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4 空想、技術、博傻、價值投資——也談股市流派

我很多年前進股市的時候就無數次聽到,一賺兩平七虧,當時就想既然賺錢的概率只有百分之十,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在股市裡?或者說,我通過什麼方法才能成為這百分之十呢。後來,經過很多年的歲月洗禮,混過幾個財經網站,發現一個現象,彷彿虧損的朋友總體來說總是虧損的,而那些高手的資金總是在越來越多。時間越長,越充分認識到,虧賺很多情況是和其對股市的認知相符的,而這種認知很多人是在最最開始進入股市的時候就建立了的,以後就再也改不掉了。

一開始加入哪個門派,直接影響一生的成就。

空想派——股市的學前班

以新股民為主,對指標技術基本面什麼的幾乎沒有瞭解,買入股票是隨機的,判斷漲跌全靠感覺,買進賣出全靠心情,也追熱點,但是完全不知道熱點為什麼是熱點,對自己手中的股票充滿了幻想,覺得能漲到天上去,可是往往一個長陽或者長陰就能完全情緒崩潰,持股時間可長可短,只要賺點小錢就是短,被套就是長,拿幾年都不奇怪。這時候投入的資金量會相對較小,一般來說也就是五位數,嘗試性質,賠錢就當是交學費了。事實上這個階段只是股市的學前班,很少有人能在這個階段賺錢,最終都是大幅虧損,然後開始反思,開始走上正式加入門派的道路。

一、技術派

這派的核心是:相信過去的技術走勢可以反映未來。

江恩、布林、KDJ、MACD、波浪、形態、纏論。。。都是這派。紅三兵、陽包陰、吊頸線、頭肩底等等都預示對應著未來的走勢,至於買的是什麼股票不重要,公司的質地業績也不重要,重要的只有指標、圖形,只要指標是向上的就一路買買買或者持有,反之賣出。對於其來說股市就是一個個代碼組成的合法賭場,賭的就是短期漲跌,至於公司是賣空調的還是賣扇貝的都一樣,只要技術指標OK那就一切OK。

過去的散戶絕大部分是這派出身,而且現在依然有著大量的信徒,我們身邊那些天天把技術形態、高拋低吸掛在嘴邊的人都是。這派一般來說資金量會比較小,不會超過六位數,其中做的好的確實會有很高的收益,一年兩倍,三年五倍的牛人層出不窮,但是隨後要不就是改換門庭要不就是銷聲匿跡,總體來說賺錢很難。因為,指標這東西,常常失真。

二、博傻派

這派的核心是:股市是零和博弈。

我賺的錢就是你虧的錢,你虧得錢就是我賺的錢。買什麼公司的股票不重要,指標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大資金的流入流出,重要的是市場的情緒,哪怕再垃圾的股票只要買後能漲,並且能在下跌前賣給下一個傻子就是成功。

這派的人喜歡跟莊,並且相信莊家吃肉自己可以跟著喝到湯。喜歡內幕消息,內幕就意味著N個漲停板。也喜歡遊資,尤其是遊資連續拉漲停板的氣勢,遊資在其眼中是英雄。更喜歡題材,一帶一路、雄安新區、區塊鏈,豬週期,什麼題材不重要,重要的是題材裡面的主力和帶動起來的人氣。他們認為,只要有人氣就有利潤,所以不管是保千里、樂視網、新都退在其眼中都是肥肉。這個門派的大廳掛的是這幅圖:

空想、技術、博傻、價值投資——也談股市流派

當然,跟莊、打板、炒題材,趕上運氣好,一週下來幾個漲停都是稀鬆平常的事,一年幾倍都不是神話。可是大部分人還是會虧錢,因為總想著莊家吃肉自己跟著喝湯,可是跟著跟著的,不知不覺自己就變成了肉。

上面兩個門派為中國股市提供了大量而持久的韭菜來源,目前在散戶群體裡的比例依然能佔到百分之八十以上,交易時間以天為單位,天天盼著T+0,可是真要是T+0出臺,韭菜被收割的速度只會越快。

