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疫情时期宅在家里,小孙子迷上了手机,该怎么办?

用户7699218363806


由于最近的新冠状病毒的蔓延,我们都只能待在家里,原因很简单,谁敢出去,都怕感染。那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来了,孩子玩手机我们反而束手无策。原因出在哪里,家长身上。

大人在家不出门你憋个一周两周还可以,毕竟上班总想着放假,现在放了,这回待个够[我想静静]。但孩子不行啊,孩子从小就爱动,一会不玩,或是没人陪他玩他就闹人。这是家长在干什么,大家也可能想到了。玩手机。家长在那玩一天一宿把孩子干巴巴放那,搞谁谁也受不了,因为他没玩的,不玩手机,迷上手机📱就怪了。所以我建议如下

1.在家多带孩子锻炼,释放孩子压抑的心情。特别抖音上有好多运动视频和直播什么的,这样孩子能好些。

2.成为孩子的玩伴,可以在网上买一些拼接益智类道具,共同参与,玩出兴趣。

3.不是限制孩子玩手机📱,是适当玩,帮孩子降低成瘾的几率,每天规定时间点玩,比如三人斗个地主,打个排位赛什么的。如果你能玩的明白你孩子都得佩服你,你说话孩子也能听进去。

4.最重要一点就是以身作则,你做不到还要求别人那么做,孩子都不服你。除了工作以外的事,手机📱最好家长孩子分点一起玩,公平公正。其他时间,陪孩子看看电视,孩子还能把你当成朋友看。





Sky老斯


陪伴!!!

孩子爱上了手机,是因为没有人陪他玩耍,没有给予指引!

陪孩子做有意义的事!

比如陪孩子一起读书。我女儿不喜欢看古典书籍,可我想让她读三国,她就是不肯自己看。然后我就开始拿起三国在她身边大声读,有感情的朗诵。刚开始她在一边玩自己的,后来她就开始很认真的听,接着就靠近我这一起看,现在已经喜欢上了三国。所以,陪伴是最好的方法让孩子去做有意义的事!


墨婛


可以让孩子玩手机,但是玩手机要有时间限制,尽量引导孩子看一些有意义的东西,比如:一天玩两次手机,一次大概在30分钟。这样既不会影响孩子的眼睛,也不会让孩子沉迷。让孩子知道这是规矩,慢慢成习惯,孩子自然而然的就成为习惯了。我就是这样做的,在我家姑娘身上很有成效哦!


蔓儿成长记


相信孩子沉迷手机是令无数家长头疼的事。但比这更头疼的,是当家长孩子阻止孩子玩手机时,比如没收手机、严厉责备孩子时,却往往收到更大的抵触情绪,大吵大闹、绝食、把自己关在屋里……

其实,拒绝孩子接触手机的做法是完全错误的。科技本身并没有好坏,只是看利用的方式。

不妨让我们思考一下我们这一代,80后、90后的童年是如何度过的,不也是偷偷背着家长玩电脑、打游戏吗?

但是回过头看一下,我们上一代认为我们不该做的,现在的世界又变得怎样了呢?电子网络深刻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学习方式,比如网上购物、网课、交友聊天……甚至曾经被家长深恶痛绝的游戏,也成为了人人羡慕的高薪职业。

所以,孩子沉迷玩手机,很大程度上问题不在孩子,而是我们自身及看待问题的方式。想一想,孩子们沉迷玩手机,和我们玩手机上瘾有什么区别呢?无外乎有以下几个原因:

1.逃离控制,获得最高的自我控制的权利。由于大多数家长命令式的教育方式,孩子们大多都对家长有某些反感,想要尽快脱离家长控制。而在网络上,孩子可以不再顾忌惹家长和老师生气,可以自由自在的做自己。

2.家庭情感交流的缺失,孩子不愿与家长沟通和玩耍。和孩子谈话变成了“你作业写完了吗”、“你网课打卡了吗”等反问句,家长除了学习不去关心孩子目前想做什么,他有什么样的烦恼和困惑;孩子只能通过手机发泄不满,寻求感情寄托。

3.家长错误示范。家长们不妨反思一下,一天有多少时间在看手机?又有多少时间在陪伴孩子?当大人们沉醉于抖音快手,魔兽王者,怎能指望孩子不玩手机呢?

