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 你知道中国的元旦从何而来吗?又为什么会定在公历一月一日?


你知道中国的元旦从何而来吗?又为什么会定在公历一月一日?

很快2019年将离我们而去,2020年的元旦即将到来。元旦是每年的第一天,是辞旧迎新的日子。对于元旦,你知道有哪些故事吗?

中国很早就有元旦的概念,她历来指的是夏历(即:农历、阴历)正月初一。元为年之始,旦为日之晨。中国出现“元旦”一词,来自于唐代时期房玄龄等人编纂的《晋书》,上有“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认为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帝制定了历法,建立了元旦。而秦献公年间(公元前366年)修订的历法被称为《颛顼历》,足见早在先秦时,人们就认定颛顼帝是中国历法的创制者。

这说明中国古人认为,元旦可以追溯到颛顼时代,在中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此外新年第一天在古代还有元日、元正、元辰、开年、元春、华岁等等称呼,但大家还是比较习惯称“元旦”。


你知道中国的元旦从何而来吗?又为什么会定在公历一月一日?

尽管古人很早就有了元旦的观念,但由于先秦时期,不同朝代使用的历法不统一,因此元旦的起始时间并不一致。据记载:夏朝历法以孟喜月(元月)初一为元旦,商代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初一为元旦,周朝的周历则以冬月(十一月)初一为元旦。而秦始皇一统华夏后,为了彰显秦朝的伟大事业,修改、统一了历法,将秦国使用的历法(《颛顼历》)推广到全国,以阳春月为正月,即原来周代的十月初一为元旦。

到了汉武帝时期,由于原来使用的《颛顼历》存在误差,司马迁等人就向刘彻建议,修改历法,并得到皇帝的同意。汉武帝让邓平、唐都、落下闳等人创制新的历法,并在元封七年五月,改年号为太初(即为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并颁布全国使用这部《汉历》,后人以此颁布年号称呼此历为《太初历》。《太初历》由于跟夏朝的历法相同,又被称为《夏历》(也有农历、阴历等等称呼)。她也以孟喜月元月初一为元旦。此后历朝历代都使用这部历法,元旦的日子也因此被确定,延续了2000多年,直到清朝灭亡。

孙中山等人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的帝制。在万象更新的时代里,重新修订历法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新兴的民国各省代表于是在南京开会,他们认为“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决定使用西方通用的格列高利历(即:公元。由罗马教宗格列高利十三世颁布,以耶稣降生日期作为纪年)与传统农历并行的方式。将传统的农历正月初一叫做春节,而将公历一月一日叫做元旦。

你知道中国的元旦从何而来吗?又为什么会定在公历一月一日?

民国重修历法的决议很快得到了通过,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的成立,他在就职誓词中,就以“中华民国元年元旦”为结尾。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使用国际通行的“公元纪年法”。把公历一月一日定为元旦,将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并列入法定假日,成为我国人民欢度的节日。这是当前中国人既过公历的元旦,也过传统春节的由来。

在中国古代,元旦跟现在春节是同一天,都会举行贴春联、放鞭炮、团圆饭、祭祖先、压岁钱等等活动。这些习俗一直延续至今,为中国特有的民俗。而在当代中国,元旦是第一个节日。但除了有些机关、公司、学校会举办庆祝活动外,在民间只是被当做普通的日子,并不会举行隆重的庆典。

你知道中国的元旦从何而来吗?又为什么会定在公历一月一日?

而在国外,同样也会举行辞旧迎新的活动。目前可知,世界上最早过元旦的是古埃及人。在距今6000年前,古埃及人根据观察尼罗河泛滥水位,将河水涨到孟斐斯城附近,天狼星和太阳会同时出现在东方的地平线上的时间,定为新年的开始,并在这一天举行宗教庆典。

在西方,公元前49年,恺撒大帝制定儒略历,将冬至后第十天作为新年的起始。此历法后为罗马帝国和基督教会所继承。文艺复兴后,意大利医生兼哲学家Aloysius Lilius对儒略历加以改革而制成的一种历法,经教宗格列高利十三世在1582年颁布,成为现在通用的公历。欧美人过新年,是跟圣诞节连在一起的,他们都会放假,大多数商店停业。全家人其乐融融在家欢聚,或者利用假期外出旅游。

你知道中国的元旦从何而来吗?又为什么会定在公历一月一日?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把公历一月一日作为元旦,但仍有一些国家或民族由于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季节气候的差异,元旦的起始日期有所不同。比如犹太人,他们使用的希伯来历法就在每年的提斯利月(大概公历9月-10月间)的吹角节作为犹太新年。阿富汗人将春分作为元旦;而北极圈的因纽特人则把第一次降雨作为元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