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为什么现如今金钱越来越不值钱了?

一生一世151322973


为什么现如今金钱越来越不值钱了?笔者认为:

一是货币发行量增速太快,目前我国的货币发行量位居世界第一位,我国货币发行量是全国GDP的1.8倍,按照2018年我国GDP总量超过90万亿计算,我国的货币发行已经超过了162万亿。货币发行速度太快是钱不值钱的重要原因。以1980年的物价粮食来计算,当时的粮食价格是0.1元一斤,现在的粮食价格超过3元一斤,1980年人均工资30元每月能生活得很好,现在人均工资3000元每月,生活压力很大。

二是我国M2增速每年超过8%,实际通货膨胀率每年能达到5%左右,通货膨胀推动的物价上涨,是导致钱不值钱的原因,通货膨胀引发的货币贬值,导致人民币在国内的购买力下降。

三是高房价进一步推高物价,在高房价面前,普通人的工资收入根本就不值钱,任何城市,普通人的工资收入根本无法跟高房价相比,普通人的那点工资在高房价面前根本不值一提,高房价也是让钱不值钱的重要推手。

四是过度依赖投资拉动经济,导致各投资泛滥成灾,大量的投资不计成本,最后的结果只能是物价上涨,钱不值钱,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盈利的商业模式之上的,我们现在许多投资根本不考虑是否盈利,过度依赖投资。

你在现实中遇到任何难题都可以加盟皓脉财富生活联盟圈咨询。

如果您认同我的观点,请加我的关注并点赞。如果您有创业的难题,生活的难题,企业发展难题,产业升级的难题,资本运作的难题,理财投资或融资的难题也欢迎从我的首页导航条中点击加入我的“圈子”提出,谢谢您们的支持。


金融学家宏皓教授


你的钱为什么越来越不值钱了?

想过吗?当你夜以继日地辛苦挣钱时,可知钱也从你手中在慢慢地流失。



举个例子,以前的长辈,还以为自己有一万元的存款,就可以衣食无忧快乐过一辈子了,其实后来才知道,别指望了,万元户看起来了不起,以后根本不算啥,遍地都是万元户。

确实,80年代初农村里的那些万元户,曾经像今天的亿万富翁一样得瑟。但几十年后,1万元能有啥用呢?

都有钱等于没有钱!判别这个人富不富有,关注的是货币的相对性。


你的钱多钱少,不能看绝对额,要看你的钱占全社会钱的总数。以前你是万元户,社会上的M2还不到5000亿元。而现在,M2总量超过150万亿元,增长了300倍。按照这个比例来说,如果你今天仍然在农村,有300万元,可以算是富人,还可以像当年的万元户一样潇洒一下。至于在城市里么……

为什么我们的钱越来越不值钱了?因为货币越来越多了呗。

但是,为什么中国的货币越来越多了呢?


因为中国的经济建设,需要这么多货币。正是在货币规模逐渐扩大的过程中,中国才有了今天的成就和发展。

但是,说起“货币永远涨”,触及了很多人内心的脆弱。

尤其是“高房价有助于回收多余流动性”,更让不少人感到痛楚。

从早期的普通的商品货币到后来的“金银天然是货币”,再到马克思时代甚至于费雪、凯恩斯时代,全世界都流行“硬通货崇拜”。货币是必须与实物挂钩的!


事实上,一直到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倒塌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经济学家和货币学家都没有意识到天下的货币与此前大不同。传统的货币理论越来越无法解释经济现象。渐渐的,西方的“现代货币理论”开始引起人们重视。

按照这个理论,货币是“国家征税的凭证”。即政府为了征税,发行了货币,它表明政府同意国民(臣民)使用货币来缴纳税收。而这种模式,至少已经运行了4000年。换言之,在文明世界里,货币几乎天然就是政府征税的工具,而不是其它。


这个观点是不是很颠覆常识?可是它能自圆其说:政府支出货币,让它在市场中流通,纳税人则用这些货币来履行纳税义务。也正因为如此,政府可以偿还任何以该国货币支付的债务。一个主权政府不需要为了支出而借入自己的货币。

如果更进一步,货币其实是政府的负债。是一种可兑换为纳税义务的借据。

你持有100元的货币,等于是政府持有了政府给你的借条。

将来你要缴税的时候,只需要把借条还给政府就行了——记住这句话,这意味着你的全部货币,将来政府是完全可以回收回去的,通过征税的手段!


亚当斯密那个时代,他可以说,货币是财富。

200多年后的今天,当硬通货消失,当金银不再成为货币,当纸币早已失去意义,在电子货币时代,财富的标志只有一个,那就是有形的物资!国家从未曾剥夺过你任何的有形财富,反而给你留下了有形财富,不是吗?

货币?用个调侃话说,就是个符号而已。都有钱等于都没钱,但都有了房子,却是实实在在的财富增长!


