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6 產業融合 治理創新“幸福汪集”花開別樣紅

產業融合 治理創新“幸福汪集”花開別樣紅

新型裝配式建築材料熱銷市場

產業融合 治理創新“幸福汪集”花開別樣紅

陶咀美麗鄉村

產業融合 治理創新“幸福汪集”花開別樣紅

汪集雞湯遠近聞名

產業融合 治理創新“幸福汪集”花開別樣紅

問津大道汪集段秀美如畫


汪集街地處武漢市新洲區腹地,位於省級重點經濟開發區陽邏經濟開發區東北部,版圖面積153平方公里,近10萬人口,轄51個村、2個社區。汪集街坐享豐厚自然資源和優越區位條件,擁攬安仁湖、兌公咀、三寶湖三大天然湖泊,風光旖旎,“半田半水城中間”是汪集生態的典型特徵。這裡江海直通,武英高速、問津大道、新施公路穿境而過,“水、陸、空、鐵”聯運,交通發達。近年來,汪集街以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創新,推動新洲區“兩大引領,三城聯動,多點發力”的高質量發展格局形成,經濟社會發展躍上新臺階。

黨風廉政建設貫穿始終 黨建工作落地生根

繩短不能汲深井,淺水難以負大舟。近年來,汪集街黨工委緊緊抓住黨建工作這個“牛鼻子”,以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建設為重點,系統推進管黨治黨各項工作,不斷提升黨建質量,增加改革創新本領,增強科學發展本領,增強群眾工作本領,增強狠抓落實本領,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的主動權。

黨建工作要深入基層,服務群眾,凝聚民心,領導班子必須起到帶頭作用。汪集街黨工委從領導帶頭抓學習開始,紮實推進黨建工作。結合“支部主題黨日+”活動,將黨紀法規納入中心組學習計劃;召開黨工委擴大會,召集全體街村社區幹部集中學習黨紀黨規。在《汪集在線》微信平臺開通專欄,剖析典型案例,讓黨員幹部時時刻刻受教育,引導基層幹部“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哪些事情要主動做”。

黨風廉政建設是基層黨建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初,面對換屆後的53名新任村、社區黨支部書記,汪集街黨工委、紀工委對新任村、社區幹部集體廉政談話,提希望、講要求,明紀律、敲警鐘,為新任村幹部注射“廉政疫苗”,築牢廉潔思想防線。簽訂勤政廉政承諾書,並通過村務公開欄、黨員大會等形式向群眾作出廉政承諾,保證廉潔自律,不碰紅線,嚴守底線,履職盡責。利用“農家書屋”、黨員活動室、遠程教育平臺,集中培訓等方式通報涉農惠民政策中的違紀違法案例,以案釋紀,及時敲響“警鐘”,打好防腐拒變“預防針”。

汪集街紀工委還突出監督管理,出臺《汪集街村社區幹部廉潔履職行為規範》,暢通違紀違法舉報渠道,發放街紀工委受理違紀違法舉報的二維碼、舉報電話到各村和社區張貼,讓黨風廉政建設直達神經末梢。

組織駐點包村幹部到全街53個村和社區講廉政黨課,向全街3600多名黨員和244名村社區幹部以及近400名監督委員會、村民代表宣講黨紀法規,講廉潔紀律、剖析典型案例。指導各黨組織開展“黨員說廉 群眾評廉”活動,要求所有黨員把自己擺進去,進行“自我體檢”,從源頭上實現反腐於“防腐”。

通過領導帶頭,汪集街黨建工作在基層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湧現出一批優秀黨員幹部。陶咀村黨支部書記餘建平,退伍回鄉領村民奔小康,被評為湖北省最美退役軍人,是新洲農村黨組織的一面旗幟;原茶亭村黨支部書記喻炳華堅守崗位數十年,將一個貧窮落後的村建設成為經濟富裕的省級文明村,被評為全省優秀黨務工作者;馮鋪村黨委書記李國祥秉承“群眾需要我們在哪裡,我們就在哪裡”的原則,逢年過節帶領村“兩委一班”人員當“最牛土交警”,被評為武漢市“十佳”村黨支部書記。

產業融合全速推進 街域經濟躍上新臺階

4.64平方公里工業園規劃環評、產業規劃已完成,華髮鼎誠新型節能建築產業園、三木和森新型建築材料有限公司、和順匠心新型路面節能材料公司、高龍產業園、玉如意科技園、金三寶交通構件公司、三城達能臨港產業園等項目相繼建成投產;湖北天健、新工建、華髮鼎誠、湖北桁立等四家一級資質建築企業,年創稅再創歷史新高;汪集雞湯、陶河炒鴨等,成為武漢市餐飲業的名牌產品……近年來,汪集街堅持全域抓經濟建設,全速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完成了《全域汪集規劃》,謀劃構建“1+9”鎮村體系,打造規劃一張圖、建設一盤棋、管理一張網的管理新格局,街域經濟躍上新臺階。

紮實推進工業倍增。汪集工業園自2010年創辦至今,發展迅猛,高龍集團是新洲區唯一一個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武漢金三寶是湖北省最大的交通構件公司,玉如意芽業科技股份公司豆芽系列產品佔領武漢80%的商場超市。達能臨港產業園7大項目已建成,華髮鼎誠新型節能建材一期,三木和森裝配式建築項目,和順匠心新型路面材料項目已建成投產。一大批高附加值項目正在洽談。

