怎生得黑。四个字从时间,空间写尽冷清凄凉。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两句唯美到了极点,却也同样愁苦到了极点。

点点滴滴的雨不是落在梧桐叶上,而是敲打着她的心灵。

而这“细雨”象征着绵绵不尽国仇家恨,遍地战乱,流离失所,风刀霜剑对于诗人持续不断的折磨。

诗人的哀愁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了。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是诗人的爆发,控死。

通观全篇,写凄凉,写冷清,写寂寞,句句写“愁”,却不着一“愁”字,字字渲染,层层递进。就是为了烘托最后一个字,愁字。

诗人以一个老妇人的口吻,写出了流传千古的‘怎生一个愁字了得 。

千年前的愁,滚动在我们的心上。

就像梁启超先生所言“一字一泪,都是咬着牙根咽下。


聿远


下面是个人最喜欢的四首冷清凄凉诗词,仅供参考。

离 思 五 首——唐·元稹

沧海难为水,

除却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

半缘修道半缘君。

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清 · 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送别——近代 · 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有话郝浩说


“最冷清凄凉的的诗”,主观性的事物评价如果牵扯到“最”这个字眼,就有点难说了,“公所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根据意思,能自圆其说就行。

给大家分享几首比较凄凉的诗吧~

1.李商隐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全诗如下: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公元835年一个深秋的夜晚,诗人留宿骆姓人家的园亭里(诗题里就是亭啊,没有说在屋里宿住),在孤独寂寥之中,他想起了分别不久的两个表兄弟崔雍和崔衮。前一年,就是834年,李商隐应试不中(他到837年才中进士),投奔当时担任华州刺史的表叔崔戎,崔戎收留了他,并且对他不断栽培,两个表兄弟对他也是情深义重,不久崔戎调任兖州观察使,没想刚到兖州就病故了(崔戎是个有名的清官,他调离华州时,老百姓不让走,甚至把他的靴子脱掉,把马蹬子给割断,足见难以割舍之情)。身在旅途的李商隐在夜晚独宿,秋风凉凉,他倍感孤寂于是他想起故去的表叔,以及两个远在他乡的表兄弟,写了这首诗。

2.陆游的《秋思》,全诗如下:

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

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

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

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百尺楼。

创作背景:

绍兴中应礼部试第一,秦桧孙秦埙居其次,桧怒,他与主司都被黜。桧死,始任福州宁德薄,迁大理寺司直兼宗正簿。宋孝宗时赐进士出身。通判建康府(今江苏南京)、隆兴府(今江西南昌市)、夔州(今四川奉节),和驻防大将军张浚商讨整顿武备,进取中原,被诬告免职。后入宣抚使王炎幕府,向王炎提出抗金大计。又在蜀州、嘉州、荣州(今四川崇庆、乐山、荣县)任职,改任置制使范成大参议官。未几,朝廷召回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官至宝章阁待制致仕。晚年居家乡。

虽然诗人赞美沙鸥闲逸,但又说闲时度日如年;虽说事大如天,醉后亦休,但又闻砧杵声而生感,见梧桐叶落而念故园之秋。他要放眼远望,而又无楼可登。诗人之心何曾清闲得了?倒是种种矛盾想法在心中纠缠;使得他更加郁闷。

除了上面这两首,像曹丕的《燕歌行二首其一》中“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卢照邻的《曲池荷》中“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等,都能感受到一种冷清凄凉的氛围。


不定时读书


说到最凄凉的诗词,一般是悼亡诗,而说到悼亡诗词,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无疑是其中最易引人共鸣的篇目之一。千古悼亡词,此为第一篇。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词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作,苏轼19岁时,娶了16岁的王弗,两人只共同生活了10年,妻子便撒手而去。十年夫妻,琴瑟和呜,恩爱有加。王弗不仅事亲至孝,而且蕙质兰心,通达人情事理,与苏轼精神上很有契合之处。写词时,王弗正好逝世十年。拳拳之情,哀伤和思念之意,喷薄而出。

上阕写对亡妻的思量,是为实;下阕转而记梦,继续表达对亡妻了深情,是为虚。全词语言质朴,不事雕琢,写法上纯用白描,虚实相间,笔随情动,哀婉缠绵不已,看似最寻常的文字,却蕴含着最深厚的情感,说是血泪之作并不为过。李煜亡国是血泪,苏轼哀悼亡妻也是血泪。当时江西三祖之一的陈师道,已经有“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 ”的至情至性的评价。

《宋词名篇赏析》云:从这首词看,苏轼追求的似是一种更高的生活情趣,是能够互通衷曲的人生知己,因此他虽写的只是个人生活范围的感伤,却不粘不滞,冰清玉洁,在悼亡词中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而说到悼亡诗,中唐大诗人元稹绝对首屈一指。《遣悲怀三首》以及《离思》,可谓千古悼亡不易之作,辞采与深情的典范。绝不输于苏轼。如其遣悲怀第二首。

遣悲怀三首·其二

元稹/唐代

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最后一句,真道尽千古辛酸矣!


诗词桃花源


红楼梦《葬花吟》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岁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门被未温。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比邻1211819708


李清照的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译文:空空荡荡无主张,冷冷清清好凄凉,悲悲惨惨好心伤。一时觉暖一时觉凉,身子如何得休养?饮三杯两盏淡酒,怎能抵御它、傍晚之时来的冷风吹的紧急。向南避寒的大雁已飞过去了,伤心的是却是原来的旧日相识。不认当年旧同乡。菊花委地尽枯黄,我引忧伤憔悴无心赏花惜花、如今花儿将败还有谁能采摘?守着窗前挨时光,盼不到天黑好挹怏。梧桐叶上细雨淋漓,到黄昏时分、那雨声还点点滴滴。此情此景,用一个愁字又怎么能说的够?


公子灵均


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写的一首诗

王弗是苏轼的第一个妻子,16岁就嫁给了19岁的苏轼。王弗不仅年轻貌美,还是苏轼不可多得的贤内助。

两人婚后相处十分融洽,感情深厚。可惜天命无常,王弗27岁(公元1065年)就去世了。

公元1075年,苏轼来到密州,这年正月二十,他梦见了爱妻王氏,便写下了这首: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