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 56年前拾荒时被“撇下”漯河女子想要寻找在兰考的亲生父母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刘广超 姚程

“如今已经过去了56年的时间,我现在外孙女都已经4岁了,心里就剩下这个‘疙瘩’还没解开。”12月1日,在漯河市红日文景苑小区西区的家中,向记者谈及自己被父母抛弃一事,漯河市民杜翠英忍不住红了眼眶。

56年前拾荒时被“撇下”漯河女子想要寻找在兰考的亲生父母

56年前拾荒到漯河,诞下一女送人收养

记者了解到,今年56岁的杜翠英在漯河出生和长大,但严格意义上来说,她应该是开封市兰考县人,因为56年前父母的一次逃荒经历,她从此在漯河扎了根。“那是1963年,我的父母带着孩子拾荒,从兰考县拉着架子车(板车)一路走到了漯河。”杜翠英对记者说,当时她的母亲身怀六甲,肚中的孩子就是她。

杜翠英的父母一路拾荒来到漯河后,在漯河罐头厂(当时称老蛋厂)对面的小树林(如今的漯河市人民公园)暂时住了下来,后来生下了杜翠英。“当时我的养父母在罐头厂上班,厂里的工人一直在传对面的树林里来了一对拾荒夫妻,还生下了个女儿,因家庭贫困无力养活,想找户人家收养 。”杜翠英告诉记者,由于养父母结婚多年未生子,养母听闻消息后赶过去打听了一下,随后就抱走了刚生下没多久的杜翠英,临走时还给杜翠英的母亲还留下了一些馒头、钱和粮票。

1963年农历7月12日,这是杜翠英出生的日子,自此她便在养父母身边长大,一家人待她视如己出,非常疼爱。“小女孩的心思都比较细腻,虽然养父母一直没说,但到了我十三四岁的时候,还是隐隐感觉出了我是被抱养的。”杜翠英说,后来姑姑也告诉了她实情,但受惠于养父母的养育之恩,她并没有主动去找亲生父母,而是将此事默默记在了心里。

先后两次来漯寻人,与亲生母亲擦肩而过

据居住在罐头厂附近的老人回忆,杜翠英的父母拾荒到漯河时,还带着3个男孩和一位老太太,那三个男孩似乎是杜翠英的三个哥哥。上世纪70年代,曾经有一名女子来到罐头厂,应该是杜翠英的母亲,她想要寻找杜翠英一家,在附近打听此事时,老人们谎称杜翠英一家已经搬往许昌,那名女子也就离开了漯河。

“当时大家也是为我和养父母着想,不想让亲生母亲找到我,避免我们平静的生活再起波澜。”杜翠英说,面对父母抛弃她一事,其实她心里也一直有个疙瘩,所以也并不想见她。就这样,杜翠英母亲第一次来漯河寻亲,两人连面都没见着。

1981年前后,此时的杜翠英已经在罐头厂上班了,有一天一名女子突然找到了厂里,说是要见她。“我见到了那名女子,还把她领回了家,随后就出门玩去了,回来后她就不在家里了。”杜翠英说,她询问养母时,养母说这名女子是杜翠英远在农村的一位大姨,“当时我并没有多想,但现在想想,她可能就是我的亲生母亲。”杜翠英说。

朋友间一场聚餐,让她坚定寻找父母的想法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杜翠英后来与丈夫盛建华结婚,两人育有一女,如今已经出嫁,外孙女都已经4岁了,一家人的生活美满而又幸福。“平时她喜欢看寻亲类的节目,加上她的养父母已经先后离世,也萌生了寻亲的想法,但一直没有行动起来。”杜翠英的丈夫盛建华对记者说,他的发小王东升一次来家里吃饭时聊起了此事,此后便坚定了杜翠英寻亲的想法。

“因为我母亲与杜翠英的养母认识,所以这件事我一直都知道,但当时怕她养父母伤心,所以寻亲一直没有进行。”王东升说,他如今是漯河市艺术摄影协会的副主席,听到杜翠英想要寻亲的消息后,立即把消息告诉了兰考县摄影协会会长,希望对方能多留意此事。

“时间过去了这么久,对于父母抛弃我一事,其实我心里已经释怀了,”杜翠英说,如果父母仍然健在,她也想尽一份孝心,如果父母已经离世,她希望能与自己的兄弟姐妹见个面,毕竟血浓于水的亲情是割舍不断的。

据杜翠英介绍,她对亲生父母的信息知之甚少,只知道他们似乎在兰考县城居住,家里至少有3个男孩,其他信息就一概不知了。如果您有线索,请联系大河报记者(电话:13603956709)或杜翠英(电话:13603853921)。


分享到:


相關文章: