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 癌症手术治疗“不透彻”,术后沉积的肿瘤细胞被叫醒的真凶在于它

由于癌症治疗“不彻底”、体质易感性以及免疫力降低等原因,复发也就成了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这是癌症令人生厌的特性!

癌症经过手术、或者再辅以其它治疗,临床、影像以及血液检查都未发现体内有肿瘤(肉眼可见级别的肿瘤)的证据,疾病平稳一段时间后,肿瘤原发部位、或其它组织出现同种性质的肿瘤就是复发!它是怎么确定的?

癌症手术治疗“不透彻”,术后沉积的肿瘤细胞被叫醒的真凶在于它

​为什么在消停5年甚至10年之后,癌症会突然复发呢?

科学家一直在寻找其中的原因。手术后癌症转移复发的原因是它2018年4月份,我们介绍过癌症研究领域的一项重大发现。

美国著名癌症研究科学家Robert A. Weinberg教授率领团队找到了手术后癌症出现转移复发的重要原因。

他们发现:癌症手术后伤口在愈合过程中出现的炎症反应,促进了癌症的转移和复发。这个研究成果为预防手术后癌症转移和复发提供了重要指导。

癌症手术治疗“不透彻”,术后沉积的肿瘤细胞被叫醒的真凶在于它

​既然癌症手术后短期内的转移和复发和炎症有关,那么癌症治疗后远期的复发和炎症有没有关系呢?最新的研究发现,真的有关系!

慢性炎症激活休眠癌细胞,导致癌症复发美国著名科学研究机构——冷泉港实验室的Jean Albrengues和Mikala Egeblad等科学家取得重大研究发现:人体的慢性炎症,能唤醒在癌症患者体内休眠数年甚至数十年的癌细胞,造成肿瘤的复发。

这项研究被发表在《科学》杂志上。同时,这项研究还揭开了慢性炎症激活休眠癌细胞的原理。

癌症手术治疗“不透彻”,术后沉积的肿瘤细胞被叫醒的真凶在于它

​休眠癌细胞是怎么被唤醒的?

在肿瘤的生长过程中,会向血液淋巴中散布循环肿瘤细胞。

这些循环肿瘤细胞或被免疫系统杀死,或长成转移瘤,还有一些趴在血管外面,进入了休眠状态。这些休眠的肿瘤细胞,能躲过化疗药、靶向药的追杀,静静地潜伏着,等待着复发的机会。

癌症手术治疗“不透彻”,术后沉积的肿瘤细胞被叫醒的真凶在于它

​当人体出现炎症时,中性粒细胞的活动大大增加。中性粒细胞是人体内最多的一种白细胞,是人体抵抗感染的快速反应部队。

但是勤勤恳恳的中性粒细胞在抗感染时,竟然会无意中激活癌细胞上的信号通路,使得休眠的肿瘤细胞开始快速增殖,导致肿瘤复发。

癌症手术治疗“不透彻”,术后沉积的肿瘤细胞被叫醒的真凶在于它

​中性粒细胞在吞噬细菌吸烟导致肺部炎症,促进癌症复发科学家在发现慢性炎症是导致肿瘤复发的罪魁祸首之后,又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吸烟是导致肺部慢性炎症的最常见原因,那么吸烟能促进癌症复发吗?

研究人员把小鼠暴露在不同浓度的香烟烟雾中,一个月后,发现小鼠肺中的中性粒细胞数量升高了,并且烟雾浓度越高,中性粒细胞浓度越高。

这说明肺部炎症出现了。接下来,研究人员检验香烟烟雾能否唤醒癌细胞。结果发现,暴露在烟雾浓度最高的那一组小鼠,肿瘤迅速生长。答案是肯定的,香烟能促进癌症复发。

癌症手术治疗“不透彻”,术后沉积的肿瘤细胞被叫醒的真凶在于它

​癌症出现复发转移的症状表现:

