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江東六十四屯是今天的什麼地方?範圍有多大?

燭光一點


聚焦歷史紀錄為你解答:

“江東六十四屯”從1900年7月屠殺慘案發生以後,已不再是一個單純的地理名稱,那是一段屈辱歷史的起點,也是華夏民族屹立不倒的豐碑。

1858年,在沙俄政府武力威脅下,軟弱無能的晚清與沙俄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中俄璦琿條約》,條約將黑龍江以北大片國土割讓給沙俄,其中就包括江東六十四屯。那是今天東北黑龍江黑河中俄邊界以北3600平方公里的廣闊領土。

按照條約約定,所劃歸俄方領土依舊居住著華人地區的居住點,將保持永久的居住權利,俄方不得進行清除和驅趕,華人居住區的管轄權屬於清政府。這種只有治權而沒有主權的醜陋現象,或許是晚清政府顧及顏面後的一種自我安慰吧。即便這樣,兩年後的第二次鴉片戰爭後的《中俄北京條約》,將清政府僅存那點顏面也狠狠踩在了腳下。沙俄開始對江東六十四屯和海蘭泡等居住著華人的地區強化“去中國化”的管理手段,派駐軍隊進入後,大量俄國移民被遷入。等級制度開始強力推行,華人政治與生活權利被無情踐踏,清政府除了外交照會表示不滿,卻沒有任何有效手段加以遏制。沙俄也許礙於道義上的限制亦或是沒有做好進一步武裝清除的準備,一直到1900年前的四十年裡,江東六十四屯的華人居民依舊還生活在那片土地上,雖經受苦難且殘喘苟活。那個四十年的江東六十四屯,是沙俄遠東地區接近半數生活資源的供給基地。

1900年,清朝國內義和團運動興起並在全國蔓延,清政府疲於奔命四處救火,已無暇顧及北部邊陲那些居住在他鄉的東江子民。沙俄政府磨刀霍霍開始了歷史上最臭名昭著的遠東屠戮第一慘案。

當年7月,俄軍以保衛俄國人民權益安全的名義,包圍了江東六十四屯和海蘭泡地區華人居住點,無論男女老幼全部捆綁押至江邊,瘋狂威脅中國居民,統統下去渡江,凡是拒絕命令的不管任何人,就地處死。頓時江邊哀嚎一片,拒絕跳入江中的華人被沙俄軍隊當場殺掉五十餘人,一些婦女將幼小的孩子留在江邊也被俄國人用刺刀挑起摔死。那一天溺死的華人鋪滿了整個江面。

歷史上遠針對華人的東屠殺有過兩次,這是第一次屠殺事件。第二次屠殺因為時代敏感,此處留不再表述。前些時間,筆者寫了一篇《被塵封八十年的遠東屠戮罪惡史》,因審核未通過被槍斃了。今天看到這個問題,第一時間就想到了那段憤恨而悲愴的歷史事件,所以藉此來釋放一下壓抑許久的情緒,也當對過去那段不堪回首的歷史追思祭奠。


聚焦歷史記錄


說到江東六十四屯,這還真是個陌生的名詞

江東六十四屯本是中國的領土,清末時被俄羅斯侵佔,199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前蘇聯劃定邊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承認放棄該地主權。但在臺灣,中華民國官方認定的地圖中,這一區域仍被標為我國疆域。

江東六十四屯,是指黑龍江左岸,從黑河市彼岸的精奇里江口處開端,往南直到孫吳縣霍爾莫津屯彼岸處停止的一段土地

江東六十四屯面積3600平方公里《中俄璦琿條約》規則,我國人在江東六十四屯享有永久寓居權,清政府對該處人民享有永久管轄權,可是我國在此地僅有治權並無主權,後來俄羅斯這貨更是直接侵佔了此地,等到蘇聯建立,俄羅斯的底氣更足了,更加不理會中國需求了。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電視劇裡看歷史


江東六十四屯位於黑龍江東岸,與現在的黑河市隔江相望,同時又位於現今俄羅斯境內結雅河(精奇里江)的南岸,與現在的俄羅斯境內布拉戈維申斯克隔河相對。

根據俄國人的調查,這一地區順江流長度為66俄裡,寬為90俄裡,總面積為1400平方俄裡。而我們一般認為江東六十四屯地區南北近150裡,東西70裡。這塊土地面積其實不大,土地上住著滿族、漢族和達斡爾族人,至1881年有中國臣民14000人,其中漢人為主,有8600人,滿人4500人和達斡爾人900人。