4.引导方式不对。发现孩子玩手机就大吼大叫、体罚、关禁闭,家长的过激反应导致孩子更加反抗,更愿意与手机为伴。

5.孩子自控力不足。孩子毕竟心智还未发育成熟,抵挡不了新鲜、刺激的诱惑,不知道什么时候该玩,什么时候该停止。

在清楚孩子沉迷手机的原因之后,家长们应该这样做:

1.放平自己心态,让自己轻松起来,学会尊重孩子。把关注点放在孩子身上而不是手机身上,研究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孩子如此沉迷,比如某一款游戏,它哪里最吸引孩子?和孩子聊聊,和孩子找到共同话题,而不再孩子只和游戏产生情感。

2.增加与孩子沟通交流、玩耍时间,每天关心孩子想做什么、吃得咋样,不要只关心孩子学习。多做亲子游戏。

3.以身作则,家长减少玩手机的次数。父母是孩子第一任也是最重要的老师,在孩子心智模式尚未完全发育之前,有很多时候并不一定明白家长的一堆大道理,他只会学习模仿家长,并认为那是对的。

4.对玩手机做出时间限制,培养孩子自控力。完全让孩子放弃玩手机是不太可能的,家长们必须提前声明今天能让孩子玩多长时间,并且提前给出说明。到了时间就及时提醒,并正确引导,告诉他家长希望和他玩一会儿, 并且希望他也能够陪伴家人一些时间。

5.培养孩子兴趣,意扭转孩子注力。很多沉迷手机的孩子,可能现实生活中过得很不如意,又常受家长老师批评,而在手机上,当自己完成一局游戏并胜利时,那种胜利感和自豪感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应该培养孩子写字、唱歌等爱好,获得成就感。

6.引导孩子正确使用手机的方式。比如可以鼓励孩子用手机创作艺术,比如用手机写文章、用手机编曲、拍视频、摄影等,正确感受科技的魅力,培养孩子的探索世界的能力。

总之,家长要做到少批评,多引导,循序渐进的正面教育方式。首先要对孩子玩手机表示理解,并对孩子的抵触情绪表示能够接受;其次告诉他可以适当玩手机,手机还可以做很多有趣好玩的事情;然后树立正确的兴趣和时间观念,培养多种兴趣爱好;最后多关心孩子,多与孩子交流,解决孩子遇到的难题,孩子就会慢慢脱离手机了。


哈佛育儿堂


多陪伴孙子。说说我的亲身经历,和你很像。

我两岁半的儿子是看电视,因为我自己在家看着他,需要做家务或者做饭的时候需要让他安静一会,所以是我主动给他打开电视的。但是这一打开就不可收拾,每天早上都嚷着看挖掘机看鲨鱼看恐龙。所以我及时止损。昨天第一天,我把电视盖住了,说好谁也不许打开。做饭的时候,我在厨房放盆水,让他自己玩水。洗衣服的时候,给他一件衣服,也在旁边洗衣服。洗完还像模像样得给他晾在阳台[呲牙]。不做家务的时候,我就陪他看书讲故事,做游戏。今天虽然才第二天,但我感觉效果还不错。

看电视的顾虑有三:一怕对眼睛不好,二怕专注力受影响,毕竟喜爱上那些动画,书本上那些需要费力理解的文字和图画都失去了吸引力,三怕形成习惯以后,他必须要通过电视手机才能打发无聊的时间,从此不会独处。要知道,上学以后,独处的时光很多,要把这些时光都用到有意义的地方才能不断成长。

综上,孩子不是非要看电视玩手机,他要的是有事做,有人陪。最重要的,大人不要在孩子跟前不停的玩手机和看电视。从自身做起,给孩子一个好的示范。

希望我的回答能给你帮助和启发。





简单就好啦8


面对疫情的不确定性,学校的开学也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可学习和安全相比较,那么学习就不那么重要了。毕竟学校是人群聚集的地方。因此,在疫情还没完全稳定下来,学校的开学时间,或许相关部门也不敢作出决定。

