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1 澄海各镇镇名由来


澄海在广东省东南部沿海。。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为抗御海寇袭扰,划海阳、揭阳、饶平3县共7都置县,以 “澄清海氛”之意命名澄海。

澄城镇 原名澄邑。在县境南部。澄海县辖镇。县人民政府驻地。宋称潮州辟望司。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澄海县治此。1945年析 为城中、城南、城北3镇。1949年合建城关镇。1956年称在城镇。1959年改称城关公社,197 7年又称城关镇。1985年改称今名。

东里镇 澄海县辖镇。在县境北部。元初已有闽南渔民定居。境内有一小溪通过,溪之西为西陇,溪之东为东陇。后东陇易名东里。

盐鸿镇 澄海县辖镇。在县境东北部。东临南海,背倚莲花山。镇人民政府驻埔上园。以盐灶、鸿沟两村首字得名。

溪南镇 澄海县辖镇。在县境中部,东临南海。镇人民政府驻南砂村。因处韩江支汊南溪之南而得名。

隆都镇 澄海县辖镇。在县境西北部,东、南、 西三面韩江支流环绕。镇人民政府驻店市。宋初已有人定居,因盛产龙眼,称隆眼城都。后简称隆都。

莲上镇 澄海县辖镇。在县境中部,东临南海,西倚南崎山。镇人民政府驻涂城。北宋已有人定居莲峰之南,原为海洋堆积成的陆地 ,称南洋。清代更名莲阳,分上、中、下社。本镇大部居上社,故名。

莲下镇 澄海县辖镇。在县境中部。镇人民政府驻槐东。北宋时已有人定居。原莲峰之南的海洋堆积地,故称南洋。清代更名莲阳,分上、中、下社,该镇属下社,故名。


澄海各镇镇名由来

上华镇 澄海县辖镇。在县境西部。 镇人民政府驻冠山村。1945年分设冠华乡、龙华乡、上中乡。1949年取上中乡之“上”,冠华、龙华之“华”,合设上华区。

外砂镇 澄海县辖镇。在县境西南部。镇人民政府驻蓬中村。北宋形成沙滩,位于辟望港(今澄城镇)之外围,故名。

新溪镇 澄海县辖镇。在县境南部。镇人民政府驻新合。原有一小溪从外砂流经此处入海,清咸丰年间(1851-1861)浚渠成新溪,故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