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7 為您講述三個安徽動人的愛情傳說

安徽的古代文化資源非常豐富,流傳千年,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

從複雜精細的宣紙製作技藝,到“中國第五大發明”的珠算,再到怡情悅性的黃梅戲……

今天,小編帶您走近安徽民間文學,去感受民間愛情傳說的魅力與當地的自然淳樸氣息。


六安·舒城

梁祝傳說

千古絕唱,破繭化蝶

記憶非遺|為您講述三個安徽動人的愛情傳說

草橋兩結拜

同窗共讀有三載

耳環痕,引情愫

十八里相送長亭路

臨別親口許九妹

奈何生前夫妻難相配

死後相許同墳臺、雙飛蝶

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

梁祝傳說是我國古代四大民間愛情故事之一,主要講的是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愛情悲劇,所以就被稱為東方的“羅密歐與朱麗葉”。

故事是這樣的:上虞祝家莊祝英臺女扮男裝到杭州求學,與同學梁山伯相愛,但祝父將英臺許配給馬家,梁山伯抑鬱而亡,英臺殉情,二人化蝶永不分離。

梁祝傳說興起於東晉,到今天為止有1700多年的歷史,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

那麼,“梁祝”故里在哪裡呢?

眾所周知,“梁祝”故里在全國就有十多處,而六安市的舒城縣就是其中之一。

2010年,梁祝傳說被列入安徽省省級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從那以後,作為“梁祝”故里所在地的舒城縣南港鎮,悄然興起一股梁祝文化風。

記憶非遺|為您講述三個安徽動人的愛情傳說

南港梁祝文化主題廣場

安慶·潛山、懷寧

孔雀東南飛傳說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記憶非遺|為您講述三個安徽動人的愛情傳說

“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

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

……”

小編初讀《孔雀東南飛》時,一邊感嘆其辭藻華美,一邊又對焦劉愛情悲劇的唏噓不已。

孔雀東南飛傳說是這樣的。在東漢末年建安(公元196-219)年,廬江府小吏焦仲卿的妻子劉蘭芝被遣回孃家,孃家人一再逼迫其再嫁,蘭芝無奈,投水自盡。焦聽聞妻子死訊後,也吊死在自家院子裡。世人為焦劉愛情感動,便寫下長詩《孔雀東南飛》哀悼他們。

經歷史考證,孔雀東南飛傳說的發生地點廬江郡,就是在今天的安徽懷寧、潛山一帶。也是因為這首《孔雀東南飛》,懷寧縣小市鎮建造了孔雀東南飛文化園。

記憶非遺|為您講述三個安徽動人的愛情傳說

記憶非遺|為您講述三個安徽動人的愛情傳說

孔雀東南飛文化園·懷寧小市鎮

@攝影師麼麼銳 攝

安慶·宿松

小姑嫁彭郎

彼岸隔江遙相望,知無望,影相連

小姑嫁彭郎的美麗傳說就發生在小孤山。相傳小姑與彭郎原本是一對恩愛夫妻,卻被天神拆散,兩個人心如鐵石,死不相離,紛紛化作“小孤山”“彭郎磯”,隔江相望。

千百年來,“彭郎磯”和“小孤山”任憑風吹浪打,日曬雨淋,一直是脈脈含情,遙遙相望。

我在黃大湖上等你

碧水藍天,鷗鷺翔起

東邊魚躍,西邊蟹趣

悠悠蓮荷綻放了我心的漣漪

……

小孤山,又叫小孤磯、小姑山,在今天安慶宿松縣東南長江邊,與長江南岸彭浪磯隔江相望

小孤山無處不景,無景不奇,“東看太師椅、南望一支筆、西觀似懸鐘、北眺嘯天龍”是其形象的典型描述。

沿著山梯拾級而上,名勝古蹟依次映入眼簾,一天門、海眼、御詩碑、梳妝亭……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三個愛情故事,或傳奇,或動人,卻無不是悽美動人,扣人心絃,讓人潸然淚下。意猶未盡的朋友不妨去六安舒城感受梁祝文化,去安慶潛山、懷寧當地聽人們講述焦劉傳說,去宿松一覽對望的“小孤山”“彭郎磯”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