什么时候开学?这也许最近家长和老师、学生们最关心的话题了。昨天,又有许多地方发出通知,3月2日起继续在家上网课。从这种信息来源可以看出,至少学生还得有一段时间,在家进行线上学习。

可是,各地已开始复工复产,家长们也陆续走上工作岗位,许多家庭是双职工家庭,那么孩子宅家线上学习,也是家长担心的问题。


担心孩子对于手机等电子产品的迷恋,这样既会伤眼睛又容易影响学习。

对于家长的焦虑,杭州一所学校的语文老师黄燕,经常看到家长在朋友圈里针对此事所发出的种种吐槽。

因为线上学习孩子不得不使用手机,不上课时还忍不住想玩手机,

这该怎么办?思虑再三,她给全班同学写了一封一封千余字的"约定信",

这是一份如何使用手机的约定。

一起来看看吧!





疫情期间,老师就请家长朋友将手机的使用权还给孩子,让他们能够自如地运用手机和我在学习群里进行交流学习。而事实证明,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也的确能用好手机。


可是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许多家长、老师都会发现一部分孩子,虽然在不用学习的情况下控制不住自己,就想着去手机上看看、玩玩。

怎么办?最好的解决方案是,老师、孩子、家长保持一致,共同管理好手机的使用。



"约定"施行后,黄老师在学习群里调查孩子们的践行效果。


网课时代,关注到电子产品,可能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

老师家长为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真是操碎了心!

对于难抵诱惑的孩子们来说,手机等电子产品,

到底该如何规范使用?

这几点建议与您分享!引导孩子做出一些改变!

1.与孩子"约法三章"手机的使用

在线上学习时,手机使用要有一定的距离,设置时间段,即上课时使用网页的白名单,孩子才可以打开,如果不白名单的娱乐链接,只能在休息时打开。作业要先完成,不完成作业,不可以使用手机;使用手机看相关信息的次数要有约定,比如早晨、中午、晚上各一次,每次都不超过多少分钟,这一条对全家所有人都有约束力。

手机使用要全家约法三章,大人孩子一起执行。

2.保护眼睛是前提

在使用手机过程中,尽量在光线适合的地方。一定不要在吃饭、卧床的时候看手机信息。不要在光线过暗或者阳光直射的情况下看书写字;要注意使用灯光,特别是在读写的过程中应同时打开房间大灯和台灯。坚持每天做两次眼保健操;多在窗户前晒一晒,沐浴阳光。

3.和孩子商量暂时删掉容易沉迷的游戏软件

家里的孩子控制力差的,而且也发现他经常熬夜,第二天起不来,那么就要和孩子好好沟通,在家上课的这段时间,让孩子暂时把手机上令人分心的软件删掉!尤其是面临着升学考试的考生们,别让一时的贪玩,酿出以后的眼泪。

4.提高孩子选择有益的信息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进行信息筛选,从而培养其懂得如何筛选信息的能力。对于低年级的孩子,不要让其浏览他还不懂的信息。对于中学生和高中生,要让他们明确到,权威机构发布的信息才可以相信。有些信息只能了解而不要全信,要学会判断。对于正处于升学等关键时期的学子们,让他们知道如何在信息的海洋里,选择对自己有益的知识,学会有条理、系统地学习,比碎片化地浏览要有效得多。


希望家长、老师、孩子共同努力

教育孩子管控手机的使用,成为一名合格的手机驾驭者

也希望每个孩子能成为驾驭自己的人

成功的人生,总是懂驾驭自己的人生!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北宫侃球


1.要引导好这个学生首先得打开他的“心门”,缓和亲子关系,恢复亲子沟通。从这个案例来看,家长和孩子间的沟通很明显已处于僵局,这时,班主任可以充分发挥自己在学生和其父母间的桥梁作用,班主任可以告诉学生,有什么问题可以先和你说,你陪他与父母交流解决。

2.和孩子、家长一起商量如何走出当前困境的策略,目标是让孩子处理好玩游戏和正常生活、学习的关系。基本方式是,老师和家长介入手机的管理,由放任自由阶段进入选择性管制阶段。

