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1 消失的禮儀——祭禮篇

《武林外傳》中呂秀才面對匪徒也問出過“你是誰?”;成龍電影《我是誰》中有這麼一個疑問“我是誰?”。這兩個簡樸的問題你是否有究其根本過。

這兩個簡單的問題卻是哲學的終極問題。西方哲學喜用邏輯推演,而中國文化則擅長踐行體悟。若識得中國傳統祭禮,這個問題自然迎刃而解。祭禮告訴會你“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作為傳統社會的主流文化形態,也是我們中華文化血脈延續的重要途徑。

消失的禮儀——祭禮篇

什麼是“祭禮”?

所謂“祭禮”,就是祭祀或祭奠的儀式。《禮記·祭統》雲:“祭者,所以追養繼孝也。”又云:“凡治人之道,莫急於禮:禮有五經,莫重於祭。” 孔子認為禮得之於天,效法於地,配合鬼神,貫徹到喪葬、祭祀、加冠、結婚、朝會等各種活動中。只有遵循禮,才能治人,才能治理好天下國家。“五禮”(吉、兇、軍、賓、嘉)中的吉禮就是祭祀之禮,古人認為天地、宗廟、神祇關係到國運之興盛,宗族之延續,故排列在五禮之首。

根據人類最原始的兩種信仰:天地信仰和祖先信仰,所以祭祀也就分為天地神靈之祭和宗廟先祖之祭。

天地之祭關乎神靈信仰,具有宗教的屬性,自然從形而上的層面解答了人的本原和生活的意義。但由於人神隔離,特別是對神靈祭祀的限制,人神關係與人祖關係相比自然疏遠了很多。自上而下的祖先人鬼之祭成為真正影響國人的核心文化。

祖先崇拜是中國的一種古老文化,古人認為先祖是類之本。正如《荀子·禮論》所記:“禮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君師者,治之本也。”此外,古人深信靈魂不滅。如此,經由儒家的提倡和推行,祭祀成為傳統中國日常生活中的一種儀式性文化。祭祀如同傳統中國的文化基因,它攜帶著遠古文明的記憶,裹挾著東方文化的智慧,一直延續至今。

消失的禮儀——祭禮篇

根據文獻及考古資料,大約從西周起,確立了敬天尊祖的觀念。《禮記·王制》記載:“喪從死者,祭從生者。支子不祭。天子七廟,三昭三穆,與太祖之廟而七。諸侯五廟,二昭二穆,與太祖之廟而五。大夫三廟,一昭一穆,與太祖之廟而三。士一廟。庶人祭於寢。”先秦時期,已經形成了規範的祭祖儀式。因秦滅學,禮學遭到極大破壞,漢儒雖然努力恢復傳統禮儀,但重新綴輯的禮儀著述難與先秦古禮相媲美。

祭禮不僅是人與天地、祖先溝通的橋樑,而且是跨越時空的活態媒介。在祭祖活動中,祭拜者、祭拜對象、祭拜儀式的規定與指向恰恰應對了“哲學問題”,或許正是因為解答了人生的終極問題,所以“祭祖”禮儀一直長存不衰。可以說,祭禮告訴了“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作為傳統社會的主流文化形態,也是我們中華文化血脈延續的重要途徑。

古代的祭祖,著重於對祖先人格、能力、魅力等的讚揚與歌頌。通過內心的感恩,表現在行動上的頓悟,是一種“見賢思齊”的內心強烈情感的寄託,也是對生命和生活的一種珍惜。由祭祖衍生出來的是一種個人對家庭的責任和對文化的擔當,也是中華傳統文化一脈相承的根本所在,沒有了祭祖文化,也可能就沒有了繼承和傳承。

消失的禮儀——祭禮篇

“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幾千年來,祭祖文化是中華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禮記·坊記》中也說“修宗廟、敬祀事,教民追孝也。”孔夫子也說:“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由此不難看出,中華民族的祭祖文化源遠流長。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祭祖文化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特色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但是現代祭祖不同於古代祭祖,在表現政治色彩、文化色彩的同時,增加了很大程度的經濟色彩,展現出旅遊色彩、實業經濟色彩,極大地促進了地方政治、文化、經濟的傳承與發展,但在“百善孝為先”和“慎終追遠”的傳統觀念上,卻是很少能真正傳承。

自古以來,祭祖的整個過程都是莊嚴的、肅穆的。《朱子家禮》要求:冬至一陽之始,祭始祖。立春生物之始,祭先祖。四月仲月因時而祭,祭四世祖先。季秋成長的之始,祭禰。在祭祖前還要齋戒三日,準備多種多樣的祭品,到了祭祖的這一天, 則由家中的長輩帶領,行三獻禮,即初獻、嚴獻和終獻等。之所以程序複雜,是要是讓後世子孫更加記憶深刻。從古代的王公貴族,到平民百姓,祭祖文化是深入每一個炎黃子孫骨髓中的傳統禮儀。

消失的禮儀——祭禮篇

古代的祭祖,著重於對祖先人格、能力、魅力等的讚揚與歌頌。通過內心的感恩,表現在行動上的頓悟,是一種“見賢思齊”的內心強烈情感的寄託,也是對生命和生活的一種珍惜。

由祭祖衍生出來的是一種個人對家庭的責任和對文化的擔當。家是國的重要組成部分,祭祖的過程也是將個人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相互聯繫起來的過程,便於人們發現自身的價值,並在生活中得到完美的體現。

孔子認為:“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到漢朝時期,“孝”的理念被廣泛推崇,開啟了“導民以孝,則天下順”的新局面。將孔子的思想進一步發揚光大,人們對祭祖有了靈魂上的深刻認識。由此不難看出,祭祖也是一個人“孝”的重要表現方式。

祭祖一方面是源於“百善孝為先”和“慎終追遠”的傳統觀念,對祖宗先輩表示孝敬之意和表達懷念之情;另一方面是由於人們深信祖先神靈可以保佑子孫後代,使子孫後代興旺發達,賦予了祭祖這一神聖意義,這一傳統習俗才得以代代相傳。

消失的禮儀——祭禮篇

隨著與時俱進的發展,使的現代祭祖雖源於古代祭祖,但在形式上甚至在意義上不同於古代祭祖,以平常掃墓祭祖為例,現在掃墓祭祖許多情況被貼上了封建迷信的標籤,這無異於是對對傳統文化的曲,即使現在依然有所保留,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政策的推行,傳統祭禮被徹底遺忘、如同其他的傳統禮儀被摒棄,只是時間問題。

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這個誠字非常重要,“誠〃是講心地,所謂“誠於中(心中念念裝看祖宗、父母的恩德),形於外(行、住、坐、臥,穿衣吃飯,寒署交替以祖宗、父母為中心,周祥供奉)",祭祀這個形式要隆重而莊嚴,當然內心更重要。形式是要因地制直,環境能不能夠做到,但是內心的誠意是不能沒有的。

古人云:百善孝為先,如果世上真有什麼永垂不朽,那一定是精神的延續。我們的祖先曾在這個世上活著,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我們怎能忘記?祭祖真正的教學意義,就是讓子孫萬代,固澀命根,延續慧命,最終明自本心。

“你是誰”、“你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通過祭禮來踐行體悟,這三個哲學的終極難題也就自然迎刃而解。期望我們為了傳承中國傳統優秀禮儀而繼續堅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