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退伍軍人白天在社區,晚上到隔離點當志願者……這首軍歌是他的回答

退伍軍人白天在社區,晚上到隔離點當志願者……這首軍歌是他的回答

楚天都市報3月2日訊(記者 李月媛 通訊員 團小青)今年27歲的張曦,是一名退伍軍人,在武漢東湖高新區九峰街道星光里社區工作。白天,他是一名普通社區工作人員,他從1月24日開始上崗,消殺、搬運物資、買藥送菜,已經連續工作近40天;晚上,他是一名醫護志願者,因為在部隊時我學過戰地醫療、學過急救、學過防護,主動給自己報了名。

退伍军人白天在社区,晚上到隔离点当志愿者……这首军歌是他的回答

做醫護志願者第一天晚上,寫好了遺書

2月1日,在看到東湖高新區團工委發佈的招募醫護人員信息。因為在部隊時我學過戰地醫療、學過急救、學過防護,張曦決定報名,以後白天在社區上班,晚上做志願者。我想:“總算可以多做點貢獻。”

從2月6日開始,每天8點到下午5點,張曦在社區工作;5點後,他就準備穿著防護服進附近的隔離酒店,主要負責消殺,也會幫助醫護人員接收、安頓病患。他說:“消殺桶有50斤,其他都是女醫護人員,我不幹誰幹呢。”

做志願者以後,他最怕爸媽和老婆知道。怕因他們擔心引起吵架。他老婆懷孕六個月,正在河南駐馬店老家;而從在社區上崗,他就讓父母搬離到了另外的住所。

“踏進隔離點的第一天特別怕,當天晚上,我就寫好了遺書,還買了雙份的保險。”張曦說,但還是會跟爸媽說,社區工作很忙,但我們防護設備很先進,還有預防的藥喝。希望他們少點擔心。

退伍军人白天在社区,晚上到隔离点当志愿者……这首军歌是他的回答

驅車800公里回漢 循環播放一首軍歌

“假如戰爭今天爆發、每一天都全副披掛、 每一刻都整裝待發、我用生命向使命承諾 、 假如戰爭爆發、這就是我的回答……”《假如戰爭今天爆發》是張曦最喜歡的一首軍歌,也是他的答案。

1月24日凌晨,他離開懷孕的妻子,開著車從河南駐馬店趕往武漢,800公里的路上,他一直聽這首軍歌《假如戰爭今天爆發》。回到武漢,已經快要天亮,他休息一會,就到社區上崗了。他說:“我是一名退伍軍人,我不當逃兵,我也不會當逃兵。”

在隔離點看到感染的孕婦、身邊有同事被感染、工作不被居民理解的時候,他說自己也會想“為什麼要回來,為什麼不和老婆一起待在河南,為什麼要當醫療志願者”。如果有一個答案,他說如同《假如戰爭今天爆發》所唱,到一線去,加入醫護志願者,就是我的回答。

但張曦能想事的時間並不多。“幾乎每天都只能睡5、6個小時,每天跟打仗一樣。”他說,沒有過多時間恐懼,反而自己更勇敢了。

他還表示,在部隊時,每天睡4小時也能堅持一年。這也給了他信念,相信自己可以堅持下去。“只有多做點事,才能多為其他醫護人員減輕壓力,多分擔一些。”

退伍军人白天在社区,晚上到隔离点当志愿者……这首军歌是他的回答

白加黑工作 穿隔離服後遇最尷尬回憶

每天去隔離點前,張曦會先穿自己的雨衣、然後再穿隔離衣、再穿防護服,手套三層,腳套三層。他說:“不是因為我怕死,只是怕感染後沒法繼續做幫助病人,繼續在一線頂崗。”

穿著防護服也會有很多尷尬發生。2月12日,武漢所有住宅小區實行封閉管理。作為社區分管物業的工作人員,他親自盯了崗亭。

當日下午,有幾位無證明、無身份證、核實不清楚身份、不配合量體溫的居民拒絕配合,並開始與張曦爭執,甚至想要打架。張曦堅持不能隨意放行,勸說了整整一下午。

離開社區前,口乾舌燥的他,忘記了一會還需要穿隔離服,一口喝了一瓶礦泉水。晚上我在隔離點工作的時候,他只能勉強憋著,因為不想浪費防護服。後來他說:“當晚是我從小到大最尷尬的回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