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疫情期間學生“心病”如何化解

轉眼來到3月,疫情防控仍在繼續。寒假加上延遲開學,許多學生已經在家“宅”了一個多月。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緊張焦慮、“停課不停學”初期的不知所措、長期封閉環境造成的親子衝突……多種因素下,不少青少年學生出現了心理問題。

非常時期,身體健康很重要,但心理健康也不容忽視。學生都出現了哪些具有普遍性的心理問題?為什麼最親的父母與孩子長時間相處這麼難?學校、家長如何用科學的方式引導學生直面問題、紓解壓力?一線心理教師在工作中應注意哪些細節?中國教育報記者就此採訪了心理學專家、教研員、中小學一線心理教師。

疫情引發了哪些“心病”?

記者:疫情時期,您觀察瞭解到學生的心理健康最常出現哪些問題?

李慧生:我們可以用一道填空題來梳理疫情時期學生的心理反應。“因為 ,所以我感到 ,我的反應 。”

第一個空格,填寫的是客觀的刺激事件,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它是一個客觀的刺激,在心理學上被稱為“應激的刺激源”。當前,這個“刺激源”主要指的就是疫情實時的動態以及有關的事件——確診、疑似、死亡、治癒的人數,被隔離,正常的學習生活秩序被改變,等等。

第二個空格,是我們情緒的反應。根據最近我們收到的反饋,在這個空格里,學生排序在前幾位的情緒感受是焦慮、恐慌、憤怒、無助、無聊、孤獨、煩悶、痛苦、哀傷等。疫區的學生更可能是恐慌、憤怒,若家有感染者還會出現痛苦和哀傷;其他地區的學生較普遍的是這次突發的公共危機事件造成的對傳染病和死亡的焦慮,正常生活秩序改變導致的無奈、無助、煩悶、無聊,長時間與家長近距離相處的摩擦、矛盾衝突。因為疫情導致的負面情緒會在家庭這個狹小的空間發酵,在親子之間傳遞。有的校長反映,最近經常有家長詢問開學的日期,已經無法忍受孩子長期在家帶來的麻煩。

“我的反應”通常會有這幾類:逃避、對抗、示弱、從眾、不知所措,這些都是遭遇應激事件的自然反應,短期可以起到自我保護的作用,長時間則會帶來負面效應。例如人在戰鬥狀態攻擊性行為會增加,親人之間可能會相互傷害,會造成能量的過度消耗,導致身體免疫力降低,增加感染的風險。

張繼明:北師大開通了防疫心理支持熱線和網絡輔導服務,統計下來,中學生較多出現的問題有:情緒狀態,如負面情緒處理;健康問題,如害怕自己被感染、擔心家人朋友健康安全、軀體化(心理學術語,指一個人本來有心理問題,但卻沒有以心理症狀表現出來,而轉換為各種軀體症狀表現出來。編者注);學業相關,如學習效率低下、無心學習、高考/藝考壓力。

大學生除了有類似的問題外,還有一個特別的方面:可能因為長時間在外學習,比較少跟家人有長期、密切的接觸,導致大學生與家人在隔離狀態下密切接觸而出現衝突。

彭瑋婧:我們每天宅在家裡關注著不斷刷新的各種信息,信息過載帶來的壓力感,以及缺少正常聚會、人際交往提供的心理支持,許多學生和家長都不免陷入持續的焦慮、恐懼等狀態中。如:不確定自己或周圍人是否被傳染,身體出現一點兒不舒服就懷疑是新冠肺炎,什麼時候才能恢復正常聚會,等等。而這種“不確定感”又促使著我們每天花費更多時間刷疫情信息,不斷打探各種消息,繼續深陷信息的浪潮中。事實上,過度關注疫情信息讓人更容易共情,即便是離疫區很遠,也容易產生“替代性創傷”。

林麗:疫情的居家隔離使得家長和孩子相處的時間變長。這本身是好事,但是也容易使得以前潛伏的親子衝突浮出水面,甚至更加激烈。我接觸到的案例主要以親子衝突的幫助需求為主,而親子衝突主要圍繞著兩個話題:時間管理和手機使用。

苗婧雯:我所在的是小學。疫情初期,學生的心理主要是恐慌,小學階段的孩子們缺乏醫學常識和對病毒傳播的正確知識,很多孩子對死亡和疾病傳播的恐慌比較大。隨著主流媒體和學校的科學普及,學生們逐漸都能夠正確認識病毒的傳播原理,正確看待疫情。隨後,很多小區都實行封閉式管理,學生很少能到室外活動,此時的他們容易沉溺於電子產品,進而容易產生“手機依賴”和“網絡依賴”。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開始產生無聊、孤獨等消極情緒。

不同“心病”如何對症下藥?

