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7 “六根清净”的僧人,为何多次集结参与战争?李世民都看不下去了

佛门子弟,大多是看破红尘之人,遁入空门,讲究六根清净,从此不再留恋人世间的烦恼。可是我国古代,却有不少以僧人为主的民间起义,以及诸多战争中,都能看到僧兵的出现。为何讲究清静之地的佛门,却涌现出如此多杀伐战争的祸事呢?

“六根清净”的僧人,为何多次集结参与战争?李世民都看不下去了

​和尚这个职业,是从南北朝时期才出现的。经过两晋时期,中国南北文化的不断包容,从西域流传至中原地区的佛门文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再加上整个南北朝,整个局势过于动荡不堪。因此这些佛门子弟保卫家园,不得已拿起武器。僧人其实早在两晋时期,就已经投入诸多战争。起初这些僧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得道高僧”。相反南北朝以及后世的唐宋时期,那些失意之人遁入佛门之中,能得到更加优厚的待遇。

“六根清净”的僧人,为何多次集结参与战争?李世民都看不下去了

​我国古代寺院经济较为发达,绝大部分的寺庙都拥有自己的土地庄园,也不忌荤腥,可以随意娶妻生子。还能享受免除劳役,赦免罪过等等特权。古时那些人抱着“断尽红尘”的想法进入寺庙,反而没有得到清净所在,还会被诸多恶习缠身。再加上封建时期,各个王朝政权更迭较为频繁。寺庙本就是独立的势力范围,每个混乱期间,寺庙便成了军阀组织,以及其他反抗武装眼中的肥肉。那些作威作福惯了的僧人,自是不肯将积攒下的成果拱手相送,僧人慢慢演变成了僧兵。

“六根清净”的僧人,为何多次集结参与战争?李世民都看不下去了

​从北魏时期的“沙门起义”,以及到晚清时期,南北少林在广东福建等地大收门徒,寺庙已经变成了一种特殊的团体组织。当僧人牵扯利益纠纷中,这一切都不纯粹。所以诸多战争中,都能看见僧人们的身影。比如北周皇帝宇文邕掌权之后,开始了大规模的“灭佛”行动。唐朝“13棍僧救唐王”,还有宋朝末年时期的“靖康之耻”,僧人们聚众起义共同抵抗金人。到了明朝和清朝也都有僧人,发动暴乱的记载。古时的僧人,更多讲究以暴制暴,或者说为了不同的利益,加入各种各样的团体。不过,唐太宗李世民,虽然得到了僧人的帮助,可是他觉得,这些佛门子弟有些太难管理了。

“六根清净”的僧人,为何多次集结参与战争?李世民都看不下去了

​隋朝末年,王世充、李渊、窦建德,等等军阀,趁天下大乱之际发展。在此期间,李渊虽有优势但不明显,王世充才是隋朝末年,最有威望的军阀。可李渊却和嵩山少林寺的僧人们,达成了共识。昙宗和尚率领武艺超群的僧兵不断骚扰王世充的军队,还将王世充的侄子王仁则,生擒活捉送给了唐王李世民。李世民继承正统之后,也将昙宗和尚请到长安,授予他官职。不过等到李世民执政末年,唐太宗也从之前“尊佛”变成“抑佛”。李世民认为,大唐每年要给这些寺院拨款,可和尚们聚在一起,整天不吃斋念佛而是为虎作伥。

“六根清净”的僧人,为何多次集结参与战争?李世民都看不下去了

​李世民为了给后代营造更宽松的执政环境,暗中削减对各个寺庙拨款数目。可即使是这样,李世民未能抑制僧人团体的壮大。直到武则天时期,这位女皇信奉迷信,又给了僧人以及各个寺庙更多的特权,反倒是我国本土的道家文化渐渐式微。所以佛门的发展,和不同朝代的更替,以及各个背景文化是有莫大的联系。并不是说,古代的僧人个个都是杀人惯犯。只能说于特定的环境之下,这些僧人也无法得到片刻的安宁,只能拿起手中的武器,保卫他们获得的每个权益。毕竟从南北朝时期,僧人已经在我国成为一种特权象征,直到今天这个观点依旧未能改变。

“六根清净”的僧人,为何多次集结参与战争?李世民都看不下去了

​唐朝初期,僧人并没有太多以下犯上的现象。但是唐朝末年,各个寺庙,便成为大唐难以负担的毒瘤。以至于后世,统治者对于佛门子弟是又爱又恨。用好了这些和尚会无往不前,用不好,则是会招致反噬。直到近现代,有了佛家道教,等这些宗教协会的管理,佛门才真正迎来了清静。

参考文献:二十四史、唐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