加快現代都市農業發展。問津大道沿線武漢生態假日項目流轉土地102畝;弘儒公司簽約用地504畝;冰糖橘示範基地用地100畝;緣聚來生態農業公司流轉土地400畝。投資2000餘萬元建設新施路汪集段景觀帶,為美食文化小鎮打造良好的對外形象;湯食一條街東段環境打造已完成。制定出臺《汪集街湖泊管理辦法》,收回兌公咀湖、安仁湖管理模式,實行人放天養。重點抓好“三邊一山一網”造林綠化,打造多個生態秀美的美麗鄉村及農村景觀帶。

提速發展現代服務業。房地產發展迅猛,商業步行街一期、鄉情園一期商品房已銷售一空,正泰新地產一期已封頂,中交香頌項目打造汪集新地標。投資1500萬元的陶咀、童畈美麗鄉村建設打造武漢新農村建設新標杆。打造美食文化小鎮,已完成汪集雞湯工廠化項目廠房建設,引導汪集湯食協會改組為股份制公司,以商業化的管理、工廠化的流程、純手工的技藝,重振汪集湯食,市場正在加劇回暖。目前,汪集湯食工廠化已建成原料冷庫80立方、300L全自動行星炒鍋5臺、灌裝生產線2條、洗罐生產線2條、日產量5000罐。汪集雞湯多次被評為湖北省著名商標。陶河炒鴨獲國家地理標誌認證。米篩湖系列產品已進入中百集團旗下151家商超,“汪集湯王”商標已註冊成功,振興汪集湯食已進入實質階段。

與此同時,為解決交通瓶頸制約,為打通發展過程中的“腸梗阻”,汪集街強力推進交通三年行動計劃。2018年來已完成了汪集至馮鋪、歐咀至陶咀、汪集至王龍、歐咀至新施路、湖西至新河道路建設,基本解決“出行難”問題。目前,孔埠至八里道路已竣工,兌公咀至葉店、寶龍至問津大道、陶咀至新農場道路建設均全面啟動。新施路汪集段提檔升級景觀帶已基本成型,集鎮雨汙分流項目即將投入使用。

截至三季度,全街共完成全口徑財政總收入2.35億元,同比增長29.2%;工業投資完成9.1億元,規上工業總產值完成49.1億元;各項績效目標都按進度或超進度完成。

社會治理全面創新 “幸福汪集”指數不斷攀升

今年7月份,新洲區汪集街,兩親兄弟因為宅基地糾紛,繼而發生打鬥,雙雙受傷。村幹部上門調解,雙方卻都認為錯在對方,互不相讓,親人勸說收效也甚微。眼見雙方矛盾激化,汪集街派出所邀請街道綜治、土地、司法等部門一起,分別上門做兩兄弟工作,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雙方都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握手言和。

汪集街與6個街鎮接壤,常住人口10萬人。當地招商引資企業較多,人口流動頻繁,各種矛盾糾紛也比較突出,多是耕地、宅基地、鄰里等糾紛。

汪集街根據轄區實際,將各類矛盾糾紛劃分成簡單糾紛、一般糾紛和大糾紛三個層級,並制定了相應預案:簡單糾紛由治保主任組織相關人員調解處理;一般糾紛由派出所民警按照法定程序辦理;大糾紛由街道牽頭,組織綜治、民政、土地、司法、教育和公安等職能部門共同參與處置。通過三級矛盾化解機制,各單位各部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全力排查化解各類矛盾糾紛。

在人民調解上,汪集街已經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隱患矛盾排查機制、綜合協調處理機制、指導督查機制、培訓交流推廣機制,實現了“小事不出灣,大事不出村”的目標,獲評全省人民調解先進單位。

2019年以來,汪集街轄區刑事案件發案同比下降20%,命案、槍案、“兩搶”案件零發案,累計調處各類矛盾糾紛80餘起,轄區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得到進一步攀升。

汪集街不斷創新基層社會治理模式,健全和依託各類村民自治組織,把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浸潤在自治組織建設之中,助力鄉村振興。

在陶咀村,無論是崗上苗木花卉種植、崗間水田種養結合,還是1500畝淡水魚養殖經營,一家忙不過來,幾家伸出援手,解決生產生活難題,人們形成了抱團做事的傳統。

村裡現有60歲以上老人265人,堅持用抱團做事的思維解決農村老人物質生活、精神需求等多方面問題。退休幹部高海苟回村後倡導成立了老年協會,在全省首家創辦了鄉村老人互助照料中心,抱團養老模式得到省市領導、專家的高度評價。

村裡為中心修建了庭院式幸福院,配備2名服務人員,日常支出由國家、村級、個人三方分擔,現有11名老人長年居住在幸福院,65名老人白天來中心吃飯、洗衣和開展活動,晚上仍回自己家裡休息。

充分發揮抱團這種特殊自治模式的積極作用,村婦聯成立“巾幗幫扶隊”,共同解決“留守婦女”在家大事做不來、小事不願做等問題,積極參與村灣環境整治志願行動,主動配合做好精準扶貧的信息採集工作。精準扶貧戶餘永東家種植面積大,“巾幗幫扶隊”平時就注意向他家提供市場信息和種植指導,忙時幫他家解決用工不足問題,讓他家於2017年提前實現脫貧目標。

撰文:李亦中 程書雄 程紅梅 劉慧 蔡大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