記者:怎樣引導不同年齡段、不同情況的學生進行自我情緒調適、行為調節?

張繼明:要分層次考慮。

對普通學生,有兩個部分的工作要去做。

第一是進行相關教育,完成一個“正常化”的工作。比如組織學生了解疫情、瞭解疫情對人可能造成的身心影響,來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身心反應。他可以結合自己的身心狀態去了解同學、家人,在疫情期間的反應是什麼樣的,這樣其實就完成了一個“正常化”的工作,就是幫學生了解到,在這些情況下自己的身心反應很正常,其實家人朋友同學甚至老師也有類似的反應。這種“正常化”本身就起到一個身心調適的作用。在這個基礎之上,要幫他學習一些處理自己情緒和負面體驗的辦法,心理健康老師要結合學生的特點、年齡段、性別,選擇一些合適的身心放鬆的和情緒管理的技術。

第二,可能有些學生的焦慮程度比較高,容易出現一些生理上的反應。比如說胸悶、坐立不安、心跳加快等反應。針對這些學生群體,我們的工作可能要從身體感受開始,傳遞一些身體放鬆的技巧,比如說最簡單的深呼吸、腹式呼吸,再稍微複雜一點兒的,可以通過在線的形式,推送身體放鬆的技術,視頻也好,音頻也好,現在已經有很多資源,我們可以收集整理,推送給學生、家長。

至於一些數量較小但經受的身心反應比較嚴重的學生群體,比如疑似病例,甚至可能有經歷過隔離、治療的學生,前面的方法就顯得不夠了。那我們可能要做一些一對一、點對點的工作。通過在線的形式,我們的心理老師、班主任或者是經過培訓的家長要來做一個準專業的心理幫助過程,我們沒辦法直接去幫助消除他的身體症狀,我們的工作裡面最重要的是做好陪伴和支持,尤其要非常注意去學會傾聽。

這個聽不是說讓學生簡單地去敘述,而是我們要有意識有目的地去聽他的感受體驗,幫助他澄清這些感受和體驗。讓他認識到,在這種狀態下,自己的這種非常恐懼的感覺是非常正常的事,是可以有的。在這個基礎上,我們進一步去探索,他是怎麼樣去面對自己的這些恐懼和害怕。比如學生說“我很害怕的時候就很想和小夥伴兒聊天兒,很想爸爸媽媽陪著我”。他的這些求助和幫助自己的行為我們在傾聽的過程中,要予以積極的肯定支持和認可。有的可能會擔心同學的歧視,顧慮別人對他的看法,等等。如果聽到類似的內容,就要幫他去做好支持系統。比如提醒家長、班上的學生和夥伴系統,主動通過網絡等渠道去關注他、降低他這種無力的無助的體驗。對於極個別情緒狀態非常糟糕的,可能要提醒家長和孩子去尋求更加專業的心理幫助。

在傾聽的過程裡,除了肯定,也可以給出一些建議,比如告訴他們過度的焦慮恐懼往往會侷限他們的思維,往往容易把注意力放在新冠肺炎多糟糕、多可怕這樣的信息上,這是一種典型的“管狀思維”。我們可能要幫助學生選擇恰當的信息渠道和來源,和學生一起討論對這些信息應該怎麼理解和看待。另外要提醒他尋找積極體驗,就是說不是一味地去消除恐懼和焦慮,而是要把精力資源導向能夠帶來積極體驗的部分。

比如說,提醒或者讓家長陪伴學生開展一些孩子喜歡做的事情,不管是什麼形式的,只要能給他帶來積極和愉悅體驗,這是我們可以根據孩子自己的情況去提醒他注意到的,當然我們也可以去創造一些這樣的可能性,比如說這個在給學生的任務裡面,讓孩子主動去探索,怎麼去幫助自己情緒變得更好。

記者:有哪些簡便實用的心理行為調節方法推薦給一線的心理教師和家長,尤其是針對中小學階段?