長期以來,江東六十四屯的歷史問題就是中俄之間的一個懸案,這問題首先是一個條約問題,後來又發展成為了戰爭問題,而這個問題的解決,也歷盡了艱辛。

1858年中俄簽訂了《璦琿條約》,重新規定了中俄兩國的邊界,將黑龍江左岸地區強行劃給了沙俄,但同時又規定“黑龍江左岸,由精奇里江以南至豁爾莫勒津屯,原住之滿洲人等,照舊準其各在所住屯中永遠居住,仍著滿洲國大臣官員管理,俄羅斯人等和好,不得侵犯”。

這樣以來,就又在黑龍江左岸劃出一塊地方歸清朝所並管轄,由此就出現了這個“江東六十四屯”地區。這一地區的歸屬及管轄權本已通過此條約言明歸清朝,然而繼《璦琿條約

之後,1860年沙俄又逼迫清政府簽訂了中俄》北京條約,在劃界之餘又規定:“上所言者,乃空曠之地。遇有中國人住之處及中國人所佔漁獵之地,俄國均不得佔,仍準中國人照常漁獵之地,俄國均不得佔,仍準中國人照常漁獵。從立界牌之後,永無更改,並不侵佔附近及他處之地。”

這一紙規定雖未明剝奪中國人的管轄權及居住權,但是卻明顯地將我國對江東六十四屯地區的權利弱化,同時由於在《璦琿條約》中也未對江東六十四屯地區的界限做出明確的規定,從而為日後爭端留下了隱患。

在這之後,兩國也本可相安無事,但沙俄總是不老實,經常無理取鬧侵佔中國人的土地。為此,清政府在1880、1883、1889念安三次派人丈量劃界,與俄交換字據,以防侵越。其中最著名的一次是1889年候補道臺李公鏞犁劃溝與俄分界的“犁界”,但是由於俄方阻撓,雖在清廷做出重大讓步的情形,“劃界”之事仍未完滿解決,給俄國尋釁留下了可乘之機。

1900年沙俄藉著鎮壓義和團之名,並趁帝國主義大舉入侵中國之機,聲稱“布拉戈維申斯克遭射擊”,出動大批軍隊屠殺了海蘭泡(布拉克為申斯克),製造了“海蘭泡慘案”,並大肆驅趕、屠殺江東九十四屯的中國屯民,將其完全佔領,進而又佔領了黑龍江右岸的我國東北地區。

1902年9月,中俄簽訂的《交收東三省條約》中第一條規定俄國“允在東三省各地歸復中國權勢,並將該地方一如俄軍未經佔據以前,仍歸中國版圖及中國官員治理。”據此,俄國應將歸屬黑龍江璦琿副都統管轄的家昂懂六十四屯地區歸還清朝,並允許原屯民返回江東居住。然而沙俄卻聲稱“凡離開我方河岸的中國居民,不準重返結雅江地區,他們的土地將移交與俄國移民專用,無恥的宣稱中國屯民是“自願離開的,不許中國難民返鄉,並大量移民俄國人佔據我江東六十四屯地區。自此,“江東六十四屯問題”由單純的條約問題上升至戰爭遺留問題。

沙俄雖然拒不交還我江東六十四屯地區,但中國政府一直未承認沙俄對此地區的佔有,至蘇聯建立後的民國二十四年(1935)止,中國政府就此問題曾多次與蘇聯交涉,但未有結果。

至19世紀後期,俄國不但通過《中俄密約》成功地攫取了在我國東北地區修建中東鐵路的權利,得以把符拉迪沃斯託克(海參崴)與內地相連,更在中國嵌入了一顆釘子,可以隨時入侵中國。更為重要的是沙俄借干涉還遼有功,強租了旅順大連港,不但在滿蒙地區獲得了新的橋頭堡,更是在這一地區站穩了腳跟。所以小小的一個“江東六十四屯

從此對它再無利用價值。

蔣介石建立南京國名政府後,一直無暇顧及中國的這塊領土,在1945年簽訂《中蘇友好條約》時,更是無能為力。在整個民國時期,這一問題未獲解決。

新中國成立後,鑑於中蘇兩國特殊的關係,很長時間以來未涉及領土問題、中蘇關係惡化之後,中方於1969年宣佈,在考慮現實的基礎上談判解決中蘇邊界問題。並不要求收回沙俄根據不平等條約割佔得領土。表明了中國準備做出重大讓步的動向。

