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3 给那些仍坚守在一线不懈发朋友圈的人鼓个掌

给那些仍坚守在一线不懈发朋友圈的人鼓个掌

给那些仍坚守在一线不懈发朋友圈的人鼓个掌

不知道啥时候开始,有一群人喜欢在朋友圈里对其他人进行360度无死角的恶意攻击。我把这群人称为「朋友圈丧逼」。

朋友圈丧逼们喜欢把晒娃的称为晒娃狂魔;发美食的称为报社狂魔;发自拍的称为美图狂魔,此外还有集赞狂魔、投票狂魔、炫富狂魔、秀恩爱狂魔等称号。

根据性别不同,「狂魔」两字有时候甚至会被替换成更难听的词。

前段时间霍金去世,我发了条朋友圈,有个不知道哪来的白痴给我留言:「呵呵,哭丧婊!」

给那些仍坚守在一线不懈发朋友圈的人鼓个掌

虽然有共同好友帮我一起骂他:「情商这么低的人大概这辈子都找不到对象了,这种劣质基因也该从地球上消失!」但我还是删了这条朋友圈,也把这个白痴拖进了黑名单。

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敢发朋友圈。

大学同学拍了张跟自己男朋友手牵手的特写发到了朋友圈,本来只是简单秀个恩爱,结果另一个同学评论:「哟,又换男朋友了?」

给那些仍坚守在一线不懈发朋友圈的人鼓个掌

这明显是故意的好不好!这就是朋友圈丧逼对秀恩爱的人发起的最恶毒的攻击。

我们就在这些丧逼的评论中惶惶不安,又忍不住对号入座,导致发朋友圈的心理负担变得越来越大。

但是对有些话痨(比如我)来说,不发朋友圈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了。

我现在基本保持每天发1-2条朋友圈的频率,更新自己的生活,感觉不燥,不扰,不刷屏,岁月静好,努力让大家觉得「啊,这真是个生活有品质的人啊」。

我的每条朋友圈,都完美记录着我的装逼史。

做饭的时候花很大功夫摆盘,但是可能吃两口就点外卖去了;转发有逼格的长文链接,但可能根本懒得看完;旅行是一定要发的,连发九张图那种;排队买到一杯奶茶更值得发一发庆祝一下了。

还要及时分享热门的话题,努力让自己不像个土鳖。

今天早上晒睡姿照,我应该是自己朋友圈里第一个发的,看到其他人一个接一个转发,成就感巨大。

给那些仍坚守在一线不懈发朋友圈的人鼓个掌

我这么用心经营自己的朋友圈,无非就是希望在其他人心目中,塑造出一个更加高大上的自己,一个更加贴近理想化的自己。

你说这是虚荣也好,这是装逼也好,我并不引以为耻。毕竟,哪个人类会喜欢一个丧逼?又有谁会拒绝一个充满能量,热爱美食、旅行、喜欢小动物,有思想的人。

经营自己的朋友圈,就像是现实生活里化妆、打扮一样,只是一种社交礼仪,真不用拔高到「虚荣」的层面上来讨伐。

不过,跟心理阴暗的朋友圈丧逼们战斗是非常辛苦的,他们总是可以从各种刁钻的角度找到攻击和嘲讽你的点。

于是有些人发的内容越来越少,尽量精简,每一条都要经过深思熟虑才敢发出来。

甚至有人开始告别朋友圈。

给那些仍坚守在一线不懈发朋友圈的人鼓个掌

我有点理解他们的想法。

「我啥也不发,你们就攻击不到我了吧。我也不指望朋友圈给我的社交形象加分了,只要别减分就成。」

或者在发之前改了又改删了又删,唯恐给别人留下什么把柄。最后的成品已经不是自己最初想表达的意思了,干脆不发了吧。

我尊重这些天生内向,不爱表达的人。但我更加觉得,那些天天连早饭午饭吃了什么都要拍照发朋友圈的好友们,他们简直天真的可爱。

特别佩服一个朋友,每年都会抽空去旅行,精心规划行程,拍好每一张照片。

翻他的朋友圈像看一本旅行杂志。

给那些仍坚守在一线不懈发朋友圈的人鼓个掌

他的朋友圈告诉我,在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人把自己的生活过成一首诗,朋友圈就是他的私人作品。

还有个朋友喜欢调咖啡,即便是在办公室,也创造条件每天下午给自己精心煮一杯咖啡。

给那些仍坚守在一线不懈发朋友圈的人鼓个掌

朋友们的朋友圈里不经意流露着他们的生活态度,与我而言也是一种隐形的参考:

再忙,也要花点时间用心生活。他们的生活是这样的,我又应该为自己的生活付出哪些努力?

健身的朋友提醒我不要再胖了,晒包包的朋友提醒我努力赚钱,秀恩爱的朋友提醒我该找个男朋友了(虽然有点难)…

面对同一条朋友圈,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解读。我看到的是「励志」,「用心」,朋友圈丧逼们看到的是「卖弄」、「装逼」。

或许他们的敌人根本不是朋友圈,而是那个不会自我管理,蓬头垢面的自己。别人朋友圈只是让他们切实感受了这种焦虑,不好意思,这个锅朋友圈不背。

所以,请大家起立,给那些仍坚守在一线不懈发朋友圈的人鼓个掌吧,他们才是这个世界上最有趣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