李慧生:最近,我創辦的慧生心理工作室編寫出版了《直面黑天鵝——危機時刻的青少年心理疏導》一書,其中給出了疫情期間,適用於中小學生的實用的心理行為調節方法:

第一,直面危機,接納變化:敢於承認當下的窘困,願意順其自然、為所當為。

第二,應對危機,改變能改變的:自我關照和生活調適。例如,充足的睡眠、均衡的營養、適當的運動都是強心健體、提升身體免疫力和心理正能量的有效方法。

第三,學習樂趣兩不誤。如何有序高效地管理自己的時間,學習新的知識技能,避免懶散,防止沉迷手機和電腦,成為這一階段重要的學習內容。

第四,家庭氛圍來護航。居家生活,長時間與家人親密相處,難免矛盾衝突,這恰恰是發掘家庭既有資源、嘗試新的家庭溝通技巧的機會。共同參與家務勞動也是增進家庭成員關係的機會。

怎樣克服疫情給心理健康教育帶來的挑戰?

記者:疫情期間,學校在保護學生心理健康的工作中應當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張繼明:我認為學校首先要做好篩查工作。可以通過班主任、家長、調查問卷等方式來掌握情況,對普通學生進行疫情教育和心理健康自助資源的推送,對重點學生有針對性地去主動做工作,這樣來建立一個相應的、穩定的支持體系。

苗婧雯:自疫情管控開始,學校就要求班主任通過釘釘群、電話進行全面摸排,並每天上報學生在家的健康和心理狀況。學生和家長中如果有隔離、疑似或感染的情況,班主任要立刻上報學校,通知心理老師與學生進行電話聯繫,確保第一時間為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安撫情緒,調整他們的心理狀態。

心理老師與學校輿情小組合作交流,為學生和家長量身定製微信公眾號推送和微視頻進行知識普及,將科學的心理原理用輕鬆愉快、富有童趣的語言講解出來,引導學生積極看待此次的疫情和今後的生活。

記者:目前,師生只能通過網絡和在線對學生提供心理諮詢和心理疏導服務,這對傳統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帶來了哪些挑戰?怎樣克服?

林麗: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包括心理輔導(心理諮詢)和心理健康課兩大類。缺乏了諮詢室的環境作用,網絡諮詢無法觀察到來訪者的表情、坐姿、動作、衣著、語氣、眼神等非言語信息,在與學生建立信任關係、共情,以及一些心理諮詢技術的開展,例如雕塑、空椅技術、放鬆引導等,都帶來一些困難。需要心理諮詢師抱持著耐心在實踐中總結經驗,收集信息,彌補這些遺憾。除了心理諮詢之外,網絡和在線對於心理健康課而言,雖然缺乏了生生互動的課堂氛圍,但是教師可以通過微視頻、同學在線上發言等方式替代。

苗婧雯:除了技術層面的保障之外,還有一些特別的設置,需要在未來一步一步建立和完善。例如獨立性的問題,孩子有很多話不願意當著父母的面來說,也不願意讓父母知道。心理諮詢中的保密原則對獨立性也有要求。通常在開始心理諮詢和疏導之前,我們都會先跟孩子確認,是需要和爸爸媽媽一起聊天,還是想要單獨和老師聊天?

居家期間家長應如何正確陪伴孩子?

記者:最近很多家長反映親子關係緊張,如何正確處理親子衝突、構建和諧美好的家庭氛圍,您有什麼建議?