至2001年(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以及中俄關於國界東段的補充協定確認了雙方相互沒有領土要求,並解決了邊界走向問題。條約雖未明確提及江東六十四屯問題。條約雖未明確提及江東六十四屯問題,但根據條約的劃界描述,中國未能收回這片被沙俄搶去的土地,這不能不說是一件令人多少有些遺憾的事情。


江畔初見月


江東六十四屯,指的是原黑龍江東岸的六十四個中國村屯,範圍自精奇里江(俄稱結雅河)以南,到孫吳縣霍爾莫律屯對岸的一片土地。面積約有3600平方公里,該地區南北長約107公里,東西最寬處為45公里。

這一大片土地很早就是中國人居住的地方,唐代時設置渤海、黑水都督府對此地進行管轄,並對其徵收稅賦。明朝時此地屬奴兒干都司管轄,實施的管理比較鬆散。隨著清代墾殖的開展,江東六十四屯逐漸形成。

清代的六十四屯是由早期的舊璦琿、腰屯、後屯等少數村屯發展起來的,屬璦琿副都統管轄。清咸豐年間,江東六十四屯共有44屯,其中滿族村屯16個,漢族村屯14個、達斡爾族村屯14個,人口總計為一萬餘人。

到了光緒年間,該地區隨著屯墾政策的鬆動,村屯增加到六十多個,內地居民大批來到江東建屯。六十四屯的居民都被編入八旗,都歸璦琿各旗營房管。各屯每年定期向璦琿繳納官糧,此地是毫無爭議的清朝領土。

1900年,遼東營口義和團號召聚眾抗俄,從此拉開東北義和團運動的序幕。接著黑龍江等地的團民紛紛拿起武器向沙俄猛烈進攻,沙俄的學校、教堂均遭到破壞。消息傳到俄國,尼古拉二世便以此為由出兵東北。

沙俄軍隊以保護中東鐵路為幌子,悍然出兵東三省。其中大部分兵力參加八國聯軍在京津鎮壓義和團的行動,還有一部分兵力則精心策劃並製造了海蘭泡和江東六十四屯的兩次駭人聽聞的大規模的屠戮居民的事件。

海蘭泡,原名孟家村,位於璦琿縣黑河鎮對岸,也是中國人時代居住的村屯。清咸豐八年,沙俄侵佔該地,將其改名為布拉戈維申斯克,成為俄阿穆爾省的首府。1900年,當地共有四萬人,其中三萬人是中國居民。

沙俄軍隊進入後,在四日內進行了四次殺戮,有七千人被槍擊致使或被驅趕到黑龍江中淹死。與此同時,沙俄軍隊將屠刀揮向江東六十四屯的中國居民。短短几天時間,也有六千多居民被殺害。

同年八月,沙俄阿穆爾軍政長官格里布斯基宣佈:江東六十四屯已歸俄當局管轄,已經離開屯界內的中國居民,不準返回家園,其土地歸俄移民享用。就這樣,中國人世代在此地辛勤開墾出的土地,卻被沙俄佔領。

沙俄在佔領六十四屯之前的1858年,就以覬覦黑龍江東岸的這片土地。在沙俄艦船的威逼之下,黑龍江將軍奕山與俄總督穆拉維約夫簽訂《璦琿條約》。條約規定江東六十四屯由中俄共同管理,但清政府未予批准。

“共同管理”也是清政府拼盡全力爭來的,沙俄之所以會同意,就是因為他們的移民需要原住民提供糧食,才讓其居留的,而且僅是“一段時間”。自從《璦琿條約》簽訂之日起,江東六十四屯就已註定危機重重。

之後,沙俄急忙向此地進行移民,三年時間移民數量達到一萬三千多人。大部分移民都是哥薩克和退役士兵,很少有農民。沙俄的目的很明確,六十四屯的糧食產量非常的可觀,移民主要保證軍事佔領外東北的需要。

1860年,在雙方簽訂的《中俄北京條約》中,將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的40萬平方公里領土割讓給沙俄。對江東六十四屯的規定是,中國人在此繼續享有居住權,清政府對該處人有管轄權,但對此地不擁有主權。

(原先的海蘭泡,如今的布拉戈維申斯克)