因為本人不屬於上面兩派,所以可能很多地方說的並不準確,多多見諒。

三、價值投機

這派的核心是:股價由基本面決定,基本面的變化導致股價的漲跌。

價值投機派的代表是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和一小部分散戶,這派基本上已經脫離了看著K線或者技術指標做決定的階段,因為他們深深的知道,K線根本就是自己設計出來騙韭菜的,劃線的唯一目的就是讓技術指標失真。內幕消息也完全變得不值錢,因為在這個位置會接觸到大量的內幕消息,而如何從內幕消息上獲得足夠的利潤才變成了焦點。

這裡關鍵的兩點是內幕消息在整條信息鏈上所處的位置,和這條消息爆發後的效果和目前的價格之間的預期差。

因為資金量的關係,這派選股會傾向於選擇市值大,流動性強的票,也會很關注公司的基本面。很多價值投機者會誤認為自己是在做價值投資,畢竟都是根據公司的基本面在選股,而選出來的也大部分都所謂的藍籌或者行業龍頭,可是價值投機者會更加關注公司一段時間內發生的消息,比如財務報表的變化、人事變動、新技術、同行業情況、上下游環境變化、政策動態、十九大等等等。。。。。所以會很忙,因為需要了解和代入計算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所以也才會天天加班熬夜,不斷的尋找和看各種資料、厚厚的報表。

拿我重倉的民生銀行來舉例,價值投機者首先認為,當前的股價已經反應了其內在的價值,就是說,如果沒有任何消息發生,那麼民生銀行的價格也就不應該出現波動,僅僅一年的漲幅完美符合ROE就OK了。可是消息發生了,假如這個消息是AB要退出民生,京東的劉強東會以個人名義全部接手AB退出的股份。

那麼如果我們是一個公募經理或者就是一個散戶會怎麼做?首先是判斷自己是第幾個知道這個消息的人,或者說自己在這條消息的信息鏈上處在一個什麼位置,往往最早和最晚知道這條消息的人都很難賺錢。因為,如果知道的太早,比如去年就聽到了中央的一個主管領導有這個意思,那麼大倉位買入,可是之後呢,因為當時這個消息還處在保密和探討的階段,哪怕它確實是真的,可是外界根本完全沒收到風聲,所以也就不會反應到股價上,而如果一年兩年之後才會徹底爆發,那麼這麼早的提前進入就浪費了大量的機會成本,甚至可能在時間的前進中產生懷疑從而沒有拿到最後。

那麼最晚得到消息的人呢,當我們在雪球或者微信上都看到了這條消息的時候再去看民生銀行,那麼其不是已經連續N個漲停就是已經停牌了,我們根本就沒有進入的機會了,這就好比江南嘉捷或者雄安特區一樣。只有在這個消息即將開始擴散並且還沒有徹底擴散的時候進入才是最完美的點,但是這很難。

一家上市公司的消息傳導一般會是這麼一條線:

公司內部高管—大股東—相關利益人—有關部門—基金經理—基金公司掃地的—大V—散戶

而消息在不同的階段時,股價也會有一定的變化,價值投機者需要做的就是判斷當自己知道這條消息的時候市場是否已經對這條消息進行充分反應了。比如當聽到AB退出,劉強東進入時確定自己是相關利益人這個位置(某些私募或裙帶關係),那麼如果對這條消息的判斷是股價上漲50%,比如能漲到15元(這個和基本面、市場環境、行業地位等相關),這時候我們看民生的股價,如果是11、12元,就證明自己確實是處在相關利益人這個位置,並且後面還有充足的漲幅空間,所以進入。而如果股價已經14元了,那就說明自己要不就是位置有問題要不就是判斷出了問題,就不應該進入了。

因為我們必須在事件消息的中前期做出準確判斷並且進入,一直持有到消息傳遞到散戶徹底發酵階段退出,所以這必然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一般來說要幾個月,而一個優秀的價值投機者一年能做對兩三次這種交易就足以保證資金的大幅上漲了,所以這派的年化收益率最高的追求也就是50%左右。

最後,價值投機派最大的風險是,當前面一個好消息在向散戶傳遞發酵的過程中,隨時都可能會突發一個更大的壞消息,那麼一個穩賺的買入就反而可能會變成虧損,可是這個世界就是充滿了不確定性,這也是價值投機者並不能長期穩定的取得超額收益甚至虧損的原因。