3.指导家长反思自己在孩子沉迷游戏过程中的责任,比如没有引导孩子学会正确管理手机等;反思自己在家庭教育和亲子关系中的问题,比如在孩子自主意识增强时没有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和尊重等。要在理解、尊重和信任孩子的基础上,多一些耐心,帮助孩子克服困难、走出困境。

4.引导和鼓励孩子积极融入集体生活,多参与集体活动;同时老师和同学也要多关心和帮助他,让他在集体生活中增强价值感,逐步从游戏的泥潭中走出来。


小楠带你看大片


您好,很高兴能回答您的问题:

当孩子开始懂得开始探索未知世界的时候,他对一切都充满好奇心,他喜欢一切新鲜的事物,他喜欢问十万个为什么?这也是成年人与小孩子的区别——好奇心。

家里环境影响是主要因素;

当他看到身边最亲近的人,尤其是父母,整天时不时得要拿出这个小小的东西看一看,还对着这个东西说话并时不时哈哈大笑,那他一定会对这个东西产生莫大的好奇心,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他也会试着去看看手机,把玩一下,看大人们都在手机上看啥?

如果找到了他感兴趣的东西,比如好听的音乐,好看的图片,好玩的游戏,那他就会越来越喜欢这个东西。

所以作为父母千万不要下班回到家 各自拿着一直拿着手机玩,还有一个现象,一个家庭父母亲工作越忙,越没时间陪孩子,孩子越痴迷于手机。

所以分析完爱玩手机的原因,那该怎么办呢?如果你的孙子还小,那一定要要求与孙子同住的长辈 做一个好的榜样,在陪伴孩子的时候远离手机,安心用心陪伴;如果你的孩子已经懂事长大点了,痴迷于手机,那需要和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给出合理的建议,说明其中利害关系,可以让孩子有玩手机的时间,不能完全禁止。

我女儿出生后,现在三岁多一点,目前基本上没有让她玩手机,玩手机次数屈指可数。

在家时候,陪她玩玩具 做游戏 看书识字 读古诗 讲故事大人累了,我有给女儿买了很多学习教育类机器人:逻辑思维机 故事绘本机,受益良多。

孩子是父母的复印品,复印品出问题了,一定是原件上有瑕疵,我们也需要反思自己,将原件上的错误改正。

多陪伴孩子成长,多和孩子沟通交流,找替代品或玩具 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希望帮到您!

祝家孙子早日戒掉手机,好好学习,加油

作者:3岁宝爸,从事儿童教育,人工智能行业,

请关注头条:智伴林教主,每天分享育儿,儿童教育知识 ,有问题评论区留意交流,感谢有您!



智伴林教主


每个孩子都不是爱玩游戏的,包括成年人。之所以抢着玩游戏,是因为生活中太无聊,没有匹配他消耗时间的事情。

其实在生活中,作为家长应该会发现,孩子经常吵着要家长陪着一起游戏,但是家长大部分都是懒的,造成的结果就是:孩子要玩手机。反观家里两个孩子以上的,此现象要好很多。

怎样避免孩子玩手机?在这里总结两点。

1.尽可能的陪孩子一起玩游戏,捉迷藏,打牌,跳舞,唱歌,画画,写字等。总有一样是你家孩子有兴趣的。

2.家里所有人的手机回家后全部收起来,只能接打电话。要想孩子不玩手机,家长要做榜样。

我有个同学,他们家没有无线网,没有电视机,手机回家全部上交,并且关闭网络。他们家两个孩子,从小就是这么过来的,两个孩子学习成绩都特别好。所以说家长的带头作用很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的一举一动孩子都看在眼里,你天天抱着手机玩,凭什么不让孩子一起。

针对孩子玩手机这件事,其实都是家里影响的,不要埋怨孩子沉迷,请做一个有责任的家长。


无极神帝沐尘


疫情期间,父母和小朋友在家里相处的时间比较多,这也是平日里享受不到的亲子时光,假期里为了避免孩子沉迷于手机世界,我们家长可以以身作则,少在孩子面前看手机,玩手机,没有必要的情况下尽量不要拿手机,还可以多陪陪孩子,玩玩游戏,看看书,讲讲故事,其实小孩子只要有父母足够的关注和陪伴,他们还是比较容易满足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