江東六十四屯慘案和海蘭泡慘案發生兩年後,清政府曾多次向沙俄交涉索還江東六十四屯,但沙俄卻以各種理由來搪塞,拒絕原住民返回六十四屯居住。到了前蘇聯時期,江東六十四屯被說成是中國的“租借地”。

蘇方從根本上顛倒了俄中對江東六十四屯的主權。六十四屯乃是中國固有領土,中國人在自己土地上開闢出的家園,理應在這塊土地上繁衍下去。普羅霍洛夫將沙俄霸佔江東六十四屯的行徑合法化,強行顛倒黑白。

1991年,中蘇劃定邊界時,我方正式放棄江東六十四屯的治權。江東六十四屯從此成為俄羅斯阿穆爾州的一部分。


野史也是史


江東六十四屯位於黑龍江東岸,與黑河市隔江相望,整個區域東西寬70裡,南北長約150裡。長期以來,中國居民在這片土地上耕作繁衍,逐漸形成了六十四個小村莊,故稱為江東六十四屯。屯中居住的以漢、滿和達斡爾族為主。據1881年的統計,江東六十四屯共有漢族8600餘人,滿族4500餘人,達斡爾族900餘人,總計有14000餘中國居民。
1858年,俄國強迫清政府簽訂《璦琿條約》,割走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約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原本江東六十四屯也在割讓範圍之內,但不知為何原因,俄國並沒有拿走江東六十四屯這片區域,而是依舊歸清政府管轄。然而,江東六十四屯的邊界一直未能與俄方明確劃分,為後來的爭端埋下了隱患。
1900年,俄國聲稱海蘭泡遭受槍擊。當時海蘭泡已被割讓給俄國,但仍有大量中國居民居住。俄國以此為藉口,在海蘭泡大肆捕殺中國人,製造了“海蘭泡慘案”。據統計,約有五千餘名中國人死於此次屠殺。
隨後,俄國又進佔與海蘭泡一河之隔的江東六十四屯,對各村莊進行了多次掃蕩。俄兵一到,往往將居民驅趕集中在一處,然而縱火焚燒。然後,又沿村焚燒、屠殺。最後,又將許多未逃離的中國人集中後,將他們驅趕至江中,大量中國人被淹死。據不完全統計,約有三千餘中國人死於此次屠殺。
1902年,中俄簽訂《交收東三省條約》。依據條約規定,江東六十四屯仍為中國領土,准許原先逃離的中國居民返鄉。但實際上,俄國並未履行約定,依然霸佔江東六十四屯,並嚴禁中國人返回,還聲稱是中國人自願放棄土地。
自此以後,江東六十四屯便一直被俄國所霸佔。

鄣南煮史


首先要理解“江東六十四屯”並不是說這裡有六十四個屯,這只是一個地理名稱。

江東六十四屯位於今黑龍江東岸,與現在的黑河市隔江相望,故稱“江東六十四屯”。同時位於今俄羅斯境內結雅河的南岸,與今俄羅斯境內的海蘭泡隔河相對。



清時“江東六十四屯”到底有多大,尚無定論。據俄國人的測量,該地區順江流長度為66俄裡,寬為90俄裡,總面積為1400平方俄裡。而我們認為一般認為該地區南北近150裡,東西70裡,總面積為3600平方公里。

《近代俄中關係之研究》一書記載,“江東六十四屯”居住著滿人、漢人和達斡爾人,其中滿族村屯16個,400戶,共3286人,漢族村屯14個,540戶,共5400人,達斡爾族村屯14個,280戶,共1960人,合計44屯,1220戶,共10646人。



而據民國時期吉東曾的考證,“江東六十四屯”主要有以下幾個屯,分別是:“嘎拉霍林(瑪林阿林)、河南新山屯、河北新山屯(斷山屯)、徐家窩棚、突勒、小橋子、周達阿林(圖達阿林)、都什鎮、東二溝屯、西二溝屯、烏拉伊米羅甫克、呼羅烏日、興隆山、曾家窩棚、後東山屯、老虎屯(老古托克家)、臧家窩棚、前東山屯、何家棚、姚家窩棚、關裡法屯、布爾多、哈拉爾屯、蔣家棚、大樺木林、布爾多、拉都、大四家子、莽奈屯、西普奇、小樹林(小樺林)、疙疸窩、馬列托克、四方林子、塔頭溝、馬蹄屯、黃旗屯、紅旗屯、藍旗屯、黃旗屯、太平溝、王家窩棚、何家山屯、尼託羅克霍(泥克吞霍格屯)、王家窩棚、荒山、解家窩棚、石頭泊子、姚家窩棚,吳家窩棚、同合達、南窩棚屯、老官林子、大泡子、託列爾哈達屯、前呼呢呼哈屯、腰屯、後吞、大礦子、外布爾多、烏帽麥(烏帕麥)、瑪爾屯、擺渡、白旗屯”。



