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有哪些經典的認知模式?

江煥勇


人類歷史上有6種典型的思維認知模式。


1、迷信巫術

不用覺得low,持有這種思維模式的人是人類的大部分。

所謂迷信巫術,相信世界的因果是由鬼神、魂靈造成的,也就是不存在客觀的規律。神靈深度地參與人類的思維生活。

比如,有一個常見的迷信,叫接觸巫術,類似吃核桃可以補腦。為什麼呢?因為核桃很像人的腦子,按照“吃啥補啥”的接觸巫術的思維模式,這就是很合理的。

類似這種現在看來匪夷所思的行為模式,在世界各地都很風行,越是落後,越是流行。


2、亞里士多德式認知

亞里士多德是人類歷史上非常傑出的各種大家,他幾乎開創了現在的大多數學科,比如物理、生物(博物學)、哲學、音樂、數學等。

他的思維方式,簡單來說就是歸納法,歸納的是生活經驗。

比如,亞里士多德的物理中,比較為大眾所知的:物體下落的速度與其重量成正比。這在現代看來是不對的,但符合生活經驗,在當時是一個巨大進步。

到目前為止,人類很多知識都來源於歸納。

當然,歸納法發展了2000多年,創造知識方面還是很有侷限性的,比如,在亞里士多德的生物學中,他觀察蛆的出現過程,歸納認為蛆是由以下條件演變的:腐殖質+水+XXX天。

所以,到了牛頓出現的前後,亞里士多德的認知模式受到全方位的挑戰。人類的知識發展,就建立在否定亞里士多德的基礎之上。


3、歐幾里得式認知

歐幾里得開創了幾何學。他的認知模式是推演,也就是先定義幾個不證自明的公理,然後在公理的基礎上進行演繹證明,建立起完整的知識大廈。

歐式幾何就是這麼創建起來的。

這是中國人比較陌生的認知模式。

劉慈欣在《三體》中創建的宇宙社會學也是這樣創建起來的,整個三體小說之所以令人信服,讓人感嘆,就在於三體描述的宇宙黑暗森林,完全符合宇宙社會學幾條簡單的公理以及推演出來的結論。

所以,劉慈欣至少在《三體》中是歐式推演思維。


4、培根式認知

培根的思維方式就是現代科學的基本思維模式。

首先合理假設,然後用實驗證偽(證實),再修正假設。這是一個迭代循環。這是一個非常簡單但又是非常有效的思維模式。

電磁學、化學,甚至進化論都是這種科學思維的結果,科學思維模式展示了強大的力量。

很不幸,中國人沒有這種思維模式,而且,很多國人根深蒂固地牴觸這種科學思維模式。中醫就否定可證偽的原則,它沒有驗證的環節。比如何首烏可以烏髮,按道理,這是很容易驗證的,實際上,只要做對照試驗、雙盲測試,很容易驗證何首烏是不能讓白頭髮變黑的,但中醫粉就不願意驗證。


5、牛頓式認知

牛頓開創了傳統物理學的大廈。

他的思維模式是先創建假設理論的數學模型,然後演繹出可驗證(證偽)的觀測結果,再用試驗驗證,在修正模型。

這種思維模式將試驗的思維模式提升了一個層次,是人類認知模式的一次升維。

關鍵在於,培根式思維還擺脫不了人的感覺和常識,但運用數學模型發現的知識,很多會顛覆人的認知,比如量子力學,其推演的計算結論不說愛因斯坦不相信,甚至連研究量子力學的物理學家自己也不相信,但最終卻是事實。


6、修昔底德式認知

這是社會科學的思維方式。

修昔底德是古希臘歷史學家,他研究歷史的方法是考證歷史史料,以原始史料作為還原歷史、解讀歷史的基本依據。

這看起來很簡單,卻是現代歷史、心理學等社會科學的基本思維模式。

反觀我們現在的歷史,充滿了意識形態的結論,用這個結論去套用歷史事實,去找歷史史料。兩者的差異,可謂天差萬別。



我是江煥勇,懂教育,會產品。邀請你關注我,帶給你有價值的分享。也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