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7 穷在大街的那些年

高中毕业,参加高考,以十几分之差落榜。 我的读书生涯自此画上句号。 因为没有了复读的资金支持。

自打在我出生十六个月后母亲撒手人寰,我在舅舅家已经生活了十七个春秋,是姥姥历尽艰辛一手把我拉扯大。舅舅供我读完高中,恩重如山!舅舅本来就十分困难的家庭状况,实在没有能力再让我复读,一切尽在情理和现实中。尽管我的语文老师来信让我去复读,但是我却怎么也不可能再张开复读的口了。

一个十七八岁的大小伙子,早就懂得了自己关于“家”的尴尬!舅舅家,终究是“舅舅的家”。对于我来说,“家”在哪里?“家”在学校!那时,同学都盼着放假,唯独我害怕放假。放假,我便没了去处,没了可以落脚的“家”。

高中毕业了,我没了去处,没有了“家”!


穷在大街的那些年


为了给自己找一个安身之所,给自己找一个临时安身的“家”,我决定去一个相当于现在的县城大的“城市”,投奔一个是国家职工的近亲!我去之前,有几个亲戚去了哪里,找到了下煤窑扛煤的工作。那里小煤窑多,据说每个月能挣十多元到二十元不等。

能下小煤窑扛煤,挣几个现钱养活自己,主要的是自己能有个安身之所,这就是自己目前最大的奢望。

看到我的到来,亲戚有点儿意外。但是还是表现出了很大的热情,令我非常感动。忐忑的心稍微有所放松。第二天,我便说明了来意,亲戚表示给我联系着找找看。对于我这样一个山里的孩子,有的是近乎于“傻”的实在,没有的是该有的基本聪明。


穷在大街的那些年


得到亲戚给“打听打听,联系找找看”的承诺,便满怀憧憬地等待下煤窑上班扛煤挣钱。 全然没想一个十八九岁的小伙子,穿着浑身上下打了几块补丁的衣服,给住在城里的亲戚带来的尴尬! 一个十六个月就没了母亲的穷孩子,能有带补丁的衣服穿,就已经十分不错了,也习惯了贫穷。

等待中,尽量找点儿自己能干的活计,拣煤块,扒桦树皮,做饭。尽量让自己在等待中不吃“闲饭”!当然,这是不可能的。

度日如年又满怀希望中等了二十多天,转眼来到中秋节。亲戚说,“找了几个煤窑,井上的工作没有找到。井下的工作太危险,出了事儿,我没法儿和你四舅交代。”我就赶紧说,“没事儿,我来时就说,找个下井扛煤的活儿就行,还能多挣点儿钱。”亲戚说,“你可以那么想,但是我不能那样安排。出了事儿,我没法儿交代。”


穷在大街的那些年


其实,站在亲戚的角度,说的在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亲戚接着说,“你也来了时间不短了!这马上就到中秋节了,过节,都奔家。再留你,就不合适了。”

十八岁的小伙子,高中毕业生,听明白了!这时自己才突然意识到,自己实在是缺乏基本的“聪明”!也意识到,自己确实“等”的时间有点儿长了。

现在想来,亲戚的顾虑是非常有道理的,是非常可以理解的。光棍一条,一无所有的穷小子,谁收留,都是自己找麻烦。吃饭住宿怎么办?将来谈对象说媳妇怎么办?会不会赖着不走?扛煤下井出了事儿怎么办?不懂规矩把亲戚家当成自己家怎么办?收留了,麻烦就在后头了!况且,亲戚家确实不怎么富裕,还有自己的好几个孩子。亲戚的顾虑符合一切正常人的想法。没有错!我当然也没有、更不会有恨!


穷在大街的那些年


国际歌说的好: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亲戚能帮的,也终究是帮得了“一饥”帮不了“百饱”!

转眼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结婚生子,终于有了自己的“家”!一家三口还是“上无片瓦,下午立锥之地”。尽管我和爱人每人每月能有大约二百多元的工资,但是对于一个白手起家的小家庭来说,捉襟见肘,亲戚中还是最困难“一族”。勉强维持基本的生活还算能过的去,盖房子,天方夜谭!

但是,终究不能总是租房住。有一个自己的房子,成了我和爱人的梦想。求了“山神”拜了“土地”想像别人那样批一块宅基地,办不到。做好了饭菜,请当时的一个村民组长吃饭,人家就是不来。后来,有朋友告诉我,人家缺的不是“饭”!可是我确实“穷”!只能安排“饭”!

终于,单位给解决了一小块宅基地。找人做一下“预算”,盖一百平米砖石结构的房子,需要至少一万七千元!


穷在大街的那些年


一万七千元,对于我们两个人工资加一起每月不足五百元的小家庭,天文数字!

为了能盖上房子,还得求人,借!

一家三口儿,坐班车先后去了两个在城里的职工亲戚家,事先写了信。没敢多奢望,知道都不富裕。但是,经过反复“论证”,准备两家亲戚,每家借五百元。估计在这个数目上没有问题。

到了亲戚家,一家亲戚像翻身农奴控诉万恶的旧社会,已经“苦的不能再苦了!穷的只剩下一口气了”!另一家亲戚,倒是实在,“钱,有用。”

现在想想,亲戚仍然没有错!农村有一句话,叫“一家过日子,百家瞭高”,意思是说,谁家的生活状况,大家心里都清楚。亲戚非常清楚,以我的经济状况,竟然要“盖房子”!肯定不是只借“五百元”!我和爱人这点儿工资,一旦借了,驴年马月或许能还上也未可知!都不富裕,谁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地!况且,“钱,有用”!


穷在大街的那些年


后来,单位的一个领导,知道我们困难。没用我张口,主动作保给我联系佘了大概三百立方石头,做院墙和地基。那时,三百立方石头应该总价在一千元左右。领导,没有怕我还不上欠款,“皇恩”浩荡!没齿难忘!

两个朋友,每人主动借给我三百元!情深似海!世代铭记!

“穷在大街”是生活的无奈!“无人问”没有对错!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教会你自强不息,勇往直前!同情弱者,与人为善!感恩社会,感恩亲情!感恩朋友!

谨以此文,献给我生命中那些善良的邻居,亲爱的同事、同学,敬爱的老师,尊敬的领导,还有亲如兄弟的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