最初“江東六十四屯”只有前胡尼胡哈、腰屯、後屯這幾個屯,居住著吳、姚、曹、徐、曾、何等幾個大姓,這幾個老屯是從清政府清剿雅克薩沙俄侵略者時設立的軍屯點發展起來的。後來隨著人口的增多,這幾個屯的土地再也不夠開墾,所以許多人就搬到其他有富裕土地的地方另立新屯。如此,一屯變多屯,六十四屯就這樣逐漸形成了。

清時,“江東六十四屯”屬璦琿副都統管轄,這裡“土地膏腴,人民勤農為務,年產諸糧,富甲全省”,是黑龍江中游最富庶的地方。當時各屯設有屯長,其中大屯還有副屯長,同時周圍五六個屯還會有一個總屯長,負責協調周邊屯的事務。各屯長負責處理本屯的一切事務,包括民事糾紛、徵兵徵糧等事務,當然如果屯長解決不了的事情,可直接過河交由璦琿副都統處理。



“江東六十四屯”每年要定期向璦琿繳納官糧。各屯每年秋收打完場封江後,把繳納的官糧送到璦琿入庫。同時“江東六十四屯”的所有居民,不論是漢族,還是滿族,亦或是達斡爾族都會編入八旗,如徐姓,他們一部分就編入鑲紅旗,另一部分就編入正白旗,每旗都歸璦琿各旗營房管轄。

此外六十四屯的所有壯年,到了十八歲每逢二、八月都要到璦琿城進行騎馬、射箭等操練。操練合格者就當“披甲兵”,其餘的作為“西單兵”(鄉勇)。而後,“披甲兵”到二、八月要進行各種操練,操練完畢,回家種地,戰時則要應徵參戰。



“江東六十四屯”曾屬於我國的固有領土,但是因清時,清朝處於內憂外患之際,再加上清總是處於有邊無防的局面,所以最終被沙俄乘虛而入,最終被佔領。而當時沙俄為了合法的佔有這裡,沙俄在六十四屯做下了震驚世界的“江東六十四屯慘案”,這個事件造成了2000餘名無辜中國百姓被殘忍殺害。



民國後,因種種原因,六十四屯始終都未能收回,直至當代。現在六十四屯歸俄羅斯阿穆爾州管轄。


澳古說歷史


提起江東六十四屯,就會馬上想到江東64屯慘案。那是八國聯軍侵華時,沙皇俄國對居住在江東六十四屯的中國居民進行傷害的印記,時至今日,再回想起當年受害的2000多名中國人,只能在心裡為他們默哀。那麼江東六十四屯究竟是在哪裡?能夠居住那麼多人的地方實際範圍又有多大?



江東六十四屯之所以這麼命名,是因為在歷史上,曾有六十四個屯子的居民在此居住,這些居民大部分都是中國人。其實最開始的時候,江東六十四屯並沒有那麼多屯子,只是有吳姚曹徐曾等幾個老屯,後來人口慢慢變多,於是一屯便變成多屯,逐漸就發展成了六十四屯。其實對於當地人而言,江東六十四屯也只是一個地理概念,指的是江東六十四屯中規模較大的,知名度較高的屯子而已。據史料《亞洲地理、地形和統計材料彙編》推測,江東64屯屯數的增加,其實是發生在清朝,由於大批內地居民來到邊疆,導致人數過多,屯數由一變多。



江東六十四屯一直以來都是中國的固有領土,但在清朝與沙俄簽訂了不平等條約後,清政府將黑龍江北岸劃歸俄國,不過,鑑於江東六十四屯中居住大量中國居民,所以,雖然雙方簽訂了不平等條約,但此地仍然歸屬清政府管理。不過條約規定,雖然中國人可以在江東六十四屯居住,並且享有永久居住權,清政府也可以對其人民享有管轄權,但江東64屯的主權,歸沙俄擁有。在今天看來,江東六十四屯,其實指的就是黑龍江左岸,從黑河市對岸的精奇里江口處開始向南,直到孫吳縣,霍爾莫律屯對岸的那一大片土地,面積達到3600平方公里。