1、发热症状:癌症患者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发热现象,这在临床上称为"癌瘤热"。肿瘤组织坏死,瘤体侵入腹腔神经丛,肿瘤代谢物进入血流,肿瘤脑转移等,均可引起发热。

2.阻塞症状:体内任何管腔内的肿瘤体增大,都会引起管腔变化,常见的是管腔狭窄,更有可能会造成管腔阻塞。

如食管内肿瘤增大,会造成进食时吞咽困难、打噎甚至阻塞等;气管和咽喉肿瘤增大,会压迫气管和咽喉部神经,从而出现气短和声音嘶哑、语不出声的征状。

癌症手术治疗“不透彻”,术后沉积的肿瘤细胞被叫醒的真凶在于它

​3.疼痛症状:癌症患者通常会有转移病灶,病痛非常明显。一般多见于骨转移。瘤体直接浸润神经组织,或较大的瘤体压迫了体内管腔,都可引起组织坏死和产生炎症,出现疼痛症状。

4.体重下降:病人通过治疗后,体重应保持平稳。如果在较长时间内又出现原因不明的体重下降,就应检查有无肿瘤复发的可能。

癌症手术治疗“不透彻”,术后沉积的肿瘤细胞被叫醒的真凶在于它

​5.出血症状:肿瘤体坏死往往会引起局部小量出血,但若肿瘤体侵蚀周围的血管,则会造成严重的大出血。常见的有呕血、黑便、阴道流血、尿血、流鼻涕、痰中带血等。

6.淋巴结肿大:癌症患者通过治疗后,应注意检查自身各部位的淋巴结是否肿大。可经常检查淋巴系统。如颈下三角区(颈部、下颌、锁骨窝)、腋窝、腹股沟等部。这些淋巴区域是肿瘤转移的重要途径,一旦发现肿大,应立即就医。

癌症手术治疗“不透彻”,术后沉积的肿瘤细胞被叫醒的真凶在于它

​对于癌症的复发也要按照这个思路,当然,由于有之前的癌症病史,相对来说会简单一些,但思路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如果怀疑癌症复发,那么是不是符合复发的诊断依据,然后再谈到如何治疗的问题。

多数情况下,诊断癌症复发,根据CT等影像检查就差不多了,因为之前有癌症病史,现在出现新的情况,医生根据这些情况综合判断就可以下复发的结论了。

但有时如果不典型,或者判断困难,也要借助于活检病理,但病理检查对复发诊断来说并不总是需要的。就你咨询的这个病例。

癌症手术治疗“不透彻”,术后沉积的肿瘤细胞被叫醒的真凶在于它

​仅仅是PET检查还不能完全确诊骨转移,单纯的PET检查或者ECT检查只是一个初筛,发现可疑病灶,还要进一步对PET或ECT检查发现的可疑骨转移处进一步检查,比如磁共振检查或者C T检查或X线检查。

为什么癌症复发后我不能接受治疗我第一次癌症时同样的治疗?有些人最终会接受他们治疗第一次癌症时相同类型的一些治疗。

例如,乳腺癌患者如果复发的部位在乳腺,可能需要再次手术切除肿瘤。她也可能接受放射治疗,尤其是如果之前没有接受过放疗。接下来,她和医生可能会考虑化疗和/或激素治疗。

癌症手术治疗“不透彻”,术后沉积的肿瘤细胞被叫醒的真凶在于它

  • 癌症类型
  • 复发的时间
  • 复发的部位
  • 扩散的范围
  • 此前接受的治疗
  • 总体健康状况
  • 你的价值观和愿望
癌症手术治疗“不透彻”,术后沉积的肿瘤细胞被叫醒的真凶在于它