第一,你会知道货币永远增长,你会知道钞票不保值,你会知道只有花掉的钱才算是自己的钱,储蓄的钱只会不断贬值——你还会攒一大笔钱存到银行里吗?不,如果你是聪明人,你应该想尽办法去借银行的钱!

第二,你会知道打工永远只是温饱略有余,要想富,别打工,要想富,得想办法自己创业。创业可以是做贸易,搞买卖,也可以是联合几个人搞生产。你也会知道要想提高自己的工资,就必须努力向钱多的行业、钱多的领域、钱多的岗位去努力。

第三,你会知道有了钱要想办法再赚钱,为此,你得学会投资。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如果不学会投资,你的钱只会越来越不值钱。


第四,你会知道,持有房产是一种保值增值的模式,而且可以利用银行贷款,所以过去20年中国最简单而又最有价值的投资方式是买一套房子。

第五,你会知道长线来看,商品的价格只会上升不易下降,股市的趋势永远是向上而不可能长期横盘或下跌。

第六,你会明白当前的中国社会现象,各有其合理性。不要怨天尤人喊爹骂娘,要知道自己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里,这个时候,要努力想办法工作、赚钱、创业、投资、陪家人,过好自己的人生,为这个国家的富强添砖加瓦!


爱影视坛


钱不值钱这是很多人尤其是中产阶级所为之苦恼的,我们辛苦赚来的钱即便是存放在银行每天的价值都在缩水,这也是为什么有如此多投机者热衷于炒房的最根本原因——躺着保值增值呀



钱不值钱的原因

20多年前街上吃一碗素面 1 元钱,能吃到撑;现如今 6 元一碗吃不饱,差距就是这么明显。那么为什么我们的钱越来越不值钱了呢?为什么即便是街头的小贩,工厂流水线的工人也都身有体会呢?


开足马力的印钞机


从 2000 年也就是21世纪开始之初到现在 19 年时间,大家知道央行的印钞机究竟印了多少钞票么?而我们的工资水平又提升了多少呢?

最低工资水平的数据比较容易查询,数据也比较具备参考意义,我们就用货币发行的年均增长速度与最低工资水平的进行比较,看看究竟他们之间存在多大的差距。

为了简化计算流程,使得结论更加直观,我们就挑选一个为期 5 年(2011 - 2015)的连续时间段进行采样计算。


货币发行量的年均增长速度

年份 货币发行总量(单位:万亿)

2011 85.160

2012 97.415 增速 = (97.415 - 85.160)/ 85.160 = 14.39%

2013 110.650 增速 = (110.650 - 97.415) / 97.415 = 13.59%

2014 122.840 增速 = (122.840 - 110.650) / 110.650 = 11.02%

2015 139.230 增速 = (139.230 - 122.840) / 122.840 = 13.34%

货币发行量在这五年间的年均增长率为:13.08 %。即便是剔除了2008 - 2010年那段刺激迅猛的时间段,货币的年均增长率仍旧达到了 13.08%。也就是说我们赚得的钱放在身边啥都不干,就会每年贬值 13.08%。


(下图为:一沓委内瑞拉货币才能购买一小卷纸巾,而大肆超发货币就是最直接的诱因)


最低工资标准的年均增长速度

就以首都北京为例,更具代表性

年份 最低工资水平(单位:元)

2011 1160

2012 1260 增速 = 8.62%

2013 1400 增速 = 11.11%

2014 1560 增速 = 11.43%

2015 1720 增速 = 10.27%

这五年间北京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率为:10.35%。最低工资水平上涨速度较快的北京也不过年均10.35%的增长。而且,货币发行量的基数与最低工资标准有着巨大的差异,所以对于百姓的生活而言影响力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即便相差一个百分点,实际的增量差异也是非常惊人的


货币发行量年均增长率与北京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之间的差距:

(13.08% - 10.35%) / 10.35% = 26.38%

差距姜然达到了 26.38%,真是让人吃惊,要是换作其他城市的最低工资标准进行计算,结果只会更加惊人。


在浮云君看来是如同潮水般印发的货币稀释了我们的财富,掏空了我们银行储蓄的购买力,大家觉得呢?


浮云财经观


家务琐事一直都是老婆在打理,前不久老婆在家搞大扫除,我自告奋勇上市场买菜。由于平时根本就没来菜市场买过菜,所以基本上对菜价一无所知。出门的时候,我就揣了100块钱,心想这怎么着也够了。到了菜市场,想到老婆平时就爱吃土鸡,于是来到宰鸡店让老板称一只土鸡。手脚利索的女老板抓过一只土鸡一称,随口报出金额:128块。我愣了一下,赶紧对女老板说:大姐,算了,我不要了,今天钱没带够,就带了100块。女老板很爽快:兄弟,我看你也是个实在人,这样吧,你把鸡拿走,欠我28块。你啥时候有时间送过来都行!我赶紧道:“不行啊,我把这100块全部给你,就买一只鸡回去,我还得再出来一趟,还没买配鸡的菜呢,要不这样,我给你68块钱,欠你60块,剩下的钱我还能买菜……”女老板也痛快:“中!”