不過在很多史料的記載中,對江東64屯長與寬的描述,都不大一致。《清史稿》中的《地理志》記載:“江東六十四屯南北一百四十里,東西五十里至七十里”。而俄國出版的《亞洲地理、地形和統計材料彙編》中記載:江東六十四屯相當139.92華里,寬42.4華里。

《璦琿縣誌》記中提到,六十四屯,南北大約一百五十里許,東西約八十里許。儘管已經有很多史料記載,不過還是宋小濂寫的《北繳紀遊》對六十屯的描述更為詳實。64屯南北長度,應該是214華里(裡)。東西最寬,應是90華里。


那麼為什麼其他史料記載的長度與寬度都略偏小一些呢?原因無他。一是因為多數記載資料的人都沒有注意到江東64屯真正的長度與寬度,其次便是因為他們在記載的同時忽略了清政府與沙俄簽訂的種種條約,從1858年5月開始到1900年,這42年間,沙俄不斷侵佔我國領土,所以江東六十四屯的長度也不斷的縮短,而他們正好運用了縮短以後的數值。這當然也導致了他們對江東64屯區域面積的錯誤記載。

如果按照上面的江東六十四屯的長與寬,來算的話,它的長是214華里,寬90華里,那麼它的面積應該是19260平方里也就是9630平方千米(公里),可是如今記載的江東六十四屯的面積卻是3600平方公里。也就是說如今的江東六十四屯並沒有歷史上記載的那麼多,它在原來的基礎上縮小了很多面積,這也和當時俄國對我國的侵略有關。


小姐姐講史


這裡的“江”就是黑龍江,“江東六十四屯”指的就是歷史上黑龍江東面64個屯子,具體是從黑河市對岸的精奇里江口處開始,往南直到孫吳縣霍爾莫津屯對岸處為止的一段土地,面積3600平方公里。

這裡曾經是中國的領土,由於晚清政府無能,與沙俄簽訂了許多不平等條約,黑龍江北岸被劃歸俄國。同時由於江東六十四屯居住大量中國清朝居民漢、滿、達斡爾族組成的居民,在《中俄璦琿條約》規定江東六十四屯居民享有居住權,清政府對該處人民享有管轄權,但是僅有治權而無主權。




之後,俄國政府利用清政府忙於鎮壓義和團運動,國內形勢一團糟無暇北顧,在此地製造了江東六十四屯慘案和海蘭泡慘案。

江東六十四屯慘案

1900年7月17日,阿穆爾當局以“黑龍江事件為藉口”派出軍隊撲向江東六十四屯,對中國居民舉行了“多次掃蕩”。俄兵“沿村發火”,毀盡房屋,槍殺居民。最後俄軍將“未及過江者,同逼入江中,通共浮水得生者不過六七十人,其餘均被逼溺死江中,浮屍蔽江者數日不絕。至21日,俄軍將中國居民的村莊“全部搗毀乾淨”。這次慘案造成2000多名中國人死亡。

海蘭泡慘案

海蘭泡就是如今俄羅斯布拉戈維申斯克市,是俄羅斯阿穆爾州的首府,俄羅斯遠東第三大城市,黑龍江上中游北岸重鎮。1900年7月16日,阿穆爾省軍政長官格里布斯基下命逮捕海蘭泡城內所有的中國人,一天共搜捕了近3500人。17日,海蘭泡市警察局把所有關押起來的中國人趕到黑龍江邊,把所有的中國人“一直趕進水裡”。“當婦女們把他們的孩子拋往岸上,乞求至少饒孩子一命時,俄兵卻逮住這些嬰兒,挑在刺刀上,並將嬰兒割成碎片”。一直進行到21日,共奪去了5000多名中國人的生命,只有少數人游到對岸而得以逃生。