​有临床数据证实,术后细胞免疫治疗一般可使局部复发率降低30%左右,显著减少远处转移。

即使出现复发,在时间上也明显向后推移,还可使5年生存率提高20%左右。9例四期肝癌患者术后经过3个周期以上细胞免疫疗法,可较好预防肝癌术后复发。

治疗后平均生存期为20个月,1年内复发率仅有22.2%,多数患者的不适症状得以改善。

随着细胞免疫治疗技术的越来越成熟先进,它与手术、放化疗相配合的综合治疗越来越普遍,正为不同病种、阶段、程度的恶性肿瘤患者提供着更科学、合理、有效的诊治。

癌症手术治疗“不透彻”,术后沉积的肿瘤细胞被叫醒的真凶在于它

​目前在癌症治疗领域,依旧沿用手术疗法、化学疗法(抗癌剂治疗)、放射线疗法三大传统疗法,为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这些疗法可以相互组合形成综合性的治疗方案。

近年来,在前沿癌症治疗领域,出现了第四种疗法,即细胞免疫疗法,为癌症治疗方案的组合提供了更多选择。

细胞免疫疗法是利用身体内免疫细胞的功能对癌细胞进行攻击的治疗方法,细胞免疫疗法的出现能够完善对患者的综合性治疗,从治疗整体来说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细胞免疫疗法的治疗效果和化学疗法一样,可以概括为以下4个方面:· 消灭癌细胞、治愈癌症· 抑制术后癌症复发和转移· 手术前通过免疫疗法使癌症病灶缩小· 抑制癌细胞组织发展与扩散

癌症手术治疗“不透彻”,术后沉积的肿瘤细胞被叫醒的真凶在于它

​与化疗中所使用的抗癌剂进行比较,细胞免疫疗法所使用的是身体中本身就存在的患者自体免疫细胞,因此在同等治疗效果下副作用更少。

当其他治疗方法没有用时,细胞免疫疗法可能有效,如皮肤癌对放疗或化疗反应不佳,但在细胞免疫治疗后症状开始慢慢缓解细胞免疫疗法可以帮助其他癌症治疗更好地运作,如果患者接受细胞免疫治疗的话,还可以使用其他疗法,如化疗。

癌症手术治疗“不透彻”,术后沉积的肿瘤细胞被叫醒的真凶在于它

​细胞免疫疗法比其他治疗方法引起的副作用更少,那是因为免疫疗法只针对患者的免疫系统而不是患者体内的所有细胞。

癌症复发的可能性比较低,当患者选择细胞免疫治疗时,如果癌细胞再次回来的话,患者的免疫系统会学会去追踪癌细胞,这被称为免疫记忆,细胞免疫疗法可以帮助患者长时间保持无癌细胞。

癌症手术治疗“不透彻”,术后沉积的肿瘤细胞被叫醒的真凶在于它

​恶性肿瘤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局部治疗不能从根本上治疗疾病,在临床上,手术只能切除可见的癌肿,术后依然有残留的癌细胞,一旦条件许可,这种微小的病灶,就会形成星火燎原之势。出现复发,给患者带来二次伤害。

中国新诊断的实体瘤患者中,术后1年复发率为60%,死于肿瘤复发和转移的患者超过80%;肿瘤患者治疗结束出院后的1~3年内正是复发、转移的高危期。

因此在手术治疗之后不要坐等复查,等到出现复发想要巩固治疗也已经晚了,所以患者一定要在手术治疗之后注重继续治疗,把癌细胞扼杀在萌芽状态,降低复发的几率。

癌症手术治疗“不透彻”,术后沉积的肿瘤细胞被叫醒的真凶在于它

​总之,癌症的治疗是一个系统、漫长、复杂的过程,对于癌症治疗,有病人会想要一劳永逸,想要靠手术化疗等方法一次性治愈,殊不知治疗癌症就像打攻坚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多方面的配合。

患者也不要心急,无论是采用哪种治疗方法,治疗应该贯穿于治疗的始终,能降低复发的几率,同时患者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都能帮助患者更快的恢复健康。

以上便是对肿瘤复发转移的简单讲述,关于文中所提及的细胞免疫疗法还有病友不清楚可在下方“了解更多”查看详情或与我私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