有沒有穩賺不賠的投資門派呢,或許是:

四、價值投資

這派的核心是:股票價格終將反映企業的內在價值。

在價值投資者眼中看來,市場根本就是一個神經病,每日漲來跌去的股價完全沒有任何意義,唯一真實的東西只有企業的內在價值,所以根本不用每天看盤,因為每一次買入賣出可能要以年為週期來計算。只要企業的內在價值還在不斷的增加,只要市場沒有極度瘋狂的給其大幅度的高估,那麼拿著就行了,簡單的拿著就行了,開心愉快簡單的拿著就行了。但是:

simple but not easy

空想、技術、博傻、價值投資——也談股市流派

這個市場的消息實在是太多了,而很多消息又確實會導致股價的短期波動,只要價值投資者受到消息的影響哪怕去做了一次短期操作,獲利的結果可能就會導致其再也回不到價值投資,從而投入價值投機的懷抱。

我以前的帖子曾經提到過自己的六條選股標準,一、壟斷行業,二、具有自主定價權,三、長期穩定的高ROE,四、長期穩定超過國債收益的分紅率,五、即使換成我做董事長公司依然正常運營和盈利,六、低PB時買入。

價值投資者的股市收益率,持有的時間越長越會無限的接近企業的複合增長率,簡單說長期回報率等於淨資產收益率。舉例來說工商銀行過去十年的平均ROE是18.462%,那麼價值投資者的收益率也就應該是18.462%,當然事實上一定會有偏差,因為進入時點不同會導致結果很大的不同,可是更長的時間可以抵消掉這種不同。比如2007年買工行和2008年買工行的人拿三年的收益率會差別很大,但是持有到現在就小了很多,如果持有二十年、三十年,那麼收益率就會無限的趨近於工行的平均ROE了。

這也是市場上貴州茅臺的PB高於中國平安,而中國平安的PB高於工商銀行的根本原因。茅臺為什麼這麼貴,並且很可能一直這麼貴下去?因為在過去十年,貴州茅臺的平均ROE是31.089%,幾乎是工商銀行的兩倍,而且其ROE一直很穩定的30%上下震盪。

這麼看上去價值投資者當然應該買入貴州茅臺,可是截止到今天2.22,工商銀行的PB是1.25,貴州茅臺的PB是11.06,這意味著我們買入工商銀行基本上是平價的,而買入茅臺需要溢價11倍,當然好消息是隻要茅臺能保持目前的ROE,明年這個時候還是會有人在11倍的溢價來接手的,這樣我們一年就能賺30%,而工行只能賺18%

價值投資在這個市場上並不盛行,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每年18%太少了,很多散戶進入股市都是抱著各種幻想的,兩年翻番,財務自由,超越巴菲特等等,18%這麼點收益怎麼可能有吸引力?而即使這18%也是值得商榷的。

首先,我看過一篇數據詳盡的文章,結論是在過去十年,就算不是在北上廣這三個城市,只要是利用槓桿買房的人最少都能有平均20%的收益,而這個收益豈不是比18%要更安全穩妥的多?那畢竟是房子呀。我們跟親戚朋友說自己買了幾套房,親戚朋友都會羨慕的說:“好厲害,好有眼光”,而如果我們和親戚朋友說自己買了幾百萬的股票,哪怕你說自己是價值投資者,他們也會用鄙夷所思的目光看著你,心裡說:“這個敗家子”。看,這就是社會環境對我們的影響,況且價值投資的收益還真比不上買房。

其次,價值投資者的收益並不每年都是穩定的,往往會好幾年收益都不理想,需要等到牛市來的時候的大幅收益平攤到平時的年份裡才會接近ROE。而當牛市來時,誰還去看價值股呀,隨便買個小票都是幾倍幾倍的漲。你看,價值投資者無論是在牛市還是熊市都是傻瓜的代名詞,又有多少人能承受這種歧視呢?還是長期的,所以,雖然價值投資很簡單,但是並不容易。

選擇加入哪個門派決定了我們在股市裡是賺是虧,和最終我們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