江東六十四屯經過考證主要有:後呼尼哈屯、腰呼尼哈屯、前呼尼哈屯(後呼尼哈屯、腰呼尼哈屯、前呼尼哈屯由一個大屯分為三個屯子),大碾子房屯、外布爾多屯、牤牛屯、西普奇屯、璦琿(舊)、白旗屯、擺渡房、瑪爾屯、段奇法屯、布拉滿嘎屯、塔頭溝子屯、馬蹄崗子屯、雙亞樹屯、半道窩棚、託力哈達屯、補丁屯、遠地屯、後段山屯,前段山屯、西段山屯、河南段山屯(前段山屯、西段山屯和河南段山屯3個屯子東西並列,統稱前段山)、東二溝屯、西二溝屯、韓家窩棚屯、曹家窩棚屯、姚家窩棚屯、吳家窩棚屯、大泡子屯、爪裡法屯、布爾多屯、達子窩棚屯、蔣家窩棚屯、何家窩棚、圖達阿林屯、王家橋屯、都什溝屯、後東山屯、喇哈屯、前東山屯、小四家子屯、何家山屯、小樺樹林子屯、老虎屯、尼格託霍羅屯、姚家窩棚屯、樺樹林子屯、太平溝屯、何大鱉屯、姜家窩棚屯、王家窩棚屯、臧家窩棚屯、興隆屯、四方林子屯、新關地屯、謝家窩棚屯、戛爾泌屯、黃山屯、關家窩棚屯、石頭泡子屯、南窩棚屯、老官林子屯、拉都屯、徐家窩棚屯、黃河屯、小碾間房屯、同合達屯。除此之外,尚有突勃屯、小橋子屯、疙瘩窩棚、馬拉屯、湖哈達、馬下屯、黃旗屯、紅旗屯、蘭旗屯和烏帽麥屯等十幾個村屯需要進一步考證。



安定郡小書生


在滿清時期,最讓中國人感到屈辱的,就是面對各個列強國家,清政府因自身無能,將中國優質的資源拱手相讓,財富更是被各個國家不斷瓜分,這也是導致當時國力日漸衰弱的最大原因。而在清朝末期,與各個列強簽訂的不平等條約,被我們忽視的還有歷史中清政府被迫割讓出去的土地。

其中,不被很多人知曉的,就是江東六十四屯的故事。其實,中國的土地,尤其在東北,遠遠比我們想象的要遼闊得多。經過了那樣特殊的年代,才導致很多富饒的土地成為了其他國家的資源。

江東六十四屯是位於黑龍江東岸的64個屯子。如今,歸屬於俄羅斯,這一地帶的土地,也是經過當年清末俄羅斯對於中國不斷的施壓與蠻橫之下佔為己有的。但是,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新中國成立後,這片土地也依舊沒有再次回到祖國的懷抱。

江東六十四屯,具體的位置是在目前黑龍江省黑河市對岸的精奇里江口處,從黑龍江往南一直延伸到孫吳縣霍爾莫津屯對岸。總體的面積達到了3600平方公里,相當於3個香港大小。

對於富饒的東北來說,這是一塊特別肥沃的土地,也是為數不多的優質資源。無論是哪一個國家,能擁有這樣的肥沃土地都是無比幸運的,俄羅斯更是與這片土地毗鄰,當然有著佔為己有的強烈慾望。

所以,正是在俄羅斯一步一步的計劃下,才將這塊土地一點點地從中國剝離出來。而為了這塊土地,俄羅斯更是做出了很多慘無人道的事情,至今想起,都讓很多人感到驚訝不已。

原本這塊土地是中國的領土,在清朝末期,沙俄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以調停人的身份出面。在高壓之下,強迫清朝政府簽訂了《璦琿條約》,由此,使得中國北部這一塊富饒的土地,從此走向割讓給俄國人的命運。此後,俄羅斯又居心叵測地通過《中俄北京條約》強迫清朝政府承認之前簽署條約的合法性。

由此,沙俄在當時一共強行佔領了東北將近1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那些地區,至今為止,都會被中國老一代人稱為“外東北”,而在當時,雖然簽訂了《璦琿條約》,但是,俄羅斯依舊為清朝政府保留永久的管轄權,在那裡居住的中國人,始終享有居住權,只是清朝政府失去了對於這一塊土地的自主權。

所以,很長一段時間裡,那裡的國人與俄羅斯人相處還算融洽,並沒有什麼惡性事件。其實,這只是俄羅斯開始蠶食中國領土的開始,無論如何,讓清政府保留管轄權並不能給俄羅斯帶來實際利益,真正實現領土所有,才是俄羅斯在當時最想要達成的目的。

