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 百病始于“积”!中医教你清5种人体“垃圾”

你们知道吗?我们人的身体内部,有一套完整的循环系统,由嘴入内,吸收营养,其余排出,新陈代谢,生生不息。

但是很多时候,并不是所有对身体无益的东西都可以顺利排出体外。不良的习惯或者身体机能出现障碍,让许多有害物淤积在体内造成病症。

中医认为,“积”为百病之源。若体内的“垃圾”不及时清除,必将带来健康隐患。那么,身体内常见的垃圾为哪些呢?中医将其分为五类:气积伤肝、血积伤血管、水积伤肾、食积伤脾胃、痰积生大病。

百病始于“积”!中医教你清5种人体“垃圾”

气积,伤肝。中医常说:“气机顺畅,则百病不生。”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李晓君教授表示:人的七情与“气”息息相关,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情失常,会导致气机不畅,形成气积,对肝脏伤害最为直接。在日常生活中,情绪失常、焦虑抑郁、易烦易燥等现象经常发生的话,就需要注意自己身体的气机是否顺畅,关注肝脏健康。

血积,伤血管。血积是指体内的淤血凝积。血液粘稠度增高时,血流速度会降低,很容易形成血瘀。血瘀通常是由高脂肪高油食物导致,抽烟喝酒也会加剧血瘀状况。血瘀最直接的表现是:面色暗黄,舌头有淤血点,女性容易痛经、血块暗红。如果没有得到及时调理,血瘀很容易发展成血栓。

百病始于“积”!中医教你清5种人体“垃圾”

水积,伤肾。水是万物之源,人体内的水,承担着体内循环的最重要一环。如果人体内水分不足或者积水过多,体内水份不均衡,则会出现“水肿”。中医认为,肾主水,如果体内积水,肾脏就会收到影响。我们平常会出现的水肿、眼袋、面部浮肿等都属于“水积”。

食积,伤脾胃。食积,就是“积食”。尤其是小孩喜爱吃零食,不注意控制就会“积食”,还有肠胃功能下降的老人,容易积食。此外,一些人喜欢暴饮暴食,或者饮食不规律,这些都是积食的元凶。经常积食,很容易造成口臭、精神不振还有磨牙等症状。长此以往对脾胃伤害极大。

痰积,生百病。中医学中,“痰”一般有两种:其中一种是呼吸系统的分泌物,此为看得见的“痰”。另外,还有人体内由于病症影响而无法正常运行的体液,它叫“看不见的痰”,它可以导致多种病变,例如中风、恶心、呕吐等,更严重者,有罹患肿瘤的风险。因为这些有害体液常存在于肺部等脏器还有经络,所以中医有“痰积生百病”的说法。

百病始于“积”!中医教你清5种人体“垃圾”

如何用中医疗法调理身体内垃圾淤积?

适量的运动是帮助疏散体内郁结之气的好办法。李晓君教授建议,身体各部的病症需要对症下药,体内气郁的人,适宜做一些养生户外运动,例如登山、慢跑和打太极拳,可以在疏通郁气的同时调理身心。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多吃清火的水果,同时也要多喝水,疏肝理气。

倘若气积过多便会造成肝气郁结,此时更应及时调理。对于疏肝解郁,清代大师傅山的著作《傅青主女科》中也曾提出2个方法。其一为青带造成的肝郁。傅山认为肝木色青,喜润恶湿,若肝气郁结,疏泄失常,气机上逆,脾湿侮肝木,湿热留肝经,肝气与脾湿互相牵制,停留中焦,并走带脉,遂成青带。此时疏肝解郁就要通过清热利湿的加减逍遥散以“解肝木之火、利膀胱之水”。其二则为郁结血崩造成的肝郁,对于此种肝郁,对症应以开郁平肝为治法,用平肝开郁止血汤。

说完气积,说血淤。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的赵艳副教授建议,血瘀的患者不可以进行过于激烈的运动,例如快跑、球类等,因为过激的运动会对心血管造成严重负担。散步、健步走、瑜伽等运动比较合适。

此外,水积的患者,需要多吃利于消水肿的食物,然后配合按摩掐合谷、点外关、足三里、三阴交

等穴位,可以有效消除水肿。

百病始于“积”!中医教你清5种人体“垃圾”

对于“食积”的患者来说,需要合理饮食减量,关注脾胃健康。发生积食后,要减少饭量调整,并且也可配合食疗,吃一些容易消化的、健胃补脾的食物。还有中医推荐的穴位按摩也很有效:用拇指从另一侧拇指手掌面的第2节推向指根,可以帮助肠胃清理。

最后就是痰积,这类患者需要注意

远离潮湿环境。远离潮湿环境可以减少痰积的风险,夏季多雨时,身体较弱的人容易被潮湿的气息笼罩,导致肺部肺津凝聚而成痰。痰积病人需要多吃化痰祛痰的食物。

百病始于“积”!中医教你清5种人体“垃圾”

身体内脏气脉息息相关,各部分的病症也是有一定联系。小草建议大家对症下药调理体内淤积的垃圾,保持好心情,注意运动锻炼,在生活习惯和饮食方面遵照中医原理,加上穴位按摩等,相信大家都能调理好身心,葆有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