回家给老婆一说,老婆笑话我:你平时老是说我花钱厉害。都不知道钱花哪去了,现在知道了吧?现在物价高的离谱,钱越来越不值钱了。我郁闷半天:“零几年那时候,我100块钱能买两只鸡,还能把菜配齐,特么的现在连一只鸡都买不到了”


当代包不同


我一直在关注这个问题。确实,人们觉得钱越来越不值钱了。我觉得有一定道理。

1.最近十年,中国经济高度依赖房地产,而房地产是资金密集型产业,无论是建房还是买房都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开发商要找银行贷款才有钱建房,房价太高,老百姓大多数买不起,不可能用现金买房,再说了,现金买房不划算,一时半伙人们也拿不出那么大一笔钱于是也找银行借钱。于是,货币创造乘数方法了数倍,流通中的货币变多了。钱多了,钱就不值钱了。物以稀为贵嘛!

2.货币超发!有数据显示,最近十年,中国的货币供应量增加了10倍。我们的经济高增长建立在海量的货币供应基础之上。虽然经济增长了,但物价平均水平也随之水涨船高!

3.利润预期提高!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利润预期也提高了,希望能赚更多的钱,做生意的提高了价格,物价就涨了,这样手里的钱能够买到的东西就变少了,购买力下降了,存款缩水了,钱就不值钱了。

4.最近10年钱越来越多,而商品的供应是有限度的,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物价难免会上涨。货币升值,人们就倾向于储蓄,把钱存起来,舍不得花钱!而货币贬值,存钱利息又很少,人们就不愿意存钱,更倾向于把钱花出去,甚至贷款消费,货币流通速度加快,货币贬值更快。


高中数学邓老师


钱越来越不值钱这是大趋势,可能欧美国家的物价水平还好一些,这主要是欧美国家靠居民消费来拉动经济,在这种情况下,核心通胀率一般不会超过2%。有学者曾经写过,他在1988年在美国纽约一家餐厅吃过一顿午餐,当时价格在6-7美元。而在2012年,同样的地方、同样的餐厅,吃一顿同样的午餐也只有7-8美元。这就是欧美国家物价的相对稳定性。

在我们中国,10年前100元去菜场或超市买菜,还是觉得人民币比较值钱,一次恐怕也用不掉。而现在拿100元去买菜,很快就用完了。现在100元人民币的购买力只相当于当年的70元左右。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国内人民币购买力越来越不值钱了呢?

首先,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出现了问题,我国经济增长主要是靠房地产和基建投资,这都需要从银行贷出大量的资金用于投资。而靠房地产和基建投资来拉动经济,肯定会造成货币超发严重,物价怎么可能不年年上涨?所以,近年来决策层总是在强调,一定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就是这个原因

从数据上看,2008年中国的M2规模是47万亿人民币,而到了2018年底M2规模达到185万亿,在10年内M2涨了4倍。中国M2规模是GDP的2倍。到了2019年上半年M2规模达到195万亿。大量的房地产和基建投资,都急需要银行放贷,用于购买原材料和支付工资等。而银行又乐于把钱投向房地产和基建投资领域。然后,大量充裕的资金又从房地产和基建领域溢出,再推高了物价水平,你说钱能值钱吗?

再者,在过去十多年里,每次国内经济稍有下降压力,我们就通过“强剌激”来让经济恢复增长。2008年我国出台了四万亿投资+10万亿天量信贷。四万亿投资主要流向基建项目,而10万亿天量信贷,流向房地产市场。当年国内M2增速高达29%,通胀水平最高达到6.9%。不过,靠货币宽松来拉动经济增速的边际效应在逐步降低。当年通过“强剌激”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越往后越是效果会逐步降低,而且还会留下诸多后遗症。

同样,2019年1月份央行两次降准,释放约1.5万亿流动性,导致一季度股市大涨、楼市又有复苏迹象,接下来是猪肉、水果、鸡蛋等食品价格大涨,而工业用品仍然处于通缩状态。但是经济下行趋势却始终没有改变。于是,决策层就在7月底就提出,下半年不再用房地产来剌激经济发展。估计下半年第三、四季度,国内CPI还是会维持在3%左右波动。

最后,物价一直在贬值过程中,也是中国对外巨大的贸易顺差所造成的。中国每年有大量廉价的日用品输向美国和欧洲国家,压低了当地的物价水平。但换来的并不是同等价值的商品,而是大量花花绿绿的外币。无奈之下,中国只能购买美国和欧洲的国债。试想,中国国内大量商品输出到国外,又不能换回同等价值的商品,导致我国对外贸易顺差长期保持,而国内商品市场的商品供应就减少了,物价能不上涨吗?