所以,隨著當地俄羅斯居民越來越多,沙俄也開始虎視眈眈地想將江東六十四屯據為己有。

由此,趁著當時的中國發生義和團運動,以及八國聯軍侵華的戰爭。清政府無暇顧及自己的東北方面,才給俄羅斯製造慘案爭取了足夠多的時間和空間。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江東六十四屯慘案和海蘭泡慘案,都是在那個時候出現的。

原因只有一個,就是沙俄要運用各種各樣的手段,將這一塊土地徹底據為己有。

其中,最為殘忍的就是,為了徹底清除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的中國民眾,沙俄出動的警察逮捕了境內所有的中國人,無論男女老少,通通被壓到黑龍江的邊上,後被集體趕到江中。

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往往也是最有效的領土肅清方式,俄羅斯政府明顯是想把這裡的中國人都活活淹死,至少全部驅逐出境,這才導致江東六十四屯慘案。

當時,俄羅斯這樣的暴行引起了西方世界的關注,不過,即便是關注,也並沒有更多的聲音傾向於中國政府,真正應了那句“弱國無外交”,哪怕是後來清政府不斷因為這件事情與俄羅斯進行交涉,但是,當時的沙俄政府已經擺明態度是要將這一地帶徹底據為己有,所以,即便清政府再是如何交涉,也無法挽回這片富饒的土地成為俄羅斯領土的一部分。

若干年過去,這一段屈辱史早已成為歷史的一部分,甚至被後人遺忘,但是,這一段悲哀卻依舊存在。


無筆


江東六十四是如今的黑龍江左岸,與黑河市隔江相望的一段土地,南北長度150餘里,東西長度80餘里,面積達到了3600平方公里。



近代俄國人侵略成性,他們做夢都想尋找溫暖的土地和出海口,所以不斷的侵略著周圍國家的土地。

17世紀時,俄國人曾經越過外興安嶺,入侵我國黑龍江流域。不過最終在1689年,中俄兩國簽訂《尼布楚條約》,雙方劃分了各自的領域。

但《尼布楚條約》簽訂以後,沙俄政府依然不斷侵吞我國東北地區的領土。鴉片戰爭後看到了清政府的軟弱,為了加速侵略中國領土,甚至成立了“黑龍江問題特別委員會”。



1856年,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後,沙俄時刻關心著中國的戰局,企圖趁火打劫。1857年底,沙俄聽聞英法聯軍攻下了中國廣州地區,料想清政府無暇東顧,所以悍然出兵攻打璦琿城。並且要求清政府將黑龍江以北,烏蘇里江以東的領土全部劃分給沙俄。

1858年5月,英法聯軍攻陷天津,揚言進攻北京。此時的沙俄看到清政府自顧不暇,所以步步緊逼,調集炮艦和大量俄國士兵圍困威脅清政府。最終清政府簽訂了與俄羅斯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璦琿條約》。



條約內規定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所有中國領土劃歸俄國,共計60多萬平方公里。這些領土中,有一個地區成為了特殊地帶,那就是江東六十四屯。

江東六十四屯是中國人的聚集地,1881年統計時擁有一萬四千多名中國人,其中漢族人口八千六百餘人,滿族人口四千五百餘人,斡爾族人口九百餘人。針對這一地區,中俄雙方議定,中國人可以永久居住於此,而且清政府也對此地享有永遠的治權和管轄權。

條約簽訂後,俄國人開始加緊侵略我國東北地區,移民數量也逐漸增多。這些沙俄移民大部分都是軍人,他們不斷挑釁中國百姓,侵奪我國百姓的耕地。甚至在1893年時,沙俄官兵入侵補丁屯,造成我國財物損失達到三百萬之多。




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時,沙俄政府看準時機侵華,派出了十餘萬大軍分成五路入侵我國東北地區。首先在海蘭泡地區開展了殘忍的大屠殺行動,僅在7月16日到7月21日的六天內,沙俄軍隊便屠殺5000餘名中國人。

7月16日開始海蘭泡屠殺之時,沙俄一部分軍隊前往江東六十四屯。第二天凌晨,沙俄又製造了江東六十四屯慘案,事後統計僅博爾多屯一地就殺害了上千人。此次事件共計兩千餘人被俄國人殘忍殺害,財物損失更是不計其數。




從此之後,俄國人徹底攻佔了江東六十四屯。後來中國曆代政府雖然同沙俄、蘇聯多次談判交涉,奈何國力貧弱,種種複雜的條件制約,最終也無濟於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