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8 在指尖上舞動的非遺文化——河北無極剪紙


只見她右手握著一把剪刀,左手輕捏著一張紅紙,手臂輕盈的舞動,在片刻之間,一幅精妙絕倫的剪紙作品便完成了。

在指尖上舞動的非遺文化——河北無極剪紙

中國剪紙是一種用剪刀或刻刀在紙上剪刻花紋,用於裝點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動的民間藝術,它在視覺上能給人以透空的感覺和特別的藝術享受。在中國歷史上,剪紙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交融於各族人民的社會生活,是各種民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指尖上舞動的非遺文化——河北無極剪紙

無極剪紙是華北平原中部地區無極縣的地方傳統文化之一,是第一批通過的河北省石家莊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無極剪紙始於古代,盛行於明末清初。每逢節日、婚禮等重大喜慶節日,人們都用剪紙製作燈花、掛彩紙、剪年福、貼窗花的形式,來表達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和憧憬。

在指尖上舞動的非遺文化——河北無極剪紙

其中無極剪紙造型豐富、題材廣泛、生活氣息濃郁,其風格受到山西和天津楊柳青年畫影響,逐步形成了獨具一格的剪紙藝術。

在指尖上舞動的非遺文化——河北無極剪紙

河北省無極縣地處冀中平原,西倚太行,南臨滹沱,北望京畿,自古以來,無極農耕興旺,物流暢通,商貿繁榮,是一個人傑地靈的城市,而在這個地方孕育出了一位優秀的剪紙手藝人,她就是王分棉。

在指尖上舞動的非遺文化——河北無極剪紙

王分棉,中國剪紙藝術委員會會員,石家莊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她出生於剪紙世家,幼年時在家庭文化的薰陶下跟隨祖母中國民間藝術大師楊素苗學習傳統剪紙技藝。

在指尖上舞動的非遺文化——河北無極剪紙

“無極剪紙造型豐富、題材廣泛、生活氣息濃郁,在河北中部地方民間藝術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同時對豐富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弘揚民族文化傳統,提高人民的審美素質,促進社會全面發展,構建和諧社會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王分棉說道。

在指尖上舞動的非遺文化——河北無極剪紙

王分棉的曾祖母所作剪紙,距今已一百五六十年

無極剪紙主要以宣紙為原料,屬於單色剪紙。在學習剪紙的初期,王分棉付出了很多的努力,經常天剛矇矇亮就起來準備一天創作所需的各種材料,有時為了一件剪紙作品甚至達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為了一個技藝步驟的難關經常創作到凌晨,在這些年的剪紙生涯中經歷了多少艱難與辛酸只有她自己才知道,但是最終她都咬牙堅持了下來,因為源自於她內心中對剪紙文化的無限熱愛之情。

在指尖上舞動的非遺文化——河北無極剪紙

王分棉兒子鄧凌峰6歲時所作作品《和諧》

現在,王分棉剪紙作品受到了社會各界好評,並獲得了各級文化部門授予的各項榮譽。在2006年《龍鳳呈祥》作品榮獲中國首屆中國民間藝術高層論壇一等獎;在2007年河北衛視特別挑戰節目第一名,同年被石家莊人民政府授予“民間文化遺產傳承人”稱號;2013年初一在正定榮國府門前廣場即興揮剪創作剪紙、整個過程由中央電視臺國際頻道和英語頻道向全世界進行了現場直播,並取得了圓滿成功。

在指尖上舞動的非遺文化——河北無極剪紙

不僅要自己傳承老一輩的剪紙技藝,現在王分棉還要將無極剪紙藝術推廣到了全國各地。在2017年12月北京三里屯一中百子園校區進行授課;在2018年1月在清華大學傳授剪紙技藝;在2019年1月在北京西城區中國信保集團現場教授剪紙活動......

在指尖上舞動的非遺文化——河北無極剪紙

民間的剪紙文化是由一個個符號所組成的,這是剪紙藝術的精神和靈魂所在,而王分棉要做的,就是將這項藝術真正的發揚光大,順利地傳承下去!

在指尖上舞動的非遺文化——河北無極剪紙

王分棉現場教授信保集團幹部及員工剪紙技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