手里的钱越来越不值钱,这是肯定的。只是依靠居民消费和投资来拉动经济,通胀率就走得比较平稳。而如果靠房地产和基建项目投资来拉动经济的,那国内物价不涨才是怪事。而且国内相关部门,一看到经济下行就喊要采取强剌激政策。但这样的强刺激政策只能带来一时的繁荣,后遗症就是通货膨胀、资产泡沫横行。此外,国内每年大量商品出口,但又不能同样有大量商品流入,这也导致了国内相对应的商品数量在减少,物价上涨也在预料中。中国只有改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启动民间消费和科技创新,这样物价上涨就不会像现在那么历害了。


不执著财经


通货膨胀是世界普遍现象,货币贬值是各国通行做法。

社会经济发展,物质财富会增加,同时作为一般等价物和商品交换媒介的货币也会不断增长。当货币的增长超过物质财富的增长时,就出现了货币贬值,货币购买力被稀释,物价水平上涨,这就是所谓的“通货膨胀”,就是人们感觉的“钱越来越不值钱了”。

一般观点认为,通货膨胀率不超过3%为温和的通胀水平。温和的通胀不仅没有害处,反而有利于刺激经济的发展,也就因此通货膨胀率成为了各个国家央行调控的宏观目标之一。

比如,中国2012~2018年的名义GDP增速为8.94%,而货币M2的平均增速为11.05%,那么货币贬值的速度就可以大致认为是二者之差,即年均2.11%。

过去20年,由于房地产的巨大财富效应,很多人会使用房价涨幅来衡量货币贬值,或者使用货币M2的增速来衡量。

其实,最近20年货币增发速度大致15%,房价年增长也大约是15%。但是作为货币来讲,它的购买力相对于所有商品而言的,有的商品价格增长较多;也有很多商品涨价幅度并不大,比如农产品;还有的商品有大幅度的降价,比如电子产品、汽车等。

因此,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国的通货膨胀率长期来讲是处于2~4%的水平区间的。据统计,美国长期的通货膨胀率也在3.3%左右。


颜开文


钱肯定是越来越不值钱,因为通胀肯定存在,只不过是通胀高低不同罢了。

通胀越高,钱贬值越快,通胀越低,钱贬值越慢,但是只要有通胀存在,钱的贬值就不会停止,钱就会越来越不值钱。

据国家统计局官网,2018年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5%,且农村上涨幅度达2.5%,比城市高0 .1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就是通胀水平,意味着去年100元钱买到的东西,今年要花费102.5元钱才能买到同样的东西,这是一个平均值。

消费者可能有不同感受,如果考虑房价,钱贬值越快,去年的今天跟现在房价相比,有的地方房价涨幅可能要超过10%甚至更高,房租也是如此,有的城市今年房租上涨就是百分之好几十呢。

如果工资水平涨幅超过通胀水平,对于消费者而言没有影响,但如果工资水平涨幅低于通胀水平,居民消费能力就会下降。

经济要发展,,就必须保持合理的通胀水平,这是经济学常识,否则就会陷入通缩的滞涨,通缩比通胀可能更能治理,像美国就强调核心通胀率2%。


杜坤维


呵呵最新消息。现在换3000美元以上必须提供护照签证。看情况不乐观


难念的今


应该相对而言

现在比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而言。收入多了五至十倍 与七十年代比 近七十倍 而物价上涨呢!

从基本生活费用来说 柴米油盐及一般服装 还有肉类。涨价十倍以下 总之党和政府还是一如既往地关心群众生活的。收入比物价上涨高些。这是指占大多数一般群 中层或富人就不说了。

就是房价高得让人接受不了 十年前才七八千。现在涨至三 四万 比收入增长快多了 许多工薪家庭背上沉重的贷款。要省吃俭用十年至二十年 刚需族更望房兴叹 还有高端手机 高级名牌手表衣鞋 轿车等更让一般群众不散问津。觉得钱越来越越贬值 不经用了

还有孩子教育 虽九年义务教育。但在竞争年月里 为了过高考这独木桥 从小就花人力 物力为小孩补课即课外又请名教师补课。就是读大学 过去考进了 一切国家包了。现在每年学费加生活费要四万元。对一般家庭也是沉重负担 也捉肘见襟 觉得钱越来越小了不经用 更不用说看不起病了 连电影都高害票房 青少年 要省一星期早歺钱才能看场电影 与上世纪 几毛钱一张票 甚至义务宣传公演

总之 基本生活有保障。钱还値钱 与其他消费比。觉得贬值 特别是银行存款。其利率低于物价上涨 让我人更觉人民币在贬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