張繼明:特殊時期不光是天性好動的孩子,甚至成人、我們自己也會產生焦慮的情緒,不能因此而發出“你這孩子怎麼這麼鬧騰”這樣的苛責。因為環境的侷限性和孩子的天性就是矛盾的,焦躁本身就很正常,大家可能對這個要做好接受的準備。

有些家長可能會觀察到學生大量的所謂的休息時間,可能就會反覆要求,你這時間不要浪費啊、拿來學習啊,反而忘記了應該安排得張弛有度,甚至佈置更多的學習任務。

還有一些家長可能經常使用負面的消極的批評性的語言,這個一定要注意。在當前的這種隔離狀態,孩子的焦慮情緒基調已經比較高的情況下,很容易引發親子衝突。我們要幫助家長認識到如何去表達。我們去批評孩子的時候,不要指責你這個人怎麼怎麼樣,而是去提醒,你這個行為需要調整的是什麼。

另外也提醒家長,與其煩惱,不如看到這是一個很好的親子機會。一起開展互動性的活動,下棋、看電影、玩遊戲,而不是光安排學習任務,這樣就能把困在一起的那種焦慮和煩惱轉化成積極的體驗。

彭瑋婧:年齡越小的孩子,越容易受到家人的應激反應影響而產生情緒、行為的變化,因此父母對待疫情的態度,以及身心穩定的狀態,是孩子平穩度過疫情期的基礎。父母要做好榜樣,首先要調整自己的心態,理性對待疫情,保持樂觀情緒,傳遞給孩子戰勝疫情的信心。

其二,要引導孩子節制關注疫情信息,幫助孩子學會甄別,提高辨別能力。有條件的父母,還可以利用衛健委等部門提供的權威資料,幫孩子科普疫情相關知識,用一種科學、理性的態度來看待疫情的產生與傳播。

其三,健康安排家庭生活。父母帶著孩子一起制訂每天的生活與學習計劃,督促孩子保持正常的作息,合理安排飲食,並開展適度的鍛鍊;培養孩子的家務勞動習慣,一起做飯、擇菜,一起整理房間;陪著看一些經典的動畫片和電影,觀影后交流分享彼此感受,或是拼樂高,下象棋、圍棋等。

一線心理健康教師要留心哪些細節?

記者:您有哪些提醒或呼籲想對一線心理健康教師或提供心理援助的工作人員說?

張繼明:第一,我們在心理援助熱線這一特定的幫助狀態下,工作者要接受它的侷限性,不要去打破它的功能設置,否則就可能處置不當。要明白我們最主要的職責是傾聽、陪伴、幫助人們去尋找積極體驗。

第二,避免不當的語言與不當的建議給求援者造成“二次創傷”,面對這些面臨著很大的焦慮恐慌甚至無力絕望的學生的時候,我們需要很好地去理解、共情。

第三,避免工作人員自己產生“替代性創傷”。我們是去共情,不是要去和求援者產生完全一樣的體驗,這個大家要非常注意。其實助人者有時可能會因為自己幫不到求援者的實際問題而感覺到沮喪、無力,這就是一種“替代性創傷”。

李慧生:我有幾句話——

生命教育包括死亡教育是青少年的必修課程。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應重視提升心理彈性、生命的韌性和自我療愈力、在多種環境下的適應力等內容。

構建社會支持系統,強化家庭關係和同伴關係可以提升危機應對能力。

為自己、家庭、團體和社會承擔責任。

引導學生探索人生的價值和意義,可以提升生命的質量。

哀傷輔導應作為家庭和學校心理輔導的一項內容。

苗婧雯:這次對學生心理狀態摸排工作中,我們更加深入瞭解到學生們錯綜複雜的家庭情況,和良莠不齊的家庭教育水平,讓我們感到肩上的擔子更重了。想提醒心理老師在做諮詢時,不要過多地對孩子進行評價,對孩子要做到完全地接納和尊重,讓孩子能夠敞開心扉,我們的工作才能有效地進行。

訪談嘉賓:

李慧生

天津師範大學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原主任,天津市衛健委專家庫成員

張繼明

北京師範大學學生心理諮詢與服務中心副研究員,曾任北京回龍觀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彭瑋婧

湖南省教科院心理教育與生涯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心理教研員

苗婧雯

山東省威海市望島小學心理教師,威海市環翠區教體局針對疫情組建的心理健康輔導教師團隊首席專家

林 麗

北京市京源學校心理教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